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8937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自问世以来,由于其良好的功能优异性和实用性,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性能优良的新材料,然而它的蓬勃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高分子材料的废弃物很难分解(普通塑料需100~150年才能完全分解掉),目前的废弃物处理方法掩埋、焚烧和回收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其根本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研究开发生物降解材料成为一大热点。
近几十年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出了大量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并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航空、医药、薄膜、纤维、注塑、吹塑品及片材或涂层等领域。这些生物降解材料主要包括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乳酸(P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这三大块。目前,相对于国外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工作,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其中PBS由于其熔点较低,且具有脂肪族聚酯的共性即物理机械性能不高的特性,难以满足某些领域的要求,因而其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结合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点高,结晶速度快和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有关科技人员研究开发了一种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它在保有原先PBS生物可降解性能的同时又具有了良好的力学机械性能,是一种前景较好的生物降解材料。PBST(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丁二酸二甲酯,丁二醇三者通过缩聚加成反应共聚而成。它是一种新颖的生物可降解聚酯,是对生物可降解聚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一种共聚改性产物。
但是,如何将所说的PBST采用合适的方法制备成为纤维,以应用于纺织领域,是人们所十分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以满足有关领域发展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由于PBST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丁二酸二甲酯,丁二醇三者通过缩聚加成反应共聚而成,是一种新颖的生物可降解聚酯,其具有与常规的聚酯不同的流变特性,在熔融状态下是典型的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熔体温度的上升和共聚物分子量的减小,流动曲线下移,表观粘度减小;随着共聚分子量的增大熔体偏离牛顿性的程度增大,即n减小;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偏离牛顿性程度减小;因此,采用常规的聚酯的纤维的制备方法,不能获得高性能的PBST,需要根据PBST的流变性能,研究适宜于PBST纤维制备的工艺条件。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切片投入到纺丝机中加热成熔体,然后从纺丝机的喷丝板挤出形成丝条,经喷丝甬道侧吹风冷却,通过上导丝盘成束,经上油盘上油并成一束复丝,再经下导丝盘,通过张力夹调节丝条张力经摩擦辊卷绕成丝筒,得到了PBST初生纤维,然后将所获得的PBST初生纤维存放5h~13h,再进行牵伸,获得产品;其特征在于(1)纺丝温度为C1=200℃,C2=220℃~230℃,C3=220℃~230℃,C4=220℃~230℃,GP2=220℃~230℃,PP2=220℃~230℃,SP=225℃~240℃;其中C1~C4代表螺杆4个区的温度,GP2计量泵的温度,PP2代表弯管的温度,SP代表箱体的温度;纺丝温度对纺丝成型的影响不大,但是对所形成丝束的质量有较大影响;(2)侧吹风温度为20℃~35℃;风速0.5m/min(3)喷丝板与上卷绕盘之间的距离,即丝条冷却的距离为2m~5m,如果丝条冷却距离过短(冷却不够)会导致丝束发粘,卷绕后牵伸时丝束退绕不下来,严重影响后加工;(4)纺丝速度(卷绕速度)V纺=800m/min~1000m/min;喷头拉伸比为70~120;(5)所说的油剂在纺丝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里所用的是体积浓度为8~12%的涤纶丙纶共用油剂与油剂总重量1~5%的硅油的混合物,如果不加1~5%硅油,则丝束的抱合性较差,不利于牵伸后处理(油剂不合适会导致丝束抱合力差,36孔丝会散开,牵伸时容易产生毛丝,导致牵伸退绕困难,最终使得牵伸丝质量下降)。
(6)牵伸热盘温度为70℃~80℃,热板温度为140℃~160℃,牵伸倍数为1.5倍~2.2倍。
PBST是一种半结晶聚合物,通过牵伸提高了PBST的结晶度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力学性能。
纺丝卷绕所得的PBST初生纤维是基本无取向的,结晶度较低,其力学强度较差(强力低,伸长大),通过一级牵伸工艺使得PBST初生纤维的大分子链舒展并沿着纤维轴向排列取向,因而起结晶度得到了提高,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能够有一定强度,适用于产业生产应用。
PBST牵伸后纤维力学性能纤度126.88dtex~292.41dtex强度1.899cN/dtex~3.478cN/dtex断裂伸长率15.997%~109.577%一次回弹率急回弹的回弹率78.67%~85.33%缓回弹的回弹率95.33%~99.33%沸水收缩率65%~76.4%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制备成为工业上便于使用的纤维,具有较大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切片分子量Mw=1.38×105;纺丝工艺条件纺丝温度(七区)

纺丝速度(卷绕速度)V纺=800m/min;喷头拉伸比Φ=70.686;油剂10%涤纶丙纶共用油剂1000ml+1%硅油;喷丝板36f[孔](孔径d=0.3mm);烘料设备、时间及温度转鼓、12小时、100℃(含水率<30ppm);侧吹风30℃,风速0.5m/min;初伸纤维存放时间5.5h
牵伸热盘温度80℃,热板温度160℃,牵伸倍数1.5倍纤度240.50dtex,强度1.89938cN/dtex,断裂伸长49.364%,沸水收缩率71%,一次回弹率急回弹的回弹率79.33%,缓回弹的回弹率96.33%。
上述的纤维性能是采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进行检测的。
实施例2切片分子量Mw=2.03×105;纺丝温度(七区)

纺丝速度(卷绕速度)V纺=1000m/min(卷绕室室温23℃);喷头拉伸比Φ=116.196油剂10%涤纶丙纶共用油剂1000ml+1.5%硅油;喷丝板36f[孔](孔径d=0.3mm);烘料设备、时间及温度转鼓、24小时、100℃(含水率<30ppm);侧吹风20℃,风速0.5m/min;初伸纤维存放时间13h牵伸热盘温度80℃,热板温度140℃,牵伸倍数1.9倍;纤维纤度128.60dtex,强度2.97289cN/dtex,断裂伸长31.435%沸水收缩率74%,一次回弹率急回弹的回弹率82.33%,缓回弹的回弹率97.33%。
权利要求
1.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切片投入到纺丝机中加热成熔体,然后从纺丝机的喷丝板挤出形成丝条,经喷丝甬道侧吹风冷却,通过上导丝盘成束,经上油盘上油并成一束复丝,再经下导丝盘,通过张力夹调节丝条张力经摩擦辊卷绕成丝筒,得到了PBST初生纤维,然后将所获得的PBST初生纤维存放5h~13h,再进行牵伸,获得产品;其特征在于(1)纺丝温度为C1=200℃,C2=220℃~230℃,C3=220℃~230℃,C4=220℃~230℃,GP2=220℃~230℃,PP2=220℃~230℃,SP=225℃~240℃;其中C1~C4代表螺杆4个区的温度,GP2计量泵的温度,PP2代表弯管的温度,SP代表箱体的温度;(2)侧吹风温度为20℃~35℃;风速0.5m/min;(3)喷丝板与上卷绕盘之间的距离为2m~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纺丝速度V纺=800m/min~1000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头拉伸比为7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油剂是体积浓度为8~12%的涤纶丙纶共用油剂与油剂总重量1~5%的硅油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伸热盘温度为70℃~80℃,热板温度为140℃~160℃,牵伸倍数为1.5倍~2.2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纺丝温度为C1=200℃,C2=220℃~230℃,C3=220℃~230℃,C4=220℃~230℃,GP2=220℃~230℃,PP2=220℃~230℃,SP=225℃~240℃;(2)侧吹风温度为20℃~35℃;风速0.5m/min;(3)喷丝板与上卷绕盘之间的距离为2m~5m。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制备成为工业上便于使用的纤维,具有较大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D01D5/00GK1974893SQ200610118400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瑜, 陈彦模, 俞建勇, 陈龙, 顾晶君, 李婷婷, 刘峻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