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输送量校正方法

文档序号:248054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输送量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输送量校正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记录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量的校正,其中该记录装置交替地进行对记录介质的图像的记录和记录介质的输送,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文字处理机(word processor)、个人计算机、以及传真机等信息输出装置,将所希望的文字、图像等信息记录到用纸、胶片等薄片(sheet)状的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机已被广泛使用。
作为打印机的记录方式,各种各样的方式已为人所知,而喷墨方式基于能够对用纸等记录介质进行非接触记录、容易实现彩色化、以及优异的静音性等原因,近年来尤其受到注目,而且作为其结构,串行记录方式由于成本低廉而容易实现小型化等优点,正在普遍地被广泛使用,该记录方式按照所希望的记录信息,一边使排出墨水的记录头在与用纸等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往复扫描一边进行记录。
如果对象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首先记录介质从积载记录介质的供纸部,通过供纸辊被1张1张地提供。被提供的记录介质通过由输送辊和压紧辊构成的一对辊重复进行预定量的输送。而且,对于扫描方向,是由滑架电机使搭载了记录头的滑架朝与上述输送方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方向移动(扫描),使记录头配置于目标图像形成位置。
被定位的记录头,按照来自电路板的信号,朝记录介质排出墨水。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是通过交替地重复主扫描和副扫描来进行,其中,主扫描是一边由记录头进行记录一边使滑架扫描,副扫描是由输送辊输送记录介质。
但是,由于输送辊同记录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记录介质受到的来自输送路径的摩擦力的变化等,有时会出现如下情况,即,基于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量和作为目标的预定的输送量(设定值)之间出现差异。
从图11A到图11E,是表示在基于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量与设定值相同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的记录点的配置的示意图。该图表示进行了通过具有预定的喷嘴数的记录头重复4遍主扫描而完成预定的区域的记录的,所谓4遍(pass)记录的情况。
图中,o表示记录点,通过当中的数字表示是由第几次的扫描形成的记录点。图11A表示由第1次的主扫描所形成的记录点的配置,在第1次主扫描结束后进行副扫描,记录介质被输送预定量。而且,图11B表示由第2次的主扫描所形成的记录点的配置。之后,以图11C、图11D、图11E所示的顺序,重复主扫描和副扫描,完成8×8点的区域的记录。
从图12A到图12E,是在基于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量变得比设定值小的情况下,与图11同样地表示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的记录点的配置的图。由于在图12A中表示的第1次的扫描后,输送量比设定值小稍许,因此记录点形成在图12B所示的位置上。之后,由于在各副扫描中的输送量比设定值小,因此最终以图12E所示的点的配置,完成8×8点的区域的记录。
由于在各副扫描中的输送量比设定值小,因此点的配置在输送方向稍显拥堵,结果产生出图12E的箭头所示位置中记录点的重叠变得醒目的部分。这些点的重叠变成周期性地出现在已完成的图像上的黑条。记录介质的输送量比设定值越小,这些黑条就益发明显,造成图像品质下降。
另一方面,从图13A到图13E,是在基于输送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量变得比设定值大的情况下,与从图11A到11E同样地表示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的记录点的配置的图。由于在图13A中表示的第1次的扫描后,输送量比设定值大稍许,因此记录点形成在图13B所示的位置上。之后,由于各副扫描的输送量比设定值大,因此最终以图13E所示的点的配置,完成8×8点的区域的记录。
由于各副扫描的输送量比设定值大,因此点的配置在输送方向变得稀疏,结果产生出图13E的箭头所示位置中记录点的脱离变得醒目的部分。这些点的脱离变成成周期性地出现在已完成的图像上的白条。记录介质的输送量比设定值越大,这些白条就益发明显,造成图像品质下降。
为了防止由上述这样的输送量的误差造成的记录品质的下降,而进行记录介质的输送量的校正,已被记载于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06-238969号、特开平07-314788号中。
显然即使在实施了象上述这样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量的校正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
即使进行校正,以与设定值相同的输送量输送记录介质,有时依然会在记录图像中出现条。图14是以箭头表示从记录头排出的墨滴的轨迹的示意图。如该图那样,从记录头的各喷嘴排出的墨滴,到最后附着在记录介质上为止的这段期间,受到因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而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以及由于墨滴密集地在空气中移动而产生的气流的影响。
由此,变成从喷嘴列的端部排出的墨水,被吸引到朝向喷嘴列的中央的方向。为此,如果以假定从记录头排出的墨滴附着在喷嘴的正下方的输送量进行记录,就会造成在图像上出现白条。另外,这种由气流造成的影响,因用于记录的喷嘴的数量不同而不同,进而还由于记录遍数的不同而不同。由于记录遍数的不同而不同,起因于在1次主扫描中所排出的墨滴的密集程度是由于记录遍数的不同而不同。
在此,在按照记录介质的位置使输送量各不相同地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将与各个不同的输送量对应的校正量,设定为对各个输送量乘以预定的系数的值,能够进行对应了输送辊同记录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记录介质受到的来自输送路径的摩擦力的校正。
但是,如果想要考虑包括上述气流的影响,对各个输送量进行校正,那么仅设定为是对各个输送量乘以预定的系数的值是不充分的,仍会造成记录图像的品质的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在对应了摩擦力的变化等机械要素的输送量的校正的基础上,还对应于由其他要素造成的记录位置的偏移进行输送量的校正。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具备记录机构和输送机构,其中,记录机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输送机构使记录介质对记录机构作相对的移动,交替地进行基于记录机构的图像的记录和基于输送机构的记录介质的输送,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校正机构,其使用第1和第2参数,校正基于输送机构的输送量,其中,该第1和第2参数用于对应于各个不同的要素校正基于输送机构的输送量。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其他形式的记录方法,交替地进行记录步骤和输送步骤,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其中,记录步骤由记录机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输送步骤使记录介质对记录机构作相对的移动,其特征在于,具有校正步骤,其使用第1和第2参数,校正输送步骤中的输送量,其中,该第1和第2参数用于对应于各个不同的要素校正输送步骤中的输送量。
即,在本发明中,交替地进行由记录机构对记录介质的图像的记录,和使记录介质对记录机构作相对的移动的输送,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本发明中的记录装置使用第1和第2参数,校正输送的输送量,其中,该第1和第2参数用于对应于各个不同的要素校正输送量。
如果象这样做,例如,只要使第1参数对应于输送记录介质时的机械摩擦力的变化,使第2参数对应于关于记录品质的设定,便能够在对应了摩擦力的变化等机械要素的输送量的校正的基础上,还对应于由其他要素造成的记录位置的偏移进行输送量的校正。
进而,对于起因于机械摩擦力的输送量的偏移的校正量,根据输送量的不同而不同,但通过将进行该校正的第1参数,设定为对应于校正前的单位输送量的输送校正量,就不需要作为表而具有对应于能够实现的所有输送量的校正值,变得可以从输送量中算出,能够获得对于各个输送量的合理的校正量,因此使得节约参数的存储区域和校正算法的简约化成为可能。
因此,防止由于实际的输送量同设定值不同而产生的白条和黑条,形成高品质的图像成为可能。
也可以将第1参数定义为对应于校正前的单位输送量的输送校正量;将第2参数定义为加在通过第1参数校正了的每1次输送上的输送校正量。
第1参数也可以是对应了记录介质对上述输送机构的位置关系的参数。
具体地说,当输送机构为在由记录机构进行记录的区域的两侧具有2个辊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1参数的值,根据记录介质是由哪个辊被控制输送而不同。
更详细地说,也可以使第1参数的值,对应如下三种状态而不同,该三种状态包括根据记录介质由上游侧的辊被输送的状态;记录介质后端从上游侧的辊脱离的状态;以及记录介质仅由下游侧的辊被输送的状态。
或者,也可以使第1参数的值,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记录介质的尺寸的不同而不同。
进而,在输送机构为具有2个输送路径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1参数的值根据使用的输送路径的不同而不同。
第2参数也可以是对应了关于记录品质的设定的参数。
具体地说,在记录机构为使具有多个排列在预定方向的记录元件的记录头,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扫描,以进行记录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2参数的值,根据用于完成各区域的记录的扫描遍数的不同而不同。
也可以包括对应于各个要素存储第1和第2参数的值的表。
此外,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由计算机装置执行上述记录装置的输送量校正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了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来实现。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得到明确,对附图中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添加相同的说明符号。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记录装置的机械装置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记录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将供纸装置安装于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下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4的供纸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中电路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主PCB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将墨水容器安装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显影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处理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处理盒的记录元件基板的正视图。
图11A到图11E是表示进行了4遍记录时记录点的配置例的图。
图12A到图12E是表示进行了4遍记录时记录点的配置例的图。
图13A到图13E是表示进行了4遍记录时记录点的配置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从记录头排出的墨滴的样子的示意图。
图15A到图15F是说明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的输送同记录的样子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的区域的分割例的图。
图17A到图17D是说明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同输送辊、以及排纸辊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输送量校正参数的例子的表。
图19是实施方式中的输送量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下列实施方式中的各要素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只是作为一个例子记述。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记录(print)”,指的不仅仅是形成文字、图形等有意的信息的情况,还表示无论有意无意,而且不论是否属于人通过视觉能够感知的有形存在的东西,在广义的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图样、图案(pattern)等、或者进行介质的加工的情况。
所谓“记录介质(print media)”,指的不仅仅是作为普通的记录装置所使用的纸,还表示广义的布、塑料膜(plastic film)、金属板、玻璃、陶瓷、木材、皮革等可以容纳墨水的东西。
而且,所谓“墨水”(有时也称作“液体”),是同上述“记录(print)”一样要进行广义解释的东西,表示这样一种液体,即,通过赋予到记录介质上,能够供图像、图样、图案(pattern)的形成等、或者加工记录介质、或者处理墨水(例如赋予到记录介质的墨水中的色剂的凝固或者不溶化)。
另外还有,所谓“喷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先说明,就是指包括从排出口到与之连通的液路以及产生排出墨水所使用的能量的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实施方式,以使用了遵循喷墨方式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机械装置部的结构)首先,说明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实施方式中的机械装置部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主体,从各机械装置的作用,可以分类成供纸部、用纸输送部、排纸部、滑架部、清洁部和外饰部。以下,按不同的项目说明各机械装置的概略。
(A)供纸部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用于说明记录装置主体的内部机械装置的图,图2表示从左上部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表示记录装置主体的侧剖面图。
供纸部1(Auto Sheet Feeder)参照上述图1~图3,供纸部形成为如下构件等安装在基体(base)M2000上的结构,构件包括积载记录介质的压板2010、1张1张地提供记录介质的供纸辊M2080、分离记录介质的分离辊M2041、用于将记录介质返回积载位置的返回杆(lever)M2020等。
在基体M2000或者外饰上,安装有用于保持所积载的记录介质的供纸托盘M2060。供纸托盘M2060为多级式,在使用时使其回转使用。
在正常的待机状态下,压板M2010被压板橡胶M2014释放,分离辊M2041被控制橡胶M2050释放。而且,返回杆M2020被设置在能够阻塞积载口的积载位置,以使记录介质返回,并使积载状态的记录介质不进入到内部。
在进行供纸时,首先通过电机驱动,使分离辊M2041与供纸辊M2080抵接。然后,返回杆M2020被释放,压板M2010与供纸辊M2080抵接。在这种状态下,开始记录介质的供纸。记录介质受到设置于基体M2000上的未图示的前段分离部M2001的制约,仅预定张数的记录介质被输送到由供纸辊M2080同分离辊M2041构成的辊隙(nip)部。被输送的记录介质在辊隙部被分离,仅最上层的记录介质被输送到用纸输送部。
记录介质在到达输送辊M3060和压紧辊M3070后,压板M2010通过未图示的压板橡胶被释放,分离辊M2041通过控制橡胶被释放。返回杆M2020通过控制橡胶而返回积载位置。由此,到达了由供纸辊M2080同分离辊M2041构成的辊隙(nip)部的记录介质返回到积载位置。
供纸部2(U turn Casset Feeder)
图4、图5表示可作为第2供纸部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上的供纸装置13,图4是表示将供纸装置13安装于记录装置的下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供纸装置13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那样,供纸装置13具备供纸盒10和供纸辊15,其中,供纸盒10作为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记录装置主体上的记录介质收纳装置,供纸辊15作为送出被收纳于供纸盒10中的记录介质P的记录介质供给装置。
供纸盒10具有作为斜面部件的分离板19,该分离板19用于在记录介质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与通过供纸辊15的回转被送出的记录介质P抵接,1张1张地分离记录介质P。另外,记录介质P以图像记录面侧朝下的状态被收纳进供纸盒10中。
供纸辊15被设置在供纸盒10的上方,可自由回转、并且对于被收纳于供纸盒10中的记录介质P可接触和分离地被动臂14所保持,其中,该动臂14在位于比供纸辊15更上游侧的支点14a上被可自由摇动地支承。如图4所示那样,在供纸盒10的近旁,设置有输送辊M3060、U字形转弯辊21、以及设置在与U字形转弯辊21相向的位置上的辊式导向器20。
在进行记录时,供纸辊15通过自重和朝动臂14的下方的摇动,与积载于供纸盒10中的记录介质P的最上层的记录介质P1抵接,并通过经由图5所示的滑轮16、皮带17、以及齿轮18所传导的来自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而驱动回转。并且,通过供纸辊15的回转而送出的记录介质P1,通过在U字形转弯辊21同辊导向器20之间所形成的薄片输送路径R,被送往输送辊M3060。
(B)用纸输送部被输送到用纸输送部的记录介质,由压紧辊保持架(holder)M3000和纸导向挡板(paper guide flapper)M3030引导,被送到输送辊M3060同压紧辊M3070构成的一对辊。此时,PE传感器杆M3021检测记录介质的前端,由此而求出对于记录介质的记录位置。
由输送辊M3060同压紧辊M3070构成的一对辊,通过LF电机E0002的驱动而回转,记录介质通过该回转被输送到压纸卷筒(platen)M3040上。在压纸卷筒M3040上形成有作为输送基准面的凸缘,通过该凸缘管理记录头H1001同记录介质表面之间的间隙。而且,该凸缘还连同后述的排纸部一起,起到抑制记录介质的起伏的作用。
(C)排纸部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夹在第1排纸辊M3110同压纸辊M3120之间的辊隙部,进行输送后被排出到排纸托盘M3160。排纸托盘M3160被分割成数个,形成能够被收纳进后述的下盒M7080的下部的结构。使用时,抽出使用。
(D)滑架部滑架部具有用于安装记录头H1001的滑架M4000,滑架M4000被导轴M4020和导轨M1011所支承。导轴M4020被安装在机架(chassis)M1010上,引导、支承滑架以使滑架M4000在对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往复扫描。
滑架M4000通过安装在机架M1010上的滑架电机E0001经由同步皮带M4041被驱动。而且,在滑架M4000上连接有用于从电路板E0014朝记录头H1001传输驱动信号的未图示的挠性电缆E0012(将就图6在后文论述)。
在以上述结构于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由输送辊M3060和压紧辊M3070构成的一对辊沿输送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并进行定位。而且,在扫描方向上,通过后述的设置于滑架基板上的编码器传感器,对沿着导轴M4020安装的编码器标尺E0005的图案读取信息,根据该信息,由滑架电机E0001使滑架M4000朝与上述输送方向成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将记录头H1001配置于目标图像形成位置。被定位的记录头H1001,按照来自电路板E0014的信号,朝记录介质排出墨水。
对于记录头H1001的详细结构和记录系统将于后文论述,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通过交替重复一边由记录头H1001进行记录一边使滑架M4000进行扫描的主扫描,和由输送辊M3060输送记录介质的副扫描,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E)清洁部清洁部由用于进行记录头H1001的清洁的泵M5000、用于抑制记录头H1001的干燥的罩M5010、以及用于清洁记录头H1001的排出口形成面的刮板(未图示)等构成。
(F)外饰部在(A)~(E)中说明的各单元,主要被组装在机架M1010上,形成记录装置的机械装置部分。外饰以覆盖这些部分的周围的形式被安装。外饰部主要由下盒M7080、上盒M7040、以及检修盖(access cover)M7030构成。进而,在上盒上设置有LED导向器M7060和作用于基板的开关(SW)的按键开关M7070、M7071等,其中,LED导向器M7060传导、显示LED的光。
(电路结构)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的电路的结构。
图6是用于概略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路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主要由滑架基板(CRPCB)E0013、主PCB(Printed Circuit Board)E0014、电源单元E0015、以及前面板E0106等构成。
滑架基板E0013为搭载于滑架M4000上的印刷基板单元,作为通过记录头连接器(head connector)E0101与记录头H1001进行信号的收发的接口发挥作用。在滑架基板E0013上,连同读取编码器标尺E0005的图案的编码器传感器E0004一起,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周围温度的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所需要的光学传感器(以下,将这些传感器作为OnCR传感器E0102参照)。由OnCR传感器E0102获得的信息,连同从编码器传感器E0004输出的信息,以及经由记录头连接器E0101从记录头处理盒H1000输出的记录头温度信息一起,通过挠性扁平电缆(CRFFC)E0012,朝主PCB E0014输出。
主PCB E0014是司掌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各部的驱动控制的印刷基板单元,在该基板上,具有纸端检测传感器(PE传感器)E0007、Automatic Sheet Feeder(ASF)传感器E0009、盖传感器E0022和主机接口(主机I/F)E0017。而且,主PCB E0014与作为用于使滑架M4000进行主扫描的驱动源的滑架电机E0001、作为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驱动源的LF电机E0002、作为记录头H1001的复原动作的驱动源的PG电机E0003、以及作为记录介质的供纸动作的驱动源的ASF电机E0105等各种电机连接,控制各种机能的驱动。前面板E0106是为了用户操作的方便,而设置于记录装置主体的正面的单元,具有恢复键E0019、LED E0020、电源键E0018,进而具有用于连接数字照相机等外围设备的设备I/F E0100。
图7是表示主PCB E0014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在图7中,E1102为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通过控制总线E1014与ROM E1004连接,按照存储在ROM E1004内的程序,进行各种控制。
ASIC E1102是内置1个芯片的运算处理装置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连同进行同主机I/F E0017的信号的收发一起,还通过面板信号E0107,进行同前面板上的设备I/F E0100的信号的收发。进而ASICE1102将记录头控制信号E1021,经由挠性扁平电缆E0012、滑架基板E0013、以及记录头连接器E0101,提供给记录头H1001,控制记录动作。
进而,ASIC具有DRAM E2005。该DRAM E2005,作为记录用的数据缓冲器,还具有接收缓冲E2010、工作缓冲E2011、打印缓冲E2014、以及展开用数据缓冲E2016等动作时所需要的区域。
(记录头的结构)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中使用的记录头处理盒H1000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处理盒H1000,具有记录头H1001、搭载墨水容器H1900的装置、以及用于从墨水容器H1900向记录头供给墨水的装置,以对于滑架M4000可自由安装和拆卸的方式被搭载。
图8是表示对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的记录头处理盒H1000,安装墨水容器H1900的样子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通过深蓝、品红、黄、黑、红、绿、以及蓝这7色墨水形成图像,因此墨水容器H1900也独立地准备有7种颜色的部分。而且,如图中所示那样,各自构成对记录头处理盒H1000可自由安装和拆卸。另外,墨水容器H1900的安装和拆卸,为能够在将记录头处理盒H1000搭载于滑架M4000上的状态下进行。
图9是表示记录头处理盒H100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中,记录头处理盒H1000,由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第1板片H1200、第2板片H1400、电气配线基板H1300、墨水容器保持架H1500、液路形成部件H1600、过滤器H1700、以及密封橡胶H1800等构成。
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为Si基板,在这些基板的1个面上通过照相平版印刷术形成有多个用于排出墨水的记录元件(喷嘴)。向各记录元件供给电力的A1等电气配线,通过成膜技术形成,对应于各个记录元件的多个墨水液路,也还是通过照相平版印刷术形成。进而,用于向多个墨水液路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口,以在反面开口的方式形成。
图10是用于说明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结构的正视扩大图。H2000~H2600为分别对应于不同墨水色的记录元件列(以下也称为“喷嘴列”),在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上,构成有被供给深蓝墨水的喷嘴列H2000、被供给品红墨水的喷嘴列H2100、以及被供给黄墨水的喷嘴列H2200这3色部分的喷嘴列。在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上,构成有被供给黑墨水的喷嘴列H2300、被供给红墨水的喷嘴列H2400、被供给绿墨水的喷嘴列H2500、以及被供给蓝墨水的喷嘴列H2600这4色部分的喷嘴列。
各喷嘴列由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以1200dpi(dot/inch参考值)的间隔排列的768个喷嘴构成,排出约2微微升的墨滴。各喷嘴排出口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约100平方μm2。而且,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被粘结固定在第1板片H1200上,在此处,形成有用于向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口H1201。
进而,在第1板片H1200上,粘结固定有具有开口部的第2板片H1400,该第2板片H1400保持电气配线基板H1300,以使电气配线基板H1300,同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进行电气连接。
电气配线基板H1300,施加用于从形成于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上的各喷嘴排出墨水的电气信号,具有与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对应的电气配线;和位于这些电气配线的端部,用于接受来自记录装置主体的电气信号的外部信号输入端子H1301。外部信号输入端子H1301被定位和固定在墨水容器保持架H1500的背面一侧。
另一方面,在保持墨水容器H1900的墨水容器保持架H1500上,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固定有液路形成部件H1600,形成从墨水容器H1900通达第1板片H1200的墨水液路H1501。
在同墨水容器H1900接合的墨水液路H1501的墨水容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过滤器H1700,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尘埃的侵入。而且在同墨水容器H1900的接合部,安装有密封橡胶H1800,能够防止墨水从接合部蒸发。
进而,如上述这样由墨水容器保持架H1500、液路形成部件H1600、过滤器H1700和密封橡胶H1800构成的墨水容器保持部,同由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第1板片H1200、电气配线基板H1300和第2板片H1400构成的记录头部H1001,通过以粘接等方式接合,而构成记录头处理盒H1000。
(输送量的校正)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基于对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进行4遍主扫描的记录完成的4遍记录动作,以及基于8遍主扫描的记录完成的8遍记录动作这2种模式中的输送量的校正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虽然能够对记录介质的整个面进行记录,但此处就2种记录模式的每一种,将记录介质的整个面分成3种区域,使输送量和动作在每一区域都不相同。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3种区域的分割例的图,图17A~图17D是说明在输送记录介质的过程中,记录介质同包括输送辊和排纸辊在内的输送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输送辊M3060和排纸辊M3110同记录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按照输送记录介质使用的是哪个辊,而分割了区域。
图16中1601所表示的区域,如图17A所示那样,为通过输送辊M3060和排纸辊M3110这2个辊输送记录介质的区域。对于该区域1601,使用记录头H1001具有的全部768个喷嘴进行记录。
图16中1602a所表示的区域,如图17B所示那样,为通过输送辊M3060输送记录介质的区域;1602b所表示的区域,如图17C所示那样,为通过排纸辊M3110输送记录介质的区域。对于这2个区域1602a和1602b,使用记录头具有的768个喷嘴中的256个喷嘴进行记录。
此外,图16中1603所表示的区域,如图17D所示那样,为包括如下位置的区域,即,输送记录介质的辊,从输送辊M3060和排纸辊M3110这2个辊,切换成只有排纸辊M3110的位置(图16的1610),在该区域中用于记录的喷嘴数,从768个切换成256个。
如以上这样,形成使用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辊3060同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辊3110这2个辊,首先仅通过上游侧的辊3060输送,在记录介质部的前端到达下游侧的辊3110时,记录介质同2个辊接触,之后,在记录介质的后端通过上游侧的辊3060后,仅通过下游侧的辊3110输送。另外,该输送的流程,可大致区分为仅上游侧的辊参与输送的输送动作,和仅下游侧的辊参与输送的输送动作这2部分。
以下,参照图15A~图15F,就对各区域的4遍记录和8遍记录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图中一个格子表示32个喷嘴,()中的数字表示主扫描的遍数。
图15A是表示对于图16的区域1601,使用记录头具有的全部768个喷嘴的4遍记录动作的样子的图。在进行了基于第1次主扫描的记录后,进行192(32×6)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进行基于第2次主扫描的记录。以后交替进行192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和基于主扫描的记录,完成进行了基于4遍主扫描的记录的区域的图像。图中通过基于4遍主扫描的记录完成的区域,为用网格线表示的输送方向上的192个喷嘴部分的区域。
图15B是表示对于图16的区域1601,使用记录头具有的全部768个喷嘴的8遍记录动作的样子的图。在进行了基于第1次主扫描的记录后,进行96(32×3)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进行基于第2次主扫描的记录。以后交替进行96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和基于主扫描的记录,完成进行了基于8遍主扫描的记录的区域的图像。图中通过基于8遍主扫描的记录完成的区域,为用网格线表示的输送方向上的96个喷嘴部分的区域。
图15C是表示对于图16的区域1602a和1602b,使用记录头具有的768个喷嘴中的256个喷嘴的4遍记录动作的样子的图。图中用粗框框起来的部分代表用于记录的喷嘴。在进行了基于第1次主扫描的记录后,进行64(32×2)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进行基于第2次主扫描的记录。以后交替进行64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和基于主扫描的记录,完成进行了基于4遍主扫描的记录的区域的图像。图中通过基于4遍主扫描的记录完成的区域,为用网格线表示的输送方向上的64个喷嘴部分的区域。
图15D是表示对于图16的区域1602a和1602b,使用记录头具有的768个喷嘴中的256个喷嘴的8遍记录动作的样子的图。图中用粗框框起来的部分代表用于记录的喷嘴。在进行了基于第1次主扫描的记录后,进行32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进行基于第2次主扫描的记录。以后交替进行32个喷嘴部分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和基于主扫描的记录,完成进行了基于8遍主扫描的记录的区域的图像。图中通过基于8遍主扫描的记录完成的区域,为用网格线表示的输送方向上的32个喷嘴部分的区域。
图15E是表示对于图16的区域1603的4遍记录动作的样子的图。图中用粗框框起来的部分代表用于记录的喷嘴。如图示那样,用于记录的喷嘴,从第3次主扫描开始,每进行一次主扫描就减去128个喷嘴,从使用全部768个喷嘴的状态,朝使用256个喷嘴的状态切换。而且,在使用的喷嘴变成256个后,紧接着在图中箭头所示的位置(对应于图16的1610所示的位置,以下称为转换(shift)位置),进行192个喷嘴部分的记录用纸的输送。这如图17D所示那样,是以记录介质的后端从被输送辊M3060和压紧辊M3070夹持的状态释放出来(从输送辊脱离)的时间点进行的输送,该时间点由PE传感器杆M3021在检测出记录用纸的后端后,作为进行了预定量的输送的时间点被检测。之后的输送为图15C所示那样的有规律的输送。
图15F是表示对于图16的区域1603的8遍记录动作的样子的图。图中用粗框框起来的部分代表用于记录的喷嘴。如图示那样,用于记录的喷嘴,从第3次主扫描开始,每进行一次主扫描就减去64个喷嘴,从使用全部768个喷嘴的状态,朝使用256个喷嘴的状态切换。而且,与就图15E说明的同样地,在使用的喷嘴变成256个后,紧接着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转换位置,进行192个喷嘴部分的记录用纸的输送。之后的输送为图15D所示那样的有规律的输送。
如上述那样,以图16中1610所示的转换位置为界,输送记录介质的辊,从输送辊和排纸辊这2个变成只有排纸辊。象本实施方式这样,使用2个输送辊输送记录介质的结构,为了防止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出现起伏,一般将排纸辊的输送速度,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输送辊,并且将输送辊对记录介质的夹持力(摩擦力),设定得比排纸辊大。因此,可以说在转换位置之前(前端侧)的输送,是以输送辊M3060为主的输送。
在此,由于输送辊M3060与排纸辊M3110之间,在同记录介质的摩擦系数、对记录介质的夹持力等特性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输送量的校正时,对于以输送辊M3060为主的输送的情况,同基于排纸辊M3110的输送的情况,需要不同的校正量。即,对于图16的转换位置1610之前(前端侧)的区域(“before”所表示的部分=区域1601+1602a),同转换位置1610之后(后端侧)的区域(“after”所表示的部分=区域1602b),需要使输送量的校正(的参数、系数)不同。进而,优选也可以使区域1603的输送量的校正不同,更优选还可以使转换位置1610的输送量的校正不同。
根据以上,如果不考虑图14说明的由气流造成的从喷嘴列端部排出的墨滴的着墨位置的偏移,假设从所有喷嘴排出的墨滴都命中喷嘴的正下方,就可以象以下这样算出输送量的校正量。将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前端侧的校正参数设定为α_befor,将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后端侧的校正参数设定为α_after,在转换位置上进行输送时的校正参数设定为α_shift时,对于1次输送的校正量为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前端侧的校正量=校正前输送量×α_befor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后端侧的校正量=校正前输送量×α_after转换位置上的输送校正量=校正前输送量×α_shift然而,实际上如就图14说明的那样,需要考虑由气流造成的从喷嘴列端部排出的墨滴的着墨位置的偏移进行校正。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校正该由气流造成的着墨位置的偏移的参数设定β。由于因气流造成的着墨位置的偏移受使用的喷嘴数的影响,因此作为参数,需要设置使用256个喷嘴时的参数β_256,和使用768个喷嘴时的参数β_768。进而,优选对于在转换位置上的192个喷嘴进给部分的输送,也可以设定不同的参数β_shift。
考虑了这些的本实施方式,对于1次输送的最终的输送的校正量,按照记录介质的位置,分类成(1)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前端侧,并且使用256个喷嘴的部分校正量=校正前输送量×α_befor+β_256(2)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前端侧,并且使用768个喷嘴的部分校正量=校正前输送量×α_befor+β_768(3)在转换位置上的输送校正量=校正前输送量×α_shift+β_shift(4)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后端侧校正量=校正前输送量×α_after+β_256这4个类型而求出。另外,校正参数β_256、β_768、以及β_shift,为加在通过校正参数α校正了的每1次输送上的输送校正量。
接着,就实施方式中图像记录时的输送量校正处理,参照图1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从所连接的主机设备接收到记录命令后,首先在步骤S1中,确认记录介质的种类、输送路径、记录介质的尺寸、灰度级模式、以及记录品质等设定信息。该设定信息的确认,可以通过参照在与记录装置连接的主机设备(打印机驱动器)中进行的用户设定的信息来进行。但是,关于记录介质的种类和尺寸的信息,在记录装置上设有传感器时,也可以参照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接着,在步骤S2中,判定是否接收到了输送命令,在接收到了输送命令时进入步骤S3,进行记录位置的判断,在没有接收到命令时,待机一直到接收到命令为止。在步骤S3中,此后将进行输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划分成或者是在图16的转换位置之前(前端侧)、或者是在图16的转换位置之后(后端侧)、或者在位于转换位置的部分这3种情况,如果是在转换位置之前,进入步骤S4;如果是在转换位置之后,进入步骤S5;如果在转换位置上,进入步骤S6。
然后,如果与转换位置相比处于前端侧,则在步骤S4中,进一步判断是使用256个喷嘴的区域(1602a),还是使用768个喷嘴的区域(1601),如果是使用256个喷嘴的区域,进入步骤S8;如果是使用768个喷嘴的区域,进入步骤S7。
象以上这样,在确定记录介质是处于被分割成4部分的区域的哪一部分区域后,在步骤S5~S8中进行校正量的计算。如果就与上述(1)~(4)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在步骤S8中按照(1);在步骤S7中按照(2);在步骤S5中按照(3);在步骤S6中按照(4)算出校正量。
在步骤S9中,仅进行将在步骤S5~S8中算出的输送校正量与校正前的输送量进行了加法计算的部分的输送,在步骤S10中进行基于主扫描的记录。在步骤S11中进行记录是否已经结束的判断,如果没有结束,则重复步骤S2之后的处理;如果结束了则本程序也结束。
在此,作为校正量的具体的计算例,就有关以下的设定的校正量的计算,参照图18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量校正参数的例子进行说明。
<设定>
·记录介质光泽介质1·输送路径ASF·介质尺寸A4·灰度级OFF·记录品质3(在这种情况下,为4遍记录模式)校正量的参数,为从图18所示的校正参数表中找出与在步骤S1中确认的设定匹配的参数而使用。因此,在为上述设定的情况下,参照图18中网格线所示的部分的数值,图19的步骤S5~步骤S8的校正量,如(步骤S5)校正量=192个喷嘴/32个喷嘴×0+30=30(步骤S6)校正量=64个喷嘴/32个喷嘴×1-6=4(步骤S7)校正量=192个喷嘴/32个喷嘴×(-2)+18=6(步骤S8)校正量=64个喷嘴/32个喷嘴×(-2)-6=-10这样算出。
在此,图18所示的例子中的α,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输送量的最小单位的32个喷嘴进给的换算值,参数β为每1次扫描的换算值。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校正量的算出,是以115200dpi的单位进行的,因此α、β两者都是换算成115200dpi时的值。
此外,在图18中,由于记录品质是与记录遍数对应的,因此在除此之外的设定相同,仅记录品质不同的情况下,α的值是共通的。为此,参数虽然也可以象本实施方式这样另行设定,使用相同的数值,但也可以作为共通的参数。
进而,在图18中,在灰度级模式为ON时,与记录品质的设定无关,比作为由OFF所设定的最大的遍数的8遍更大的12次被选择。因此,在为ON和在为OFF的情况下,虽然α的值是相同的,但β的值变成不同的数值。虽然也可以象本实施方式这样,参数α根据ON和OFF另行设定,使用相同的数值,但也可以作为共通的参数。
加之,在图18中,对于在转换位置上的参数α全部设定0,只设定β的值,这是基于这2个参数仅在转换位置上必须配套使用的原因,而进行了简化的缘故,也可以分别设定适宜于α和β的值。
虽然在图18中,是按照ASF和U字形转弯的输送路径分开设定参数,这是由于根据输送路径的不同记录介质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的缘故,如果有多条输送路径,优选只准备与其种类对应的参数。
在图18中,是按照记录介质的尺寸分开设定参数,这是由于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的不同,输送辊M3060同记录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记录介质受到的来自输送路径的摩擦阻力的平衡发生变化的缘故,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大于或等于A4、小于A4进行了区分,但也可以按照记录装置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尺寸,设置更多的区分。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参数α是按照·记录介质由输送辊被输送的状态;·记录介质后端从输送辊脱离的状态;·记录介质仅由排纸辊被输送的状态,这3种状态切换,但细分为·记录介质仅由输送辊被输送;·记录介质由输送辊和排纸辊这2个辊被输送;·记录介质后端从输送辊脱离的状态;·记录介质仅由排纸辊被输送的状态这4种状态,切换参数α也是有效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记录介质在仅由输送辊被输送的状态,同由输送辊和排纸辊这2个辊被输送的状态下,输送量是相同的缘故,因此设置了上述3种状态的区分,但根据输送辊同排纸辊的输送力的平衡,设置上述4种状态的区分也是有效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对应了机械摩擦力的输送量的校正的基础上,还对应于由用于记录的喷嘴数的差造成的气流的紊乱等其他要素引发的记录位置的偏移,进行输送量的校正,使得形成没有白条、黑条的良好的图像成为可能。
(其他实施方式)荕虽然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为串行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使用第1参数和第2参数来校正记录介质的输送量,其中,第1参数用于对应于由包括输送辊和排纸辊在内的输送机构,同记录介质之间的位置关系造成的摩擦力的变化而校正输送量,第2参数用于对应于由记录中使用的喷嘴数的差造成的气流的紊乱而校正输送量,但可以理解为,只要是使用对应于各个不同要素的至少2个参数来校正输送量,就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中。
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对应于以往一直使用的摩擦力的变化等机械要素而校正输送量的第1参数的基础上,新增加使用的第2参数,显然也可以是对应于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记录头使用的喷嘴数之外的其他要素而校正输送量的参数。
例如,也可以是在记录头使用的喷嘴数的要素的基础上,再加上根据(1)对应了记录介质同记录头的间隔的切换;(2)对应了滑架的扫描速度的切换;(3)对应了记录图像使用墨水量的切换;(4)对应了排出的点(dot)尺寸的切换,中的任一个要素切换第2参数。
(1)是在为用户可任意调整记录介质同记录头的间隔的结构时,或者在出厂时设定对应了各记录装置固有的记录介质同记录头的间隔的参数的情况下,切换用于根据该参数值校正输送量的第2参数。
(2)是在可切换滑架的扫描速度的情况下,切换用于根据扫描速度校正输送量的第2参数。
(3)是在可检测记录图像的使用墨水量的情况下,切换用于根据该使用墨水量校正输送量的第2参数。
(4)是在为可从记录头排出多个尺寸的记录点(dot)的结构的情况下,切换用于根据该点(dot)尺寸校正输送量的第2参数。
上述(1)~(4)中的任一项都可能构成左右气流的发生量、排出点受来自气流的影响的要素。
进而,对于记录装置的结构或记录方式,也不限定于串行式的喷墨方式,只要是以通过交替地进行图像的记录和输送来进行记录的方式构成的记录装置,可以是任意的结构或方式。
使用2个参数校正输送量的方法也不限定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使用1次式的方法,显然可以适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或算出方法。同样地,对应了设定的各个参数的值,也可以不是象上述那样以表的形式存储或者保存,而是按照预定的公式算出。
本发明既可以适用于由多台设备构成的记录系统,也可以适用于由一台具有对应于记录装置的配置的设备构成的装置。
而且,本发明可以通过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与图19所示的流程图对应的程序),直接或者间接地提供给系统或者装置,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该被提供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该系统或者装置具有该程序的功能,执行的方式可以不依赖于该程序。
因此,为了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安装于该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本身也实现本发明。即,本发明也包括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系统或者装置具有程序的功能,该程序可以以任何形式被执行,例如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或者提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数据。
作为能够用于提供程序的存储介质的例子,有软盘、硬盘、光盘、光磁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的存储卡、ROM、DVD(DVD-ROM、DVD-R)等。
作为提供程序的方法,客户计算机可以通过使用客户计算机上的浏览器在互联网上连接网站,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被压缩并具有自动安装功能的关于程序的文件下载到硬盘等记录介质而被提供。而且,本发明的程序还可以通过将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成多个文件,从不同的网站下载各个文件被提供。即,使多个用户下载用于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WWW(World Wide Web)服务器,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此外,还可以将本发明的程序加密后存储在CD-ROM等记录介质上,将该记录介质分发给用户,对于满足了预定条件的用户,使之能够经由互联网从网站下载解码的关键信息,通过使用该关键信息将被加密的程序解码,而安装到用户计算机中来实现。
而且,除通过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之外,在计算机上运行着的操作系统等,执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也能够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进而,在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被写入到插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张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张单元所具有的存储器中后,该功能扩张板或功能扩张单元所具有的CPU等,执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也能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并且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不受特定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其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具备记录机构和输送机构,其中,记录机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输送机构使记录介质对上述记录机构作相对的移动,交替地进行基于上述记录机构的图像的记录和基于上述输送机构的记录介质的输送,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校正机构,其使用第1和第2参数,校正基于上述输送机构的输送量,其中,该第1和第2参数用于对应于各个不同的要素校正基于上述输送机构的输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参数,定义为对应于校正前的单位输送量的输送校正量;上述第2参数,定义为加在通过上述第1参数校正了的每1次输送上的输送校正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参数,为对应了记录介质对上述输送机构的位置关系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在由上述记录机构进行记录的区域的两侧,具有2个辊,上述第1参数的值,根据记录介质是由哪个辊被控制输送而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参数的值,对应如下三种状态而不同,该三种状态包括记录介质由上游侧的辊被输送;记录介质后端从上游侧的辊脱离;以及记录介质仅由下游侧的辊被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参数的值,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参数的值,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的不同而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具有2个输送路径,上述第1参数的值根据使用的输送路径的不同而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参数,为对应了关于记录品质的设定的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使记录头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扫描,以进行记录,上述记录头具有多个排列在预定方向的记录元件,上述第2参数的值,根据用于完成各区域的记录的扫描遍数的不同而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于各个要素存储上述第1和第2参数的值的表。
12.一种记录装置的输送量校正方法,交替地进行记录步骤和输送步骤,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其中,记录步骤为由记录机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输送步骤使记录介质对上述记录机构作相对的移动,其特征在于具有校正步骤,其使用第1和第2参数,校正上述输送步骤中的输送量,其中,该第1和第2参数用于对应于各个不同的要素校正上述输送步骤中的输送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交替地进行由记录机构对记录介质的图像的记录,和使记录介质对记录机构作相对的移动的输送,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该记录装置使用第1和第2参数,校正输送的输送量,其中该第1和第2参数用于对应于各个不同的要素校正输送量。由此,能够对应于由不同的要素造成的记录位置的偏移,校正输送量。
文档编号B41J29/38GK1739973SQ2005100929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5日
发明者矢泽刚, 田鹿博司, 锦织均, 井手大策, 增山充彦, 丸晶子, 高宫英秋, 山本恒介, 前田昌雄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