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车身定位底架。
背景技术:
白车身是指完成焊接但未涂装之前的车身,是指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的总成包括车顶盖、翼子板、发动机盖、行李箱盖和车门,但不包括附件及装饰件的未涂漆的车身。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整车的基础——白车身的质量必须得到严格的保障,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了保证内外饰的装配质量,白车身的焊接装配尺寸就要求必须满足预定的理论状态,因此需要依靠三坐标测量(CMM)给予量化反映,以便提供改进的方向。
不同型号的白车身通常需要使用不同的支撑平台(底架)来支撑,当生产多种型号白车身时候往往需要多个相应配合的支撑平台(底架)。多个不同型号的支撑平台(底架)占用的生产面积较大,支撑平台(底架)的移动、更换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白车身定位底架,解决底架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车身定位底架,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架前侧壁的第一衬板和固定连接于底架后侧壁的第二衬板,所述的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上表面均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的横向导轨上表面设置有左横向导块和右横向导块,所述的横向导轨上方设置有左滑板和右滑板,所述的左滑板底面与左横向导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右滑板底面与右横向导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滑板和右滑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条纵向导轨,所述的纵向导轨上表面均设置有上纵向导块和下纵向导块,所述的纵向导轨上方设置有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的上滑板底面与上纵向导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滑板底面与下纵向导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滑板上表面和下滑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的底架内部设置有横向丝杠,所述的左滑板底面和右滑板底面对应横向丝杠位置固定连接有横向螺母座,所述的底架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横向丝杠的横向电机,所述的左滑板和右滑板上表面位于两个纵向导轨之间设置有纵向丝杠,所述的上滑板和下滑板底面对应纵向丝杠位置固定连接有纵向螺母座,所述的左滑板和右滑板对应底架后侧壁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纵向丝杠的纵向电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架为长方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架侧壁底端设置有调节底架水平平衡的可调脚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均为直线导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横向丝杠和纵向丝杠均为滚珠丝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横向丝杠和纵向丝杠的表面螺纹均以丝杠的中间线为对称轴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白车身定位底架,通过设置可相对运动的左滑板和右滑板、可相对运动的上滑板和下滑板等装置实现了底架支撑住重复多次定位的功能,通过输入参数自动适应不同型号的白车身,大大增加底架的通用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横向导轨,5.左横向导块,6.右横向导块,7.左滑板,8.右滑板,9.纵向导轨,10.上纵向导块,11.下纵向导块,12.上滑板,13.下滑板,14.支撑柱,15.横向丝杠,16.横向螺母座,17.横向电机,18.纵向丝杠,19.纵向螺母座,20.纵向电机,21.可调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白车身定位底架,包括底架1,底架1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架1前侧壁的第一衬板2和固定连接于底架1后侧壁的第二衬板3,第一衬板2和第二衬板3上表面均设置有横向导轨4,横向导轨4上表面设置有左横向导块5和右横向导块6,横向导轨4上方设置有左滑板7和右滑板8,左滑板7底面与左横向导块5上表面固定连接,右滑板8底面与右横向导块6上表面固定连接,左滑板7和右滑板8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条纵向导轨9,纵向导轨9上表面均设置有上纵向导块10和下纵向导块11,纵向导轨9上方设置有上滑板12和下滑板13,上滑板12底面与上纵向导块10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滑板13底面与下纵向导块11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滑板12上表面和下滑板13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底架1内部设置有横向丝杠15,左滑板7底面和右滑板8底面对应横向丝杠15位置固定连接有横向螺母座16,底架1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横向丝杠15的横向电机17,左滑板7和右滑板8上表面位于两个纵向导轨9之间设置有纵向丝杠18,上滑板12和下滑板13底面对应纵向丝杠18位置固定连接有纵向螺母座19,左滑板7和右滑板8对应底架1后侧壁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纵向丝杠18的纵向电机20。
底架1为长方形结构,底架1侧壁底端设置有调节底架1水平平衡的可调脚垫21,横向导轨4和纵向导轨9均为直线导轨,横向丝杠15和纵向丝杠18均为滚珠丝杠,横向丝杠15和纵向丝杠18的表面螺纹均以丝杠的中间线为对称轴对称。
实施例1:使用底架配合不同型号的白车身时,一种白车身定位底架,包括底架1,底架1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架1前侧壁的第一衬板2和固定连接于底架1后侧壁的第二衬板3,第一衬板2和第二衬板3上表面均设置有横向导轨4,横向导轨4上表面设置有左横向导块5和右横向导块6,横向导轨4上方设置有左滑板7和右滑板8,左滑板7底面与左横向导块5上表面固定连接,右滑板8底面与右横向导块6上表面固定连接,左滑板7和右滑板8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条纵向导轨9,纵向导轨9上表面均设置有上纵向导块10和下纵向导块11,纵向导轨9上方设置有上滑板12和下滑板13,上滑板12底面与上纵向导块10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滑板13底面与下纵向导块11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滑板12上表面和下滑板13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底架1内部设置有横向丝杠15,左滑板7底面和右滑板8底面对应横向丝杠15位置固定连接有横向螺母座16,底架1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横向丝杠15的横向电机17,左滑板7和右滑板8上表面位于两个纵向导轨9之间设置有纵向丝杠18,上滑板12和下滑板13底面对应纵向丝杠18位置固定连接有纵向螺母座19,左滑板7和右滑板8对应底架1后侧壁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纵向丝杠18的纵向电机20。
底架1为长方形结构,底架1侧壁底端设置有调节底架1水平平衡的可调脚垫21,横向导轨4和纵向导轨9均为直线导轨,横向丝杠15和纵向丝杠18均为滚珠丝杠,横向丝杠15和纵向丝杠18的表面螺纹均以丝杠的中间线为对称轴对称。
对应不同型号的白车身输入不同参数,横向电机17和纵向电机20分别控制横向丝杠15和纵向丝杠18移动支撑柱14,使得支撑柱14可以随不同型号的白车身改变其位置,从而增加底架1的通用性。
纵向丝杠18和横向丝杠15表面的螺纹是对称设置的,这样便于横向丝杠15转动时左滑板7和右滑板8能相向或者相对运动(纵向丝杠18原理一致)。
实施例2:不使用时,一种白车身定位底架,包括底架1,底架1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架1前侧壁的第一衬板2和固定连接于底架1后侧壁的第二衬板3,第一衬板2和第二衬板3上表面均设置有横向导轨4,横向导轨4上表面设置有左横向导块5和右横向导块6,横向导轨4上方设置有左滑板7和右滑板8,左滑板7底面与左横向导块5上表面固定连接,右滑板8底面与右横向导块6上表面固定连接,左滑板7和右滑板8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条纵向导轨9,纵向导轨9上表面均设置有上纵向导块10和下纵向导块11,纵向导轨9上方设置有上滑板12和下滑板13,上滑板12底面与上纵向导块10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滑板13底面与下纵向导块11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滑板12上表面和下滑板13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底架1内部设置有横向丝杠15,左滑板7底面和右滑板8底面对应横向丝杠15位置固定连接有横向螺母座16,底架1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横向丝杠15的横向电机17,左滑板7和右滑板8上表面位于两个纵向导轨9之间设置有纵向丝杠18,上滑板12和下滑板13底面对应纵向丝杠18位置固定连接有纵向螺母座19,左滑板7和右滑板8对应底架1后侧壁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纵向丝杠18的纵向电机20。
底架1为长方形结构,底架1侧壁底端设置有调节底架1水平平衡的可调脚垫21,横向导轨4和纵向导轨9均为直线导轨,横向丝杠15和纵向丝杠18均为滚珠丝杠,横向丝杠15和纵向丝杠18的表面螺纹均以丝杠的中间线为对称轴对称。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