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1049791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该治疗蛇毒药物为口服药或外用药。药物的原料包括总管根、总管茎和总管叶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同时也可包括其他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天然植物总管,能有效治疗各种毒蛇、适应多种毒蛇咬伤(特别适用于眼镜蛇和银花蛇),临床结果显示一次使用后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两次使用后的治愈率可达98%以上;此外,其原料易得,方便携带,尤其适合偏远农村及山区野外作业时随身携带。
【专利说明】
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动物咬伤的植物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据报道,全世界分布有两千多种蛇,其中大概有四百多种是有毒的。毒蛇咬伤人体,在我国较常见,尤其在丘陵山区。蛇毒中毒即当毒蛇咬伤人体时,其毒液由沟牙或管牙注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而弓I起各种不同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
[0003]通常,最常见的蛇毒可分为三类:一是神经毒素,如金环蛇、银环蛇;一是血循毒素,如竹叶青蛇、尖吻蝮蛇;还有一种是混合毒素类,既含有神经毒素,又含有血循毒素,如眼镜蛇、蝮蛇等。神经毒素使患者出现头昏、眼花、肌肉关节疼痛、吞咽困难、颈项强直、抽搐、呼吸肌麻痹等症状,最后窒息而死亡。血循毒素则引起溶血、出血、血管内皮细胞破损,并对心肌产生损害,引起心肌炎、心力衰竭而死亡。
[0004]目前,治疗毒蛇咬伤主要是靠注射抗蛇毒血清,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素。而抗毒血清需要低温保存,且不同的毒蛇咬伤一般要先分清毒蛇的类型才可选用对应类型的血清,进而造成治疗时间的延误。此外,毒蛇一般喜欢待在草木茂密、潮湿的山林里,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农村更多,这些地方的人往往要走很远才能有一个卫生站,即便有了卫生站,也未必会有合适的血清,无法挽救伤者。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总管,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南郴州、永州一带,其茎内部为中空结构。
[0008]本发明为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9]优选地,所述治疗蛇毒药物为口服药或外用药。
[0010]优选地,所述治疗蛇毒药物的原料包括总管茎和总管叶的一种或组合。
[0011]优选地,所述治疗蛇毒药物的原料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12]优选地,所述口服药的使用方法为: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打碎或捣碎成粉末,取适量水溶解粉末,吞服;和/或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直接放于患者口中嚼烂后,吞服。
[0013]优选地,所述外用药的使用方法为: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放于口中嚼碎后吐出,均匀涂抹于患处,干燥避水,自然风干;和/或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后,均匀涂抹于患处,干燥避水,自然风干。
[0014]优选地,所述药物可进一步加工成片剂、散剂、胶囊、□服液、颗粒剂、注射剂、复方制剂或其他剂型。
[0015]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天然植物总管,能有效治疗各种毒蛇、适应多种毒蛇咬伤(特别适用于眼镜蛇和银花蛇),临床结果显示一次使用后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两次使用后的治愈率可达98%以上;此外,其原料易得,方便携带,尤其适合偏远农村及山区野外作业时随身携带。本发明的植物总管,同样可用于野外蜈蚣咬伤、狗咬伤以及野外多种蝎虫咬伤,同时对于湿疹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0018]实施例1
[0019]六岁男童患者,随大人野外玩耍,左腿被毒蛇咬伤,继而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病情不稳,情况十分危险。
[0020]其治疗使用方法为:取清洗干净的总管(总管茎或叶的一种或两种同时使用),将其捣碎成粉后,取25g左右,冲水吞服。24小时后再用药一次。
[0021]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治疗蛇毒的药物后,患者一次使用后则消肿、止痒、止痛,随后继续使用一次,症状完全消除。
[0022]实施例2
[0023]二十一岁女性患者,与友人结伴户外郊游(随身携带有总管茎),左脚被毒蛇咬伤,继而出现发烧、红肿、痒痛、呕吐等症状,病情非常危险。
[0024]其治疗使用方法为:在咬伤的第一时间,取随身携带的总管(随身携带有总管茎),直接放于口中咀嚼并吞服部分嚼烂的总管茎(约1g左右),另外一部分嚼烂的总管茎被吐出并外敷至伤口处(外敷的药物用量在40g左右,注意干燥避水)。口服一次同时伤口处外敷药一次后,症状基本消除。
[0025]实施例3
[0026]七十岁男性患者,野外散步意外被毒蛇咬伤,继而出现呕吐等症状,病情非常危险。
[0027]其治疗使用方法为:取总管莖或叶,约50g左右,咀嚼后吐出,外敷于伤口处(干燥避水),约半小时后呕吐得到有效控制,症状基本消除。
[0028]本发明另对100名毒蛇咬伤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红肿、痒痛、呕吐等情况)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一次使用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二次使用的治愈率达98 %以上。
[0029]本发明利用天然植物总管,能有效治疗各种毒蛇、适应多种毒蛇咬伤;此外,其原料易得,方便携带,尤其适合偏远农村及山区野外作业时随身携带。本发明的植物总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同样可用于野外蜈蚣咬伤、狗咬伤以及野外多种蝎虫咬伤。同时,本发明的总管叶对于湿疹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使用方法简单。
[0030]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不同的选择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蛇毒药物为口服药或外用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蛇毒药物的原料包括总管茎和总管叶的一种或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蛇毒药物的原料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药的使用方法为: 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打碎或捣碎成粉末,取适量水溶解粉末,吞服;和/或 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直接放于患者口中嚼烂后,吞服。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的使用方法为: 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放于口中嚼碎后吐出,均匀涂抹于患处,干燥避水,自然风干;和/或 取清洗干净的总管适量,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后,均匀涂抹于患处,干燥避水,自然风干。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总管在制备治疗蛇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可进一步加工成片剂、散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注射剂、复方制剂或其他剂型。
【文档编号】A61K127/00GK105853501SQ20161025742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发明人】李对方
【申请人】李对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