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丝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丝线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不使丝线杂乱的同时保持丝线的柔性,我们通常将丝线环绕成一较大直径的环状,然后对环状丝线进行捆扎。
丝线的处理工艺一般为染色及水洗处理,丝线在染色或水洗处理后,其内都会含有大量的染料溶液或水分,为了加快丝线的晾晒速度,我们通常对丝线进行脱水处理,即通常的甩干脱水,在将丝线中的水分甩出的过程中需要丝线的高速旋转,这就容易使得环状丝线出现杂乱,不利于环状丝线的拆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丝线脱水装置,通过在脱水过程中对环状丝线进行夹紧定位,用以避免环状丝线在高速旋转时出现的杂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丝线脱水装置,包括外壳、驱动机构、内桶、定位板和定位杆;
所述外壳的内腔呈圆柱筒状;
所述驱动机构固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面上,该驱动机构的驱动转轴竖直向上;
所述内桶嵌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该内桶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驱动转轴的上端与所述内桶下底面的中心固定连接,该驱动转轴带动所述内桶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自由转动;
所述定位板有多个,该多个定位板的下端环绕所述内桶的中心轴线均匀固定在所述内桶的内底面上,每对定位板下端之间的连线经过所述内桶底面的中心,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内桶的底面铰接;
所述内桶内底面的中心开设有一竖直向上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杆包括竖直支撑杆和定位转盘,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插在所述定位槽中,上端与所述定位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转盘与所述竖直支撑杆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成对存在,每对定位板关于所述内桶的中心轴线对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长度与所述内桶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高度与所述内桶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环绕所述定位转盘的边沿均匀开设有多个向外开口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的宽度与所述定位板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下端靠近所述内桶底面中心的边沿与所述内桶的底面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呈弧形,该定位板竖直放置时,其弯曲弧度与所述内桶内壁的弯曲弧度相似。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转盘包括呈辐射状的多个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的圆形支撑框,所述多个连接杆的内端相互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竖直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内固设有弹性夹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的上端不高于所述外壳的上端,该外壳上还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可翻折固定在所述外壳的顶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线脱水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线脱水装置,通过定位板的分隔,实现了对环状丝线的夹紧定位,避免了环状丝线因高速旋转而造成的杂乱。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丝线脱水装置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侧剖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驱动机构;21-驱动转轴;3-内桶;31-定位槽;32-弹性夹紧机构;4-定位板;5-定位杆;51-竖直支撑杆;52-定位转盘;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驱动机构2、内桶3、定位板4和定位杆5;
外壳1的内腔呈圆柱筒状;
驱动机构2固设在外壳1的底面上,该驱动机构2的驱动转轴21竖直向上;
内桶3嵌在外壳1的内腔中,该内桶3的外侧壁与外壳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驱动转轴21的上端与内桶3下底面的中心固定连接,该驱动转轴21带动内桶3在外壳1的内腔中自由转动;
定位板4有多个,该多个定位板4的下端环绕内桶3的中心轴线均匀固定在内桶3的内底面上,每对定位板4下端之间的连线经过内桶3底面的中心,且定位板4与内桶3的底面铰接,使得定位板4能够在内桶3底面上沿该定位板4所在直径的竖直面上来回翻折;
内桶3内底面的中心开设有一竖直向上的定位槽31;
定位杆5包括竖直支撑杆51和定位转盘52,竖直支撑杆51的下端插在定位槽31中,上端与定位转盘52的中心固定连接,定位转盘52与竖直支撑杆51相垂直。
定位板4成对存在,每对定位板4关于内桶3的中心轴线对称固定。
定位板4的长度与内桶3的高度相同,定位杆5的高度与内桶3的高度相同,以便于盖板6压住定位板4和定位杆5,防止脱水过程中定位板4和定位杆5在内桶3中上下窜动掉落。
环绕定位转盘52的边沿均匀开设有多个向外开口的卡位槽521,卡位槽521的宽度与定位板4的宽度相同,用以方便定位板4的上端靠在所述定位转盘52的边沿,防止定位板4由定位转盘52的一侧掉落。
定位板4的下端靠近内桶3底面中心的边沿与内桶3的底面铰接,使得定位板4能够向内桶3中心轴线方向倾斜,而不能像内桶3的内壁倾斜。
定位板4呈弧形,该定位板4竖直放置时,其弯曲弧度与内桶3内壁的弯曲弧度相似,以便于多个定位板4环绕内桶3的中心轴线围城的丝线定位机构的线条更加流畅,避免定位板4的边沿摩擦丝线。
定位转盘52包括呈辐射状的多个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的圆形支撑框,多个连接杆的内端相互固定连接并与竖直支撑杆51的顶端固定连接,用以减轻定位转盘52质量。
定位槽31内固设有弹性夹紧机构32,当定位板4和定位杆5的长度小于内桶3的高度时,盖板6盖上内桶3的上端开口,倾斜放置的定位板4和竖直放置的定位杆5会距离盖板6的下表面一定距离,在驱动转轴21带动内桶3转动时,定位板4和定位杆5会放生窜动,甚至定位杆5会窜出定位槽31,扰乱其内的丝线,故当定位板4和定位杆5的长度小于内桶3高度时,定位杆5下端由定位槽31中的弹性夹紧机构32夹紧,避免了定位杆5的窜动,若定位板4和定位杆5的长度与内桶3高度相同时,弹性夹紧机构32也可夹紧定位杆5的下端,与盖板6共同固定定位杆5。
内桶3的上端不高于外壳1的上端,该外壳1上还设有一盖板6,盖板6可翻折固定在外壳1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定位杆5插在定位槽31中,翻折定位板4,使得定位板4的上端靠在定位转盘52的边沿,此时,所有定位板4和定位转盘52构成近似于圆锥台的中心,向该定位板4上套装环状丝线,则环状丝线同轴心套设在定位板4的外表面上,驱动转轴21带动内桶3高速旋转,此时,定位杆5和定位板4跟随内桶3旋转,且定位板4的上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内桶3的内壁靠近,而环状丝线同样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紧贴内桶3的内壁,使得环状丝线在脱水过程中同样同轴心转动,避免了环状丝线的杂乱,有利于环状丝线之后的拆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