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782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用各种机械化设备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火灾隐患比比皆是,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火灾17.2万起、亡911人、伤756人、已核算直接财产损失19.2亿元,而引发火灾事故原因的前两位分别是电气原因和生活用火不慎,因此如果我们能有一种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在各类家用电器、汽车、厨房等这种狭小空间出现火灾苗头时及时对准着火点将其控制,往往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即使作为灭火装置没能控制火势,但作为一种辅助逃生工具,能辅助逃生大大减少人员伤亡也非常有必要,如发生汽车火灾,而车窗门又无法正常打开时,用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上的安全锤击破玻璃窗顺利逃生。

在本实用新型以前的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相似的产品由于功能比较单一,仅仅作为灭火器使用,在辅助逃生上则无能为力,因此其实用性较差,另外由于装置中所使用的固态灭火剂易吸潮,如果不作适当处理,则会因为灭火剂吸潮而大大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其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功能单一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包括筒体,筒体一端安装有手柄,另一端安装有喷口板;喷口板上开有孔径为7~10mm的通孔;筒体内装有采用真空包装的固态灭火剂,并于邻近喷口板的一端安装有点火药包;固态灭火剂两端均固定有卡簧;卡簧邻近固态灭火剂的一侧安装有网孔板;

手柄具有腔体,其邻近筒体的一端凸出呈台阶状,其内安装有能产生电能的启动器,启动器与设置于点火药包内的脉冲点火头连接。

优选地,筒体内壁开有位于固态灭火剂两端的凹槽,卡簧嵌入凹槽内。

优选地,凹槽径深为0.2~0.3mm。

优选地,喷口板上贴有带有夜光功能的防潮防腐保护贴。

优选地,固态灭火剂表面设置有耐火保护套。

优选地,手柄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启动器通过按压接触的启动按钮;启动按钮与启动器之间设置有贯穿手柄的保险拉环。

优选地,手柄与网孔板之间设置有材质为硅酸铝纤维的隔热层。

优选地,手柄末端的一侧设置有挂钩,另一侧内设置有U形卡槽;U形卡槽内安装有突出至手柄外部的安全锤;并于邻近安全锤处设置有割绳器。

优选地,割绳器内安装有齿形刀片。

优选地,安全锤上设置有保护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筒体内的固态灭火剂采用真空包装,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因受潮而引起装置灭火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装置的灭火效率。

2、固态灭火剂被紧紧包裹于耐火保护套内,在进行抽真空操作时,可防止固态灭火剂内的粉末有任何掉落情况,降低了真空袋漏气的几率;同时还可在固态灭火剂燃烧时使其保持稳定性,提升灭火效率。

3、手柄与网孔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可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到手柄,避免装置工作时烫伤操作人员。

4、喷口板上开设有7~10mm的通孔,与网孔板配合,可有效的控制固态灭火剂的喷放速率,提升灭火功能的可靠性。

5、带夜光功能的防潮防腐保护贴,保证在黑暗的情况下快速找到装置,同时封住喷口板上的开孔,避免异物进入装置内,影响装置使用。

6、手柄上设置的保险拉环可有效防止因碰撞或其他原因产生的误启动。

7、手柄上设置有便于放置装置的挂钩,还设置有安全锤和割绳器,安全锤嵌入U形槽内,防止安全锤在使用时脱落,在紧急情况下,如被困车里而窗户无法开启时,可用该灭火器上的安全锤击破窗户玻璃逃生,并在安全锤上设置有保护胶套,可避免被安全锤划伤;割绳器可在紧急情况下割断安全带,以便于被困人员逃生。

8、卡簧嵌入设置于固态灭火剂两端的凹槽内,网孔板安装于卡簧上,可防止固态灭火剂在释放过程中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柄的俯视图;

图3为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启动器;3、隔热层;4、网孔板;5、连接线;6、筒体;61、凹槽;7、喷口板;8、点火药包;9、固态灭火剂;10、启动按钮;11、保险拉环;12、安全锤;13、挂钩;14、卡簧;15、割绳器;16、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带有辅助逃生功能的便携式灭火装置,包括筒体6,筒体6的一端安装有手柄1,另一端安装有喷口板7,喷口板7与筒体6之间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拆卸维护,同时,为有效的控制固态灭火剂的喷放速率,提升灭火效率,在喷口板7上开有7~10mm的通孔,根据需要,选择具有不同孔径的喷口板7进行使用。

另外,还在喷口板7上贴有带夜光功能的防潮防腐保护贴,保证在黑暗的情况下快速找到装置,同时封住喷口板上的开孔,避免异物进入装置内,影响装置使用。

为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在筒体6表面喷涂有无机硅高温喷漆,提升装置耐高温性能以及防腐蚀性能。

如图1所示,筒体6内装有包裹于真空袋内的固态灭火剂9,固态灭火剂9采用真空包装,完全与空气隔绝,可避免固态灭火剂9受潮,以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灭火效率。

固态灭火剂9还被紧紧包裹于耐火保护套内,在进行抽真空操作时,可防止固态灭火剂9内的粉末有任何掉落情况,降低了真空袋漏气的几率;同时还可在固态灭火剂9燃烧时使其保持稳定性,提升灭火效率。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筒体6内壁开有位于固态灭火剂9两端的凹槽61,卡簧14嵌入凹槽61内,卡簧14邻近固态灭火剂9的一侧安装有网孔板4,网孔板4与固态灭火剂9和喷口板7之间均具有间隙,防止固态灭火剂9在释放过程中移动,优选凹槽61径深为0.2~0.3mm。

如图1所示,固态灭火剂9邻近喷口板7的一端设置有点火药包8,点火药包8通过绝缘胶带和网孔板固定于真空袋上,装置工作时,点火药包8触发固态灭火剂9释放,进行灭火。

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1一端呈凸出台阶状,并嵌入筒体6内,与筒体6通过卡接的方法连接,同时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还采用螺栓对卡接部位进行固定;另一端为平滑端。

如图1所示,手柄1与网孔板4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装置工作时,隔热层3可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使热量无法传递至手柄1处,避免烫伤灭火人员,实施时,优选隔热层3材质为硅酸铝纤维。

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1邻近筒体6的一端设置为凸出的台阶状结构,其内设置有启动器2,启动器2与设置于点火药包8内的脉冲点火头通过连接线5连接,点火药包8在启动器2的控制下工作。

如图2所示,启动器2上的启动按钮10通过按压的方式与启动器2接触,并凸出于手柄1外部,设置为三角形,便于准确快速的启动装置,并在启动按钮10上贴有夜光贴,便于在光照弱或者无光照情况下也能快速找到启动按钮10。

另外,为避免装置因在碰撞或其他情况下发生误启动,在启动器2和启动按钮10之间设置有保险拉环11,保险拉环11贯穿手柄1,其两端均露出于手柄1外部。

启动器2设计为一种可自发产生电能的装置,即当按压启动按钮10时,启动器2产生电能,并通过连接线5传递至点火药包8,控制点火药包8工作,因此,本装置工作时不需连接外部电源,可避免出现因电源电量不足或无法获得电源而无法启动装置的情况。

如图2所示,手柄1远离筒体6的一端为平滑端,其一侧外部设置有便于放置装置的挂钩13,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突出至手柄1外部的安全锤12,安全锤12嵌入卡槽内,可防止安全锤在实用过程中脱落。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邻近安全锤12处设置有割绳器15,割绳器15内设置有刀片16,优选刀片16为齿状刀刃,可在紧急情况下割断安全带逃生。

在紧急情况下,如被困车里而窗户无法开启时,可使用安全锤12击破车窗玻璃进行逃生,为避免被安全锤12划伤,在安全锤12上设置有保护胶套。

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如下阐述:

当需要进行灭火时,拉出保险拉环11,按下启动按钮10,启动器2即产生电能,电能通过连接线5传递至点火药包8,并触发点火药包8,固态灭火剂9在点火药包8的触发下呈气体状释放,并通过喷口板7上的通孔喷出,进行灭火。

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