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21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拆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
技术背景[0002]连杆和连杆衬套在发动机中是较重要的零件,连杆衬套内孔表面是一层较软的金属材料,在工作中连杆衬套容易磨损,磨损的连杆衬套需要拆卸,并需要安装新的连杆衬套。现有技术中,拆装连杆衬套时一般是将连杆的一端悬空放置,采用敲打法来拆装衬套。 由于连杆没有平稳放置固定,在重力的敲打下易造成连杆变形和挫伤连杆的小端内孔。另外,由于连杆衬套的壁较薄,连杆衬套的外表面与连杆的小端内孔之间是通过过盈配合的, 过盈量较大,而且连杆和连杆衬套的材质不同,使得两者的膨胀系数差别较大,连杆和连杆衬套在使用中经过反复的受热和冷却后,两者的变形也不同,因此,较难采用普通的工具将连杆衬套从连杆的小端内孔中拆卸下来或装配新的连杆衬套。对于一些大型发动机的连杆衬套,其直径一般较大,外型往往不规则,因此,从连杆的小端内孔中拆卸连杆衬套或者安装新的衬套就更困难。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该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能够较容易地从连杆的小端内孔中拆卸连杆衬套或者安装新的衬套。[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包括拆装工具主体和连杆支撑架,所述拆装工具主体和连杆支撑架相互独立,所述拆装工具主体包括支撑底座、压头、第一支撑压板、油压千斤顶、固定螺杆和第二支撑压板;[0006]所述支撑底座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底座孔;所述固定螺杆为两根,所述两根固定螺杆分别固定于支撑底座的两端部;[0007]所述第一支撑压板套装于所述固定螺杆,所述第一支撑压板可以沿着所述固定螺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压板套装于所述固定螺杆,所述第二支撑压板固定于所述固定螺杆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支撑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压板的上方;[0008]所述油压千斤顶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压板的上面;所述油压千斤顶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和第二支撑压板之间;[0009]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第一支撑压板之间。[0010]所述第一支撑压板和第二支撑压板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圆孔,所述第一支撑压板和第二支撑压板分别利用所述圆孔套装于所述固定螺杆。[0011]所述第二支撑压板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固定螺杆的上端部。[0012]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固定螺杆螺接于所述螺孔。[0013]所述固定螺杆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0014]所述压头包括压头大端和压头小端,所述压头小端的上端部套接固定于所述压头大端的内腔。[0015]所述压头大端的最下端截面为斜面。[0016]所述连杆支撑架包括连杆下支撑板和连杆上支撑板,所述连杆上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连杆下支撑板的上表面。[0017]所述连杆上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连杆下支撑板的上表面的中部。[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包括拆装工具主体和连杆支撑架,拆装工具主体和连杆支撑架相互独立,拆装工具主体包括支撑底座、压头、第一支撑压板、油压千斤顶、固定螺杆和第二支撑压板;支撑底座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底座孔;固定螺杆为两根,两根固定螺杆分别固定于支撑底座的两端部;第一支撑压板套装于固定螺杆,第一支撑压板可以沿着固定螺杆上下移动;第二支撑压板套装于固定螺杆,第二支撑压板固定于固定螺杆的上端部;第二支撑压板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的上方; 油压千斤顶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的上面;油压千斤顶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和第二支撑压板之间;压头设置于支撑底座和第一支撑压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容易地从连杆的小端内孔中拆卸连杆衬套或者安装新的衬套。本实用新型在拆装连杆衬套时很好地保护连杆不被损坏,使得连杆可以重复使用,从而节省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在拆装连杆衬套时比较省力和易操作。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拆装工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拆装工具主体的分解示意图。[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在拆装连杆衬套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杆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装有连杆衬套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装有连杆衬套的连杆的剖视图。[0025]图1至图6的附图标记[0026]101—拆装工具主体、102—连杆支撑架、201—连杆、1—支撑底座、2—压头、 3-第一支撑压板、4一油压千斤顶、5—固定螺杆、6—第二支撑压板、7—螺母、8—底座孔、9一螺孔、10—压头大端、11 一压头小端、21-连杆下支撑板、22-连杆上支撑板、 31-连杆中端、32-连杆小端、33-连杆大端、34-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8]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包括拆装工具主体101和连杆支撑架102,拆装工具主体101和连杆支撑架102相互独立,该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在拆装连杆衬套34的过程中,连杆小端32连接于拆装工具主体101,连杆大端33连接于连杆支撑架102,该连杆支撑架102在拆装连杆衬套34时主要起支撑连杆大端33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连杆201处于平衡状态。[0029]本实施例中,连杆衬套34的内径尺寸为Φ85mm,连杆衬套34的外径尺寸为Φ95 Γ"' mm,连杆小端32的内孔尺寸为Φ95 tm mm,连杆小端32的内孔与连杆衬套34 配合的过盈量为0. 04 0. 085 mm。[0030]拆装工具主体101包括支撑底座1、压头2、第一支撑压板3、油压千斤顶4、固定螺杆5和第二支撑压板6 ;支撑底座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底座孔8,支撑底座1的外形结构是根据连杆小端32的外形结构进行设计和加工而成,由于连杆小端32和连杆衬套34的两端面均为斜面,因此,支撑底座1的底座孔8的端面需要根据连杆小端32和连杆衬套34的端面加工成相同尺寸和角度的端面。支撑底座1主要起支撑连杆小端32的作用。在拆卸和安装衬套34时,支撑底座1使连杆201和衬套34受力均勻,从而防止连杆201或衬套34 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局部变形。[0031]支撑底座1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螺孔9,固定螺杆5为两根,两根固定螺杆5分别螺接于两个螺孔9。两根固定螺杆5也可以分别通过两个螺母固定于支撑底座1。[0032]压头2是由经淬火处理的45钢加工而成,压头2包括压头大端10和压头小端11,压头小端11的上端部套接固定于压头大端10的内腔。压头小端11的尺寸为Φ85 ^S6mm,压头大端10的外径尺寸为Φ94 = mm,在拆装衬套34时,压头小端11套入连杆衬套34的孔里,起到导向和径向定位的作用。由于连杆衬套34的端面为斜面,因此需要将压头 2的压头大端10的最下端截面加工成与连杆衬套34端面的尺寸和角度相同的端面,在拆卸和安装连杆衬套34时,压头大端10的最下端斜面使连杆衬套34的端面受力均勻,尤其在安装新衬套时避免新衬套产生变形。[0033]压头小端11与连杆衬套34的内孔之间需要有较小的间隙配合,才能保证有较好的导向性,以确保在拆卸和安装连杆衬套34时受力均勻,避免产生变形,从而保证连杆201 和连杆衬套34的装配质量。[0034]压头2设置于支撑底座1和第一支撑压板3之间。[0035]第一支撑压板3套装于固定螺杆5,第一支撑压板3可以沿着固定螺杆5上下移动;第二支撑压板6套装于固定螺杆5,第二支撑压板6固定于固定螺杆5的上端部;第二支撑压板6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3的上方;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圆孔,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分别利用圆孔套装于固定螺杆5。第二支撑压板6通过螺母7固定于固定螺杆5的上端部。[0036]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均经过淬火处理,从而增加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的硬度和强度,防止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在受力时产生变形。[0037]在拆卸和安装衬套34时,油压千斤顶4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3的上面,油压千斤顶4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之间;通过计算连杆201和衬套34过盈配合后的受力大小,本实施例选用3T的油压千斤顶4用于拆卸和安装衬套34。[0038]连杆支撑架102包括连杆下支撑板21和连杆上支撑板22,连杆上支撑板22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杆下支撑板21的上表面的中部。[0039]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包括拆装工具主体(101)和连杆支撑架(102),所述拆装工具主体(101)和连杆支撑架(102)相互独立,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工具主体(101)包括支撑底座(1)、压头(2)、第一支撑压板(3)、油压千斤顶(4)、固定螺杆(5)和第二支撑压板 (6);所述支撑底座(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底座孔(8);所述固定螺杆(5)为两根,所述两根固定螺杆(5)分别固定于支撑底座(1)的两端部;所述第一支撑压板(3 )套装于所述固定螺杆(5 ),所述第一支撑压板(3 )可以沿着所述固定螺杆(5)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压板(6)套装于所述固定螺杆(5),所述第二支撑压板(6)固定于所述固定螺杆(5)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支撑压板(6)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压板 (3)的上方;所述油压千斤顶(4)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压板(3)的上面;所述油压千斤顶(4)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之间;所述压头(2)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和所述第一支撑压板(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压板 (3)和第二支撑压板(6)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圆孔,所述第一支撑压板(3)和第二支撑压板(6)分别利用所述圆孔套装于所述固定螺杆(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压板 (6)通过螺母(7)固定于所述固定螺杆(5)的上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螺孔(9),所述固定螺杆(5)螺接于所述螺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杆(5)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1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2)包括压头大端(10)和压头小端(11),所述压头小端(11)的上端部套接固定于所述压头大端(10) 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大端(10) 的最下端截面为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支撑架 (102)包括连杆下支撑板(21)和连杆上支撑板(22),所述连杆上支撑板(22)固定于所述连杆下支撑板(21)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支撑板 (22)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连杆下支撑板(21)的上表面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拆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衬套的拆装工具,其包括拆装工具主体和连杆支撑架,拆装工具主体和连杆支撑架相互独立,拆装工具主体包括支撑底座、压头、第一支撑压板、油压千斤顶、固定螺杆和第二支撑压板;两根固定螺杆分别固定于支撑底座的两端部;第一支撑压板套装于固定螺杆,第一支撑压板可以沿着固定螺杆上下移动;第二支撑压板套装并固定于固定螺杆;油压千斤顶放置于第一支撑压板的上面。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容易地从连杆的小端内孔中拆卸连杆衬套或者安装新的衬套。本实用新型在拆装连杆衬套时很好地保护连杆不被损坏,使得连杆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在拆装连杆衬套时比较省力和易操作。
文档编号B25B27/06GK202283705SQ2011203731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刘建, 旷海中, 谢勇儒 申请人: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