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吸锁和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5499阅读:2511来源:国知局
电吸锁和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尾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吸锁和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国内,现有的汽车尾门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动开关门,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用车观念的更新,配备电动尾门系统可使消费者更加能体验到汽车的档次、舒适性和方便性。因此,汽车尾门由手动操作改为电动操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电动尾门所配备的电吸锁主要有如下两种:一种是以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再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电吸锁,通过拉簧、扭簧、驱动盒实现尾门拉紧和开启;一种是以主杆绕点旋转、副杆绕轴旋转最终通过扭簧、驱动盒实现尾门拉紧和开启。上述电吸锁能够确保电动尾门关闭到尾门与尾门周圈胶条碰到的时候能继续压紧,尾门在关闭的过程中力量需要比较小,但是尾门一旦与尾门周圈的胶条开始接触的时候、反弹力开始增大。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是,以上拉动电吸锁的拉线安装位置一般在车前后方向,所需空间大,机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空间小的电吸锁。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吸锁的技术方案包括:

门锁主体、滑块、底板和滑动拉耳;

所述门锁主体与所述底板围成中空腔体,所述门锁主体上设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通的空槽;

所述滑块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往复经过所述空槽,所述滑块上设有斜槽;

所述滑动拉耳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空槽嵌入所述斜槽内,当所述滑块在所述中空腔体内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空槽内往复移动,且所述滑动拉耳的运动轨迹与所述滑块的运动轨迹非重合。

优选的,在上述电吸锁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拉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具有间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嵌入所述门锁主体并与所述第一端的运动轨迹始终重合。

优选的,在上述电吸锁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槽为Z形槽,所述Z形槽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水平边、斜边和第二水平边,所述斜边与所述滑块的运动轨迹线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在上述电吸锁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空腔体为矩形腔体,所述滑块沿所述矩形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空槽沿所述矩形腔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使得所述滑动拉耳的运动轨迹与所述滑块的运动轨迹相垂直。

优选的,在上述电吸锁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拉耳还包括U形锁钩,所述U形锁钩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围成封闭体。

优选的,在上述电吸锁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槽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贯穿所述滑块的中空穿线圆柱,所述中空穿线圆柱的外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门锁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的第二缺口。

优选的,在上述电吸锁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门锁主体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提及的电吸锁的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盒和与所述驱动盒的两侧连接的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所述第一拉线和所述第二拉线一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拉线、所述第二拉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后嵌入所述中空穿线圆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施例中滑块在门锁主体与底板围成的中空腔体内可移动并往复经过位于门锁主体上的空槽,滑块上设有一斜槽,滑动拉耳的第一端嵌入该斜槽内,在滑块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端与斜槽和空槽相对运动,且第一端的运动轨迹与滑块的运动轨迹非重合。通过门锁主体、滑动拉耳、滑块就实现了滑动拉耳可沿车内侧和车外侧方向移动,结构简单,且滑块的整体运动空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吸锁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空间小的电吸锁。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吸锁5的技术方案包括:

门锁主体1、滑块3、底板4和滑动拉耳2,门锁主体1和底板4可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为不可拆卸连接。其中:

门锁主体1和底板4之间围成中空腔体,由于门锁主体1上设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空槽12,所以中空腔体为非封闭腔体;

滑块3可移动的安装在门锁主体1与底板4围成的中空腔体内,在滑块3的移动过程中,滑块3位于空槽12的下方并可往复经过空槽12。滑块3上设有斜槽31,斜槽31可以贯穿滑块3,也可以不贯穿滑块3,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滑动拉耳2包括具有第一端22,第一端22通过空槽12嵌入斜槽31内,当滑块3在中空腔体内往复运动时,第一端22分别与斜槽31和空槽12相对运动,且滑动拉耳2的运动轨迹与滑块3的运动轨迹非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施例中滑块3在门锁主体1与底板4围成的中空腔体内可移动并往复通过位于门锁主体1上的空槽12,滑块3上设有一斜槽31,滑动拉耳2的第一端22嵌入该斜槽31内,在滑块3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端22与斜槽31和空槽12相对运动,且第一端22的运动轨迹与滑块的运动轨迹非重合。通过门锁主体1、滑动拉耳2、滑块3就实现了滑动拉耳2可沿车内侧和车外侧方向移动,结构简单,且滑块3的整体运动空间小。

下面分别针对滑动拉耳2、滑块3进行详细说明:

(1)滑动拉耳2

滑动拉耳2除了包括具有嵌入斜槽31内的第一端22外,还包括与第一端22为一体结构的第二端21,第一端22和第二端21两者之间具有间隔,第二端21也嵌入门锁主体1并与第一端22的运动轨迹始终重合,为了实现第二端21在门锁主体1内移动,门锁主体1上可以设有供第二端21移动的滑槽。

滑动拉耳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U形锁钩23,U形锁钩23与第一端22和第二端21围成封闭体。

(2)滑块3

滑块3的斜槽31可以为Z形槽,Z形槽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水平边311、斜边和第二水平边312,滑块3的运动轨迹线为直线,斜边与滑块3的运动轨迹线的夹角为钝角。当第一端22在斜槽31内移动至第一水平边311和第二水平边312时,滑动拉耳2和滑块3均有一个车前后方向的锁闭状态,因为滑块3先移动一段距离,滑动拉耳2的第一端22刚好脱离第一水平边311,解除锁闭状态;然后在滑块3继续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拉耳2才开始移动,移动到Z形槽的第二水平边312的时候,滑动拉耳2的第一端22刚好接触第二水平边312,滑块3再继续移动后形成第二个锁闭状态。

斜边提供给滑动拉耳2一个向靠近车内或向靠近车外方向移动的作用力,当第一端22由第一水平边311移动至第二水平边312时,滑动拉耳2在空槽内的位置由外侧移动至内侧,滑动拉耳2沿着靠近车内的方向移动,当第一端22由第二水平边312移动至第一水平边311也就是沿反向移动时时,滑动拉耳2沿着靠近车外的方向移动。当中空腔体为矩形腔体,滑块3可沿矩形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空槽12沿矩形腔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此处的宽度方向是指滑动拉耳2向车内或车外移动的方向,使得滑动拉耳2的运动轨迹与滑块3的运动轨迹相垂直。

斜槽31的两侧还可以设有一个贯穿滑块3的中空穿线圆柱33,中空穿线圆柱33位于滑块3的两个相对的边角上,中空穿线圆柱33的外侧设有第一缺口32,门锁主体1上设有与第一缺口32相对应的第二缺口13。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图1所示的电吸锁5的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该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固定在汽车尾门框底部即原车尾门的锁钩处。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盒8和与驱动盒8的两侧连接的第一拉线6和第二拉线7,第一拉线6和第二拉线7的外部设有一个拉线套,第一拉线6和第二拉线7可在拉线套上拉出或收回。拉线套固设在门锁主体1上的第二缺口13上,第一拉线6和第二拉线7穿过第一缺口32后嵌入中空穿线圆柱33,使得第一拉线6和第二拉线7分别与滑块3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将第一拉线6、第二拉线7、驱动盒8与电吸锁5装配好后,通过操作车匙遥控器或汽车尾门的按键开关,通电控制撑杆、驱动尾门关闭,尾门关闭到与尾门胶条接触的位置,尾门的上门锁扣到电吸锁5的滑动拉耳2,然后驱动盒8控制第二拉线7拉动滑块3使得滑块3挤动滑动拉耳2沿着靠近车内的方向移动直到滑动拉耳2与滑块3形成锁闭状态,尾门完全关闭。

汽车尾门末端拉紧传动机构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汽车尾门关闭:尾门被驱动关闭到与尾门胶条接触的位置,尾门的上门锁扣到电吸锁5的滑动拉耳2,此时滑动拉耳2与滑块3有一个车前后方向的锁闭状态,然后驱动盒8拉动第二拉线7,第二拉线7拉动滑块3使得滑块3挤动滑动拉耳2沿着靠近车内的方向移动,直到滑动拉耳2与滑块3形成锁闭状态,尾门关紧。如图2所示,所有的部件都安装在门锁主体1与底板4所形成的中空腔体内。

2、汽车尾门开启:尾门开启时,会由遥控钥匙或其他的开关按钮给原车上门锁提供一个信号、原车上门锁电机驱动门锁锁扣打开,尾门再被撑杆或类似的其他部件驱动远离电吸锁5,同时电吸锁5的驱动盒8拉动第一拉线6,第一拉线6拉动滑块3使滑块3挤动滑动拉耳2沿着靠近车外的方向移动直到滑动拉耳2与滑块3形成锁闭状态,等待下一次尾门关闭,进而形成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