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加工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棉花生产线用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棉花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直接对籽棉进行加工,使之成为皮棉、短绒、棉籽的过程。棉花加工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即准备阶段、加工阶段和成包阶段。准备阶段采用烘干(或加湿)、清理工艺方法,为后续加工提供含水适宜、充分松懈且清除了大部分外附杂质和部分原生杂质的籽棉。加工阶段对籽棉、棉籽进行轧、剥,对皮棉、短绒进行清理,对不孕籽等下脚料进行清理回收,以获得棉花加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成包阶段将单位体积重量很小的松散而富有弹性的皮棉、短绒压缩成型、包装、便于运输、储存和保管。
棉花加工工艺过程包括的主要工序有籽棉预处理、轧花、剥绒、下脚料清理回收、打包等。现有的棉花加工技术,将籽棉通过皮带输送到轧花机,籽棉经轧花机加工,使棉纤维与棉籽分离,第一,籽棉容易残留在皮带表面,不利于清洗,第二,在皮带末端倾倒籽棉的时候,籽棉容易洒落到地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防止籽棉洒落的棉花生产线用导向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棉花生产线用导向装置,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的驱动滚筒,传输皮带,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上滑动架,套接在上滑动架的上滚动轴承,下滑动架,套接在下滑动架的下滚动轴承,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上端连接上滚动轴承,所述活动转轴下端连接下滚动轴承,所述活动转轴外套有清洗毛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活动转轴带动清洗毛刷在传输皮带上来回运动,清理传输皮带表面残留的籽棉。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滚动轴承设有上限位旋盖,所述上滚动轴承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上限位旋盖内侧壁设有和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下滚动轴承设有下限位旋盖,所述下滚动轴承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下限位旋盖内侧壁设有和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为了便于拆卸活动转轴,对清洗毛刷进行清洗,活动转轴两端的上限位旋盖和上滚动轴承采用螺纹连接,下限位旋盖和下滚动轴承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机架末端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包括导向横板,位于导向横板两侧的导向侧板,所述导向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向横板上端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导向侧板和机架内侧壁,所述导向横板下端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导向侧板和机架内侧壁。
为了避免皮带末端倾倒籽棉的时候,籽棉洒落到地上,机架末端增设导向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通孔为条形孔。
采用条形孔的第一通孔,便于调整导向板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棉花生产线用导向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机架1,驱动滚筒2,传输皮带3,清洗机构4,上滑动架5,上滚动轴承6,下滑动架7,下滚动轴承8,活动转轴9,清洗毛刷10,上限位旋盖11,外螺纹12,下限位旋盖13,导向板14,导向横板15,导向侧板16,第一通孔17,双头螺栓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棉花生产线用导向装置,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1上的驱动滚筒2,传输皮带3,还包括清洗机构4,清洗机构4包括上滑动架5,套接在上滑动架5的上滚动轴承6,下滑动架7,套接在下滑动架7的下滚动轴承8,活动转轴9,活动转轴9上端连接上滚动轴承6,活动转轴9下端连接下滚动轴承8,活动转轴9外套有清洗毛刷10。
优选实施方案中,上滚动轴承6设有上限位旋盖11,上滚动轴承6外壁设有外螺纹12,上限位旋盖6内侧壁设有和外螺纹12匹配的内螺纹(图示未画出);下滚动轴承8设有下限位旋盖13,下滚动轴承8外壁设有外螺纹12,下限位旋盖13内侧壁设有和外螺纹12匹配的内螺纹(图示未画出)。
机架1末端设有导向板14,导向板14包括导向横板15,位于导向横板15两侧的导向侧板16,导向侧板16上设有第一通孔17,导向横板15上端通过双头螺栓18连接导向侧板16和机架1内侧壁,导向横板15下端通过双头螺栓18连接导向侧板16和机架1内侧壁。
第一通孔17为条形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棉花生产线用导向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