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超细氧化铝生产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64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纯超细氧化铝生产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原料-高纯超细氧化铝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高纯超细氧化铝是制造节电新型电光源-高压钠灯的半透陶瓷管的原料,用高纯铵明矾热解制取高纯氧化铝的方法,国内外均采用两步方法-间歇单元操作来完成,即铵明矾分解,γ-AL2O3转相分别在分解炉和转相炉内单独进行,再经超细粉碎活化,制得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主要工艺步骤为铵明矾→分解→转相→粗碎→混合→超细粉碎→混合→包装成品。如国内采用两步法生产的工艺为第一步分解,将高纯铵明矾盛入蒸发皿或坩埚中,装入箱式电阻炉内进行加热脱水分解,分解温度为1050℃,分解产物为γ-AL2O3恒温1-2小时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出炉。第二步转相,将γ-AL2O3过筛后装入转相炉内,逐步加热升温到1200-1260℃,恒温1-2小时,γ-AL2O3逐步转相为α-AL2O3,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到室温出炉,出炉后的料粉过筛,经超细粉碎活化,就制得高纯超细氧化铝粉。
“两步法”制得高纯超细氧化铝粉,操作烦琐,分解炉、转相炉都要经过升温、降温过程,生产周期长,电耗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超细氧化铝粉的生产工艺及装置,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电耗底、且产品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高纯超细氧化铝生产工艺,是由铵明矾分解为γ-AL2O3,γ-AL2O3转相为α-AL2O3,再进超细粉碎而成,其特征在于铵明矾分解,γ-AL2O3转相为一连续完成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铵明矾逐渐升温至900-1400℃分解,260-450分钟,转相1200-1260℃,20-40分钟。
铵明矾逐步升温依次经预热至200℃,110-190分钟,脱水200-400℃,70-120分钟,分解400-1100℃,80-140分钟,转相1200-1260℃,20-40分钟,冷却后,再经粗碎、超细粉碎。
一种适用于本发明工艺的装置-电热推板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推进装置和窑体,窑体内装有多组发热元件,窑膛的不同位置装有测温件-热电偶。
上所述装置还可采用以下方式完成在窑膛底部铺设槽板,起道轨作用。
物料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推板、器皿-坩埚,坩埚内盛有物料置于推板上,推进器可采用丝杠推进器,在推进器电机电路中加有时间继电器,有自动定时推进功能,推板进入窑体内,在槽板上运行。
以温度区间划分,窑体可依次区分为预热段≤200℃,脱水段200-400℃,分解段400-1100℃,转相段120-1260℃,冷却段,预热、脱水、分解、转相段内装有发热元件,窑膛一侧各装有热电偶,在各段设定固定测温点进行测温。
发热元件、热电偶与温度自控装置相连,根据工艺条件对窑膛内各段温度进行自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电热推板窑的结构外形图;
图2为电热推板窑各测温点位置图;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B-B剖视图;
图5为用电热推板窑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粉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1坩埚2推板3槽板4发热元件-硅碳棒5推进器6尾气排放口7热电偶8窑体9防护罩。
窑体从里向外依次用高铝砖、轻质高铝砖、蛭石砖作保温壳体,窑体依次区分为预热段、分解段、转相段、冷却段,各段间无明显界限,只是在各段所控制的温度不同。
发热元件采用硅碳棒,预热段、脱水段所需温度低,在槽板3下部径向装有单层硅碳棒,转相段所需温度高,也为便于坩埚内的物料受热均匀,在槽板3下部和窑膛顶部均径向装硅碳棒,呈并列平行状,分解段在槽板3下部径向装有硅碳棒,根据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在窑膛顶部也径向装硅碳棒。
尾气排放口6设在窑体上部,接尾气排放系统。窑体上带有防护罩9。
在各段设定固定测温点,如图2所示,设定6个测温点,T1240℃T2900℃、T31050℃、T4、T5、T6为1200-1250℃,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测温点温度,温控装置使发热元件断电,当温度不足时,温控装置使发热元件继续供热,温度自控装置采用由温度计、可控硅组成的现有技术。
在各段所发生的化学变化为脱水段200-400℃
分解段铵明矾、硫酸铝分解400-1100℃
转相段1200-1260℃γ-AL2O3=α-AL2O3工艺流程为盛有高纯铵明矾的坩埚,放置于推板上,由推进器定时推进,进入窑膛内,在预热段预热,脱水、分解段分解,分解出的H2O、NH3、SO3气体由尾气排放口6经尾气排放系统排放,进入转相段转相后,经冷却段冷却,由出料口出窑,后经粗碎、过筛、混合、超细粉碎、混合、包装成品。
铵明矾周期性由推进器自动推进,推板周期与最高转相温度有关,当窑长一定时,最高转相温度越高,推板周期愈短,反之,最高转相温度低,推板周期长,当推板周期一定时,转相温度越高,α-AL2O3的含量越高,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制得不同含量的α-AL2O3的高纯超细氧化铝粉。
本发明的优点1、工艺趋于合理,设备简单,装出料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操作环境好;
2、节电,电热推板窑与间歇炉能耗比较(间歇炉指分解、转相两步进行,所用的分解炉和转相炉总称)
由表中看出推板窑比间歇炉节电26%。
3、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粒度细活性好,本发明生产的产品制成的半透明氧化铝陶瓷管,其总透光率达96%,直接透光率达8%。
实施例电热推板窑总长16米,推板速度60mm/分。
预热段占总长的20%,脱水段占总长的13%,铵明矾硫酸铝分解段占总长的15%,转相段占总长的4%,冷却段占总长的48%。
推板周期与最高转相温度的关系推板时间最高转相温度(分/块)(℃)151240-1250201235-1240251230-1235301225-1230每个坩埚内盛料1.2-1.6kg,放置于推板上,推进器定时推进,在窑体内每块推板每推进一次匀速运行7分钟,(坩锅在窑体内是间歇式运行)出料口的料粉经粗碎、过筛、混合、气流粉碎机中超细粉碎、混合、包装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纯超细氧化铝生产工艺,是由铵明矾分解为γ-AL2O3,γ-AL2O3转相为α-AL2O3,再经超细粉碎而成,其特征在于铵明矾分解,γ-AL2O3转相为一连续完成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特征在于铵明矾逐渐升温至900-1100℃分解,260-450分钟,转相1200-1260℃,20-4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艺,特征在于铵明矾逐步升温依次经预热至200℃,110-190分钟,脱水200-400℃,70-120分钟,分解400-1100℃,80-140分钟,转相1200-1260℃,20-40分钟冷却后,再经粗碎、超细粉碎。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的装置-电热推板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推进装置和窑体,窑体内装有多组发热元件(4),窑膛的不同位置装有测温件-热电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特征在于窑膛底部铺设有槽板(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特征在于物料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5)、推板(2)、坩埚(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特征在于推进器(5)为具有自动定时推进功能的丝杠推进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特征在于以温度区间划分窑体可依次区分为预热段≤200℃,脱水段200-400℃,分解段400-1100℃,转相段1200-1260℃,冷却段,预热、脱水、分解、转相段内装有发热元件(4),窑膛一侧各装有热电偶(7)。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特征在于预热段、脱水段的槽板(3)下部径向装有单层硅碳棒(4),在分解段和转相段的槽板(3)下部和窑膛顶部径向各装有单层硅碳棒(4),上、下两层呈平行状,在各段窑膛一侧有固定测温点装热电偶。
1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特征在于发热元件(4),热电偶(7)与温度自控装置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超细氧化铝生产工艺及装置,铵明矾分解制得γ-Al
文档编号C04B35/10GK1092382SQ9311031
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3日
发明者蒋敏波, 王惠芬, 张传志, 郑召国, 狄双强, 宋守贵, 孙元昌 申请人:山东淄博制酸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