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29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的抗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工程中,由于地震水平力的作用,桥梁纵桥向受到很大的冲击力,严重时会造成梁体坍塌,后果非常严重。故桥梁抗冲击性能是桥梁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现在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在梁底或者盖梁两侧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块。这种挡块面临的问题是抗冲击性能不好,在短时间内的水平冲击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挡块很容易破坏, 且由于混凝土破坏时极限变形小,缺乏缓冲耗能效果。同时,钢筋混凝土挡块也需设置模板,施工较复杂,且混凝土挡块破坏后不易修复。因此,研究一种简便、有效、实用的缓冲耗能材料是目前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桥梁抗震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冲击装置,该抗冲击装置具有下列优点强度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低弹模,弹性模量低,可以很好的吸收冲击力,达到缓冲效果;破坏时极限变形大,较好的吸收地震能量;可更换性,在破坏后较易取出进行更换。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装置,由纤维丝编织成三维立体网,在三维立体网的网孔内充填可挠性环氧树脂或橡胶材料,形成在方形弹性体,方形弹性体外表面设有碳纤维布。所述纤维丝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三维立体纤维丝编织,充填可挠性环氧树月旨,与混凝土相比,抗冲击装置具有强度高、弹模低的优势,并且在受到撞击时,变形极限大,起到了很好的缓冲耗能效果。在抗冲击装置的外围包裹碳纤维布,增加了极限状态下的拘束效果,并保证在破坏时不易碎裂。该缓冲耗能材料可以在工厂制作加工,设置在冲击体之间(梁体与桥台,梁体与梁体之间),施工方便,并且该材料在抗冲击后便于取出,可更换性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抗冲击装置10,由纤维丝1编织成三维立体网,在三维立体网的网孔2内充填可挠性环氧树脂或橡胶材料3,形成在方形弹性体4,方形弹性体4外表面设有碳纤维布5。纤维丝1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 抗冲击装置10可设置在两个冲击体之间1.梁体与桥台背墙之间;2.当梁体与桥台背墙之间无空间时,放置在桥台台帽前缘,3.梁体与梁体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抗冲击装置,其特征是,该抗冲击装置由纤维丝编织成三维立体网,在三维立体网的网孔内充填可挠性环氧树脂或橡胶材料,形成在方形弹性体,方形弹性体外表面设有碳纤维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纤维丝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
专利摘要一种抗冲击装置,由纤维丝编织成三维立体网,在三维立体网的网孔内充填可挠性环氧树脂或橡胶材料,形成在方形弹性体,方形弹性体外表面设有碳纤维布。该抗冲击装置具有下列优点强度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低弹模,弹性模量低,可以很好的吸收冲击力,达到缓冲效果;破坏时极限变形大,较好的吸收地震能量;可更换性,在破坏后较易取出进行更换。
文档编号E01D19/00GK202298443SQ20112035711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张建东, 张雄文, 王卫, 王新, 邢丹丹 申请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