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8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尤指一种加入硬质层与特别的
组合方式所成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
背景技术
水上活动向来给予人们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地球温度日益增高,每到夏 日,亚热带地区动辄摄氏三十七、八度,欧美地区还有四十多度的。所以水上活动在夏日也 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海上的活动。 然,虽说夏日的海上活动逐年递增,但是,欧美地区由于热爱冲浪的人士众多,所 以海上活动并不因为天气冷了而有绝迹的现象。再者,随着海上活动或各大内陆湖泊的水 上运动增多,器具的安全性与救生设备的安全性也相对提升。 又,同构型的运动,如陆上的滑板运动器具如滑雪板、滑草板等的所需也是日益增 加,且陆上运动因为较不受到需要到水边的限制,所以更形被消费者所利用。然而不论是滑 草板、滑雪板等,因所与其相对摩擦的介质是较水硬得许多的雪场、草地等,所以其人身安 全性相对更高。 请参阅图1与图2,为习知技术的一种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分解图式与该习知技 术的组合图式。如图所示,该滑板运动器具5具有一第一层51、一第二层52与一第三层53, 其中,该第一层51与第三层53的材质为低密度泡棉,该第二层52的材质为高密度泡棉。 再者,滑板运动器具5的组合步骤为(l)手工压接胶合该成型的板层51、52、53 ; (2)加压静置一段时间,待胶干固;(3)加工切除多余的胶边;(4)研磨无法切除的微小胶 边;及(5)贴防水边,以防水漏入各层间。
综观以上描述,以组合步骤而言,有三项缺点( — )手工胶合与加压静置一段时间皆为明显地增加生产时间,且胶合的紧结程 度不佳。
(二)加工与研磨也会耗费许多工时,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三)贴防水边处易有漏水的状况,产品的耐用度和可信赖度低。 因此,生产慢、成本高、质量不易控制等的状况于焉而生。 另有一重点,若贴防水边处有漏水的状况,则整体结构因属泡棉制成,极易因水份 侵入膨胀而崩溃瓦解。若正在海中戏水或救生时,则极易产生毁损或支解的危险状况,实在 不得不谨慎。 因此,如何有效地从生产成本、质量各方面实质去解决习知技术中的众多缺点,已 是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所欲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以解决习知技术 中生产慢、成本高、质量不易控制等的状况。[001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以解决习知技术 中因恐水份侵入所导致的结构崩溃瓦解的问题,同时提升产品的结构强度和内应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包括-为低密度泡棉层,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一第二层,为硬质层,且该第二层的 与该第一层的该第二面相互接触;一第三层,为低密度泡棉层,且该第三层的一第 二层的一第二面接触;及一外覆层,为防水层,以该外覆层的一第一面完全接触第 第一面与第三层的一第二面。 而本实用新型藉以组合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该第一层放入一模具的一第一半模具,及将该第三层放入该模具的一第二 半模具; (2)对第一层与第三层进行预热; (3)将第二层置入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并阖上该模具; (4)组合第一层、第二层与第三层;及 (5)将该外覆层完全包覆组合后的第一层、第二层与第三层。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可以防止水份侵入所导致的结构崩溃瓦 解,同时提升产品的结构强度和内应力;且其更易于生产。

图1为习知技术的一种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分解图式; 图2为该习知技术的组合图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完整结构图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分解示意图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分解图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分解图式;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分解图式;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与模具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方法;及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 图式。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成型示意 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完整结构 图式。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5滑板运动器具 51第一层 52第二层 53第三层 A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


第*一
第该
与的
弟面层[0042]l第一层ll第一面12第二面2第二层21第一面22第二面接触3第三层31第一面32第二面4外覆层41第一面42第二面43图案层44止滑膜层AX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ix第一层2X第二层3X第三层AY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1Y第一层2Y第二层3Y第三层AZ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iz第一层2Z第二层3Z第三层B模具Tl第一半模具T2第二半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以下将 配合图示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与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完整结构图式 与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分解示意图式。 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 A,包括一第一层l,为低密度泡棉层,具有一第一面11与一第二面12 ;—第二层2,为硬质 层,且该第二层2的一第一面21与该第一层1的该第二面12相互接触;一第三层3,为低 密度泡棉层,且该第三层3的一第一面31与第二层2的一第二面22接触;及一外覆层4, 为防水层,以该外覆层4的一第一面41完全接触第一层1的该第一面11与第三层3的一第二面32,而外覆层4的一第二面42可粗糙化,且该第二面42与外覆层4的该第一面41 为相对面,其粗糙化的方式可以有几种,如在表面加上花纹,除了可以增加美观外,也可以 增加硬度与防滑,因此也直接提高了安全性。其中,该滑板运动器具A可为滑雪板、滑草板、 滑水板、救生浮板等。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第一较佳实施例分解图 式。如图所示,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AX,包括一第一层1X、一第二层2X与一第三 层3X。该第二层2X为一硬质层,其实施形态为一镂空板状体。该实施例其它部分则与图3 和图4所述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第二较佳实施例分解图 式。如图所示,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AY,包括一第一层1Y、一第二层2Y与一第三 层3Y。该第二层2Y为一硬质层,其实施形态为管状体。该实施例其它部分则与图3和图4 所述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第三较佳实施例分解图 式。如图所示,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AZ,包括一第一层1Z、一第二层2Z与一第三 层3Z。该第二层2Z为一硬质层,其实施形态为一板状体。该实施例其它部分则与图3和图 4所述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再者,除了以上三种实施例外,硬质的第二层也可以有其它实施形态,其主要功效 是增加整体的刚性,避免变形和提升耐用度,以免在水中进行游玩或救人时发生危险。 请参阅图8与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与模具间的关系示 意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该第一层1放入一模具T的一第一半模具Tl,与将该第三层3放入该模具 T的一第二半模具T2 ; (2)对第一层1与第三层3进行预热; (3)将第二层2置入第一层1与第三层3之间,并阖上该模具T ; (4)以胶合或超音波熔接组合第一层1、第二层2与第三层3 ; (5)将该外覆层4完全包覆组合后的第一层1、第二层2与第三层3 ;及 (6)粗糙化该外覆层4,以增加硬度与防滑。 请再参阅图IO,本发明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 意图式。主要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异之处在于,于该外覆层4的第二面42的表面更设有一 以布材或塑料材所铺设的图案层43,其具有颜色的图腾,以增加美观与安全性;该图案层 43的外一层更设有一止滑材料的止滑膜层44,除具有止滑功能外,也可保护图案层43的颜 色不易剥离。其中,该止滑膜层44是可选择性地设于图案层43其外,或单独的设立外覆层 4的第二面42的外表面,再者图案层43或/及止滑膜层44可以下列任一种方式成型(1) 成型时就已经预先设于外覆层4第二表面42的外表面上(参考图11);与(2)外覆层4完 成包覆第一层1、第二层2与第三层3的成品时,再以二次加工,如包覆、涂布或网印的方式 将图案层43或/及止滑膜层44设于外覆层4的外表面上,即可得成品(如图12)。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创作人丰富的经验,以极富创意的构思,设计出简单却能 充分解决习知技术的构造。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 在,也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状况。
权利要求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层,为低密度泡棉层,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一第二层,为硬质层,且该第二层的一第一面与该第一层的该第二面相互接触;一第三层,为低密度泡棉层,且该第三层的一第一面与第二层的一第二面接触;及一外覆层,为防水层,以该外覆层的一第一面完全接触第一层的该第一面与第三层的一第二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板运动器具为下 列任一种滑雪板、滑草板、滑水板与救生浮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覆层的一第二面 可粗糙化,且该第二面与外覆层的该第一面为相对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硬质层为下列任一 种镂空板状体、管状体及板状体。
5.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外覆层的第 二面的外表面设一有颜色的图案层。
6.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外覆层的第 二面的外表面设一有颜色的图案层,图案层外围设有一止滑膜层。
7.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外覆层的第 二面的外表面设有一止滑膜层。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滑板运动器具结构,包括一第一层,为低密度泡棉层,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一第二层,为硬质层,且该第二层的一第一面与该第一层的该第二面相互接触;一第三层,为低密度泡棉层,且该第三层的一第一面与第二层的一第二面接触;及一外覆层,为防水层,以该外覆层的一第一面完全接触第一层的该第一面与第三层的一第二面。其组合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将该第一层放入一模具的一第一半模具,及将该第三层放入该模具的一第二半模具;(2)对第一层与第三层进行预热;(3)将第二层置入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并阖上该模具;(4)组合第一层、第二层与第三层;及(5)将该外覆层完全包覆组合后的第一层、第二层与第三层。
文档编号A63C19/00GK201470039SQ20092016196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9日
发明者陈进义 申请人:陈进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