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31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属 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由左连接板1、减振器3、左支撑板4、右 支撑板5和右连接板6组成。减振器位于左(右)支撑板和左(右)连接板之间,将两者 柔性连接(即单面连接),使振动轮自身的振动以及由行走时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在此得 到缓冲,起到减振的作用。该连接结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振动压路机上,但其最大的缺点是 减振器是单面连接着左(右)支撑板和左(右)连接板,其承受着非常大的应力,致使其减 振器性能和整机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减振器受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的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包括左连接板、 减振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右连接板,在所述左支撑板两侧对称安装相同数量的减振 器,左支撑板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又通过连接座与左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右支撑板 两侧也是对称安装相同数量的减振器,右支撑板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又通过连接座与右连 接板连接在一起。这样组成一个减振支撑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上。当压路机静止停放或者在理论水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车架在前轮的分配重量在振 动轮两侧分别通过减振器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两侧受力,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两侧的减振 器与传统连接方式相比,受力可减少一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减振器受力减半(相对传统方案)、使用 寿命大大延长及整机减振性能极佳的目的。

图1为以往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结构原理图。图中附图标记左连接板1、连接座2、减振器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右连接板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 看出,本实用新型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包括左连接板1、连接座2、减振器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和右连接板6,在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左侧左支撑板4两侧对称安装相同数 量的减振器3,左支撑板4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又通过连接座2与左连接板1连接在一起; 在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右侧右支撑板5两侧也是对称安装相同数量的减振器3,右支撑板 5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3又通过连接座2与右连接板6连接在一起。这样组成一个减振支 撑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上。当压路机振动轮两侧地面高低不平时,在振动轮抬起一侧,左(右)支撑板的外 侧,每个减振器上部受拉,下部受压,而左(右)支撑板的内侧,与外侧相对应的每个减振器 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振动轮另一侧减振器受力情况正好相反;可以看出与传统支撑方式, 振动轮一侧减振器受单纯拉力或压力的情况相比,此新型减振支撑结构的减振器受力情况 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延长了同等规格减振器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之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 围,故凡依实用新型之方法和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勻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包括左连接板(1)、减振器(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和右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支撑板(4)两侧对称安装相同数量的减振器(3),左支撑板(4)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3)又通过连接座(2)与左连接板(1)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右支撑板(5)两侧也是对称安装相同数量的减振器(3),右支撑板(5)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3)又通过连接座(2)与右连接板(6)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减振支撑装置,包括左连接板(1)、减振器(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和右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支撑板(4)两侧对称安装相同数量的减振器(3),左支撑板(4)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3)又通过连接座(2)与左连接板(1)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右支撑板(5)两侧也是对称安装相同数量的减振器(3),右支撑板(5)两侧的每一个减振器(3)又通过连接座(2)与右连接板(6)连接在一起。这样组成一个减振支撑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上。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减振器受力减半(相对传统方案)、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及整机减振性能极佳的目的。
文档编号E01C19/28GK201660834SQ20102016290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
发明者修占伟, 唐国义, 程观润, 郭启华 申请人:江阴柳工道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