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管成型模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6074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建筑方管成型模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方管成型模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住宅一般通过混凝土或是水泥等制作方管,作为排除厨房炊事活动产生的烟气或卫生间浊气,现有的方管预制模具大都采用外模和模芯围成烟道形状的腔体,然后向腔体内注入浆料,由于模芯与烟道内壁接触,因此模芯在预置和抽出难度较大。同时,在模芯卸除的环节操作复杂,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人力物力投入较大,机械化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置简单,抽取方便,定位可靠的建筑方管成型模芯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

建筑方管成型模芯结构,包括位于长槽形外模板内部的模芯,模芯包括U形的下壳体和倒U形的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开口相对组成长方体形的模芯;下壳体为刚性板弯折而成,下壳体开口内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固定条,两侧固定条之间设有使下壳体开口收紧装置,下壳体两端设有可翻转的支架;上壳体和下壳体接触连接位置位于固定条外侧。

优选的,所述收紧装置为螺杆带动的两侧拉杆,两侧拉杆组成四边形结构,拉杆与螺杆连接处螺纹连接,拉杆与固定条销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两侧设有挂孔,挂孔与摇杆配合驱动螺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中部设有U形限位扣。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门形支架,底部与下壳体的底面转动,上方与上壳体支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固定条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定位,预置时支架支撑可靠,脱模时内部收紧装置将开口内收,使上下壳体分离,操作简单,定位可靠,劳动强度低,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脱模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21.固定条,3.螺杆,31.拉杆,32.挂孔,4.支架,5.卡箍,6.外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方管成型模芯结构,包括位于长槽形外模板6内部的模芯,模芯两端通过卡箍5卡紧之后置入外模板内部,与外模板之间留有浇注空隙。该模芯包括U形的下壳体2和倒U形的上壳体1,上壳体和下壳体开口相对,能够组成长方体形的模芯。下壳体为刚性板弯折而成,开口处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下壳体开口内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固定条21,两侧固定条之间设有使下壳体开口收紧装置。下壳体两端设有可翻转的支架4,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为门形支架,底部与下壳体的底面转动,上方与上壳体支撑连接。固定条伸出下壳体开口边缘,上壳体和下壳体接触连接位置位于固定条外侧,通过固定条外侧实现接触定位。

如图2所示一种收紧装置的结构,该收紧装置包括沿模芯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杆3,螺杆两侧分别设有拉杆31,两侧拉杆组成四边形结构,拉杆与螺杆连接处螺纹连接,拉杆与固定条销接连接,形成螺纹转动带动拉杆一端位置改变,从而带动拉杆另一端横向距离改变的结构。而收紧装置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伸缩缸,将伸缩缸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条中部,连接泵站之后也能实现下壳体开口的收紧。

为了方便驱动螺杆,螺杆的两侧设有挂孔32,当需要人工操作时,挂孔与摇杆配合驱动螺杆转动,当连接机械转轴时,挂孔可以与转轴销接,进而在收紧或撑开之后断开连接,将装置任意移动。螺杆的中部设有U形限位扣,限位扣卡在螺杆指定位置,拉杆移动到限位扣时停止,即到达极限位置,确保加工的一致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预置阶段将支架翻转,将上壳体放置在支架上,操作中部螺杆反转撑开,将固定条外侧与上壳体开口内侧定位,继续操作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开口接触形成长方体形模芯,将卡箍套装在模芯两端,置于外模板内部,卡箍与外模板贴合之后,模芯与外模板之间留有浇注空间。浇筑完成等到固化完成,转动螺杆使下壳体开口向内收,转动支架,上下壳体分离,即可进行脱模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