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X单向传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8663发布日期:2018-06-30 09:3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VTX单向传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梭织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VTX单向传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无梭织机属于经纬交织范畴。当编织成品时,需要把编织成品的织物输出,并同时能否进行新一轮的编织,这样的运行需与纬密同步,就需要一个牵引力把编织好的带子传送下去,并防止退回,以保证编织的连续性。而一个稳定可靠的控制卷取装置是保证产品的新能的必要条件。

目前VTX通用无梭机普遍采用单向滚针轴承保证卷取及超越、止退功能;

其存在的问题与缺点:(1)传递轴与止退滚针轴承易磨损;(2)结构复杂,不利于维护;(3)频繁性的损坏轴承或轴,存在生产出现经常性不良品以及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VTX单向传动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VTX单向传动控制装置,包括卷带辊、主动轴齿轮和主动轴齿轮安装板,所述卷带辊的一端连接有单向轴承,所述卷带辊的另一端设有整体式齿轮轴及相应的整体式齿轮,在所述整体式齿轮与主动轴齿轮之间可脱挂地啮合有活络过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活络过桥齿轮为双联过桥齿轮装置,所述双联过桥齿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过桥齿轮和第二过桥齿轮,所述第一过桥齿轮通过相应齿轮轴设置于一连体齿轮座上,所述第二过桥齿轮通过相应齿轮轴设置于一过桥齿轮座上,所述过桥齿轮座滑动地设置于主动轴齿轮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齿轮安装板上设有一段滑槽,所述过桥齿轮座通过螺栓设置在该滑槽内,用以在螺栓拧松时,过桥齿轮座在滑槽内移动,螺栓拧紧时,过桥齿轮座在滑槽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齿轮与活络过桥齿轮之间啮合有中间齿轮轴及相应的中间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桥齿轮与中间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中间齿轮轴上设有相应的齿与整体式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过桥齿轮与主动轴齿轮相啮合传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原单向控制器中的易磨损的单向轴承和轴改为一体型,使易磨损不可靠的根源得以解决;

(2)将原来的单向止退功能转移到落带卷取辊和外挂过桥齿轮处便于使用操作,同时保证了原来的传动功能不变;

(3)在落带卷取辊处使用单向止退轴承替代原来高速高扭力处的单向传动机构(单向滚针轴承)使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整体式齿轮轴,2、单向轴承,3、中间齿轮轴,4、中间齿轮,5、主动轴齿轮,6、卷带辊,7、整体式齿轮,8、第一过桥齿轮,9、第二过桥齿轮,10、连体齿轮座,11、过桥齿轮座,12、主动轴齿轮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VTX单向传动控制装置,包括卷带辊6、主动轴齿轮5和主动轴齿轮安装板12,所述卷带辊6的一端连接有单向轴承2,所述卷带辊6的另一端设有整体式齿轮轴1及相应的整体式齿轮7,在所述整体式齿轮7与主动轴齿轮5之间可脱挂地啮合有活络过桥齿轮。

所述活络过桥齿轮为双联过桥齿轮装置,所述双联过桥齿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过桥齿轮8和第二过桥齿轮9,所述第一过桥齿轮8通过相应齿轮轴设置于一连体齿轮座10上,所述第二过桥齿轮9通过相应齿轮轴设置于一过桥齿轮座11上,所述过桥齿轮座11滑动地设置于主动轴齿轮安装板12上。

所述主动轴齿轮安装板12上设有一段滑槽,所述过桥齿轮座11通过螺栓设置在该滑槽内,用以在螺栓拧松时,过桥齿轮座11在滑槽内移动,螺栓拧紧时,过桥齿轮座11在滑槽内固定。

所述整体式齿轮7与活络过桥齿轮之间啮合有中间齿轮轴3及相应的中间齿轮4。

所述第一过桥齿轮8与中间齿轮4相啮合传动,所述中间齿轮轴3上设有相应的齿与整体式齿轮7相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过桥齿轮9与主动轴齿轮5相啮合传动。

本发明原理

本发明中整体式齿轮轴1由整体式齿轮7传递动力旋转,此处的单向功能取消,仅起到扭力传递及降低速比的作用,避免了通常的轴和单向轴承承载大扭力高频率损坏问题;将织机需要的单向功能设置到图2中用单向轴承2替代原球轴承,由于这个位置的卷带辊6是低速低扭力可保证单向轴承2很难损坏,用本发明的活络过桥齿轮起到便于快速拆修的目的;同时满足了编织所需要的功能(卷带辊6用手主动旋转时起到超越单向功能,且主动轴齿轮5此时静止),即当卷带辊6手动旋转操作时脱开双联过桥齿轮装置实现卷带辊6超越转动时不影响主动轴齿轮5,恢复时只要重新挂上双联过桥齿轮装置即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