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6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切割和压痕用刀架。
背景技术
在各个加工行业均需要用到切割刀架。例如切割纸或布用的刀架,内安装ー对辊子,其中的一个辊子上套接外周上具有多个刀刃的刀具,刀刃的外周与另ー个辊子的外周相切。被切割物从相切处进料,当马达带动辊子转动吋,刀刃将被切割物切割为设定的尺寸(两相邻刀刃之间的圆周距离)。由于刀刃磨损,经常需要更换刀具。更换刀具时,将刀架整体从切割机床上拆卸下来,然后将备用的刀架更换上去。将刀具从拆卸下来的刀架上卸下来,磨刀,磨好后重新组 装进刀架备用。新换上去的备用刀架调试基准,基准满足标准后开始工作。由此可见,现有的刀架由于是一体的,带来了很多缺点I.更换刀具吋,必须将整个刀架拆卸和重新安装,拆卸和安装一次耗时1-1. 5小时左右,对于争分夺秒的生产线来说,停エ1-1. 5小时损失巨大。2.每台切割机床需要两套刀架,ー套在工作,一套在备用,成本高。3.更换刀架吋,原有的已经调试良好的基准全部丧失,安装新刀架后必须重新调试好后才能开エ,调试时间长、调试过程中的不良品多,因此产量低、成本高。4.更换辊子时,整体刀架拆下的零部件多,碰伤机率高,刀架的精度容易丢失。5.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频繁调试基准,人力资源需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刀架在更换辊子时耗时长、エ况差、成本高的诸多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刀架(1),安装有下辊(7),上方设置第一导轨(4);第二刀架(2),安装有上辊(9),该第二刀架(2)用紧固定位装置(8)固定在该第一刀架(I)上,该第二刀架(2)的下方具有多个导轨轮(3),侧面具有拉手(6)。如上的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中,该上辊(9)和该下辊(7)的外周相切。如上的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中,该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气缸。如上的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中,该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油缸。如上的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中,还具有配套移动车(11),具有高度调节装置(12),该配套移动车(11)的上方具有第二导轨(5)。如上的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中,还具有支架(13),该支架(13)上方具有第二导轨(5),该第二导轨(5)与该第一导轨(4)高度一致。如上的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中,该第一刀架(I)和该第二刀架(2)之间采用凹凸形结构连接。[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更换上辊时,只需将安装上辊的抽屉式刀架沿导轨拉出并卸下到配套的移动车上,将备用的抽屉式刀架沿导轨推进并固定,因此拆卸和安装一次仅需要5-10分钟左右,減少了停机时间,増加了产能。2.每组エ位只需要备用第二刀架,硬件成本降低50%。3.更换刀架时,因需要更换第二刀架,第一刀架(I)的其他部件、下辊均没有移动,因此原有的已经调试良好的基准全部保留,安装新刀架后不需要重新调试即可开エ,减少了调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品。4.更换刀架时,拆下的零部件只有旧辊,碰伤机率低,刀架的精度不易丢失。5.对经验丰富的技木工人的需求量大大降低,降低了人力资源需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在工作状态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的详细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右侧看的装配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更换刀具时,抽取第二刀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外ー个实施例在拆卸状态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使用凹凸形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ー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图I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含第一刀架1,安装下辊7,第一刀架I的上方设置第一导轨4 ;第一刀架I固定在机器设备上,用来加工作业;第二刀架2,用紧固定位装置8固定在该第一刀架I上,第二刀架2的下方安装有多个导轨轮3,侧面具有拉手6。整个第二刀架2就像一个抽屉,详细见图2。第二刀架中,用紧固件10安装上辊9。如图3所示,上辊9和下辊7的外周相切,中间进待加工料,上辊9和下辊7加压滚动时,待加工料进料,上辊周围的ー圈刀刃将待加工料加工完毕。拆卸时(当刀刃磨损,需要磨刀吋),松开紧固定位装置8,抽取拉手6,使第二刀架2上的导轨轮3在第一导轨4上滚动,第二刀架2移出工作位置。详见图4。安装时(更换好备用的第二刀架2后),将第二刀架2沿第一导轨4推入工作位置,然后由紧固定位装置8固定,调整新辊压カ就可以马上正常生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拆卸和安装方便,还可以具有配套移动车11,其上方具有第二导轨5。配套移动车11具有可以调节高度的装置12。调节12,可以使第二导轨5与第一导轨4高度一致,便于第二刀架2的抽出和推入。详见图5。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拆卸和安装方便,还可以具有支架13,其上方具有第二导轨5。第二导轨5与第一导轨4高度一致,便于第二刀架2的抽出和推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气缸,精确定位第二刀架2并固定,上下两部分组合后的精度和一体刀架完全一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实施例中,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油缸,精确定位第二刀架2并固定,上下两部分组合后的精度和一体刀架完全一祥。虽然以上以销子气缸和销子油缸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任何其他的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和调整压カ的紧固定位装置均可以等同替换或者减劣替换。紧固定位装置8也可以为螺丝螺母、夹具等各种紧固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上下刀架分离是通过第二刀架的导轨轮在第一刀架导轨上移动来工作。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使用正反“S”形(凹凸形)结构连接,如图6所示,定位精度闻。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可以见到使用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I.在更换刀具时,只需将安装上辊的抽屉式刀架沿导轨拉出并卸下,将备用的抽屉式刀架沿导轨推进并固定,因此拆卸和安装一次仅需要5分钟左右,減少了停机时间,增加了产能。2.每组エ位只需要备用ー套第二刀架2,硬件成本降低50%。3.更换刀架吋,因只更换第二刀架2,刀架的其他部件、第一刀架I均没有移动,因此原有的已经调试良好的基准全部保留,安装新刀架后不需要重新调试即可开エ,減少了调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品。4.更换刀架时,拆下的零部件只有旧辊,碰伤机率低,刀架的精度不易丢失。5.对经验丰富的技木工人的需求量大大降低,降低了人力资源需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刀架(1),安装有下棍(7),上方设置第一导轨(4); 第二刀架(2),安装有上辊(9),该第二刀架(2)用紧固定位装置(8)固定在该第一刀架(I)上,该第二刀架(2)的下方具有多个导轨轮(3),侧面具有拉手(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干,该上辊(9)和该下辊(7)的外周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干,该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干,该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套移动车(II),具有高度调节装置(12),该配套移动车(11)的上方具有第二导轨(5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干,还具有配套移动车(11),具有高度调节装置(12 ),该配套移动车(11)的上方具有第二导轨(5 )。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该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该紧固定位装置(8)为销子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架(13),该支架(13)上方具有第二导轨(5),该第二导轨(5)与该第一导轨(4)高度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刀架(I)和该第二刀架(2)之间采用凹凸形结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抽取式上下辊分离刀架,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刀架(1),安装有下辊(7),上方设置第一导轨(4);第二刀架(2),安装有上辊(9),该第二刀架(2)用紧固定位装置(8)固定在该第一刀架(1)上,该第二刀架(2)的下方具有多个导轨轮(3),侧面具有拉手(6)。本实用新型更换一次刀具仅需要5-10分钟,减少了停机时间,增加了产能。每台加工机床只需要备用一套具有上辊的刀架,硬件成本降低50%,原有的已经调试良好的基准全部保留,减少了调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品,拆下的零部件只有上辊,碰伤机率低,刀架的精度不易丢失。
文档编号B26D7/26GK202640450SQ2012203198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田中久雄 申请人:上海迁川制版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