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热壶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壶的安全保护装置。
市场上流通的电热壶,一类是将发热体直接安装在壶体内部,然后从发热体上引出电极与电源相连;另一类是将电热壶设计成壶体和壶座二个各自独立的组成部分。发热体安装在壶体底部,电极安装在壶座上并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源相连,当将壶体放在壶座上时,发热体接触电极发热;该二类电热壶使用方便,能满足人们日常煮水之用,但存在这样的缺陷,即当人们不小心将水喷到电极上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意外触电的电热壶的安全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壶体和壶座二部分,发热体安装在壶体底部,控制开关安装在壶座上,其特征在于壶座上有一呈环形或方形的凸起将壶座上表面分成内部和外部二部分,凸起内部安装有电源的电极,用于与电源的零线和火线相连,凸起外部有一直接与电源接地装置相连的电极,壶体底部有一与壶座相吻合的凹槽,使得当壶体放置在壶座上时,壶座上的凸起置于凹槽内又能保证电极与壶体底部相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后,壶座上的环形或方形凸起,将电源接地极与其它电极分开,既能防止煮水过程中溢水渗入电极或控制电路引起短路现象,也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将水喷到电极座上引起电源电极与接地电极短路产生漏电现象,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壶体1和壶座8二部分,壶体1底部沿轴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电极板2呈圆柱形并安置在壶体1底部凹入部分,使得壶体1底部形成一环形凹槽4;壶座8上有一环形凸起3将壶座上表面分成内部和外部二部分,凸起内部安装有两个伸出壶座8上表面的电极5,两电极5通过控制开关6与电源相连,凸起外部有一与电源接地装置直接相连的接地极7,壶座8上的环形凸起3与壶体上的环形凹槽4相吻合,使得壶体1放置在壶座8上时,既能使壶座8上的凸起置于凹槽4内又能保证电极与壶体底部的电极板2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壶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壶体和壶座二部分,发热体安装在壶体底部,控制开关安装在壶座上,其特征在于壶座上有一呈环形或方形的凸起将壶座上表面分成内部和外部二部分,凸起内部安装有若干电极,分别与电源的零线或火线相连,用于发热体与电源的连接,凸起外部有一直接与电源接地装置相连接的接地电极,壶体底部有一与壶座凸起相吻合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壶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紧贴在凸起外侧使得壶体放置在壶座上时能与壶体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壶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壶体和壶座二部分,其特征在于壶座上有一呈环形或方形的凸起将壶座上表面分成内部和外部二部分,凸起内部安装有电源的电极,用于与电源的零线和火线相连,凸起外部有一直接与电源接地装置相连的电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实用,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煮水之用。
文档编号A47J27/21GK2446916SQ0022702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5日
发明者陈梓平 申请人:陈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