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222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收入的不断提高,对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直接平衡了汽车的价格,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汽车,从而成为了有车一族。但是,汽车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其中,停车难问题最为当前有车一族所头疼。尤其在城市繁华路段,是否方便停车是人们首先考虑或关切的问题。车位少而有限,车辆却在不断增加,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

为增加停车位,人们研究设计了立体车库。立体车库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可极大提高空间利用率,已被广大用户认可与接受。但是现有技术的立体车库仍然存在:存放与取出车辆所需的时间较长,在车辆集中停放时,工作效率较低;车库的建造周期较长,需要大兴土木,耗费成本偏高,不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离地式车辆存放结构原理,可有效利用公路边绿化带上空、原有车位上空及其它的离地空间进行停放,并具有安装方便、存放效率高、成本较低及适于推广应用的离地式泊车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包括固设在地面的底座、竖向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用于带动支架围绕支架竖向轴心作周向旋转的旋转机构、罩设在支架外的护罩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泊车模块,所述泊车模块包括呈竖向等间距设置的多层泊车位组,所述泊车位组包括固设在护罩上且呈半圆形的座圈、间距设置在座圈上且横向向护罩外延伸的多个支承梁以及活动放置在相邻两个支承梁上的载车板,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并在升降机构带动下沿支架作升降运动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支座以及间距设在支座上的两个可伸缩的支臂,所述护罩上开有用于机械臂竖向升降通过的第一过孔以及位于座圈处用于机械臂旋转通过的第二过孔,所述座圈的开口方向与第一过孔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载车板的上表面向上凸出有用于停车的凸台,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载车板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凸台与凹槽均呈矩形状且作与支承梁延伸方向一致的横向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载车板的横向宽度与车的长度相适应,所述凹槽的槽宽大于等于两个支臂之间的横向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承梁包括呈l形的主梁、一端与主梁的水平部分连接另一端与主梁的竖直部分连接的加强筋以及间距设置在主梁上表面的多个弧形梁,所述弧形梁的内弧面朝向护罩一侧,所述主梁的长度与载车板的横向宽度相适应,所述弧形梁及主梁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旁侧的载车板下表面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底板、竖向间距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立柱以及设置在两个立柱上端的顶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顶板上的驱动部、与驱动部连接且设置在立柱上的导轨以及滑动连接在导轨上用于安装支座的滑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传动轴系、连接在传动轴系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宽为2-3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孔的孔高大于支臂的竖向厚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护罩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无线基站及控制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无线基站、旋转机构、升降机构、支臂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以集成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支架、旋转机构、泊车模块、机械臂以及升降机构,泊车模块包括呈竖向等间距设置的多层泊车位组,所述泊车位组包括固设在护罩上且呈半圆形的座圈、间距设置在座圈上且横向向护罩外延伸的多个支承梁以及活动放置在相邻两个支承梁上的载车板,正常状态时,每个载车板放置在各泊车位的支承梁上,机械臂置于其中一个泊车位的载车板处,需泊车时,机械臂的两个支臂支撑托起载车板,在旋转机构及升降机构带动下分别经过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移动降落至地面,车辆驶入载车板上后,机械臂带动载车板原路返回至该泊车位,再次需要泊车时,收缩机械臂的支臂并在旋转机构与升降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下一个泊车位,并伸长支臂至载车板下表面以实施支撑托起,再按上述步骤降落至地面,取车的步骤与存车的步骤相反,从而有效实现了车辆快速存放的使用功能需要,同时,可利用本结构原理的泊车系统间距设置在公路边绿化带上空、原有路边车位的上空以及其他位置的离地空间进行车辆停放,可极大提高车辆的存放率,并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及成本较低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

2.在载车板的上表面向上凸出有用于停车的凸台,与凸台相对应的载车板下表面设有凹槽,载车板的横向宽度与车的长度相适应,可满足车辆的停放需要,凹槽的槽宽大于等于两个支臂之间的横向宽度,可便于两个支臂的伸长支撑托起与收缩离开,在两个支臂支撑托起载车板移动时,凹槽可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避免载车板位移,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3.罩设在支架上的护罩既可起到保护支架的作用,防止机械臂、旋转机构及升降机构暴露在外,还可用于支承座圈的作用,保证支承梁的结构强度,还可在护罩外壁上作外观造型及布设广告等用,可形成城市一道实用的风景线,具有良好的美学价值与经济价值。

4.设置在护罩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无线基站及控制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无线基站、旋转机构、升降机构、支臂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以集成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本系统的使用用电,无需额外消耗能源、照明灯可起到道路路灯照明的作用,无线基站可满足泊车时的互联网上网功能需要,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其它相关应用的延展或拓展,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的支承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的旋转机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4所示,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包括固设在地面的底座1、竖向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2、用于带动支架围绕支架竖向轴心作周向旋转的旋转机构3、罩设在支架外的护罩4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泊车模块5;底座优选处于地表面以下,并采用现有技术的钢筋混凝土等方式进行固定安装,支架通过旋转机构与底座转动连接,护罩可起到保护支架的作用,防止机械臂、旋转机构及升降机构暴露在外,还可在护罩外壁上作外观造型及布设广告等用,可形成城市一道实用的风景线,具有良好的美学价值与经济价值,另外本技术方案主要以停放家用轿车为设计对象;所述泊车模块包括呈竖向等间距设置的多层泊车位组,泊车位组之间的间距优选2.5-3m,主要针对轿车停放需要,以保证不同车辆高度的泊车需要,同时,为不对其它周围建筑构成视野或安全影响,优选泊车位组的层数为2-3层,也即可控制护罩的整体竖向高度范围在10-12m以内;所述泊车位组包括固设在护罩上且呈半圆形的座圈51、间距设置在座圈上且横向向护罩外延伸的多个支承梁52以及活动放置在相邻两个支承梁上的载车板53,护罩可起到支承座圈的作用,保证支承梁的结构强度,此处可根据总体布局及结构强度需要,在相邻座圈之间连接矩形梁,矩形梁的下端延伸至地面,进而加强支承梁的支承强度,同时降低护罩的结构受力;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升降机构6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并在升降机构带动下沿支架作升降运动的机械臂7,所述机械臂包括支座71以及间距设在支座上的两个可伸缩的支臂72,支臂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5-2m,基本与车辆的轮胎之间间距相适应,以满足安全支撑托起载车板及车辆的使用需要,另外支臂可伸缩结构优选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形式,此处可伸缩结构为常规机械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赘述;所述护罩上开有用于机械臂竖向升降通过的第一过孔41以及位于座圈处用于机械臂旋转通过的第二过孔42,所述座圈的开口方向与第一过孔相对应,非工作状态时,所述两个支臂优选处于收缩状态,在确定存放在哪个载车板时,两个支臂收缩状态有利于经过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中移动,并进入载车板的位置。

本发明一种离地式泊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非工作状态时,每个载车板放置在各泊车位的支承梁上,机械臂置于其中一个泊车位的载车板处;需泊车时,机械臂的两个支臂支撑托起载车板,在旋转机构及升降机构带动下分别经过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移动降落至地面,车辆驶入载车板上后,机械臂带动载车板原路返回至该泊车位,再次需要泊车时,收缩机械臂的支臂并在旋转机构与升降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下一个泊车位,并伸长支臂至载车板下表面以实施支撑托起载车板,再按上述步骤降落至地面,重复上述步骤;需取车时,取车的步骤与存车的步骤相反,从而有效实现了车辆快速存放的使用功能需要,同时,可利用本结构原理的泊车系统间距设置在公路边绿化带上空、原有路边车位的上空以及其他位置的离地空间进行车辆停放,可极大提高车辆的存放率,并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及成本较低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车板53的上表面向上凸出有用于停车的凸台531,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载车板下表面设有凹槽532,所述凸台与凹槽均呈矩形状且作与支承梁延伸方向一致的横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载车板的横向宽度与车的长度相适应,所述凹槽的槽宽大于等于两个支臂之间的横向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承梁52包括呈l形的主梁521、一端与主梁的水平部分连接另一端与主梁的竖直部分连接的加强筋522以及间距设置在主梁上表面的多个弧形梁523,所述弧形梁的内弧面朝向护罩一侧,所述主梁的长度与载车板的横向宽度相适应,所述弧形梁及主梁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旁侧的载车板下表面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2包括底板21、竖向间距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立柱22以及设置在两个立柱上端的顶板23,底板与底座相对应,两个立柱起到机械臂升降的支承主体作用,此处可根据实际需要,将两个立柱合为一个立柱,只需满足机械臂支承的结构强度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31、与电机连接的传动轴系32、连接在传动轴系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3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34,可采用齿合结构形式,使电机在传动轴系的带动下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进而带动支架作旋转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设置在顶板上的驱动部61、与驱动部连接且设置在立柱上的导轨62以及滑动连接在导轨上用于安装支座71的滑座63,机械臂的支座在滑座的带动作用下作升降运动,驱动部可结合电梯升降的现有机械技术手段,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孔41的孔宽为2-3m,以保证支臂在升降机构带动下的上下升降过程中的竖向穿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支臂之间间距优选的1.5-2m,第一过孔的孔宽需大于支臂之间的横向宽度,具体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尺寸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孔42的孔高大于支臂72的竖向厚度,以保证支臂在旋转机构带动下的旋转过程中的横向穿过。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护罩上的太阳能电池板8、照明灯9、无线基站10及控制单元1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无线基站、旋转机构、升降机构、支臂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以集成控制;控制单元可采用操控面板结构形式,通过开关按钮实施车辆的取放,也可采用手机app控制方式,通过软件控制实施车辆的取放,此处可结合现有成熟技术手段,具体不作赘述;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本系统的使用用电,无需额外消耗能源、照明灯可起到道路路灯照明的作用,无线基站可满足泊车时的互联网上网功能需要,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其它相关应用的延展或拓展,比如在护罩上设置充电装置,在泊车的同时,还可为现有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也即构成充电桩形式,其应用广泛。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