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62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理机,尤其是一种料理机的杯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上设置有把手。存在问题是:加工食物后,杯体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温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它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上设置有把手,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提手,提手包括横向杆部和二个纵向杆部,

纵向杆部的下端通过定轴与杯体枢接,二个定轴所在的直线与把手所在的直线垂直;

所述提手有二种状态,一是直立状态,二是位于与把手相对的杯体的另一侧的侧置状态;侧置状态下,提手与杯体之间有间隙;

提手由直立状态到侧置状态,或侧置状态到直立状态过程中,提手悬停。

所述的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定轴包括固定座、轴体和设置在轴体端部的导向定位板,

还包括一轴套,轴套包括半圆形部和方形部,

所述纵向杆部的下端设置有枢接座,枢接座上由外侧到与杯体相对侧依次设置有导向止位腔和轴套腔;

轴套的半圆形部与轴体配合,导向定位板与与导向止位腔配合,轴套嵌入轴套腔内,方形部的端部与枢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向定位板一端设置止位端面、止位端面沿轴体的径向或与轴线的一条弦平行,另一端为斜平面;

所述导向止位腔有一止位台;

所述提手直立时,止位端面与止位台贴合;提手侧置时,止位台与斜平面配合。

所述的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向定位板的外周向面与导向止位腔滑动配合。

本发明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料理机工作时,把手可以是直立状态,也可以侧置状态,侧置状态时,提手与杯体之间有间隙,防止提手受热;打开杯盖倒食物,将提手设置为直立状态,一手握持把手、另一手持提手,倾倒食物,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提手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定轴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包括杯体1和杯盖2,杯体1上设置有把手3,还包括提手4,提手4包括横向杆部41和二个纵向杆部42,

纵向杆部42的下端通过定轴5与杯体1枢接,二个定轴3所在的直线与把手3所在的直线垂直;也就把手的左右长度方向穿过杯体1的轴线,把手左右长度方向在的直线与二个定轴3所在的直径线垂直;

如图6所示,所述提手4有二种状态,一是直立状态,二是位于与把手3相对的杯体2的另一侧的侧置状态;侧置状态下,提手4与杯体1之间有间隙;杯体2的把手3一侧、提手4在另一侧;

提手4由直立状态到侧置状态,或侧置状态到直立状态过程中,提手4悬停,在转换过程中,可以在任意停止并定位。

所述定轴5包括固定座51、轴体52和设置在轴体端部的导向定位板53,

还包括一轴套6,轴套包括半圆形部61和方形部62,

如图1、图4所示,所述纵向杆部42的下端设置有枢接座7,枢接座7上由外侧到与杯体相对侧依次设置有导向止位腔71和轴套腔72;

轴套6的半圆形部61与轴体52配合,导向定位板53与与导向止位腔71配合,轴套6嵌入轴套腔72内,方形部62的端部与枢接座7固定连接;

如1所示,螺钉穿过枢接座7的轴套腔72的底板上的连接孔73与方形部62的下端螺合,将轴套6与枢接座7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导向定位板53的外周向面与导向止位腔71滑动配合。

所述导向定位板53止位端面531端面沿轴体的径向或与轴线的一条弦平行,另一端为斜平面532

所述导向止位腔71有一止位台711;

所述提手4直立时,止位端面531与止位台711贴合;提手4侧置时,止位台711与斜平面532配合。

如图1、图6所示,提手4直立状态,止位端面531与止位台711贴合,提手4只能如图1、图6所示,只能逆时针转动提手4;可以一手持把手3,另一手拉着提手4,将杯体倾斜,倒食物;

在提手4直立状态下,首先逆时转动提手,止位端面531与止位台711分离;其次,止位台711继续转动轴体转动;第三,止位台711的边缘与斜平面532滑动配合,直至提手侧置,止位台711的边缘与斜平面532配合止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