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多层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14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农业用多层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的特征在于,在全部层厚度小于0.15mm且具有至少3层以上的多层膜的任意层中含有占膜的全部层的3重量%以上的无机化合物,所述无机化合物含有选自Si、Al、Mg、Ca、Li中的至少1种原子作为其构成成分,并且在各任意层中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如下式(1)所表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及至少一种以上的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苯并三唑骨架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该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能够实质性完全遮蔽300nm~380nm的紫外线。,式中,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
【专利说明】农业用多层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在加工为膜材或片材的情况下,其紫外线遮蔽性优异、同时还可抑制渗出等所致的透光性和防雾性的降低;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可抑制因长期使用所致的紫外线吸收能力的降低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涉及在棚室内环境下在病害菌或霉菌的繁殖抑制、害虫防治性和内衬材料的抗劣化性等方面也优异、并且降低了因紫外线吸收剂所致的环境影响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
【【背景技术】】
[0002]农业用棚室在逐年大型化,为了利用膜将棚室覆盖起来所进行的膜铺展作业需要许多的人手。另一方面,农业从业者的人数逐年减少、同时正在向高龄化发展,在每年的铺展作业中,处于难以确保人手的状况。鉴于这样的状况,对于在棚室中进行铺展的膜来说,要求开发出铺展作业容易、至替换为止的使用期间尽可能长的膜,换言之,要求开发出具有2年以上的长寿命、经过长时间也可保持最初性能的高性能农业用膜。
[0003]在这样的被覆材料中,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体的农业用聚烯烃系树脂膜的密度小于氯化乙烯树脂,因而质轻,并且即使进行焚烧,有毒气体的产生也较少,由于无需添加增塑剂,因而也没有因渗出所致的固化的问题,进一步地,无需进行用于连接的粘接加工即可利用吹胀成型法低成本地提供宽幅的膜,因这些原因等,所述农业用聚烯烃系树脂膜被积极地应用。
[0004]另一方面,以往已知有向农业用膜中少量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来隔离(力〃卜)部分紫外线、防止农业用膜的紫外线劣化的方法,目前,进一步制作出了可实质上完全隔离紫外线区域(300nm~380nm)的全部紫外线的紫外线隔离膜,通过棚室内环境下的病害菌或霉菌的繁殖抑制、害虫防治性而尝试进行减农药栽培。
[0005]在农业用聚烯烃系树脂膜中,有0.15mm厚度以上的长期铺展型与小于0.15mm的短期~中期铺展型,根据作物的栽培方式或棚室的结构、各地域的最佳栽培方法等来结合使用方法进行选择。
[0006]在全部膜厚度小于0.15mm的较薄的农业用膜中,为了完全隔离紫外线,需要在膜中以较高浓度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但是,若添加高浓度的紫外线吸收剂,则存在由于紫外线吸收剂的渗出而招致膜的失透或防雾性降低的情况。
[0007]另一方面,在加入有不会渗出的最大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由于紫外线吸收剂本身的失效而无法长期维持初期紫外线隔离性,这成为问题。另外,铺展初期或随着时间的经过之后,其多为实际上会透过可期待紫外线遮蔽效果的波段中的一部分的膜,期待对其进行改良。
[0008]对于配合在聚烯烃系树脂材料中的紫外线吸收剂来说,以往是以镍系化合物为中心的,但近年来开发出了二苯甲酮型、苯并三唑型、三嗪型等紫外线吸收剂,并向各种用途中展开。
[0009]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分别具有其结构所特有的吸收波段,并且,根据其结构、分子量等,与基材树脂的相容性不同。在农业用聚烯烃系膜中,为了扩大紫外线的吸收域且提高紫外线吸收能力的保持性还进行了各种尝试,特别是从紫外线的吸收域的方面考虑,多使用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0010]另一方面,最近在一部分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具有苯并三唑骨架、同时具有特定取代基的化合物)中有关于生物浓缩性和有毒性的揭示,其被指定为第一种特定化学物质、第一种监视化学物质等,因而特别对于室外使用的工业制造品来说,其应用成为问题,要求开发出不使用这些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品。
[0011]关于这样的环境影响,已经明确了根据化合物取代基种类的不同其程度不同,但无法得到与结构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具体使用何种结构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可适当地作为农业用膜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0012]【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该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实质上可完全隔离能够期待紫外线遮蔽效果的程度的较宽波段的紫外线、长期紫外线吸收能力不会降低、因使用所致的环境影响度低。
[0014]【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下述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该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的特征在于:在全部层厚度小于0.15mm且具有至少3层以上的多层膜的任意层中含有占膜的全部层的3重量%以上的无机化合物,该无机化合物含有选自S1、Al、Mg、Ca、Li中的至少I种原子作为其构成成分;并且在各任意层中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如下式(I)所表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及至少一种以上的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苯并三唑骨架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该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能够实质性完全遮蔽300nm~380nm的紫外线;进一步优选为在表面层以外的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 > 表面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
[0016]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是全部层厚度小于0.15mm的具有至少3层以上的聚烯烃系多层膜,在所述聚烯烃系多层膜的任意层中含有占膜的全部层的3重量%以上的无机化合物,所述无机化合物含有选自S1、Al、Mg、Ca、Li中的至少I种原子作为其构成成分,并且在各任意层中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如下式(I)所表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及至少一种以上的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苯并三唑骨架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该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能够实质性完全遮蔽300nm~380nm的紫外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中,式(I)所表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0n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式(I)所表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为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苯并三唑骨架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如下式(2)所示;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条件: 中间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X〉内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Y,且x>外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Z。
6.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多层膜的表面层以外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而成的。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在聚烯烃系多层膜的至少I层含有乙烯(A)与下式(3)所表示的环状氨基乙烯基化合物(B)的共聚物;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中,在所述多层膜的内层的表面上设有防雾性涂膜。
9.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中: (1)所述多层膜的外层含有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对乙烯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进行共聚而得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茂金属聚乙烯)和高压自由基法低密度聚乙烯(HP-LDPE)作为树脂成分; (2)所述多层膜的中间层含有乙酸乙烯酯含量为10重量%~25重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主成 分; (3)所述多层膜的内层含有乙酸乙烯酯含量为3重量%~10重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主成分。
10.一种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是全部层厚度小于0.15mm的具有至少3层以上的聚烯烃系多层膜,所述聚烯烃系多层膜的任意层中含有占膜的全部层的3重量%以上的无机化合物,所述无机化合物含有选自S1、Al、Mg、Ca、Li中的至少I种原子作为其构成成分,并且在任意层中含有如下式(Ib)或(Ic)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该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能够实质性完全遮蔽300nm~380nm的紫外线.-^4 ,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的条件: 中间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x>内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Y、且x>外层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率Z。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多层膜的表面层以外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而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0~12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在聚烯烃系多层膜的至少I层中含有乙烯(A)与下式(3)所表示的环状氨基乙烯基化合物(B)的共聚物;
14.如权利要求10~13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中,在所述多层膜的内层的表面设有防雾性涂膜。
15.如权利要求10~14的任一项所述的农业用聚烯烃系多层膜,其中: (1)所述多层膜的外层含有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对乙烯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进行共聚而得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茂金属聚乙烯)和高压自由基法低密度聚乙烯(HP-LDPE)作为树脂成分; (2)所述多层膜的中间层含有乙酸乙烯酯含量为10重量%~25重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主成分;(3)所述多层膜的内层含有乙酸乙烯酯含量为3重量%~10重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 A)作为主成分。
【文档编号】B32B27/18GK103538327SQ20121055182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市村拓野 申请人: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