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84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打磨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室体、排风系统和机械升降机,所述室体内安装有左右走向的轨道,机械升降机上端吊挂连接在轨道上并能沿轨道行走,室体一端设有门洞,待打磨的工件从门洞进入并装入机械升降机;所述室体的底部为格栅板,在格栅板下方设有排风室,排风室一侧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与排风系统连接;所述室体内设有气动砂光机,气动砂光机与压控供气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实现排风除尘,保护操作人员,保护环境,同时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廉,适于打磨较小的农机具结构件。
【专利说明】打磨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件打磨室,具体地说是用于农机具结构件涂装线上的打磨室。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的机件打磨室多是为满足超大、超重工件的喷涂工序,打磨室的的占地面积往往很大,对于较小的农机具结构件来说,此类打磨室的采购成本很高,而且此类打磨室的运行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一些生产农机具的厂家都是采用了简单的打磨室。
[0003]由于在涂装作业过程中需要在打磨室内进行多次油漆涂层与原子灰打磨作业,打磨产生的粉尘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如果打磨室结构过于简单,对操作人员的防护度就不够。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适用于农机具结构件涂装线上的打磨室。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打磨室,其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实现排风除尘,保护操作人员,保护环境,同时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廉,适于打磨较小的农机具结构件。
[0005]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打磨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室体、排风系统和机械升降机,所述室体内安装有左右走向的轨道,机械升降机上端吊挂连接在轨道上并能沿轨道行走,室体一端设有门洞,待打磨的工件从门洞进入并装入机械升降机;所述室体的底部为格栅板,在格栅板下方设有排风室,排风室一侧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与排风系统连接;所述室体内设有气动砂光机,气动砂光机与压控供气系统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系统设置在室体外,排风系统包括吸风管、吸风机和排风管,所述吸风管一端与排风室侧部的排风口连接,吸风管另一端与吸风机的吸风口连接,吸风机的排风口连接竖直朝上设置的排风管。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管内设置有过滤网。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管与吸风机的吸风口之间通过第一帆布软连接相连,吸风机的排风口与排风管之间通过第二帆布软连接相连。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机包括吸风箱体、驱动电机、传动箱体和吸风叶轮,吸风箱体侧部设置吸风口,吸风箱体顶部设置排风口,驱动电机和传动箱体设置在吸风箱体旁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传动箱体的输入端安装有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传动箱体的输出端伸入吸风箱体内并安装有吸风叶轮。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叶轮前端设有一个内径前小后大的弧面环形引风叶片,所述吸风口内侧安装有弧面环形引风罩,所述弧面环形引风罩的内径由前向后先变小后变大,弧面环形引风罩的前端置于弧面环形引风叶片的前端开口内。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系统还包括初效过滤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设置在排风室侧部的排风口处,初效过滤装置包括密封板和初效过滤器,密封板固定在排风口周边的边框上,密封板上设置多个过滤口,每个过滤口对应安装一个初效过滤器。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效过滤器后侧面的四周设有延边,该延边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角钢和压板夹住,角钢的一个直角边紧贴初效过滤器侧面,角钢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压板配合夹住初效过滤器的延边,并通过紧固件与密封板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采用蝶形螺栓螺母。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排风系统将打磨室内的粉尘带走,能够实现排风除尘,保护操作人员,保护环境,同时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廉,适于打磨较小的农机具结构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0018]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风系统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4.2为图4.1的俯视图。
[0020]图4.3为图4.1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4.4为图4.2中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5为图4.4中的D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打磨室主要包括室体1、排风系统2和机械升降机5,所述室体I内安装有左右走向的轨道,机械升降机5上端吊挂连接在轨道上并能沿轨道行走,室体I 一端设有门洞,待打磨的工件从门洞进入并装入机械升降机5 ;所述室体I的底部为格栅板3,在格栅板3下方设有排风室4,排风室4 一侧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与排风系统2连接;所述室体I内设有气动砂光机6,气动砂光机6与压控供气系统连接。
[0025]如图广图3、图4.1、图4.2所示,所述排风系统2设置在室体I外,排风系统2主要由吸风管2.1、吸风机2.4和排风管2.6组成,所述吸风管2.1 一端与排风室4侧部的排风口连接,吸风管2.1另一端通过第一帆布软连接2.3相连与吸风机2.4的吸风口连接,吸风机2.4的排风口通过第二帆布软连接2.5连接竖直朝上设置的排风管2.6。优选地,所述吸风管2.1内设置有过滤网2.2。
[0026]如图4.f图4.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风机2.4主要由吸风箱体2.4a、驱动电机2.4b、传动箱体2.4c和吸风叶轮2.4d组成,吸风箱体2.4a侧部设置吸风口,吸风箱体2.4a顶部设置排风口,驱动电机2.4b和传动箱体2.4c设置在吸风箱体2.4a旁侧,驱动电机2.4b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传动箱体2.4c的输入端安装有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传动箱体2.4c的输出端伸入吸风箱体2.4a内并安装有吸风叶轮2.4d。所述吸风叶轮2.4d前端设有一个内径前小后大的弧面环形引风叶片
2.4e,所述吸风口内侧安装有弧面环形引风罩2.4f,所述弧面环形引风罩2.4f的内径由前向后先变小后变大,弧面环形引风罩2.4f的前端置于弧面环形引风叶片2.4e的前端开口内。
[0027]如图4.1、图4.2所示,所述排风系统还包括初效过滤装置2.7,所述初效过滤装置2.7设置在排风室4侧部的排风口处,所述初效过滤装置2.7主要由密封板2.7a和初效过滤器2.7b组成,密封板2.7a固定在排风口周边的边框上,密封板2.7a上设置多个过滤口,每个过滤口对应安装一个初效过滤器2.7b。所述初效过滤器2.7b的安装方式详细如图4.4、图4.5所示,所述初效过滤器2.7b后侧面的四周设有延边2.7c,该延边2.7c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角钢2.7d和压板2.7e夹住,角钢2.7d的一个直角边紧贴初效过滤器2.7b侧面,角钢2.7d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压板2.7e配合夹住初效过滤器2.7b的延边2.7c,并通过紧固件与密封板2.7a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优选采用蝶形螺栓螺母2.7f,以方便拆卸更换。
[0028]具体应用时,需要打磨的工件通过室体的门洞送入并装在机械升降机5上,然后开始打磨操作。与此同时,排风系统2启动并产生抽吸力,该抽吸力驱使室体I内的气流自上向下流动,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带走室体I内的粉尘,粉尘降入室体I底部的排风室4,从吸风管2.1进入吸风机2.4并从排风管2.6排出。
【权利要求】
1.打磨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室体(I)、排风系统(2)和机械升降机(5),所述室体(I)内安装有左右走向的轨道,机械升降机(5)上端吊挂连接在轨道上并能沿轨道行走,室体(I)一端设有门洞,待打磨的工件从门洞进入并装入机械升降机(5);所述室体(I)的底部为格栅板(3),在格栅板(3)下方设有排风室(4),排风室(4) 一侧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与排风系统(2)连接;所述室体(I)内设有气动砂光机(6),气动砂光机(6)与压控供气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系统(2)设置在室体(I)外,排风系统(2 )包括吸风管(2.1)、吸风机(2.4)和排风管(2.6),所述吸风管(2.1) —端与排风室(4)侧部的排风口连接,吸风管(2.1)另一端与吸风机(2.4)的吸风口连接,吸风机(2.4)的排风口连接竖直朝上设置的排风管(2.6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2.1)内设置有过滤网(2.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2.1)与吸风机(2.4)的吸风口之间通过第一帆布软连接(2.3)相连,吸风机(2.4)的排风口与排风管(2.6)之间通过第二帆布软连接(2.5)相连。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2.4)包括吸风箱体(2.4a)、驱动电机(2.4b)、传动箱体(2.4c)和吸风叶轮(2.4d),吸风箱体(2.4a)侧部设置吸风口,吸风箱体(2.4a)顶部设置排风口,驱动电机(2.4b)和传动箱体(2.4c)设置在吸风箱体(2.4a)旁侧,驱动电机(2.4b)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传动箱体(2.4c)的输入端安装有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传动箱体(2.4c)的输出端伸入吸风箱体(2.4a)内并安装有吸风叶轮(2.4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叶轮(2.4d)前端设有一个内径前小后大的弧面环形引风叶片(2.4e),所述吸风口内侧安装有弧面环形引风罩(2.4f),所述弧面环形引风罩(2.4f)的内径由前向后先变小后变大,弧面环形引风罩(2.4f)的前端置于弧面环形引风叶片(2.4e)的前端开口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系统还包括初效过滤装置(2.7),所述初效过滤装置(2.7)设置在排风室(4)侧部的排风口处,初效过滤装置(2.7)包括密封板(2.7a)和初效过滤器(2.7b),密封板(2.7a)固定在排风口周边的边框上,密封板(2.7a)上设置多个过滤口,每个过滤口对应安装一个初效过滤器(2.7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器(2.7b)后侧面的四周设有延边(2.7c),该延边(2.7c)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角钢(2.7d)和压板(2.7e)夹住,角钢(2.7d)的一个直角边紧贴初效过滤器(2.7b)侧面,角钢(2.7d)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压板(2.7e)配合夹住初效过滤器(2.7b)的延边(2.7c),并通过紧固件与密封板(2.7a)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采用蝶形螺栓螺母(2.7f)。
【文档编号】B08B15/00GK203991605SQ20142044202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高建飞, 高涌 申请人: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