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573发布日期:2020-05-22 21:0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加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饭,并且,会做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统的家庭烹饪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高需求,为了使人能更舒心地享用饭菜,智能炒菜机趋势而生,其能轻松地实现做饭过程的自动化,节约了做饭或用餐的时间,使得人们可对时间进行优化分配。

但是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智能炒菜机,其加料装置不能做到自动地分次序、定时、定量分别向锅体内加入食材、配料等,而中餐的烹饪技巧复杂,不同食材、配料的投放顺序、投放时间、投放量都对炒出来的菜品的味道影响很大,而不同的食材所需的烹饪时间不同,不同配料需分次序、定量地加入以实现食材与配料之间的搭配融合,所以其不能烹饪出美味的菜品,影响菜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炒菜机内的加料装置不能分次序、定时、定量向锅体内加入食材、配料,从而导致菜品味道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料装置,包括:锅体和加料系统,加料系统设置在锅体的上方;

其中,加料系统包括:料盒,加料时或后料盒能够滑动至或滑离锅体的上方;

承载台,料盒由承载台承载;

料盒移动组件,料盒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由第一电机驱动的传动单元,以及由传动单元带动料盒在承载台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执行单元;

料盒旋转组件,料盒旋转组件能够位于锅体的上方;包括第二电机,由第二电机驱动而能够旋转的旋转台,旋转台能够与承载台衔接,以及设置在旋转台上且能够固定料盒的固定件。

优选地,传动单元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由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而转动;螺母旋接在螺杆上;

执行单元包括拨杆,拨杆能够带动料盒做往复直线运动,拨杆固定连接于螺母上。

优选地,料盒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料盒所在的位置和移动的距离。

优选地,拨杆为u形、c形或方形中的一种,料盒放置在拨杆内。

优选地,料盒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组,第二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旋转台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固定件为电磁吸盘,料盒能够被电磁吸盘吸附。

优选地,承载台能够靠近或远离锅体的上方,料盒移动组件设置在承载台上。

优选地,位于锅体上方的锅盖为承载台,且锅盖上开设进料口。

优选地,料盒旋转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锅体的上方。

优选地,料盒旋转组件设置在锅盖上且位于进料口的上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料装置设置有能够自动按顺序加料的加料系统,通过料盒移动组件将按顺序排列的料盒,依次推送到位于锅体上方的料盒旋转组件上,由料盒旋转组件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和食材、配料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食材、配料按烹饪顺序,全部投放到锅体内,料盒在加料工序后,其内侧壁上不会有食材、配料的残留,保证了烹饪过程中,分顺序、定时、定量添加食材或配料,使得炒菜机烹饪出的菜品味道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加料系统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料系统结构俯视图。

其中,1为锅体,2为加料系统,20为料盒,21为承载台,210为进料口,22为料盒移动组件,220为第一电机,221为传动单元,2210为螺杆,2211为螺母,222为执行单元,2220为拨杆,22200为固定部,22201为推动部,22202为工作部,223为第一传感器组,23为料盒旋转组件,230为第二电机,231为旋转台,232为固定件,233为第二传感器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炒菜机内的加料装置不能分次序、定时、定量向锅体内加入食材、配料,从而导致菜品味道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锅体1和加料系统2,加料系统2设置在锅体1的上方;

其中,加料系统2包括:料盒20,加料时或后料盒20能够滑动至或滑离锅体1的上方;

承载台21,料盒20由承载台21承载;

料盒移动组件22,料盒移动组件22包括第一电机220,由第一电机220驱动的传动单元221,以及由传动单元221带动料盒20在承载台21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执行单元222;

料盒旋转组件23,料盒旋转组件23能够位于锅体1的上方;包括第二电机230,由第二电机230驱动而能够旋转的旋转台231,旋转台231能够与承载台21衔接,以及设置在旋转台231上且能够固定料盒20的固定件232。

在本实施例中,料盒20可由用户购买成套装有烹饪食材、配料的料盒20,在烹饪前,将购买的装有食材、配料的料盒20,去掉其封装的薄膜后,顺序放置在承载台21上;也可由用户单独购买料盒20,自备料盒20内的食材、配料,并将其安烹饪顺序分别放置在相应料盒20内,最后将装有原料的料盒20放置在承载台21上。

本实施例中,承载台21上相应位置开设有一进料口210,旋转台231设置在进料口210处,当旋转台231未开始转动,处于初始位置时,旋转台231的工作面与承载台21的承载面齐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种类的食材、配料分别装入料盒20内,按烹饪顺序依次将装有原料的料盒20,成列排布在承载台21上,且位于进料口210的一侧,成列排布的延伸方向与料盒20移动方向平行,加料前,装载有最先需要加料食材的料盒20距离进料口210的距离最近,在料盒移动组件22的推动下,所有料盒20均向靠近锅体1上方的方向做直线运动,当料盒20位于进料口210上方,即料盒20位于旋转台231上时,料盒旋转组件23带动其上的料盒20旋转360度或180度,料盒20内的食材或配料,在旋转离心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全部脱离料盒20被投放到锅体1内,避免加料完毕后,料盒20内仍有食材或配料残留,加料完毕后的料盒20在料盒移动组件22的作用下,被与其相邻后侧的料盒20推离旋转台231,这样依次重复上述投料步骤,实现定时、定量、按顺序加料,提高烹饪菜品的品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传动单元221包括螺杆2210和螺母2211,螺杆2210由第一电机220的输出轴驱动而转动;螺母2211旋接在螺杆2210上;

执行单元222包括拨杆2220,拨杆2220能够带动料盒20做往复直线运动,拨杆2220固定连接于螺母2211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220的驱动,为螺杆2210的转动提供动力,螺母2211与螺杆2210匹配,套装在螺杆2210上的螺母2211,在螺杆2210的转动下,做沿螺杆2210轴向上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与螺母2211紧固连接的拨杆2220运动,沿螺杆2210轴向运动的拨杆2220,带动料盒20向靠近或远离锅体1上方的方向运动,从而将料盒20按顺序放置在锅体1上方的旋转台231上,或,在加料完毕后将料盒20由旋转台231上推离,实现顺序加料,提高炒菜机烹饪菜品的品质。

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可以包括丝杠,以将第一电机220的回转驱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推动料盒20作直线往复运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料盒移动组件22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组223,用于检测料盒20所在的位置和移动的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感器组223实时检测螺母2211所处的位置,判断料盒20与旋转台231的相对位置,当检测到料盒20位于旋转台231上时,将相应信息输出到料盒旋转组件23,通过料盒旋转组件23的作用,按制作顺序要求将食材或配料投放入锅体1内,保证菜品品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拨杆2220为u形、c形或方形中的一种,料盒20放置在拨杆2220内。

本实施例中,当拨杆2220为c状结构时,包括固定部22200,以及分别垂直连接在固定部22200两端的工作部22202和推动部22201,工作部22202和推动部22201关于固定部22200的中线对称,固定部22200、工作部22202和推动部22201围绕构成放置空间,料盒20沿固定部22200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放置空间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螺母2211固定连接的拨杆2220能够传递沿螺杆2210轴向上的运动动力,同时,在移动过程中,限定料盒20沿靠近固定部22200方向上的偏移,确保料盒20能被放置到旋转台231上的相应位置;工作部22202、推动部22201分别与位于一列中最前面、最后面的料盒20抵接,一方面,在靠近锅体1上方的运动过程中,推动部22201由推动最后面的料盒20的方式,推动所有料盒20沿靠近或远离锅体1上方的方向运动,另一方面,给予料盒20左右两侧扶持,避免料盒20在移动过程中翻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料盒旋转组件23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组233,第二传感器组233用于检测旋转台231的旋转角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传感器组233用于检测旋转台231的旋转角度,即在料盒20转动加料过程中,实时检测旋转台231上料盒20的转动角度,以此判断是否加料完毕;具体地,料盒20由料盒移动组件22推送到旋转台231上,此时料盒20和旋转台231处于初始位置,需要加料时,在第二电机230的作用下,料盒20和旋转台231由初始位置旋转到加料位置,完成加料后,旋转到最终位置,当第二传感器组233检测到旋转台231处于最终位置时,第二传感器组233将加料完毕的信息发送给料盒移动组件22,料盒移动组件22将加料后的料盒20推离旋转台231,并定时将下一需要加料的料盒20,推送到旋转台231上,实现加料过程的自动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固定件232为电磁吸盘,料盒20能够被电磁吸盘吸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料盒20移动到旋转台231上,并需要向锅体1内添加食材、配料时,为电磁吸盘通电,料盒20底部由电磁吸盘固定到旋转台231上,开始转动加料,当加料完毕后,第二传感器组233检测到旋转台231旋转回初始角度后,为电磁吸盘断电,加料后的料盒20在拨杆2220的带动下,向远离旋转台231的方向移动。

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料盒旋转组件23还可以采用夹爪的方式,代替电磁吸盘固定的方式,具体地,旋转台231上设置有导轨,两个相对设置的抱臂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在导轨上,做相向或相背运动,以实现夹持或释放旋转台231上的料盒2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承载台21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等于料盒20的宽度,料盒20依次设置在凹槽内,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料盒20的移动方向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台21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宽度等于料盒20宽度的凹槽,且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料盒20的移动方向相同,料盒20按加工顺序依次设置在凹槽内,可避免料盒20在移动过程中,沿垂直于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偏移,从而导致料盒20不能准确移动到旋转台231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承载台21能够靠近或远离锅体1的上方,料盒移动组件22设置在承载台21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烹饪时,承载有料盒20的承载台21靠近锅体1的上方,这样,在料盒移动组件22和料盒旋转组件23的作用下,可将料盒20内的原料投放入锅体1内,当不再需要向锅体1内加料,或者烹饪完毕后时,可将承载台21远离锅体1的上方,避免烹饪时,有汤汁飞溅到承载台21上,以保持装置整洁,或者,方便烹饪结束后,用户将烹饪的菜品由锅体1内取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位于锅体1上方的锅盖为承载台21,且锅盖上开设进料口2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与锅体1扣合的锅盖作为承载台21,整个烹饪过程中,承载台21相对于锅体1的位置固定,以确保食材、配料能够完全投放入锅体1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料盒旋转组件23能够靠近或远离锅体1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料时,料盒旋转组件23靠近锅体1上方,当不再需要向锅体1内加料,或者烹饪完毕后时,料盒旋转组件23远离锅体1上方,以避免再烹饪时,料盒旋转组件23与炒菜机内的其它构件干扰,影响烹饪。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料盒旋转组件23设置在锅盖上且位于进料口210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料盒旋转组件23设置在锅盖上,旋转台231位于进料口210处,当有料盒20置于旋转台231上,且需要想锅体1内加料时,在第二电机230的驱动下,旋转台231带动料盒20旋转,固定件232将料盒20固定在旋转台231上,而料盒20内的食材、配料可在旋转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料口210投放入锅体1内,实现加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台231位于进料口210处,这样在料盒旋转组件23的作用下,食材、配料可通过进料口210被完全投放入锅体1内,锅盖,以及进料口210的设置一定程度可限制食材、配料的运动路径,避免在旋转时食材或配料被误投到锅体1外,这样既浪费原料,又不能保证炒菜机内的整洁,以及烹饪菜品的品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料装置设置有能够自动按顺序向锅体1内加料的加料系统2,通过料盒移动组件22将按顺序排列的料盒20,依次推送到位于锅体1上方的料盒旋转组件23上,由料盒旋转组件23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和食材、配料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食材、配料按烹饪顺序,全部投放到锅体1内,料盒20在加料工序后,其内侧壁上不会有食材、配料的残留,保证了烹饪过程中,分顺序、定时、定量添加食材或配料,使得炒菜机烹饪出的菜品味道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