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35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外板焊接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车门多在外板上加窗框加强板和窗框台加强板内衬板,通过 焊接工艺将三层钢板焊接在一起。由于焊接过程中易出现焊接变形,且难 以加以控制,容易产生如下问题
一是可能导致内衬板变形较大,三层钢板间产生较大的间隙,影响外 板的强度,装配外饰条也十分的困难。
二是可能会由于焊接变形的影响,外饰条向内挤压玻璃,给玻璃的顺 利升降造成困难,并且可能会在升降时产生较大摩擦声音,关闭后因局部 过紧而另外的部分又有间隙造成漏风,进一步形成噪音。
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外饰条装配容易、装配后一致性较好、能够降低 门玻璃升降时的阻力、并能够防止门玻璃关闭时产生较大声音的车辆用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外板 结构,解决或缓解下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装饰条不易安装的问题、因 焊接变形导致的一致性不好的问题、车门玻璃升降时阻力大的问题以及门 玻璃完全关闭时产生较大声音的问题。
一种汽车车门外板,包括外板本体、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贴 合固定于本体上缘窗框台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缘具有一个弯 折后可包合于所述窗框加强板侧面的内部翻边。
所述窗框加强板与本体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内部翻边弯折后 在所述窗框加强板上的包合位置是在窗框台加强板和外板本体的悍接部位
还包括外饰条;在所述内部翻边上有特征部位,它与外饰条上的相应 特征部位相配合。
所述内部翻边上的特征部位为凸起的加强筋,外饰条上的相应特征部 位为倒钩,当外饰条装配时,所述倒钩卡在加强筋的凸台上。
所述外板本体上的有定位孔,它与所述加强板上的相应特征部位相配合,保证焊接时的定位。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因在原来的外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翻边,用此翻边代替了现有技术 中采用的窗框台加强板内衬板,从而减少了 一个部件——窗框台加强板内 衬板,这样可以减少焊接三层钢板时引起的变形。
采用上述结构,虽然外板和加强板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时仍会产 生的变形,但在翻边合边后变形部分被遮挡,进一步保证外饰条可以正常 装配,玻璃的升降问题也可以得到改善。
此外,在车门外板上开两个定位孔,利用它保证加强板和外板的相对 位置,通过焊接工艺可以保证窗框台部位的强度。
外板的翻边设计有特征面与装饰条配合,既可加强翻边的强度,防止 变形,又保证外饰条不会松动、脱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外板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外板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板和窗框台加强板合边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板和窗框台加强板合边后在le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板和窗框台加强板合边后前视效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板和窗框台加强板合边并装配外饰条后在 le处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外板、外饰条、玻璃三者的位置关系示 意图(从车身外侧观看)。
图8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板和窗框台加强板合边前在le处的剖 视图。
图中,l表示车门外板本体,2表示窗框加强板,3表示外饰条总成, 4表示车门玻璃,la表示第一定位孔,lb表示窗框台外部翻边,lc表示窗 框台内部翻边,ld表示第二定位孔,le表示在窗框台内侧翻边上做的特征 面,2a表示和外板窗框台内侧翻边贴合的表面,2b表示窗框台加强板上的 加强筋,3a表示外饰条外水切唇边,3b表示外饰条PVC塑料部分,3c表 示外饰条亮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图1是从车门外观看到的车门外板冲压件立体图,图 2是图1中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它在外板本体1的上部边缘(窗框台部位) 设置内部翻边lc。"翻边"是指可弯折或已弯折的边缘。
内部翻边lc的结构和现有技术中窗框台加强板内衬板的结构相同,这 样,内部翻边lc就替代了窗框台加强板内衬板,所以减少了一个部件,这 样只需悍接外板本体1和窗框加强板2这两层,可以减少焊接三层钢板时 引起的变形。
此外,在车门外板本体1窗框台上开两个定位孔la、 ld,利用它保证 加强板2和外板本体1的相对位置,保持焊接时两板正确的配合位置,采 用焊接工艺将其焊接在一起。
由于焊接易使钢板发生变形,因此将外板本体1和窗框台加强板2焊 接在一起后,将外板的内部翻边lc利用合边模具将外板合边("合边"是 指将内部翻边lc弯曲包合于窗框台加强板2和外板本体1焊接部位),将 焊接部位遮挡。利用这种设计,可以减少焊接变形对外饰条装配的影响。 采用以上结构还可以加强窗框台部位,防止变形的产生。图3示出了合边 后外板本体l和窗框加强板2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4是外板本体1和窗框台加强板焊接后的剖视图。lc表示窗框台内 部翻边,其与外部翻边lb构成一个倒U形。为了便于焊接,在焊接之前, 外部翻边lb和内部翻边lc呈约直角或钝角关系,见图8所示。
若采用以往设计,需在窗框台加强板2外再焊接一个部件——窗框台 加强板内衬板,将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且不易控制,导致外饰条3上的 外水切唇边3a (其具体说明见下)向车内挤压玻璃4,给玻璃4的顺利升 降造成很大的困难。
为了使外饰条3的定位准确,不会晃动,脱落,甚至给玻璃的升降产 生影响,在外板内侧翻边lc上设计了特征面le,如图l、 2、 3、 5所示。 它可以采用凸起的加强筋形式,当外饰条装配时,le和3b配合良好(3b 的倒钩卡在特征面le凸台上),这样减少了外饰条对玻璃4的影响,而且 还可加强翻边的强度,防止变形,又保证外饰条3不会松动、脱落。如图 6所示的剖面图,其中3a表示外饰条外水切唇边(较软),类似于毛刷, 在玻璃升降时可刷去粘在玻璃上的异物,3b表示外饰条PVC塑料部分(较 硬),3c表示外饰条亮面(不锈钢)。在合边后再进一步采用焊接工艺,在少数几个焊点焊接,保证车门外
板本体1和窗框台加强板2具有足够的强度。窗框台加强板上2的加强筋 2b起加强作用。
图7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示意图,示出了车门外板本体1、 外饰条3和玻璃4三者的位置关系。其中车门外板本体1采用本实用新型 提出的新型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部件,且定位准确, 装配容易,便于快速生产,提高了车门的性能,并降低了对玻璃和外饰条 的影响。解决门玻璃升降时阻力大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门玻璃完全关闭时 产生较大声音的问题,而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门外板,包括外板本体(1)、窗框加强板(2),所述窗框加强板(2)贴合固定于本体(1)上缘窗框台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缘具有一个弯折后可包合于所述窗框加强板(2)侧面的内部翻边(1c)。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加强板(2) 与本体(1)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内部翻边(lc)弯折后在所述窗 框加强板(2)上的包合位置是在窗框台加强板(2)和外板本体(1)的焊 接部位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饰条(3);在所述内部翻边(lc)上有特征部位(le),它与外饰条上的相应特 征部位(3b)相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翻边(lc) 上的特征部位(le)为凸起的加强筋,外饰条上的相应特征部位(3b)为 倒钩,当外饰条装配时,所述倒钩卡在加强筋的凸台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本体 (1)上的有定位孔(la, ld),它与所述加强板(2)上的相应特征部位相配合,保证焊接时的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外板结构,它在原来的外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翻边,翻边具有与外装饰条相配合的特征面,提高了外板的强度,减少了一个部件,因而,减少了焊接三层钢板引起的变形,保证外饰条的顺利装配,解决门玻璃升降时阻力大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门玻璃完全关闭时产生较大声音的问题,而实现良好的静音效果。
文档编号E06B3/70GK201159024SQ200720196309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
发明者健 周, 舒培超, 裴新宇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