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装置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325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集尘装置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能够向清扫结束后排出灰尘的使用人员提供极大便利性。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通过借助由吸入电机形成的吸力来吸入空气来从空气中分离灰尘后排出清洁的空气。

真空吸尘器的种类可分为:i)卧式(canister type)真空吸尘器、ii)立式(upright type)真空吸尘器、iii)手持式(hand type)真空吸尘器、iv)气缸型落地式(floor type)真空吸尘器等。

卧式真空吸尘器是当前家庭中最为普遍使用的真空吸尘器,它是将吸入管嘴(nozzle)和主体通过连接管连通的方式的真空吸尘器。卧式真空吸尘器由吸尘器主体、软管(hose)、管子(pipe)、刷子等所构成,并仅利用吸力执行清扫,因此适合于清扫较硬的地面。

与此相比,立式真空吸尘器是吸入管嘴和主体形成一体式的形态的真空吸尘器。由于立体真空吸尘器具有旋转刷子,与卧式真空吸尘器不同的还可清洁地清扫地毯内的灰尘等。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吸尘器,在当前流通的真空吸尘器中,在清扫结束后需要从集尘装置排出集尘装置内收集的灰尘(杂质、污垢、灰尘等)。在从集尘装置排出灰尘的过程中,不可将灰尘再次排出到目标处之外。

但是,现有的吸尘器在使用人员排出灰尘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便利上存在限制。有些真空吸尘器在排出灰尘的过程中灰尘到处飞散,有些真空吸尘器则为了排出灰尘而需要执行过于复杂的过程。

因此,需要开发出在灰尘排出过程中向使用人员提供更高的便利性的集尘装置和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集尘装置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该集尘装置分开收集相对大的灰尘和微细灰尘,并且同时排出所收集的灰尘和微细灰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集尘装置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该集尘装置为了从集尘装置容易地排出灰尘和微细灰尘,能够分别压缩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内的灰尘和微细灰尘。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一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包括:第一灰尘储存部,其在第一灰尘桶的内周面和配置于所述第一灰尘桶的内部的第二灰尘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为环形,用于收集由第一旋风分离器第一次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第二灰尘储存部,其被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包围,用于将由设置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上侧的第二旋风分离器第二次从空气中分离出的微细灰尘收集到由所述第二灰尘桶形成的空间内;下盖部,其通过铰链结合于所述第一灰尘桶,形成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底面,借助所述铰链旋转以同时开放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由此同时排出所述灰尘和所述微细灰尘;以及压缩装置,其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下盖部,通过沿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外周面进行往复运动,来压缩收集到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中的灰尘。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个例子,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可以朝向一个方向形成开口。

所述下盖部包括:第一盖,其通过铰链结合于所述第一灰尘桶,用于开闭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以及第二盖,其与所述第一盖相连,随着所述第一盖借助所述铰链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

所述集尘装置还可包括:紧固部,其在所述铰链的相反侧将所述第一灰尘桶和所述第一盖进行结合,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盖从所述第一灰尘桶脱离至受到外力而紧固状态被解除为止。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旋转齿轮,其以向所述集尘装置的外部露出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盖,借助通过吸尘器主体的齿轮所传递的驱动力来 旋转;第一旋转部,其以所述第一盖为基准配置于所述旋转齿轮的相反侧,贯通所述第一盖来连接于所述旋转齿轮,在所述旋转齿轮旋转时与所述旋转齿轮一同旋转;第二旋转部,其能够相对旋转地结合于所述第二灰尘桶,在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被所述下盖部关闭时,该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啮合;以及灰尘压缩旋转盘,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部,在所述旋转齿轮旋转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及所述第二旋转部一同旋转,并且通过进行往复运动来压缩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的灰尘。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灰尘压缩固定盘,该灰尘压缩固定盘固定于所述第一灰尘桶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用于引导所述灰尘压缩旋转盘的往复运动,并且限制由所述灰尘压缩旋转盘压缩的灰尘的移动。

在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外周面具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旋转部的旋转的导轨;所述第二旋转部具有用于插入于所述导轨的引导突起,借助所述引导突起来在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沿所述导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部具有从中心以放射形状形成的多个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旋转部的内周面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突出部的端部的容纳部;在所述突出部的端部插入于所述容纳部时,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部相互啮合而能够同时旋转。

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容纳部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倾斜面,使得在相互未完全啮合的位置上也能够通过倾斜滑动来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灰尘桶以与所述第一盖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部在形成在所述第二灰尘桶和所述第一盖之间的空间旋转;所述第二盖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旋转中心轴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盖之间形成有台阶部,能够使所述第二盖能够插入于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内部。

所述第一盖具有与所述第一灰尘桶的内周面对应的形状的第一密封构件,以封闭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所述第二盖具有与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内周面对应的形状的第二密封构件,以封闭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

当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一灰尘桶结合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的内部,并通过所述第一灰尘桶的内周面的压缩而被弹性变形,当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一灰尘桶结合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内部,并通过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内周面的压缩而被弹性变形。

所述第二盖可与第一旋转部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当所述第一旋转部旋转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通过与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内周面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来限制所述第二盖的旋转,以封闭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

所述集尘装置还可包括:轴承,其结合于所述旋转齿轮及所述第一旋转部中至少一个的旋转中心轴,并用于对所述压缩装置的旋转起到润滑作用。

所述压缩装置还包括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该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以在所述旋转齿轮旋转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及所述第二旋转部一同旋转,并且通过进行往复运动来压缩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微细灰尘。

所述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的旋转中心轴可贯通所述第二盖而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部的旋转中心轴。

当所述第一盖通过所述铰链旋转来封闭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时,所述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插入于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内部;当所述第一盖通过所述铰链旋转来开放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时,所述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从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内部拉出。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该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固定于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内部,用于引导所述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的往复运动,并且限制由所述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压缩的微细灰尘的移动。

所述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从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内周面朝向所述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的旋转中心轴突出形成。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集尘装置的真空吸 尘器。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吸入部,其用于通过所述吸尘器主体所产生的吸力将包括有杂质的灰尘吸入到所述吸尘器主体的内部;以及,集尘装置,其用于从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出杂质并收集;所述集尘装置包括:第一灰尘储存部,其在第一灰尘桶的内周面和配置于所述第一灰尘桶的内部的第二灰尘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为环形,用于收集由第一旋风分离器第一次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第二灰尘储存部,其被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包围,用于将由设置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上侧的第二旋风分离器第二次从空气中分离出的微细灰尘收集到由所述第二灰尘桶形成的空间内;下盖部,其通过铰链结合于所述第一灰尘桶,形成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底面,借助所述铰链旋转以同时开放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由此同时排出所述灰尘和所述微细灰尘;以及压缩装置,其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下盖部,通过沿所述第二灰尘桶的外周面进行往复运动,来压缩收集到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中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相关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概念图。

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概念图。

图3是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关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集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集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6是集尘装置的分离立体图。

图7是集尘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下盖部开启的状态的集尘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相关的集尘装置的分离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与本发明相关的集尘装置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即便是相互不同的实施例,对于相同、类似的结构将赋予相同、类似的附图标记,并由第一次 说明来替代其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相关的立式真空吸尘器1的概念图。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立式真空吸尘器1的概念图。

参照图1及图2,立式真空吸尘器1包括:吸尘器主体10,其具有用于产生吸力的吸入电机;吸入部20,其可旋转地连接于上述吸尘器主体10的下侧,并且放置于地面上;集尘装置100,其可分离地安装于上述吸尘器主体10;辅助吸入部60、70,其可分离地安装于上述吸尘器主体10,并用于清扫地面或地面以外的部分;把手40,其设于上述吸尘器主体10的上部;连接软管50,其连接于上述把手40和上述吸尘器主体10。

在上述吸入部20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吸入地面的灰尘等及空气的吸入口,在上述吸入口的内侧可旋转地安装有搅拌器(agitator),其用于将灰尘或杂质引导到吸入口的内侧。

集尘装置100可拆装地安装于上述主体10的前方,上述辅助吸入部60、70可拆装地安装于上述吸尘器主体10的后方。未图示的吸入电机位于上述主体的内部下侧,上述集尘装置100在上述吸入电机的上部安装于上述主体。当然,上述吸入电机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位置。

借助通过上述吸入电机的旋转产生的吸力来吸入的空气将通过上述集尘装置100。在此过程中,灰尘和微细灰尘从空气中分离,由此分离的灰尘和微细灰尘保存于上述集尘装置100的内部。

另外,在上述辅助吸入部60、70包括:用于清扫地面或地面以外的部分的管嘴70;用于连接上述管嘴70和上述把手40的吸入管60。此外,在上述主体10的后表面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辅助吸入部60、70的安装部11。在上述安装部11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吸入管60的吸入管安装部12;用于安装上述管嘴70的管嘴安装部13。由此,将消除需要单独保管上述管嘴的繁琐。

另外,在上述把手40的内部形成有流路(未图示),用于使从上述管嘴70吸入的灰尘及空气流动。上述连接软管50使从上述管嘴70吸入的灰尘及空气移动到上述主体10。

上述连接软管50由可调节长度且移动自由的柔软性材质所形成。另 外,在上述主体10的背面下侧安装有驱动轮。

以下,对可适用于作为一个例子说明的立式吸尘器1的本发明的集尘装置进行说明。

图3至图5对集尘装置的整体结构和上述集尘装置内的空气及杂质的流动进行说明。与本发明的特征相关的详细结构将参照图6至图8进行后述。

图3是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关的集尘装置200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集尘装置200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图5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集尘装置200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集尘装置200包括第一旋风分离器(cyclone)205、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第二灰尘储存部220、下盖部230及压缩装置240。所图示出的集尘装置200可适用于图1及图2中说明的立式真空吸尘器1。但是,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集尘装置200的结构并不限定适用于立式真空吸尘器1,而是也可适用于卧式真空吸尘器。

参照图3至图5,本发明中提供的集尘装置200具有能够分开收集灰尘和微细灰尘并且能够同时排出所收集的灰尘和微细灰尘的结构。

在真空吸尘器的吸入电机中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下,空气和杂质流入到集尘装置200的入口201。集尘装置200的入口201中流入的空气沿流路流动,在第一旋风分离器205和第二旋风分离器250中依次得到过滤,并通过出口202排出。从空气分离的灰尘和微细灰尘被集尘装置200捕集。

旋风分离器是指,通过发生旋回运动,借助作用于粉状体的离心力来分离出粒子的装置。旋风分离器从借助吸力流入到吸尘器主体的内部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或微细灰尘等杂质。本说明书中将相对较大的灰尘称为“灰尘”,将相对较小的灰尘称为“微细灰尘”,将比“微细灰尘”还小的灰尘称为“超微灰尘”。

在图3所示的集尘装置200中,第一旋风分离器205由第一灰尘桶211、第二灰尘桶221及网筛过滤器(mesh filter)261所形成。第一旋风分离器205从流入到集尘装置200内的空气中第一次分离灰尘。通过集尘装置200的入口201流入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空气和杂质,其将 通过第一旋风分离器205从空气中分离。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相对较重的灰尘在第一灰尘桶211的内周面和网筛过滤器261之间的区域以螺旋形进行旋回运动,并逐渐地朝下方流动。在网筛过滤器261的下方形成有叶轮(vane)265,其形成有螺旋形的流路以引导灰尘的旋回运动。从空气中分离的灰尘被设置在网筛过滤器261的下端的叶轮265所引导,从而被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

可由网筛过滤器261来决定区分灰尘和微细灰尘的大小的基准。可通过网筛过滤器261的孔的大小的杂质被区分为微细灰尘,而无法通过网筛过滤器261的孔的大小的杂质被区分为灰尘。

集尘装置200以第一旋风分离器205和第二旋风分离器250为基准,可被区分为配置有第一旋风分离器205的第一部分200a和配置有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第二部分200b。集尘装置200的入口201形成于第一部分200a的上部,集尘装置200的出口202形成于第二部分200b的上部。

粒子与灰尘相比要小的空气和微细灰尘,其可通过网筛过滤器261的孔。与灰尘相比相对要轻的空气和微细灰尘在吸入电机的吸力的作用下,可流动到网筛过滤器261和第二灰尘桶221之间的空间。空气和微细灰尘通过形成在网筛过滤器261和第二灰尘桶221的外周面之间的连接流路260,从第一部分200a流动到第二部分200b。

参照图4可确认集尘装置200的内部结构。

通过连接流路260流动到第二部分200b的空气和微细灰尘被分配到在第二部分200b的外围以圆形配置的多个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原理与第一旋风分离器205相同,其也借助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出微细灰尘。

空气和微细灰尘在第二旋风分离器250内以螺旋形进行旋回运动。

与微细灰尘相比相对要轻的空气在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吸力的作用下朝上部排出。此外,空气通过第二部分200b的上部形成的出口202被排出。在从第二旋风分离器250衔接到集尘装置200的出口202的流路上设置有多孔性的预过滤器(pre-filter)280。预过滤器280用于从空气中过滤超微灰尘。

在集尘装置200的上部形成有上盖部270。当开启上盖部270时,将 露出预过滤器280。可从集尘装置200分离出预过滤器280,以便于对其进行洗涤。

相对较小的微细灰尘被排出到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下部。微细灰尘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并被收集于第二灰尘储存部220。在第二灰尘储存部250的下部形成有衔接到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倾斜部222。在上述倾斜部222的作用下,微细灰尘的流动从第二旋风分离器250被引导到第二灰尘储存部220。

在第一部分200a和第二部分200b的边界形成有隔膜290。隔膜290用于形成单一方向的流动。隔膜290可被第二旋风分离器250所围绕。如果没有隔膜290,排出到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下部的微细灰尘在吸入电机的吸力的作用下,可能再流动到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入口侧。隔膜290用于阻断朝向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入口侧流动的微细灰尘的流动,从而防止发生这种现象。

参照图5,在以圆形排列的多个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外围可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机架(housing)251。机架251可与第二旋风分离器250形成为一体。第二旋风分离器250可以以越向下方其内径越窄的形态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第二旋风分离器250的上部之间相互接触,第二旋风分离器251的下部之间也可相互隔开。此外,相互邻近的第二旋风分离器251之间形成有可使空气和微细灰尘通过的空间。

隔膜290不覆盖形成在第二旋风分离器250之间的空间。用于形成从第一部分200a衔接到第二部分200b的流路的连接流路260,其将衔接到第二旋风分离器250之间的空间。由此,如图5的箭头所示,空气和微细灰尘可通过第二旋风分离器250之间的空间而从第一部分200a流动到第二部分200b。流动到第二部分200b的微细灰尘可在由第二旋风分离器250所围绕的空间中被分配到第二旋风分离器250。

再参照图3和图4,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用于收集通过第一旋风分离器205从空气中第一次被分离出的灰尘。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在第一灰尘桶211的内周面和第二灰尘桶22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为环形。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底面由下盖部230所形成,灰尘主要被堆积于下盖部230。

第一灰尘桶211和第二灰尘桶221是形成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结构要素。第一灰尘桶211形成集尘装置200的外观,第二灰尘桶221配置于上述第一灰尘桶211的内部。第一灰尘桶211和第二灰尘桶221如图3所示可由圆筒形所形成。

第二灰尘储存部220被配置为由第一灰尘储存部210所围绕。第二灰尘储存部220如图3所示可配置于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中间。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用于收集通过第二旋风分离器250从空气中第二次被分离出的微细灰尘。与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以由第一灰尘桶211、第二灰尘桶221及下盖部230所形成的方式不同的是,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由第二灰尘桶221及下盖部230所形成。

下盖部230通过铰链235方式结合于第一灰尘桶211,并形成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底面。通过下盖部230使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排出口保持气密,因此,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堆积的灰尘不会泄漏到集尘装置200的外部。并且,通过下盖部230使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也保持气密,因此,第二灰尘储存部220中堆积的灰尘不会泄漏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或集尘装置200的外部。

如果下盖部230上堆积的灰尘被分散而未收集于一处,在倒掉灰尘的过程中,下盖部230上堆积的灰尘可能会飞散或被排出到目标处之外。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压缩装置240对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收集的灰尘进行压缩。

压缩装置240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连接于下盖部230。压缩装置240沿第二灰尘桶221的外周面进行往复运动,以对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收集的灰尘进行压缩。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收集的灰尘将被压缩装置240所压缩,并收集于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一部分区域。由此,在倒掉灰尘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灰尘飞散,并显著地降低其被排出到目标处之外的可能性。

图6是集尘装置200的分离立体图。

如图6所示,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排出口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可朝向相同的方向形成开口。下盖部230通过铰链235旋转,同时开放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以同时排出灰尘和 微细灰尘。

下盖部230包括第一盖231和第二盖233。

第一盖231通过铰链235结合于第一灰尘桶211。第一盖231用于开闭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排出口。第一盖231在外周面具有第一密封构件232,用于封闭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排出口。第一密封构件232与第一灰尘桶211的内周面对应地以环形形成。当第一盖231结合于第一灰尘桶211时,第一密封构件232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内部,并由第一灰尘桶211的内周面所压缩而被弹性变形。在第一密封构件232的作用下,第一盖231可封闭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排出口。

第二盖233与上述第一盖231相连,随着第一盖231借助铰链235旋转,来开闭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由于第二盖233与第一盖231相连,当第一盖231借助铰链235旋转时,第二盖233也将与第一盖231一起旋转。由此,下盖部230可同时开放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

在第二盖233的外周面具有第二密封构件234,用于封闭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第二密封构件234与第二灰尘桶221的内周面对应地以环形形成。当第一盖231封闭第一灰尘桶211时,第二密封构件234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内部,并由第二灰尘桶221的内周面所压缩而被弹性变形。在第二密封构件234的作用下,第二盖233可封闭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

集尘装置200包括紧固部236,其用于防止第一盖231从第一灰尘桶211脱离至受到外力而紧固状态被解除为止。紧固部236在铰链235的相反侧使第一灰尘桶211和第一盖231结合。

作为紧固部236例如可适用按键式的卡钩(hook)。当以铰链235为中心旋转第一盖231并使其紧贴于第一灰尘桶211时,卡钩将自然地被卡住于第一盖231,从而紧固第一灰尘桶211和第一盖231。当使用人员按下按键时,卡钩的紧固状态被解除,第一盖231以铰链235为中心旋转,从而可同时开放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

当使用人员需要从集尘装置200排出灰尘和微细灰尘时,需要解除基于紧固部236的紧固状态。在基于紧固部236的紧固状态被解除的同 时,下盖部230在重力作用下,将以铰链235为中心旋转。由此,使用人员可容易地同时排出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收集的灰尘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中收集的微细灰尘。由此,本发明可消除因需要分两次倒掉灰尘和微细灰尘带来的不便。

特别地,本发明包括用于压缩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的灰尘的压缩装置240。在压缩装置240的作用下,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的灰尘被压缩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一部分区域。由此,当利用本发明的压缩装置240和下盖部230时,向使用人员提供可容易地同时倒掉被压缩的灰尘和微细灰尘的便利。

一同参照图6和图7对这样的压缩装置240和下盖部23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7是集尘装置200的剖面图。

一同参照图6和图7,压缩装置240包括旋转齿轮241、第一旋转部242、第二旋转部243及灰尘压缩旋转盘244。

旋转齿轮241以向集尘装置200的外部露出的方式结合于第一盖231。旋转齿轮241未示出于图6而示出于图7。当集尘装置200结合于吸尘器主体时,旋转齿轮241将自然地啮合于吸尘器主体的齿轮(未图示)。

如参照图1的说明,集尘装置200可安装于吸尘器主体或与上述吸尘器主体分离。参照图7,在第一盖231可形成有引导部231’,其用于引导集尘装置200结合到吸尘器主体上的指定的位置。引导部231’从第一盖231突出形成。在吸尘器主体形成有用于容纳集尘装置200的空间,在用于容纳集尘装置200的空间可形成有与上述引导部231’对应的槽。当将集尘装置200结合于吸尘器主体时,集尘装置200可由引导部231’和槽所引导而安装到指定的位置。当集尘装置200安装于吸尘器主体时,旋转齿轮241将自然地啮合于吸尘器主体的齿轮。

吸尘器主体的齿轮从吸尘器主体的驱动部传递到驱动力。吸尘器主体的驱动部例如包括电机。当朝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反作用力时,电机可将旋转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驱动部的电机与吸入电机所区分。

由于吸尘器主体的齿轮与旋转齿轮241啮合,吸尘器主体的齿轮中传递的驱动力也将传递给旋转齿轮241。此外,旋转齿轮241由通过吸尘器主体的齿轮所传递的驱动力旋转。

第一旋转部242以第一盖231为基准配置于旋转齿轮241的相反侧。由此,当第一盖231通过紧固部236紧固于第一灰尘桶211时,旋转齿轮241向集尘装置的外部露出,而第一旋转部242配置于集尘装置200的内部。

第一旋转部242贯通上述第一盖231并连接于上述旋转齿轮241,以在旋转齿轮241旋转时,与上述旋转齿轮241一同旋转。如图7所示,第一旋转部242也可与旋转齿轮241形成为一体。

第二旋转部243可相对旋转地结合于第二灰尘桶221。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灰尘桶221的端部以环形形成,第二旋转部243与上述第二灰尘桶221的端部对应地以环形形成,从而可结合于上述第二灰尘桶221的端部。即使第二灰尘桶221被固定,第二旋转部243可在上述第二灰尘桶221的端部进行相对旋转。

参照图6,第一旋转部242具有从旋转中心以放射形状形成的多个突出部242a。此外,第二旋转部243在内周面具有用于容纳突出部242a的端部的容纳部243a。在第一盖231通过紧固部236紧固于第一灰尘桶211的状态下,突出部242a的端部将插入于容纳部243a。由此,第一旋转部242和第二旋转部243相互啮合以可同时旋转。

突出部242a和容纳部243a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倾斜面242b、243b,使在相互未完全啮合的位置上也可通过倾斜滑动来相互啮合。在下盖部230封闭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排出口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的过程中,第一旋转部242和第二旋转部243将相互啮合,在此过程中,各突出部242a可在未与各容纳部243a型合完全啮合的位置上插入于容纳部243a。即便如此,由于突出部242a和容纳部243a具有倾斜面242b、243b,第一旋转部242和第二旋转部243借助倾斜面242b、243b滑动并相互可进行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自然地进行型合(完成啮合)。

参照图7,第二灰尘桶221与第一盖231隔开配置。第二盖233为了结合于第二灰尘桶221,其与第一盖231形成台阶部d。第一旋转部242 和第二旋转部243被配置为在第二灰尘桶221和第一盖23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旋转。此外,第二盖233设置于第一旋转部242的旋转中心轴242’的上方,并使其可插入于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内部。第二盖233与第一盖231形成台阶部d的理由在于,用于将其插入于上述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内部。

当第二盖233随着第一旋转部242旋转时,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内部收集的微细灰尘可能会泄漏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或集尘装置200的外部。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第二盖233与第一旋转部242可相对旋转地相连。此外,当第一旋转部242旋转时,第二密封构件234通过与第二灰尘桶221的内周面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来限制第二盖233的旋转,由此封闭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由此,即使第一旋转部242旋转,第二盖233可能会因第二密封构件234而几乎不旋转。如上所述的结构可阻断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内部收集的微细灰尘发生泄漏。

灰尘压缩旋转盘244连接于第二旋转部243,并在旋转齿轮241旋转时,与第一旋转部242及第二旋转部243一同旋转。如图6所示,灰尘压缩旋转盘244可与第二旋转部243形成为一体。灰尘压缩旋转盘244通过进行往复运动,对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的灰尘进行压缩。

前述的吸尘器主体的驱动部(例如,电机)在受到相对于提供驱动力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时,可将旋转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灰尘压缩旋转盘244通过吸尘器主体的齿轮、旋转齿轮241、第一旋转部242及第二旋转部243传递到驱动力。由此,当驱动部的旋转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时,灰尘压缩旋转盘244的旋转方向也可转换为相反方向。

集尘装置200还包括灰尘压缩固定盘245。

灰尘压缩固定盘245形成于第一灰尘桶211的内周面和第二灰尘桶221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灰尘压缩固定盘245可以形成为与灰尘压缩旋转盘244实质上相同的形状。

灰尘压缩固定盘245用于引导灰尘压缩旋转盘244的往复运动。灰尘压缩旋转盘244在沿第二灰尘桶221的外周面旋转的过程中,当与灰尘压缩固定盘245靠近时会产生反作用力。由此,吸尘器主体内部的驱动部将朝原先旋转的相反方向旋转,与驱动部依次连接的吸尘器主体的 齿轮、旋转齿轮241、第一旋转部242及第二旋转部243也将朝相反方向旋转。此外,与第二旋转部243相连的灰尘压缩旋转盘244也将朝与原先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由此,灰尘压缩旋转盘244将以灰尘压缩固定盘245为基准,反复进行从一侧朝向另一侧旋转,再从另一侧朝向一侧旋转的往复运动。此外,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内部的灰尘通过灰尘压缩旋转盘244的往复运动而被压缩于灰尘压缩固定盘245的两侧。

灰尘压缩固定盘245用于限制被压缩的灰尘移动。与灰尘压缩旋转盘244所不同的是,灰尘压缩固定盘245处于固定状态,因此,被压缩于上述灰尘压缩固定盘245的两面的灰尘,其移动将被灰尘压缩固定盘245受到限制。由此,即使灰尘压缩旋转盘244在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内持续地进行往复运动,灰尘压缩固定盘245可防止被压缩的灰尘发生飞散。

可通过导轨223和引导突起243c来引导压缩装置240的旋转。第二灰尘桶221在外周面具有用于引导第二旋转部243的旋转的导轨223。此外,第二旋转部243具有用于插入于导轨223的导轨突起243c。第二旋转部243可通过导轨突起243c来沿导轨223在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排出口旋转。

集尘装置200还可包括用于对压缩装置240的旋转起到润滑作用的轴承249。轴承249结合于旋转齿轮241及第一旋转部242中至少一个的旋转中心轴242’。旋转齿轮241和第一旋转部242可形成为一体,轴承249可具有一个或多个。

图8是示出下盖部230开启的状态的集尘装置200的剖面图。

在真空吸尘器进行作动的过程中,压缩装置240持续地压缩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210的内部的灰尘,因此,在真空吸尘器的作动结束的时点,灰尘将以被压缩的状态存在于灰尘压缩固定盘245的两侧。

为了排出收集到集尘装置200的内部的灰尘和微细灰尘,当使用人员解除紧固部236的紧固状态时,如图8所示,下盖部230将以铰链235为中心旋转,从而开放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

当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被开放时,原先相互 啮合的第一旋转部242和第二旋转部243将相互远离。由于第一旋转部242结合于下盖部230,其将随着下盖部230移动。第二旋转部243保持与第二灰尘桶221连接的状态。导轨223和引导突起243c可用于引导第二旋转部243的旋转的同时,还用于防止第二旋转部243从第二灰尘桶221脱离。

下盖部230形成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的底面,并将同时开放第一灰尘储存部2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因此,利用本发明的结构能够同时排出第一灰尘储存部210中收集的灰尘和第二灰尘储存部220中收集的微细灰尘。并且,灰尘处于被压缩装置240所压缩的状态,因而能够防止灰尘飞散,并通过重力作用容易地进行排出。

本发明通过利用压缩装置240的灰尘的压缩和利用下盖部230的灰尘及微细灰尘的同时排出,能够极大地提高灰尘排出的便利性。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9是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相关的集尘装置300的分离立体图。

在集尘装置300的结构中,对于与前述的实施例共同的结构,将由前面的说明来加以替代。

如图9所示,集尘装置300包括第一灰尘桶311、第二灰尘桶321及下盖部330。

图9所示的集尘装置300,除了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310中的灰尘以外,还对收集到第二灰尘储存部320中的微细灰尘进行压缩。压缩装置340包括旋转齿轮(未图示)、第一旋转部342、第二旋转部343、灰尘压缩旋转盘344及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

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连接于上述第一旋转部342,在旋转齿轮旋转时,与第一旋转部342及第二旋转部343一同旋转。具体地,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的旋转中心轴346’可贯通第二盖333来连接于第一旋转部342的旋转中心轴(未图示)。当第一旋转部342旋转时,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也将在原位置旋转。

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在第二灰尘储存部320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并对收集到上述第二灰尘储存部320中的微细灰尘进行压缩。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压缩微细灰尘的原理与灰尘压缩旋转盘344压缩灰 尘的原理相同。

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连接于第一旋转部342,第一旋转部342随着第一盖331移动。由此,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也将随着第一盖331移动。具体地,当第一盖331通过铰链335旋转以封闭第一灰尘储存部3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320时,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将插入于第二灰尘储存部320的内部。相反,当第一盖331通过铰链335旋转以开放第一灰尘储存部310和第二灰尘储存部320时,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将从第二灰尘储存部320的内部取出。

集尘装置300还包括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

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固定于第二灰尘储存部320的内部。将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固定于第二灰尘储存部320的内部的理由在于,为了引导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的往复运动,并限制由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所压缩的微细灰尘移动。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的原理与前述的灰尘压缩固定盘245、345的原理相同。

如图所示,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从第二灰尘桶321的内周面朝向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的旋转中心轴346’突出形成。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和灰尘压缩固定盘345可设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上。

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与灰尘压缩旋转盘344对应。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与灰尘压缩固定盘345对应。

由于微细灰尘粒子比灰尘粒子要小,第二灰尘桶321的外周面上粘贴的微细灰尘可能会不被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所压缩。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在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的端部可结合有弹性构件348。

弹性构件348可与第二灰尘桶321的内周面对应地形成,其配置于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和第二灰尘桶321的内周面之间。当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旋转时,弹性构件348在保持与第二灰尘桶321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下,随着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旋转。在弹性构件348的作用下,第二灰尘桶321的内周面粘贴的微细灰尘也将被压缩于微细灰尘压缩固定盘347侧。

弹性构件348可能会产生摩擦力,而摩擦力可能会妨碍微细灰尘压缩旋转盘346的旋转。因此,为使所产生的摩擦力最小化,弹性构件348 优选地以非常轻微地触及第二灰尘桶321的内周面的程度形成。

弹性构件348也可适用于灰尘压缩旋转盘344的端部。此外,弹性构件348也可适用于图3至图8中说明的实施例。

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图3至图8中说明的实施例类似。第一盖331具有与上述第一灰尘桶311的内周面对应的形状的第一密封构件332,以封闭第一灰尘储存部310的排出口。第二盖333具有与上述第二灰尘桶321的内周面对应的形状的第二密封构件334,以封闭第二灰尘储存部320的排出口。集尘装置400包括紧固部436,用于防止第一盖331从第一灰尘桶311脱离至受到外力而被紧固状态被解除为止。紧固部336在铰链335的相反侧使第一灰尘桶311和第一盖331结合。

并且,第一旋转部342具有从中心以放射形状形成的多个突出部342a。此外,第二旋转部343在内周面具有用于容纳上述突出部342a的端部的容纳部343a。随着突出部342a的端部插入于容纳部343a,第一旋转部342和第二旋转部343相互啮合以可同时旋转。突出部342a和容纳部343a可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倾斜面342b、343b,使在相互未完全啮合的位置上也可通过倾斜而滑动并相互啮合。

图9中未说明的附图标记305指的是第一旋风分离器。对此的说明将由图3至图8中的第一旋风分离器205的说明来替代。

当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集尘装置时,可压缩收集到第一灰尘储存部中的灰尘和收集到第二灰尘储存部中的微细灰尘,并可同时开放第一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和第二灰尘储存部的排出口。第一灰尘储存部的灰尘和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微细灰尘可以以压缩后的状态一次性排出。由此,能够向需要排出灰尘和微细灰尘的使用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

以上所述的集尘装置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和方法,也可通过将上述各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选择性地进行组合,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