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23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课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桌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课桌。



背景技术:

教学桌椅在教室中经常见到,有可以搬动的,也有的椅子可以折叠,而课桌是固定的。现今社会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比较大,经常可以见到学生在午休时间趴在课桌上休息,这不但使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久而久之还会造成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学生脊柱弯曲,不利于身体健康。

而传统的课桌一般都设计为只能用于写字,为解决学生休息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课桌设计为既可以用于写字,又可以用于休息的多功能课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课桌,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午休时可以将课桌用作躺椅,达到充分、健康休息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课桌,包括:桌面、两个第一连杆、兜体、两个第二连杆、两个连接勾、横连杆、两个T型架和两个底座,所述桌面后侧两端设有两个套体,每个所述套体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杆通过销钉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连杆分别通过所述兜体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前端设有卡位环,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为空心杆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连杆并通过所述卡位环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设有活动连接环,所述桌面靠近前侧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固定连接环,每个所述活动连接环和对应的每个所述固定连接环通过所述连接勾连接;所述T型架设置在所述桌面的底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外侧,所述T型架包括横杆和竖直杆,所述横杆与所述桌面连接,所述竖直杆上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杆和支撑杆,所述固定杆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呈倒T型,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调节孔和销钉与所述竖直杆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连杆的末端通过所述横连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套体的轴向中心线与桌面之间的夹角为60-85°。

优选的,所述兜体边缘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横连杆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兜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底座之间设有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T型架的横杆和竖直杆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底座的固定杆和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由钢管制成。

优选的,所述竖直杆、固定杆和支撑杆由矩形钢管制成。

优选的,所述兜体由编织网或纤维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课桌底部用于放置书包的桌兜设计为兜体,并使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横连杆将兜体撑开,分别连接在桌面的前后两端,实现了用作课桌时放置书包的作用。

而当本实用新型用作躺椅时,只需将连接勾拆除,并将第一连杆从套体的上面穿过,并用销钉加以限位固定,再将第二杆体插入第一杆体内,使卡位环与第一杆体接触并固定,而兜体则形成了躺椅的靠背部分,使学生可以将课桌当做躺椅使用,得到充分的休息,且身体无需侧弯,避免了脊柱的变形。

且本实用新型的课桌高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而具体调节,不但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在当做躺椅时还可以将桌面的高度放低,使学生的脚部可以防止在地上,或将桌面的高度调节至于椅子齐平,将脚部搭载椅子上,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休息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新型公开的多功能课桌为课桌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公开的多功能课桌为椅子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公开的多功能课桌为椅子使用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桌面,2-套体,3-第一连杆,4-固定连接环,5-连接勾,6-活动连接环,7-第二连杆,8-竖直杆,9-固定杆,10-支撑杆,11-卡位环,12-兜体,13-横连杆,14-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课桌,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午休时可以将课桌用作躺椅,达到充分、健康休息的目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课桌,包括:桌面1、两个第一连杆3、兜体12、两个第二连杆7、两个连接勾5、横连杆13、两个T型架和两个底座,所述桌面1后侧两端设有两个套体2,每个所述套体2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杆3通过销钉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连杆3分别通过所述兜体12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杆7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前端设有卡位环11,所述第一连杆3和所述第二连杆7均为空心杆结构,所述第二连杆7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连杆3并通过所述卡位环11固定;所述第二连杆7的末端设有活动连接环6,所述桌面1靠近前侧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固定连接环4,每个所述活动连接环6和对应的所述固定连接环4通过所述连接勾5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勾5可以与固定连接环4或活动连接环6连接,或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使用;所述T型架设置在所述桌面1的底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杆7的外侧,所述T型架包括横杆和竖直杆8,所述横杆与所述桌面1连接,所述竖直杆8上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杆9和支撑杆10,所述固定杆9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10上,呈倒T型,所述固定杆9上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固定杆9通过所述调节孔和销钉与所述竖直杆8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连杆7的末端通过所述横连杆13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课桌底部用于放置书包的桌兜设计为兜体12,并通过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7和横连杆13将兜体12撑开,将第一连杆3与套体2连接,第二连杆7的活动连接环6与固定连接环4连接,使兜体12呈桌兜状,实现了将本实施例可以用作课桌,以供学生写字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可以用作躺椅使用,将本实施例从课桌状态变换为躺椅状态需要经过如下步骤:将连接勾5拆除或与活动连接环6解除连接,并将第一连杆3从套体2的上面穿过,并用销钉加以限位固定,再将第二杆体插入第一杆体内,使卡位环11与第一杆体接触并固定,而兜体12则形成了躺椅的靠背部分。就将本实施例变换为了可以用作躺椅使用的状态。学生可以坐在桌面上,将背部靠向兜体,将课桌当做躺椅使用,不仅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且身体无需侧弯,避免了脊柱的变形。

且本实施例的课桌高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而具体调节,不但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在当做躺椅时还可以将桌面1的高度放低,使学生的脚部可以防止在地上,或将桌面1的高度调节至于椅子齐平,将脚部搭载椅子上,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休息时的舒适度。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其包括实施例1的全部内容,即本实施例多功能桌椅包括实施例1桌椅的全部结构特征,具体改进指出如下:

所述套体2的轴向中心线与桌面1之间的夹角在60-85°之间可调,优选65°。所述兜体12边缘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7和横连杆13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兜体12连接,使兜体12充分被支撑开,增加可用作支撑的面积。所述两个底座的支撑杆10之间设有加强杆14,增加底座的强度,防止倾倒。所述T型架的横杆和竖直杆8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底座的固定杆9和支撑杆10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7由钢管制成。所述竖直杆8、固定杆9和支撑杆10由矩形钢管制成。所述兜体12由编织网或纤维布制成。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