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轿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6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密度轿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轿车库。
目前在我国广为使用的轿车库大都是建筑房屋式的,该种形式的轿车库的存车数量与其建筑面积成正比例,故占地面积相当大。随着时代的发展,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而面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大城市的闹市区,现已出现轿车无处停放的情况,倘若轿车广泛进入普通公民家庭,其停放轿车的困境将不堪设想。国外现有立体轿车库虽然能够缓解一些停放轿车的矛盾,但其存放形式是单体的固定式轿车库与三维输送设备相配合使用的,故仍然普遍存在占地面积较大以及结构复杂、工程造价较高存取轿车时间较长等缺点。由此,长期以来在城市的存放轿车问题上,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不足部分的高密度轿车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密度轿车库包括框架、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下运行装置,上、下换位装置,左、右导向架及托盘,左、右支撑架分别固定在框架前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固定架分别固定在框架前端底座上,上运行装置安装在框架前端的顶部,下运行装置安装在框架前端的下部,通过链条分别使其上、下运行装置相互连接,上换位装置安装在框架前端的左、右支撑架上,下换位装置安装在框架前端的左、右固定架上,安装在框架前端的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下运行装置及上、下换位装置与安装在框架后端的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下运行装置及上、下换位装置,其结构完全相同,并一一与其相对应,其安装在框架前端上的左、右支撑架,右、右固定架,上、下换位装置及上运行装置上的主动链轮与相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框架后端上的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的上、下换位装置及上运行装置上的主动链轮均同轴相互连接;左、右导向架分别安装在框架中上部的左右A、B空间,左、右导向架上的两端分别与在框架A、B空间内运行的托盘两端的导向轮相配合,安装在与上、下运行装置相连接的链条上的托轮与托盘底部相配合,上、下换位装置分别通过其安装在各自链条上的拨爪与托盘的左右两端面相配合。工作时,轿车存取者可根据各自的需要操作电脑,使其载有轿车的托盘在矩形封闭的循环内,通过链条分别依次纵向排列在框架的A、B空间两竖排内,同时完成升降工作及进入地面层b4位置与顶层a1位置的托盘同时完成反向换位工作,即完成轿车的传送与存放的二合一工作,从而实现了该轿车库存车数量大、占地面积小、轿车存取时间短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一、具有高密度性。即占地面积及占用空间极小,存放轿车数量大。二、具有广适性与经济性。由于采用矩形步移传输的封闭循环,即实现了传送与存放轿车的二合一功能,故结构简单,工程造价较低,适于城市广泛应用。三、具有存取轿车时间较短,使用操作极为方便的特点。
说明书附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4为本发明托盘(8)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6为本发明张紧器(20)、(24)、(30)、(3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7为图6A-A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8为本发明托轮(54)、(5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托轮(54)、(53)与链条(23)、(27)的连接方式及连接块(72)、(76)上的滑道轮(73)、(75)分别与滑道(62)、(47)、(57)、(51)内壁相配合的形式;说明书附图9为图8A-A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卡链架(97)在滑道(62)、(47)、(57)、(51)内的安装位置;说明书附图10为本发明拨爪(7)、(1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11为本发明拐臂(9)、(4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其上、下臂(89)、(95)上的上、下滚轮(88)、(96)分别与托盘(8)上的螺旋滑道(65)及托盘(8)底部相配合的工作状态;说明书附图12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13为图1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1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高密度轿车库,包括框架(1),左、右支撑架(6)、(44),左、右固定架(17)、(35),上、下运行装置,上、下换位装置,左、右导向架(10)、(40)及托盘(8),左、右支撑架(6)、(44)分别固定在框架(1)前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固定架(17)、(35)分别固定在框架(1)前端底座(18)、(34)上,上运行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顶部,下运行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下部,通过链条(23)、(27)分别使其上、下运行装置相互连接,上换位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左、右支撑架(6)、(44)上,下换位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左、右固定架(17)、(35)上;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左、右支撑架(6)、(44),左、右固定架(17)、(35),上、下运行装置及上、下换位装置与安装在框架(1)后端的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下运行装置及上、下换位装置,其结构完全相同,并一一与其相对应,其安装在框架(1)前端上的左、右支撑架(6)、(43),左、右固定架(17)、(35)的上下换位装置及上运行装置上的主动链轮(3)、(15)、(60)、(55)与相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框架(1)后端上的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的上、下换位装置及上运行装置上的主动链轮均用轴相互连接;左、右导向架(10)、(40)分别安装在框架(1)中上部的左右A、B空间,左、右导向架上的两端分别与在框架(1)A、B空间内运行的托盘(8)两端的导向轮(11)、(41)相配合,安装在与上、下运行装置相连接的链条(23)、(27)上的托轮(54)、(53)与托盘(8)底部相配合,上、下换位装置分别通过其安装在各自链条(2)、(19)上的拨爪(7)、(13)与托盘(8)两端面相配合。上运行装置是由两组驱动装置,主动链轮(60)、(55),被动链轮(49)、(52),链条(23)、(27)及托轮(54)、(53)组成,两组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框架(1)顶端的左侧及左中侧,并分别与主动链轮(60)、(55)相连接,被动链轮(49)、(52)分别安装在框架(1)顶端的右侧及右中侧;下运行装置是由张紧器(20)、(24)、(33)、(30),张紧链轮(22)、(26)、(31)、(28),轴(21)、(25)、(32)、(29)组成,与安装在框架(1)顶端的主、被动链轮(60)、(55)、(49)、(52)相一一对应的张紧器(20)、(24)、(33)、(30)分别固定在框架(1)的下部,张紧链轮(22)、(26)、(31)、(28)分别通过其轴(21)、(25)、(32)、(29)安装在张紧器(20)、(24)、(33)、(30)上,链条(23)、(27)通过固定在框架(1)立柱内侧的滑道(62)、(47)、(57)、(51),分别将主动链轮(60)、被动链轮(49)、张紧链轮(31)、(22)及主动链轮(55)、被动链轮(52)、张紧链轮(28)、(26)相连接,滑道(62)、(47)、(57)、(51)内壁上有与链条(23)、(27)转向平面相对应的卡链架(97),并与链条(23)、(27)相配合,链条(23)、(27)上分别相对应安装有与托盘(8)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托轮(54)、(53)。上换位装置是由左、右支撑架(6)、(44),主、被动链轮(3)、(46),左、右拐臂(9)、(43),过渡轮(42)、链条(2)及拨爪(7)组成,左、右支撑架(6)、(44)分别固定在框架(1)上部的左、右两侧,主、被动链轮(3)、(46)通过机架(5)、(45)分别安装在左、右支撑架(6)、(44)上,左、右拐臂(9)、(43)分别相对应安装在框架(1)上部的中间位置,并分别与托盘(8)相配合,过渡轮(42)安装在框架(1)上部左、右拐臂(9)、(43)之间,链条(2)将主、被动链轮(3)、(46)相连接,链条(2)上有至少一对拨爪(7),动力装置(4)与主动链轮(3)相接。下换位装置是由主、被动链轮(15)、(36),左、右承重轮(12)、(38),链条(19)及拨爪(13)组成,主、被动链轮(15)、(36)分别通过机架(17)、(35)安装在框架(1)左、右底座(18)、(34)上,承重轮(12)、(38)分别安装在框架(1)的下部,并与托盘(8)相配合,过渡轮(39)安装在框架(1)下部中间位置,链条(19)将主、被动链轮(15)、(36)连接,链条(19)上有至少一对拨爪(13),动力装置(16)与主动链轮(15)相接。托盘(8)为一矩形板,其前、后两侧分别有与安装在框架(1)上部的左、右拐臂(9)、(43)相配合的螺旋滑道(65),其左、右两端分别有与安装在框架(1)上的左、右导向架(10)、(40)两侧相配合的左、右导向轮(11)、(41),其四个角上分别装有四个导向块(66)。张紧器(20)、(24)、(30)、(33)是由固定架(68)、活动架(67)及角轮(70)组成,固定架(68)固定在框架(1)上,活动架(67)安装在固定架(68)的外侧,活动架(67)的上、下端分别有两个呈对角方向,并相对应的角轮(70),角轮(70)与固定架(68)外壁对角相配合,与张紧链轮(22)、(26)、(28)、(31)相配合的轴(21)、(25)、(29)、(32)固定在活动架(67)上。托轮(54)、(53)是通过托轮轴(74)、连接块(72)、(76)与滑道(62)、(47)、(57)、(51)内的链条(23)、(27)相配合的,连接块(72)的上端及连接块(76)的下端分别对角安装有带浮力轴(98)联接的各两个滑道轮(73)、(75),并分别与滑道(62)、(47)、(57)、(51)内壁两端相配合,托轮轴(74)与连接块(72)、(76)及链条(23)、(27)的一端相铰连,连接块(72)、(76)的底端通过链条销(71)与链条(23)、(27)的另一端相铰连。安装在链条(2)、(19)上的拨爪(7)、(13)是通过固定栓(79)、定位栓(84)与爪座(78)相配合后,由爪座(78)通过连接销(77)与链条(2)、(19)两端相铰连,固定在爪座(78)上的固定栓(79)、定位栓(84)及弹簧(86),分别与拨爪(7)、(13)上的固定栓孔(80)、定位栓孔(83)及弹簧孔(85)相配合,固定栓(79)的下部套有与固定栓孔(80)相配合的弹簧(81),其端部有与其相配合的螺帽(82),拨爪(7)、(13)的斜面部分与托盘(8)的左右端面相配合。拐臂(9)、(43)是由安装有上、下滚轮(88)、(96)的上、下臂(89)、(95),轴(90)、销(91)、弹簧(94)及前后轴座(92)、(93)组成,上臂(89)与轴(90)的一端相固定,下臂(95)与轴(90)的另一端相固定,上、下臂(89)、(95)用销(91)固定在轴(90)上,轴(90)通过前后轴座(92)、(93)固定在框架(1)上,前轴座(92)与下臂(96)之间由弹簧(94)相连,拐臂(9)、(43)上的上、下滚轮(88)、(96)分别与托盘(8)上的螺旋滑道(65)及托盘(8)底部相配合。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4)、(59),减速机(63)、(58),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电机(64)、(59)与减速机(63)、(58)相连接,减速机(63)、(58)与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相连接,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与主动链轮(60)、(55)相连接,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为单头,模数为5-16。
制作安装时,先根据存放轿车数量的多少而确定框架(1)材料的规格大小,然后按要求配置好各类装置及各种零部件后加以安装。整个框架(1)安装在地表以下。框架(1)内存车位a4、取车位b4中的托盘(8)与安装在地表上的进、出车板(14)、(37)相水平配合。框架(1)前、后端沿着每根立柱内壁上分别相对应垂直安装有滑道(62)、(57)、(51)、(47),其上口分别与上运行装置中的链轮(60)、(55)、(52)、(49)相配合;其下口分别与下运行装置中的张紧轮(22)、(26)、(28)、(31)相配合。上、下运行装置中链条(23)、(27)根据轿车的高度等距离分段安装托轮(54)、(53),安装时将链条(23)、(27)上原有的链条销(71)取下后,换上连接块(72)(76)替代原来的链条连接板,用托轮轴(74)及链条销(71)将链条(23)、(27)重新连接起来。链条(23)、(27)则将上、下运行装置相连接后,形成矩形传输的封闭循环空间,即A、B空间。安装在上、下换位装置中的链条(2)、(19)上的拨爪(7)、(13),是先将链条(2)、(19)上原有链条销(77)取下后,换上爪座(78)替代原来的链条连接板,将链条(2)、(19)重新铰连接起来,分别独立形成上、下换位装置。由此,托盘(8)被分别托在连接上、下运行装置链条(23)、(27)的各级托轮(54)、(53)上,并在框架(1)A、B空间内各位置中进行垂直向的升降及在上、下换位装置内进行水平向的换位工作。所有的托盘(8)都被编入程序编码。
工作状态时,框架(1)内的a1、b4位置或a4、b1位置总有一个是处在无托盘(8)的空位置状态,相对应的a2、a3、a4及b1、b2、b3或a1、a2、a3及b2、b3、b4位置上总是保持有托盘(8)的状态,无论框架(1)A、B空间的托盘(8)上升或下降到a1、b4或b1、a4位置时,上、下换位装置才开始工作,使其进入a1、b4或b1、a4位置中的托盘(8)同时反向换位,即进入空位置a1中的托盘(8)被换到b1位置上,同时,b4位置上的托盘(8)被换位到a4位置,或反之反是。直至将载有需要提取轿车的托盘(8)移到取车位b4上,上、下运行及换位装置即停止工作,轿车即可通过出车板(37)开走。开走轿车后的空托盘(8)随即又被下换位装置拨进存车位a4内,以待存车之用。a1位置中的托盘(8)向b1位置内换位时,托盘(8)上的螺旋滑道(65)与拐臂(9)、(43)的上滚轮(88)相接触的同时,下滚轮(96)即托住托盘(8)的底部,并还通过a1、b1位置中间的过渡轮(42),使其托盘(8)在换位的过渡过程中安全通过。相反,b1位置中的托盘(8)向a1位置换位时与其完全相同。a4位置中的托盘(8)向b4位置内换位,以及b4位置中的托盘(8)向a4位置内换位时,则通过安装在框架(1)下部的承重轮(12)、(38)及其中间的过渡轮(39),使其托盘(8)在换位的过渡过程中安全通过。上、下运行装置在运行时,若出现链条(23)、(27)突然断开现象,则瞬间由滑道(62)、(57)、(51)、(47)内的卡链架(97)将其卡住,以确保安全。
使用时,使用者将轿车通过进车板(14)开进存车位a4中的托盘(8)即可,电脑将该车的存放位置编入程序,并将“编码存车卡”交给使用者。此时存车位a4中的托盘(8)载有轿车后即自动上升,取车位b4中的空托盘(8)随之换位到存车位a4中去,存车位a4仍保持待存车状态。当轿车陆续存放时,在存车位a4中的托盘(8)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上、下换位装置即进行交替换位工作。需要取车时,使用者根据存车时间的长短交完存车费后,将“编码存车卡”插入电脑内,电脑即根据所取轿车停放托盘(8)的编码,取最佳循环方式,即顺时或逆时循环,将载有所取轿车的托盘(8)以最短的时间传输到取车位b4中去,所取轿车即通过出车板(37)开出去。整个高密度轿车库的电路控制系统及电脑的程序编排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密度轿车库,包括框架(1),左、右支撑架(6)、(44),左、右固定架(17)、(35),上、下运行装置,上、下换位装置,左、右导向架(10)、(40)及托盘(8),其特征在于左、右支撑架(6)、(44)分别固定在框架(1)前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固定架(17)、(35)分别固定在框架(1)前端底座(18)、(34)上,上运行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顶部,下运行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下部,通过链条(23)、(27)分别使其上、下运行装置相互连接,上换位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左、右支撑架(6)、(44)上,下换位装置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左、右固定架(17)、(35)上;安装在框架(1)前端的左、右支撑架(6)、(44),左、右固定架(17)、(35),上、下运行装置及上、下换位装置与安装在框架(1)后端的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下运行装置及上、下换位装置,其结构完全相同,并一一与其相对应,其安装在框架(1)前端上的左、右支撑架(6)、(43),左、右固定架(17)、(35)的上下换位装置及上运行装置上的主动链轮(3)、(15)、(60)、(55)与相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框架(1)后端上的左、右支撑架,左、右固定架上的上、下换位装置及上运行装置上的主动链轮均用轴相互连接;左、右导向架(10)、(40)分别安装在框架(1)中上部的左右A、B空间,左、右导向架上的两端分别与在框架(1)A、B空间内运行的托盘(8)两端的导向轮(11)、(41)相配合,安装在与上、下运行装置相连接的链条(23)、(27)上的托轮(54)、(53)与托盘(8)底部相配合,上、下换位装置分别通过其安装在各自链条(2)、(19)上的拨爪(7)、(13)与托盘(8)两端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于上运行装置是由两组驱动装置,主动链轮(60)、(55),被动链轮(49)、(52),链条(23)、(27)及托轮(54)、(53)组成,两组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框架(1)顶端的左侧及左中侧,并分别与主动链轮(60)、(55)相连接,被动链轮(49)、(52)分别安装在框架(1)顶端的右侧及右中侧;下运行装置是由张紧器(20)、(24)、(33)、(30),张紧链轮(22)、(26)、(31)、(28),轴(21)、(25)、(32)、(29)组成,与安装在框架(1)顶端的主、被动链轮(60)、(55)、(49)、(52)相一一对应的张紧器(20)、(24)、(33)、(30)分别固定在框架(1)的下部,张紧链轮(22)、(26)、(31)、(28)分别通过其轴(21)、(25)、(32)、(29)安装在张紧器(20)、(24)、(33)、(30)上,链条(23)、(27)通过固定在框架(1)立柱内侧的滑道(62)、(47)、(57)、(51),分别将主动链轮(60)、被动链轮(49)、张紧链轮(31)、(22)及主动链轮(55)、被动链轮(52)、张紧链轮(28)、(26)相连接,滑道(62)、(47)、(57)、(51)内壁上有与链条(23)、(27)转向平面相对应的卡链架(97),并与链条(23)、(27)相配合,链条(23)、(27)上分别相对应安装有与托盘(8)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托轮(54)、(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于上换位装置是由左、右支撑架(6)、(44),主、被动链轮(3)、(46),左、右拐臂(9)、(43),过渡轮(42)、链条(2)及拨爪(7)组成,左、右支撑架(6)、(44)分别固定在框架(1)上部的左、右两侧,主、被动链轮(3)、(46)通过机架(5)、(45)分别安装在左、右支撑架(6)、(44)上,左、右拐臂(9)、(43)分别相对应安装在框架(1)上部的中间位置,并分别与托盘(8)相配合,过渡轮(42)安装在框架(1)上部左、右拐臂(9)、(43)之间,链条(2)将主、被动链轮(3)、(46)相连接,链条(2)上有至少一对拨爪(7),动力装置(4)与主动链轮(3)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于下换位装置是由主、被动链轮(15)、(36),左、右承重轮(12)、(38),链条(19)及拨爪(13)组成,主、被动链轮(15)、(36)分别通过机架(17)、(35)安装在框架(1)左、右底座(18)、(34)上,承重轮(12)、(38)分别安装在框架(1)的下部,并与托盘(8)相配合,过渡轮(39)安装在框架(1)下部中间位置,链条(19)将主、被动链轮(15)、(36)连接,链条(19)上有至少一对拨爪(13),动力装置(16)与主动链轮(15)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密轿车库,其特征在于托盘(8)为一矩形板,其前、后两侧分别有与安装在框架(1)上部的左、右拐臂(9)、(43)相配合的螺旋滑道(65),其左、右两端分别有与安装在框架(1)上的左、右导向架(10)、(40)两侧相配合的左、右导向轮(11)、(41),其四个角上分别装有四个导向块(6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于张紧器(20)、(24)、(30)、(33)是由固定架(68)、活动架(67)及角轮(70)组成,固定架(68)固定在框架(1)上,活动架(67)安装在固定架(68)的外侧,活动架(67)的上、下端分别有两个呈对角方向,并相对应的角轮(70),角轮(70)与固定架(68)外壁对角相配合,与张紧链轮(22)、(26)、(28)、(31)相配合的轴(21)、(25)、(29)、(32)固定在活动架(6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于托轮(54)、(53)是通过托轮轴(74)、连接块(72)、(76)与滑道(62)、(47)、(57)、(51)内的链条(23)、(27)相配合的,连接块(72)的上端及连接块(76)的下端分别对角安装有带浮力轴(98)联接的各两个滑道轮(73)、(75),并分别与滑道(62)、(47)、(57)、(51)内壁两端相配合,托轮轴(74)与连接块(72)、(76)及链条(23)、(27)的一端相铰连,连接块(72)、(76)的底端通过链条销(71)与链条(23)、(27)的另一端相铰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在安装在链条(2)、(19)上的拨爪(7)、(13)是通过固定栓(79)、定位栓(84)与爪座(78)相配合后,由爪座(78)通过连接销(77)与链条(2)、(19)两端相铰连,固定在爪座(78)上的固定栓(79)、定位栓(84)及弹簧(86),分别与拨爪(7)、(13)上的固定栓孔(80)、定位栓孔(83)及弹簧孔(85)相配合,固定栓(79)的下部套有与固定栓孔(80)相配合的弹簧(81),其端部有与其相配合的螺帽(82),拨爪(7)、(13)的斜面部分与托盘(8)的左右端面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于拐臂(9)、(43)是由安装有上、下滚轮(88)、(96)的上、下臂(89)、(95),轴(90)、销(91)、弹簧(94)及前后轴座(92)、(93)组成,上臂(89)与轴(90)的一端相固定,下臂(95)与轴(90)的另一端相固定,上、下臂(89)、(95)用销(91)固定在轴(90)上,轴(90)通过前后轴座(92)、(93)固定在框架(1)上,前轴座(92)与下臂(96)之间由弹簧(94)相连,拐臂(9)、(43)上的上、下滚轮(88)、(96)分别与托盘(8)上的螺旋滑道(65)及托盘(8)底部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轿车库,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4)、(59),减速机(63)、(58),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电机(64)、(59)与减速机(63)、(58)相连接,减速机(63)、(58)与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相连接,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与主动链轮(60)、(55)相连接,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56)为单头,模数为5-1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轿车库,包括框架,左右支撑、固定、导向架,上下运行、换位装置及托盘,左右支撑、固定、导向架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上、下两侧及中部,上、下换位装置分别安装在左、右支撑、固定架上;上、下运行装置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上、下部,通过链条使其相互连接,托盘分别与上下运行、换位装置上链条上的托轮及拨爪相配合,本发明具有存车数量大而占地、空间小的高密度性以及广适性与经济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文档编号E04H6/14GK1145972SQ9511213
公开日1997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亚伦 申请人:刘亚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