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提花机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3543发布日期:2018-06-15 22:5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进的提花机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提花机齿轮箱。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提花机齿轮箱主要指适用于高速重载即大针数重负载的提花机下齿轮箱。如业界所知,织机的开口装置主要包括踏盘、电子多臂机和提花机,目前织造业已趋向于多品种和快速变换系统方向发展,由于电子提花机具有对织物品种多样化适应性强的特点,因而在织造复杂织物时明显优于电子多臂织机和踏盘,即更适合高档次纺织品的生产。

进而如业界所知,电子提花机与织机之间的传动连接主要有立轴、链条、同步带和伺服电机,其中,以立轴(也称“万向轴”)连接居多。目前,电子提花机与喷气喷水织机联机时,织机下齿轮箱即前述的提花机齿轮箱通常由电子提花机生产厂商提供。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前述提花机齿轮箱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4200962U推荐的“一种提花机专用齿轮箱”,该专利的结构是:“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箱盖、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竖直设置在箱体中间,所述输入轴的末端穿出箱体,输入轴的末端为力输入端,所述输出轴的上端穿出箱盖,输出轴的上端为动力输出端,所述输入轴的前端与箱体转动连接,输入轴的中部与输出轴的下端通过一对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箱盖上设有润滑油道进口”。该专利方案虽然能够兑现其说明书第0020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输出轴下端以纵向悬臂状态伸展到齿轮箱的箱体内并且固定有用于与输入轴上的输入轴锥齿轮相啮合的输出轴锥齿轮(专利称第一锥齿轮),因而在输出轴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箱盖即上轴承盖的位置配设一输出轴上轴承,专利称该输出轴上轴承为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藉由该输出轴上轴承保障输出轴的运动稳定性或称平稳效果,又由于前述的输出轴上轴承远离齿轮箱的箱体腔,因而无法获得箱体腔内的润滑油的润滑,致使使用寿命短,并且因频繁更换轴承而影响电子提花机的工作效率;其二,由于输出轴上的两个轴承即一为前述的输出轴上轴承,而另一为输出轴下轴承(专利称其为第四圆锥滚子轴承)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因而致使输出轴刚性欠缺,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晃动,难于满足重负载的电子提花机的平稳传动要求。申请人认为,产生前述两个方面的缺憾的原因在于设计人员过于遵从齿轮箱的传统设计模式,也就是说在传统设计模式及设计思维的束缚下得到的如CN204200962U结构的齿轮箱是很难弥补前述欠缺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支承输入轴的输入轴支承轴承以及支承输出轴的输出轴支承轴承俱可获得齿轮箱的箱体内的润滑油的良好润滑效果而藉以延长输入轴支承轴承以及输出轴支承轴承的服役寿命、有利于显著提高输出轴的刚性而藉以满足重负载状况下的平稳传动要求的结构改进的提花机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提花机齿轮箱,包括一箱体,该箱体具有一箱体腔;以横向状态转动设置的一输入轴,该输入轴的左端位于所述箱体外,而右端位于所述箱体腔内并且固定有一输入轴锥齿轮;以纵向状态转动设置的一输出轴,该输出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箱体外,而下端位于所述箱体腔内并且固定有一输出轴锥齿轮,该输出轴锥齿轮与输入轴锥齿轮相啮合;一箱盖,该箱盖与所述的箱体固定,特征在于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朝向所述输入轴的一侧固定,输入轴的中部位于箱盖内,并且通过输入轴左支承轴承以及输入轴右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箱盖上,输入轴的左端伸展到箱盖外,而输入轴的右端构成有一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该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探入所述箱体腔内,所述输入轴锥齿轮固定在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上,所述输出轴的上端通过输出轴上支承轴承转动支承在上支承轴承盖上,该上支承轴承盖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输出轴的下端通过输出轴下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下支承轴承盖上,该下支承轴承盖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上并且位于箱体的右侧开设有一加油孔,在该加油孔上配设有一油堵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入轴上并且位于所述输入轴左支承轴承的左侧的位置设有轴承锁紧螺母配合螺纹,在该轴承锁紧螺母配合螺纹上配设有轴承锁紧螺母,藉由该轴承锁紧螺母对所述输入轴左支承轴承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入轴上并且对应于所述轴承锁紧螺母配合螺纹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一输入轴密封圈,该输入轴密封圈与箱盖侧封盖的内壁密封配合,而该箱盖侧封盖与所述箱盖的左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输入轴锥齿轮与所述输入轴的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的固定为键配合固定,所述的输出轴锥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键配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支承轴承盖的位置设置有输出轴密封圈,该输出轴密封圈与上支承轴承盖的内壁密封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输出轴锥齿轮与所述输出轴上支承轴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隔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盖的上部开设有一箱盖加油孔,在该箱盖加油孔上配设有一箱盖加油孔油堵螺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其一,由于摒弃了传统的设计思维模式,相对于已有技术,将输入轴与输出轴进行了结构及安装方式的互换,将箱盖转移至箱体的左侧并且将输入轴的中部在箱盖内通过输入轴左、右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箱盖上,能使支承输入轴的输入轴左、右支承轴承以及支承输出轴的输出轴上、下支承轴承俱可获得箱体腔内的油液的良好润滑,十分有助于延长轴承的服役寿命;之二,由于将输出轴的下端通过输出轴下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了与箱体的底部固定的下支承轴承盖上,因而能显著提高输出轴的刚性而藉以满足重负载下的平稳传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正对正在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箱体1,该箱体1具有一箱体腔11;示出了以横向状态即水平状态转动设置的一输入轴2,该输入轴2的左端位于前述箱体1外,而右端位于前述箱体腔11内并且固定有一输入轴锥齿轮21;示出了以纵向状态转动设置的一输出轴3,该输出轴3的上端位于前述箱体1外,而下端位于前述箱体腔11内并且固定有一输出轴锥齿轮31,该输出轴锥齿轮31与输入轴锥齿轮21相啮合;示出了一箱盖4,该箱盖4与前述的箱体1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箱盖4通过箱盖固定螺钉43与前述箱体1朝向前述输入轴2的一侧固定,输入轴2的中部位于箱盖4内,并且通过输入轴左支承轴承22以及输入轴右支承轴承23转动地支承在箱盖4上。输入轴2的左端伸展到箱盖4外,而输入轴2的右端构成有一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24,该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24探入前述箱体腔11内,前述输入轴锥齿轮21固定在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24上,前述输出轴3的上端通过输出轴上支承轴承32转动支承在上支承轴承盖321上,该上支承轴承盖321通过上支承轴承盖固定螺钉3211与前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输出轴3的下端通过输出轴下支承轴承33转动地支承在下支承轴承盖331上,该下支承轴承盖331通过下支承轴承盖固定螺钉3311与前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

由图1所示,在前述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右侧开设有与箱体腔11相通的一加油孔12,在该加油孔12上配设有一油堵螺钉121。

在前述输入轴2上并且位于前述输入轴左支承轴承22的左侧的位置设有轴承锁紧螺母配合螺纹26,在该轴承锁紧螺母配合螺纹26上配设有轴承锁紧螺母261,藉由该轴承锁紧螺母261对前述输入轴左支承轴承22锁紧。

继续见图1,在前述输入轴2上并且对应于前述轴承锁紧螺母配合螺纹26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一输入轴密封圈25,该输入轴密封圈25与箱盖侧封盖41的内壁密封配合,而该箱盖侧封盖41通过侧封盖固定螺钉411与前述箱盖4的左侧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输入轴锥齿轮21与前述输入轴2的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24的固定为键配合固定,在图1中示出了构成于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24上的键241,输入轴锥齿轮21通过其上的键槽与输入轴锥齿轮固定轴头24上的键241固定,前述的输出轴锥齿轮31与前述输出轴3键配合固定,具体如同对输入轴锥齿轮21的描述。

由图1所示,在前述输出轴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支承轴承盖321的位置设置有输出轴密封圈34,该输出轴密封圈34与上支承轴承盖321的内壁密封配合。

在前述输出轴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输出轴锥齿轮31与前述输出轴上支承轴承3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隔圈35。

优选地,在前述箱盖4的上部开设有一箱盖加油孔42,在该箱盖加油孔42上配设有一箱盖加油孔油堵螺钉421。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一上齿轮箱5和一传动连接在上齿轮箱5与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轴3之间的一过渡传动机构6,该过渡传动机构6包括下联轴节61、万向传动轴62和上联轴节63,下联轴节61与输出轴3传动连接,万向传动轴62的下端与下联轴节61连接,上端与上联轴节63连接,上联轴节63与上齿轮箱5的上齿轮箱动力输入轴51传动连接,而上齿轮箱5的上齿轮箱动力输出轴52与提花机传动连接。

由织机动力带动输入轴2,由输入轴2上的输入轴锥齿轮21带动输出轴锥齿轮31,由输出轴锥齿轮31带动输出轴3,由输出轴3通过下联轴节61带动万向传动轴62,由万向传动轴62带动上联轴节63,由上联轴节63带动上齿轮箱动力输入轴51,由上齿轮箱动力输出轴52带动提花机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