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5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的织物及其制造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及其加工工艺。(二)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对纺织服装及面料的质量和档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高支、特高支纱线的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由于纱线细度较细,强力低,在纺纱、织造均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三)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产品和生产工艺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及其加工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采用纯棉纱线织造,该织物经纱为JC2.9texX2,纬纱为JC2.9texX2,经密为693根/10cm,讳密563根/10cm,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3/1斜纹。该织物的制造工艺的技术要点在于以下步骤—种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工艺的技术要点在于以下步骤(1)、整经工艺车速400m/min、压纱力200dn;(2)、桨纱工序浆纱路线采用双槽不分层;浸浆形式双浸双压;浆料配方PVA1799:75%,TSM-8:100%,AM_9:50%,P-T:腦,SQ-1:16%;上浆工艺由于纱线细,相对强力偏低,为确保经纱上浆率,严格控制浆液含固量。开箱粘度19.5〃,固体量16.22%;浆锅粘度前浆槽12"5,90°C,固体量17.83%;后浆槽12〃,92°C,固体量17.27%;压桨力:1速8KN、II速16KN,车速:30.5m/min;实际退桨率15.8%、回潮率3.7%;退绕张力400N、干区张力700N,伸长率1.1%;(3)、穿筘工序将比例大的平纹部分放在14页,3/1斜纹部分放在58页;经停片双穿,即11、22、33、44、55、66;(4)、织造工序布机速度507转/分;开口角平纹部分的12页30°,34页28°,3/1斜纹部分的5页26°,68页24°;早开口开口时间280°;综高14页144mm,58页142mm;后梁-2X5,停经架-2X55mm,运转的张力为170kgf;入讳时间To为110°,到达时间Tw为230°。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该产品采用特高支纱织造,同时组织结构采用1/1平纹与3/1斜纹相结合,生产难度很大,产品档次高,适合于高档服装面料,具有较好市场空间。产品质地细腻,轻薄柔软、手感爽滑、舒适,花样新颖,具有独特风格。加工工艺在整经、浆纱、穿筘、织造等工序中采用了特殊的工艺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该产品的研发和工艺上的突破,为高档次纺织面料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为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导向,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工艺流程1、纱厂工艺流程清花、梳棉、预并、条巻、精梳、并条(一道)、粗纱、细纱、自动络筒。2、布厂工艺流程整经、浆纱、穿筘、上机织造、检验、修疵、打包。二、各工序工艺技术措施1、原料选用新疆长绒棉由于地域优势,在国产长绒棉方面具有成熟度好,长度长细度细等优点,所以配棉采用100%新疆长绒棉。其物理指标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2、纺纱工艺设计要点清花采用LA006型开清棉联合机,采用小定量,低速度,流程长,有利于对纤维的开松和均匀混合,以及结杂的去除。并条采用带自调匀整的国产FA322并条机,使其在小定量的基础上仍能保证重量的稳定性。粗纱采用FA492型变频粗纱机,使其调整快捷,质量稳定。细纱采用性能稳定的FA1516型细纱机,其小锭盘和小直径的钢领的配置对纺制特细号纱更加有利。3、织物及规格设计为了突出纯棉特细号纱织物的轻薄柔软、手感爽滑、舒适,花样新颖等优良的特性,在织物组织上选用以1/1平纹为基础组织,嵌入3/1斜纹和3/1人字做提条,并且在平纹3入/筘齿的基础上,增加了3/1组织的穿入数为4入/筘齿和5入/筘齿,这样更加突出了织物提条效果。产品规格经纱为JC2.9texX2,纬纱为JC2.9texX2,经密为693根/10cm,纬密563根/10cm,幅宽164cm,1/1平纹+3/1斜纹。4、各工序技术要点(1)、清棉工序采取"精细抓棉,早落少碎,充分混合开松"的工艺原则,FA002型自动抓棉机减少刀片伸出肋条距离和降低下降速度,勤抓少抓,减少棉块重量。降低各部打手速度,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打手与尘棒隔距偏大掌握,尘棒间隔距宜小,以提高对原棉的除杂效率。棉巻定量应偏轻掌握,有利于梳棉分梳,提高除杂效率。(2)、梳棉工序根据纤维长度长,细度细,单纤维断裂强力低的特性,为了避免在梳理过程中纤维容易受损伤,长绒棉有一定的巻曲性,纤维弯曲较大,容易造成梳理过程中针布负荷大,纤维转移困难,极易缠绕针布,影响梳理质量,要减少梳理过程中梳理针布所受的摩擦阻力,同时保证纤维要有合理的梳理度,梳理针布齿密要增加。还要解决梳理过程中纤维转移问题,梳理针布的转移释放性能要好,因此锡林采用矮齿浅齿,小工作角,道夫针布采用高齿,小工作角。梳棉工序贯彻"轻定量,慢速度、大速比、多转移"的柔和梳理工艺原则,采用较低的剌辊速度并抬高给棉板减少对纤维的损伤。(3)、精梳工序主要任务是使纤维丛尽量伸直平行,而且搭头要好,最大限度地排除短绒和杂质。为了保证对短绒的去除,减少给棉长度至4.71,并增加顶梳梳理深度。为了保证纤维的伸直平行,合理欠伸分配和根据长纤维特性,适当放大隔距。(4)、并条工序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提高棉条的内在质量为重点,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防止因车速过高造成棉丛打折,胶辊带花形成纱疵,后区欠伸偏大掌握,为1.26,采用FA322并条机,通过自条匀整使并条重CV达到较好水平。(5)、粗纱工序细纱牵伸倍数过大,影响成纱条干水平,粗纱定量偏轻掌握为为2.2g/10m。粗纱定量轻,在退绕中易产生意外伸长,增加成纱细节和在细纱工序断粗纱现象。因此,要求粗纱条必须能承受一定张力,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设计为116。并通过减小后区欠伸至1.14,保证成纱条干。(6)、细纱工序成纱截面纤维少,强力低,断头多,条干均匀度差是细纱的难点,为了有效控制浮游纤维的运动,增加欠伸区摩擦力界,实验使用压力棒钳口,使成纱细节下降40%左右,条干粗节和毛羽均有一定提高。另外选择合适的钢领,钢丝圈,优质的皮辊胶圈,做好设备的基础工作是本工序的关键。通过实验,采用小直径钢领和航月OSS型钢丝圈效果较好,并且生产生活相对比较稳定。(7)、筒并捻工序由于纱号细,自动络筒工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电清误切、漏切较多,探纱器、捕纱器灵敏度低造成吐纱,纱管底部退绕时断头多,纱线破坏率较大。根据试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采用适当降低络纱速度,提高电清清除效率。通过调整工艺技术参数,提高探纱器、捕纱器的灵敏度减少吐纱现象的发生,在细纱工序提高纱线巻绕的初始位置,避免管纱底部退绕过程中碰管头,减少了在自动络筒退绕时的断头。并线和倍念工序重点是张力、速度偏低掌握,保持通道光滑,精简纱线通路,减少对纱线磨损,经过实验改进,使筒并捻的纱线质量逐渐达到较好水平。为织造打下良好基础。<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8)、整经工艺由于该产品采用纯棉特高支织造,强力相对较低,整经工序采用低车速、轻张力、小伸长的工艺路线。在设备上采用新引进的贝宁格整经机,v型纱架能够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各区纱线张力均匀。工艺如下车速400m/min、压纱力200dn、配轴713X16。(9)、浆纱工序该品种纱支细、浆纱时浆料的浸透与被覆以及毛羽贴伏的合理控制是提高可织性的关键。浆纱路线采用双槽不分层;浸浆形式双浸双压。浆料配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由于纱线细相对强力偏低,为确保经纱上浆率、严格控制浆液含固量。开箱粘度19.5〃(水系数4.7〃)、固体量16.22%;浆锅粘度前浆槽12"5(90°0、固体量17.83%;后浆槽12〃(92tO、固体量17.27%;压桨力:1速8KN、II速16KN;车速:30.5m/min;实际退桨率15.8%、回潮率3.7%。在保证正常退绕和巻取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各区张力。退绕张力400N、干区张力700N,伸长率1.1%。通过优选浆料配方、合理的操作工艺,使纱线强力由105CN提高到127CN,增强21%、减伸28.2%,基本满足织造要求。(10)、穿筘工序由于该产品经纱细度细,为确保穿轴质量选用了一些使用过的质量好的新综丝和停经片,确保经纱通道完全光滑,避免对经纱造成损伤。从操作上要求纱线理顺,避免穿轴绞线。根据产品织造特点,在该工序进行有效的工艺优选,将比例大的平纹部分放在14页,3/1斜纹部分放在58页,为顺利织造创造条件。经停片双穿,即11、22、33、44、55、66减少经停片积花。(11)、织造工序在机型上选用了丰田710-190多臂机型。按反织进行的调试,由于该产品为特高支高密品种,为控制边断疵的产生使用的是极细目单排48环S型边撑;考虑到纱线细强力偏低,实际回潮率偏小,为减少经纱断头选用的动程偏小,布机速度由555降到507转/分;开口角是平纹部分的l2页30。,34页28°,3/l斜纹部分的5页26°,68页24°,早开口开口时间280°;综高14页144mm,58页142mm;—方面,因3/1斜纹部分纱线交织点比平纹部分少,易产生松线而形成经纬停车,另一方面,由于斜纹部分筘齿穿入数的增加,使其局部密度加大影响开口清晰度,因此选用后梁-2X5,停经架-2X55mm,张力从190kgf160kgf之间调试,最后运转的张力为170kgf;由于经密偏大,为了使引纬过程中开口更清晰,入纬时间To为110°,到达时间Tw为230。。三、产品技术难点和工艺设计要点1、单纱横截面纤维根数在30根以下,要实现纱线强力,条干等水平的高质量除了要优选细度细,长度长,强力高的纤维外,纤维在纱线中的分布状态和纤维强力的利用率是工艺设计中的重点。因此在工艺设计中,一是要尽可能保证纤维的平行状态。二是尽可能降低短纤维含量。三是合理的捻度设计。2、由于纱线细度很小,在筒并捻过程中对纱线的破坏率很大,甚至超过100%,因此如络筒、并线和倍捻工序的工艺设计和生产环境对质量影响很大,在张力,速度包括通道的清洁,光滑度等要求较高,并尽可能的减少工艺流程和通道长度,减少对纱线的磨损。3、此织物属于高经纬密度产品,总经根数偏多,浆纱难度较大,尤其浆液粘度偏大会造成干分绞困难产生断头且影响浆膜的完整,因此在浆料优选,粘度控制和张力设置上均是影响织早成功与否的关键。4、经密大织造过程中经纱摩擦剧烈易出现断头或产生毛羽,导致开口不清,对引纬工艺及通道要求较高;纬密大打纬阻力也较大,织造时对布机两边撑的撑幅力较大,易造成边撑疵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织造送经张力,开口,引纬,打纬等工艺上均需要精细设计和优选,以保证织造质量。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和工艺要点分析,我们制定了严密合理的工艺方案,通过工艺改进及采取调整措施解决了各项技术难题,使该产品得以顺利生产。四、产品评价该产品采用特高支纱织造,同时组织结构1/1平纹与3/1斜纹相结合增加了生产难度,产品为高档服装面料,具有较好市场空间。产品质地细腻,轻薄柔软、手感爽滑、舒适,花样新颖,具有独特风格。该产品经天津市纺织工业标准检测中心测试,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见检测报告)。该产品经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内查新,国内未见与该查新项目研究特点相同的特高支纱嵌条纺织物的文献报道。权利要求一种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采用纯棉纱线织造,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经纱为JC2.9tex×2,纬纱为JC2.9tex×2,经密为693根/10cm,纬密563根/10cm,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3/1斜纹。2.—种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工艺的技术要点在于以下步骤(1)、整经工艺车速400m/min、压纱力200dn;(2)、浆纱工序浆纱路线采用双槽不分层;浸浆形式双浸双压;浆料配方PVA1799:75%,TSM-8:100%,AM-9:50%,P-T:10%,SQ-1:16%;上浆工艺由于纱线细,相对强力偏低,为确保经纱上浆率,严格控制浆液含固量;开箱粘度19.5〃,固体量16.22%;浆锅粘度前浆槽12"5,9(TC,固体量17.83^;后浆槽12",92°。,固体量17.27%;压浆力:1速8KN、II速16KN,车速:30.5m/min;实际退浆率15.8%、回潮率3.7%;退绕张力400N、干区张力700N,伸长率1.1%;(3)、穿筘工序将比例大的平纹部分放在14页,3/1斜纹部分放在58页;经停片双穿,艮卩11、22、33、44、55、66;(4)、织造工序布机速度507转/分;开口角平纹部分的12页30°,34页28°,3/1斜纹部分的5页26°,68页24°;早开口开口时间280°;综高14页144mm,58页142mm;后梁-2X5,停经架-2X55mm,运转的张力为170kgf;入讳时间To为110°,到达时间Tw为230°。全文摘要一种纯棉特高支小提花织物,采用纯棉纱线织造,该织物经纱为JC2.9tex×2,纬纱为JC2.9tex×2,经密为693根/10cm,纬密563根/10cm,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3/1斜纹。其加工工艺在整经、浆纱、穿筘、织造等工序中采用了特殊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该产品采用特高支纱织造,组织结构采用1/1平纹与3/1斜纹相结合,产品档次高,适合于高档服装面料,具有较好市场空间。产品质地细腻,轻薄柔软、手感爽滑、舒适,花样新颖,悬垂性好,具有独特风格。该产品的研发和工艺上的突破,为高档次纺织面料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为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导向,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D03D21/00GK101760863SQ200810154388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4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4日发明者储方敏,刘燕,孙丹娜,绳丽云,闾江荣,陈宝建申请人: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