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29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传统地面和地下停车位的数量捉襟见肘,为了缓解停车位紧张、停车难的现状,立体车库应运而生。在现有众多立体车库当中,以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优点较多,但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总结如下I、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应用目的比较单一,以满足停车为唯一目的,缺少可以附加的其他应用目的,经济效益单一,缺少附加应用价值。2、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由于在一个升降井道内只使用一部升降平台,导致其在层数较多时运行效率急剧下降。具体表现为此类存车、取车方式是按照先来后到原则进行的,存车时,没什么影响,但在取车时,如果存车时的顺序比较靠后,则不能做到存车时间较短的顾客也能用较短的时间取车。原因是存车时,顺序比较靠后,所以存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就比先存进去车辆的位置要高,上下存取的时间就会越长,就要用一个较长的时间去等待。如果立体车库的层数较多,高度较高,其上下运行的时间势必会增加,运营成本也会增加。如果再加上存车、取车的顾客数量也同时比较多时,其运行效率就会急剧下降,尤其是对于只有一部升降平台的升降横移系统来说,其运行效率会下降得更加厉害。如此一来, 就有可能大量地激起顾客的不满情绪,进而影响立体车库的运营效情况,造成经济效益的下降,这是很不利的一面。3、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缺乏简易高效引导驾驶员顺利入库停车的设施,容易发生车辆刮碰现象,严重时损坏车辆或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的靠人工引导或代驾入库停车,这也会降低车库运行效率,增加额外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I、克服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只能满足停车这一单一目的的不足。2、克服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在层数较多时运行效率急剧下降的不足。3、克服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缺乏简易高效引导驾驶员顺利入库停车设施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I、在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外围加装外墙,可以是半封闭式,也可以是全封闭式。并在外墙上安装户外显示屏,可以满墙安装,也可以部分安装。户外显示屏独立于立体车库运行,由其专用的配套设备控制,在立体车库停车或不停车的时候,显示屏都可以运行,发挥其自有功能。2、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具有的升降横移系统是由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构成, 因其升降机构是在一个升降井道里只安装一部升降平台,且没有用于接力传递的接力停车位,从而不具有升降接力传递机构,也就不能实现接力传递的功能。而本发明所指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其升降横移系统中的升降机构是在一个井道里安装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升降平台,且在每相邻两部升降平台之间,设有两个在同一层位上的空闲停车位作为接力停车位,以此构成升降接力传递机构,再与横移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升降接力传递的功能。 以下是该具有升降接力传递机构的升降横移系统的具体构成和运行方式本发明所指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两个并列的停车位框架楼,停车位框架楼是由一个个规格尺寸相同的框架式停车位上下组合而成,每一个框架式停车位都是由钢制框架构成的矩形立体结构,其上有停车位平台,在停车位框架楼之间的空间为升降井道,在升降井道里是升降平台及其附属结构,升降平台上面是停车平台。该升降平台,用齿条和齿轮作为升降移动部件,用固定在升降平台底部的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其具体结构为 该升降平台为一矩形钢架平板结构,其上为一矩形钢板,在此钢板上留有横移齿轮组用以有机结合横移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的槽口,在此钢板下面是用以固定升降伺服电机和横移伺服电机的钢制框架结构。在升降平台四个顶角对应的停车位框架楼两侧,各有两根竖直固定的升降齿条,一共四根,在同一井道里所有的升降平台都共用这四根升降齿条。每一个停车位框架楼上的两根升降齿条间距都在停车位长度之上,不会影响停车平台的横向移动,所以升降平台也就比停车平台在长度上更长。每根升降齿条对应一个升降齿轮组,共有四个升降齿轮组,每个升降齿轮组的齿轮同型号都相同,齿轮个数以2-5个为宜,齿轮间距在10-20厘米之间为宜。每个齿轮组都封装在一个矩形钢制框架槽里,每个升降齿轮组都通过矩形钢制框架槽固定在升降平台的一个顶角的侧壁上,并和对应的升降齿条啮合。每个升降齿轮组对应一个升降伺服电机,共有四个同型号的升降伺服电机,分别固定在升降平台下方四个顶角的钢制框架里,它们动作一致,并且具有减速制动和断电制动功能。升降齿轮组通过配套的蜗杆与升降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间接啮合,让升降齿轮组可以在升降齿条上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升降平台实现升降目的。在升降平台上面是停车平台,为一矩形钢板,在此矩形钢板下面固定有两根横移齿条,每根横移齿条下面对应一个横移齿轮组。每个横移齿轮组的齿轮个数在10-20个为宜,间距在20-40厘米之间为宜,且型号相同,每个横移齿轮组都封装在一个矩形钢制框架槽里,而此矩形钢制框架槽固定在升降平台矩形钢板上留有的槽口处。每个横移齿轮组一部分通过槽口露出矩形钢板上方,一部分露出矩形钢板下方。露出在矩形钢板上方横移齿轮组的部分与对应的横移齿条啮合,露出在矩形钢板下方横移齿轮组的部分通过配套的蜗杆与对应的横移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间接啮合, 共有两个同型号的横移伺服电机,每个横移伺服电机也部固定在升降平台下方的钢制框架里。这两个横移伺服电机可以双向旋转,它们动作一致,使得横移齿条可以在横移齿轮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双向横移的目的。每一个停车位上都有钢制框架矩形钢板平台,在矩形钢板上面也有两个用于固定横移齿轮组的槽口,在槽口里也有与在升降平台矩形钢板上一样方式固定的横移齿轮组,该横移齿轮组的横向位置和升降平台上的横移齿轮组的横向位置一一对应,当进行横移运动时可以接驳停车平台到停车位上。每组也同样固定一个矩形钢制框架槽里,型号和升降平台上的横移齿轮组一样,齿轮的个数在8-12个之间,齿轮间距在20-40厘米之间。停车位上的每个横移齿轮组下方都对应一个横移伺服电机,并且停车位上的横移齿轮组也通过配套的蜗杆与对应的横移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间接啮合。这两个横移伺服电机与升降平台上的横移伺服电机型号一样,它们安装在停车位平台矩形钢板下方钢制框架里。当升降平台移动到某一个停车位可以进行横移操作的位置时,开始下达横移指令,升降平台和停车位上的横移伺服电机就同时开始运转,速率和方向完全一致,以保证横移的顺利完成。在一个升降井道里,安装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升降平台,每部升降平台设定在含有一定层数的层段上运行,每个层段所包含的层数是相对均匀的,一般每个层段所包含的层数不应过多或过少,以5-8层为宜,所有升降平台运行的层段内的层数之和等于整个立体车库的总层数。并在每相邻两部升降平台各自所辖层段的交界处,再设置两个同层位的空闲停车位作为接力停车位,这样就构成了升降接力传递机构。其中这两个接力停车位不作为正常存放车辆的停车位使用,而只是在需要接力传递的时候作为交换平台使用。需要说明三点第一点是本发明规定停车位的序号排列顺序是自下至上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列,由于每层对应两个停车位,规定在第一层的两个停车位为第一和第二停车位,可以左手边为第一位,或者右手边为第一位,以每增加一层就增加两位的方式依次往上排列, 直至最后一层的两个停车位;第二点是当有两部或两部以上升降平台的时候,规定升降平台的序号排列顺序也是自下至上从小号到大号排列,最底层的升降平台为第一升降平台, 其上为第二升降平台,再其上为第三升降平台,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升降平台;第三点是接力停车位的序号排列顺序与上面第一点提到的序号排列规则相同,在第一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的两个接力停车位为第一和第二停车位,然后接着往上是第三和第四停车位,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两个接力停车位。普通存车、取车方式存车时,先从下往上依次存放,直到第一层段的停车位存满。 如果存车数量超出第一层段的停车位数,则往第二层段存放,这时就需要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进行接力传递,第一升降平台先把超出的车辆上传递到第一接力停车位处, 随后下降一个停车位,第二升降平台下降到第一接力停车位处,把此处的车辆接走并存放到第二层段的第一停车位处,后续车辆据此依次往上存放,直至存满。按照此法,再接着往第三层段停车位存放,直至存满所有停车位。取车时,如果是所取的车辆在第一层段,直接用第一升降平台将其取出即可。如果所取车辆在第一层段以上,则需要按照与存车相反的顺序接力取车,层段和层段之间通过接力的方式向下传递,直至取车完毕。智能存车、取车方式存车时,先从第一层段自下至上依次存放,并询问顾客大约停车时长,或者根据其大约取车时间计算其停车时长,然后记录下来。当第一层段已经存满,开始向第二层段存放时,用新存放车辆的停车时长与已经存放在第一层段的所有车辆的各自所剩停车时长进行比较。如果这辆新存放车辆的停车时长比第一层段的某辆车的停车时长要短,则把第一层段中停车时长最长的那辆车用接力传递的方式先存放到第二层段的第一个停车位上,再把停车时长较短的这辆车存到被传递走的那辆车刚才的停车位上, 后续车辆根据此种方式依次往上存放。当用这种方式存满第二层段后,就开始往第三层段存放。先与第一层段进行比较,然后再与第二层段进行比较,直到把停车时长最长的车辆存到第三层段。以此类推,直至存满所有层段。取车时,由于第一层段车辆的停车时长相比于其他层段车辆的停车时长较短,所以就能用较短的时间从第一层段把车辆取走,而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从高层段取车。当低层段的车辆被取走后,高层段的车辆就可以依次往低层段传递,使低层段车辆的停车时长相比于高层段车辆的停车时长始终保持较短状态。而且当低层段的车辆往高层段传递时,高层段的车辆也可以同时往低层段传递,由于在两个相邻层段之间有两个接力停车位,其中一个用作向上传递的接力停车位,,另一个用作向下传递的接力停车位,而且互不影响。在实际的运行中,顾客会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提前取车或推后取车,而不能按照存车时提供的停车时长按时取车。对于提前取车的顾客,也许会因为他的存车位置比较高,取车时会比按时取车用时长一些,这些额外增加的用时,应该由顾客自己承担。对于推后取车的顾客,也就是他的预定取车时间已过,但他的车仍然存放在便于优先取车的层段上,这样就会挤占其他顾客优先取车的机会,所以,可以对其加收超时停车费。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有各种处理方式,在此只是一种建议。而且顾客不可能一秒不差地按时取车,总会或多或少提前或推后,只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可接受。上述停车时长的记录、比较以及结果输出的功能,可以通过编程,制作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用此软件再与各个电机以及其他辅助系统的运行控制电路有机结合起来, 就能实现智能存车、取车的功能。3、在车库门厅墙壁上安装具有镜面反光功能的平面反光板,其离地高度不宜超过 15厘米,竖直高度不宜小于50厘米,水平长度和车库门厅墙壁水平长度相同。其工作原理是当驾驶员开车驶入车库门厅时,可以通过观察该反光板的反光影像判断车辆在狭小空间行驶的路线和位置情况,以此来正确调整行车路线和位置,避免发生刮碰的现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除满足一般停车应用目的外,还可以利用其外墙上的户外显示屏实现视频和音频广插的目的,比如可以进行广告宣传,政府各种各样政策、法规、科教、通知、通告的宣传与广播,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增加其额外经济效益,以及其他社会效益,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在多重效益下,更可以缩短立体车库的投资回收期,使其更容易被广泛采用。而且加装外墙和显示屏,并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加装外墙后,还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避免所存车辆遭到风吹日晒,其附加意义颇多。2、在采取智能存车、取车的方式下,本发明的取车平均耗时相当于与本发明的第一层段具有相同层数和高度的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取车平均耗时,与本发明的总层数和总高度无关,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整体运行效率只决定于本发明的第一层段的层数和高度。因此,对于本发明和与本发明具有相同层数和高度的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而言,前者的停车位楼层分段越多,其运行效率越高,而且要远远高过于后者;而后者由于没有停车位楼层分段,其运行效率会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前者只要第一层段的层数和高度不变,其运行效率就会保持不变。相比于没有升降接力传递机构的现有升降横移系统来讲,本发明的升降横移系统节省了大量的升降传递时间,从而提高了升降传递的效率, 立体车库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效果相对来说也越明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大大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赢得良好的口碑,不仅能够挽留住老客户,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前来使用,使该类型的立体车库得到更广泛的接纳和采用,从而促进整个立体车库行业的飞速发展。3、在车库门厅墙壁上安装引导驾驶员入库停车的平面反光板,该平面反光板具有镜面反光的功能,可以起到无需用人工或他人代驾的方式引导入库停车的目的,大大节省了人工及其相关费用,也节省了入库停车的时间,使驾驶员更能自由地、自信地安全顺利入库停车,消除了驾驶员的恐惧心理,避免了刮碰带来的损失。尤其是该平面反光板用料广泛,比如可以是玻璃材料、金属材料、树脂材料,其造价低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效果显
6著,能提高该类型立体车库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本发明的


图I是外围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整体结构透视示意图。图中⑴、⑵外墙,⑶车库正门,⑷、(5)户外显示屏,(6)停车位框架楼,(7) 框架式停车位,⑶升降齿条,(9)升降伺服电机,(10)横移伺服电机,(11)升降平台矩形钢板,(12)升降齿轮组,(13)停车平台矩形钢板,(14)横移齿条,(15)停车位横移齿轮组,
(16)停车位矩形钢板,(17)停车位横移伺服电机,(18)升降平台横移齿轮组,(19)第二升降平台,(20)第一接力停车位,(21)第二接力停车位,(22)第一升降平台,(23)、(24)平面反光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本发明所述立体车库在其外围具有外墙(I)、外墙(2),并在外墙上(I) 上安装有户外显示屏(4)、外墙(2)上安装有户外显示屏(5),在户外显示屏(4)下面是车库正门(3)。在图2中,四根升降齿条(8)和两侧的停车位框架楼(6)牢固结合,其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升降伺服电机(9)、横移伺服电机(10)、升降平台矩形钢板(11)、升降齿轮组(12)、 升降平台横移齿轮组(18)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升降平台。停车平台矩形钢板
(13)和横移齿条(14)固定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停车平台。在停车位(7)上是停车位横移齿轮组(15)、停车位矩形钢板(16)、停车位横移伺服电机(17),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构成一个停车位平台。在3图中,第一升降平台(22)、第二升降平台(19)、第一接力停车位(20)、第二接力停车位(21)共同构成一个升降接力传递机构。在车库门厅的墙壁上安装有平面反光板
(23)、平面反光板(24)。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立体车库,具有外墙、升降横移系统、车库门厅墙壁,其特征是在外墙上安装有户外显示屏,在升降横移系统中具有升降接力传递机构,在车库门厅墙壁上安装有平面反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立体车库,其特征是在外墙上可以部分或全部安装有户外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立体车库,其特征是在一个升降井道里安装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升降平台,且在每相邻两部升降平台之间,设有两个在同一层位上的空闲停车位作为接力停车位,以此构成升降接力传递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立体车库,其特征是在车库门厅墙壁上安装的平面反光板,具有镜面反光的功能。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立体车库,属于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可以克服现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只能满足停车这一单一目的的不足,和其在层数较多时运行效率急剧下降的不足,以及其缺乏简易高效引导驾驶员顺利入库停车设施的不足。在本立体车库的外围加装外墙,并在外墙上安装户外显示屏,既能满足一般停车的需要,还能起到遮风避雨和户外显示的目的。用齿条和齿轮作为升降平台的移动部件,在层数较多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设置升降接力传递机构,可以实现智能存车、取车功能,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在车库门厅的墙壁上安装具有镜面反光功能的平面反光板,可以引导驾驶员顺利入库停车,大大降低停车入库难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H6/22GK102587711SQ2012100325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5日
发明者黄革远 申请人:黄革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