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597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做抓放动作时,常需要把试件从一个位置移至另外一个位置,在抓取方式上有多种实现形式,可以通过气动、液压及电机控制机械结构实现抓取,往往在机械结构中要求安装电、液、气等控制元件,安装要求较高,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该装置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抓取,无需电、液、气控制,直接通过机械机构的运动实现抓取。利用这样的机械自动抓放装置,可以顺利的将试件从一个地方抓取在另外一个地方放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手抓架、爪块、转轮、套轮和触轮,爪块设置在手抓架上;在爪块的上端一侧设有转轮,另一侧设有回复弹簧;转轮的上端与弹簧连接,转轮的下端与套轮构成棘轮机构;套轮的下端与触轮连接;在转轮的上部圆周上均勻布置有与爪块相配合的槽,且转轮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本实用新型中,在手抓架上设有螺母,弹簧的上端安装在螺母上,弹簧的下端与转轮的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纯机械结构实现取放试件,无需电、液、气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见图1,该装置包括手抓架1、爪块3、转轮6、套轮7和触轮8,爪块3设置在手抓架1上;在爪块3 —侧设有配合的转轮6,另一侧安装有回复弹簧2 ; 转轮6的上端与弹簧5连接,转轮6的下端与套轮7构成圆柱棘轮机构。在手抓架1上设有螺母4,弹簧5的上端安装在螺母4上,弹簧5的下端与转轮6的上端连接。套轮7的下端与触轮8连接;在转轮6的上部圆周上均勻布置槽,且转轮6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 爪块1 一侧安装有套轮6另一侧安装有回复弹簧2。该装置中转轮6和套轮7组成棘轮机构,整个装置向下运动时触轮8与工件台9 接触,
3[0012]由于有一个向下的力,使弹簧5压缩,与此同时,爪块3 —端移动到转轮6下端小径的位置,同时另一端回复弹簧2压缩,此时转轮6在触轮8的作用下与套轮7脱离,当装置离开工件台9后由于弹簧5的回复力,使转轮6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转轮6转动一定角度,爪块3两端移至转轮6上部,由于转轮6上端的圆周上开着均布槽,爪块3实现向左移动,完成抓取工件10的动作。整个装置抓上工件I0后,移至另外工件台,装置向下运动,触轮8与工件台9接触,压缩弹簧5,爪块3右端又移动到转轮6下端小径的位置,转轮6在触轮8的作用下与套轮7脱离,当装置离开工件台9后由于弹簧5的回复力,使转轮6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转轮6转动一定角度,此时爪块3左端在弹簧作用,且右端触点进入转轮6上端的槽中,使爪块3向右移动,实现工件的放置动作。该装置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抓取,无需电、液、气控制,直接通过机械机构的运动实现抓取,可以顺利的将试件从一个地方抓取在另外一个地方放置。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手抓架(1)、爪块(3)、转轮(6)、套轮(7)和触轮(8),爪块(3)设置在手抓架(1)上;在爪块(3)的上端一侧设有转轮(6),另一侧设有回复弹簧(2);转轮(6)的上端与弹簧(5)连接,转轮(6)的下端与套轮(7)构成棘轮机构;套轮(7)的下端与触轮(8)连接;在转轮(6)的上部圆周上均勻布置有与爪块(3) 相配合的槽,且转轮(6)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动抓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手抓架(1)上设有螺母 (4),弹簧(5)的上端安装在螺母(4)上,弹簧(5)的下端与转轮(6)的上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自动抓放装置,该装置包括手抓架、爪块、转轮、套轮和触轮,爪块设置在手抓架上;在爪块的上端一侧设有转轮,另一侧设有回复弹簧;转轮的上端与弹簧连接,转轮的下端与套轮构成棘轮机构;套轮的下端与触轮连接;在转轮的上部圆周上均匀布置有与爪块相配合的槽,且转轮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抓取,无需电、液、气控制,直接通过机械机构的运动实现抓取,可以顺利的将试件从一个地方抓取在另外一个地方放置。
文档编号B25J11/00GK202225213SQ2011203355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杨海波, 郑晨升 申请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