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0007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进给轮组件、回收轮组件,进给轮组件包括进给主轴、进给轮、主动轮及扭力限制器,扭力限制器包括转动连接的外环与内环,回收轮组件包括回收主轴、回收轮及从动轮,进给轮与扭力限制器的内环固定连接于进给主轴并绕进给主轴的轴向同步转动,扭力限制器的外环固定连接于主动轮,进给轮组件的主动轮与回收轮组件的从动轮相互联动,回收轮固定连接于回收主轴并绕回收主轴的轴向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设置扭力限制器实现碳带恒定张力,防止碳带断裂。
【专利说明】碳带进给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带进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自动血涂片制备器上通常采用热转印方式将病人的信息打印到对应的载玻片上,以便于临床上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打印过程中,碳带覆盖在载玻片上,打印头与碳带接触,通过加热或加压的方式,使碳带与介质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将碳带上的碳粉刻蚀在介质表面上。由于打印介质是载玻片,需要设置独立的碳带进给轮均匀地拖动碳带,当碳带进给后,需要碳带回收轮将碳带缠绕回收起来。碳带进给轮需要保证碳带匀速以及定长度的进给,而回收轮由于碳带越卷越大,在回收轮角速度一定的情况,回收轮上的碳带线速度会越来越大,导致碳带进给轮与回收轮之间的那一段的碳带张力增大,进而扯断碳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间紧凑、保证碳带恒定张力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进给轮组件、回收轮组件,所述进给轮组件包括进给主轴、进给轮、主动轮及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包括转动连接的外环与内环,所述回收轮组件包括回收主轴、回收轮及从动轮,所述进给轮与扭力限制器的内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给主轴并绕所述进给主轴同步转动,所述扭力限制器的外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进给轮组件的主动轮与所述回收轮组件的从动轮相互联动,所述回收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回收主轴并绕所述回收主轴的轴向转动,所述回收轮组件的回收轮相对于所述进给轮组件的进给轮反向转动。
[0006]其中,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齿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反向转动。
[0007]其中,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联动带,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同步带轮,所述联动带与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配合连接以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同向转动。
[0008]其中,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进给轮组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外部。
[0009]其中,所述回收轮的线速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进给轮的线速度。
[0010]其中,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压紧轮组件,所述压紧轮组件包括转动臂、压紧主轴、压紧轮,所述压紧主轴连接于所述转动臂,所述压紧轮套接于所述压紧主轴并相对于所述压紧主轴自由转动,所述压紧主轴及所述压紧轮靠近所述进给轮设置,所述转动臂相对于所述进给轮摆动以带动所述压紧主轴及压紧轮压持或远离所述进给轮。
[0011]其中,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抵持组件,所述抵持组件包括枢接于所述机架的安装座及抵持件,所述抵持件靠近所述压紧轮组件的转动臂设置并抵持或远离所述转动臂。
[0012]其中,所述抵持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抵持主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抵持主体的抵持块、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抵持主体与抵持块的弹性件,所述抵持块用于抵推所述转动臂。
[0013]其中,所述压紧轮组件的转动臂靠近所述抵持件开设有凹入部,所述凹入部设有抵持面及定位面,所述抵持面平行于所述转动臂的延伸方向,所述定位面连接于所述抵持面并靠近所述压紧主轴设置,所述抵持件的抵持块包括用于抵持转动臂的端面及连接于所述端面的侧面,所述抵持件的端面贴合于所述转动臂的抵持面,所述抵持件的侧面抵持于所述定位面。
[0014]其中,所述抵持组件还设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0015]其中,所述压紧轮组件还设有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用于施加复位作用力于所述转动臂,从而使转动臂带动压紧主轴及设置于所述压紧主轴的压紧轮远离所述进给轮。
[0016]其中,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靠近转动臂与抵持件设置,所述检测件用于对抵持件相对于所述转动臂的压持状态进行检测。
[0017]本实用新型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设置扭力限制器实现碳带恒定张力,防止碳带断裂;驱动件设置于机架内部,节省空间、体积较小。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设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及从动轮,不仅可单个驱动件实现碳带的进给与回收,降低机构设置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啮合连接,实现进给主轴与回收主轴方向转动,便于缠绕于进给轮与回收轮的碳带具有较大的包角,增加碳带摩擦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组装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件11、传动组件13、进给轮组件15、回收轮组件17。本实用新型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还设有机架100,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的各个部件安装于机架100。打印过程中,碳带缠绕于进给轮组件15和回收轮组件17,并通过进给轮组件15和回收轮组件17持续行进以完成碳带的进给和回收。驱动件11通过传动组件13传递动力至进给轮组件15,进而驱动进给轮组件15进给碳带,进而驱动回收轮组件17回收碳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的机架100可采用打印机自身机架,也可另行独立设置,并且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可也设置于打印机的其他打印部件之上。
[002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1采用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有驱动轴111。驱动件11安装于机架100内部。驱动件11的驱动轴111连接于传动组件13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13转动。
[0026]传动组件13包括主动带轮131、同步带133、从动带轮135。主动带轮131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111,从动带轮135通过螺丝50固定连接于进给轮组件15,所述同步带133与所述主动带轮131及从动带轮135配合。在驱动电机驱动下,传动组件13经主动带轮131、同步带133传递动力至从动带轮135,进而传递动力至连接于从动带轮135的进给轮组件15。
[0027]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3设置于打印机的机架100的外侧,而驱动件11设置于机架100内部,驱动件11的驱动轴111穿过机架100并连接于传动组件13,从而节省机架100内部空间,并便于传动组件13与进给轮组件15相互连接。
[0028]进给轮组件15包括进给主轴151、进给轮153、扭力限制器155、主动轮157。进给主轴151安装于打印机的机架100。在本实施例中,进给主轴151两端设有轴承座30及设置于轴承座30中的轴承40,所述轴承40套设于所述进给主轴151,所述轴承座30安装于机架100。
[0029]进给轮153固定连接于进给主轴151并以进给主轴151为中心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进给轮153设置于机架100的外侧并连接于所述进给主轴151的端部。进给轮153用于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卷动碳带,保证碳带以恒定的线速度进行进给。在本实施例中,进给轮153采用橡胶包胶的胶辊组成。
[0030]所述扭力限制器155包括转动连接的内环1551及外环1553。其中,所述扭力限制器155的外环1553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轮157,所述扭力限制器155的内环1551固定连接于所述进给主轴151。所述内环1551与外环1553之间设有用于保持摩擦转矩的摩擦片(图未示),摩擦片的端面设有提供压力的压缩弹簧(图未示)。所述内环1551与所述外环1553之间通过摩擦力实现相对打滑,使得进给轮组件15与回收轮组件17之间保持恒定的传递扭力。
[0031]进给轮153与扭力限制器155的内环1551固定连接于所述进给主轴151并绕所述进给主轴151的轴向同步转动,主动轮157在扭力限制器155的外环1553的带动下绕所述进给主轴151的轴向转动。所述主动轮157连接于回收轮组件17并用于带动回收轮组件17转动。
[0032]回收轮组件17包括回收主轴171、回收轮173、从动轮175。回收主轴171安装于打印机的机架100。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回收主轴171两端设有轴承座30及设置于轴承座30中的轴承40,所述轴承40套设于所述回收主轴171,所述轴承座30安装于机架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收主轴171与进给主轴151的轴向相互平行。
[0033]回收轮173固定连接于回收主轴171,在本实施例中,回收轮173与进给轮153设置于机架100,回收轮173连接于所述回收主轴171的端部。回收轮173用于回卷收纳打印后的碳带。刚开始缠绕碳带时,回收轮173的初始线速度等于或者大于进给轮153的初始线速度,保证碳带能在回收轮173上缠绕紧,不松散。
[0034]从动轮175固定连接于回收主轴171,并在回收主轴171的带动下绕所述回收主轴171的轴向转动。所述回收轮组件17的从动轮175与所述进给轮组件15的主动轮157相互配合联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157与从动轮175采用齿轮,所述主动轮157与所述从动轮175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轮157与所述从动轮175反向转动。由于主动轮157与从动轮175相互啮合传动会改变转动方向,因此进给主轴151与回收主轴171及设置于其上用于收放碳带的进给轮153与发放轮也反向转动,从而便于进给轮153与回收轮173的位置设置,可使缠绕于进给轮153与回收轮173的碳带具有较大的包角。
[003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157与从动轮175也可采用同步带轮,并可设置联动带(图未示),所述主动轮157与从动轮175通过联动带配合连接,从而实现主动轮157与从动轮175的联动,当采用联动带实现联动时,所述主动轮157与所述从动轮175可同向转动。联动带与同步带轮之间可以通过齿牙啮合的方式传动,也可以通过摩擦力实现传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时,碳带缠绕于回收轮173与进给轮153。作为驱动件11的驱动电机输出动力,并经传动组件13传动后驱动进给主轴151转动。进给主轴151带动进给轮153及扭力限制器155转动。进给轮153绕进给主轴151转动以进给碳带。扭力限制器155绕进给主轴151轴向转动,扭力限制器155的外环1553的动力通过主动轮157与从动轮175的齿轮传动传递动力至回收主轴171,进而带动连接于回收主轴171的回收轮173转动以回收碳带。
[0036]本实用新型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经过驱动件11驱动及从动轮175与主动轮157相互配合联动,从而通过一个驱动件11实现碳带的进给与回收。
[0037]在碳带收放过程中,由于缠绕于回收轮173与进给轮153上的碳带的厚度不断变化,因此碳带的线速度会随缠绕过程进行时刻变化。当回收轮173线速度大于进给轮153的线速度、进给轮153与回收轮173之间的碳带张力增大时,由于使用了扭力限制器155,扭力限制器155的内环1551与外环1553会相对打滑,从而使进给轮153与回收轮173之间保持恒定的传递扭力,防止碳带被拉断。进给主轴151、扭力限制器155、主动轮157同轴并同时设置于机架100内部,节省机架100内部空间。
[0038]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还设有压紧轮组件19,所述压紧轮组件19包括转轴191、转动臂193、压紧主轴195、压紧轮197。压紧轮组件19靠近所述进给轮组件15的进给轮153设置。
[0039]转轴191枢接于机架100,转动臂193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191并可绕所述转轴191的轴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91也可通过轴承座30及轴承40安装于机架100,其具体安装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转动臂193也可安装于打印机的其他部件,只需保证所述转动臂193可带动所述压紧主轴195、压紧轮197相对于所述进给轮153摆动,从而使压紧轮197压持或远离进给轮153即可。
[0040]转动臂193—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19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压紧主轴195。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臂193的一端可采用任意方式可转动地连接于机架100,从而便于带动设置于转动臂193的另一端的压紧主轴195及压紧轮197靠近或远离进给轮153。[0041]压紧轮197可自由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压紧主轴195。所述压紧主轴195与所述进给轮153同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主轴195与所述进给主轴151相互平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压紧主轴195上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压紧轮197。使用时,碳带缠绕于所述进给轮153,压紧轮197压持于所述碳带。
[0042]压紧轮组件19还设有复位元件199,所述复位元件199可用于复位作用力于转动臂193,从而使转动臂193带动压紧主轴195及设置于压紧主轴195的压紧轮197远离所述进给轮153。复位元件199可采用扭簧或拉簧。本实施例中,复位元件199采用扭簧,扭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机架10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臂193。
[0043]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还设有抵持组件21,所述抵持组件21包括安装座211、抵持件213及操作杆215。
[0044]安装座211设有枢接于所述机架100的安装轴,所述安装座211可绕机架100的安装轴相对于机架100自由转动。
[0045]抵持件213靠近所述压紧轮组件19的转动臂193设置,以用于施加抵持作用力于所述转动臂193,从而使压紧轮组件19的压紧轮197稳定抵持于缠绕在进给轮153上的碳带。
[0046]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213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座211的抵持主体2131、活动连接于所述抵持主体2131的抵持块2133、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抵持主体2131与抵持块2133的弹性件(图未示)。抵持主体213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11、抵持块2133通过弹性件抵推压紧轮组件19的转动臂193,从而使压紧轮197稳定压持进给轮153。可以理解的是,抵持件213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自行设置。
[0047]操作杆215连接于安装座211,使用者可通过拨动操作杆215,从而使抵持件213远离并停止施加作用力于压紧轮组件19的转动臂193。
[0048]使用时,抵持件213抵持于压紧轮组件19的转动臂193,并施加作用力于所述转动臂193,从而使压紧轮组件19的压紧轮197压持缠绕于进给轮153的碳带,增加所述碳带的
摩擦力。
[0049]使用者通过操作杆215解除抵持件213抵持后,转动臂193会在复位元件199的作用力下自动弹起,从而使压紧轮197与进给轮153分离。压紧轮197与进给轮153分离后,使用者可缠绕碳带至进给轮153,缠绕结束后拨动操作杆215,重新将抵持件213压紧在转动臂193上。
[00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轮组件19的转动臂193靠近所述抵持件213开设有凹入部,所述凹入部设有抵持面1931及定位面1933。所述抵持面1931平行于所述转动臂193的延伸方向,定位面1933连接于所述抵持面1931并靠近压紧主轴195设置。抵持件213的抵持块2133包括用于抵持转动臂193的端面(图未示)及连接于端面的侧面2135。所述端面为平面或凸起的弧面,所述侧面2135可为平面或圆周面。
[0051]当使用者通过操作杆215操作安装座211及设置于安装座211的抵持件213转动,以便抵持件213抵持所述转动臂193时,当抵持件213抵持所述转动臂193时,抵持件213的端面贴合于转动臂193的抵持面1931,所述抵持件213施加作用力于所述转动臂193 ;抵持件213的侧面2135可抵持于定位面1933,从而防止抵持件213与转动臂193相互脱离,出现误操作。[0052]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还设有检测件23,所述检测件23靠近转动臂193与抵持件213设置,用于检测抵持件213是否抵持于转动臂19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件23可采用各类感测传感器或感测机构。如检测件23可采用设置于机架100的微动开关。当抵持件213压紧在转动臂193时,检测件23感应信号,当检测件23没有检测到信号则会通过外设报警装置报警,提示用户操作。
[0053]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还设有发放轮(图未示),所述发放轮用于安装固定及发放新碳带。发放轮具备一定的转动阻尼,该转动阻尼的大小根据打印时所需的碳带张紧力而定。
[0054]本实用新型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设置扭力限制器155实现碳带恒定张力;驱动件11设置于机架内部,进给主轴151、进给轮153、扭力限制器155同轴设置,节省空间、体积较小。碳带进给回收装置10设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157及从动轮175,不仅可单个驱动件11实现碳带的进给与回收,降低机构设置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主动轮157与从动轮175的啮合连接,实现进给主轴151与回收主轴171方向转动,便于缠绕于进给轮153与回收轮173的碳带具有较大的包角,增加碳带摩擦力。
[0055]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进给轮组件、回收轮组件,所述进给轮组件包括进给主轴、进给轮、主动轮及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包括转动连接的外环与内环,所述回收轮组件包括回收主轴、回收轮及从动轮,所述进给轮与扭力限制器的内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给主轴并绕所述进给主轴同步转动,所述扭力限制器的外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进给轮组件的主动轮与所述回收轮组件的从动轮相互联动,所述回收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回收主轴并绕所述回收主轴的轴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齿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反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联动带,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同步带轮,所述联动带与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配合连接以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同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进给轮组件,所述驱动件设 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轮的线速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进给轮的线速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压紧轮组件,所述压紧轮组件包括转动臂、压紧主轴、压紧轮,所述压紧主轴连接于所述转动臂,所述压紧轮套接于所述压紧主轴并相对于所述压紧主轴自由转动,所述压紧主轴及所述压紧轮靠近所述进给轮设置,所述转动臂相对于所述进给轮摆动以带动所述压紧主轴及压紧轮压持或远离所述进给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抵持组件,所述抵持组件包括枢接于所述机架的安装座及抵持件,所述抵持件靠近所述压紧轮组件的转动臂设置并抵持或远离所述转动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抵持主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抵持主体的抵持块、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抵持主体与抵持块的弹性件,所述抵持块用于抵推所述转动臂。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组件的转动臂靠近所述抵持件开设有凹入部,所述凹入部设有抵持面及定位面,所述抵持面平行于所述转动臂的延伸方向,所述定位面连接于所述抵持面并靠近所述压紧主轴设置,所述抵持件的抵持块包括用于抵持转动臂的端面及连接于所述端面的侧面,所述抵持件的端面贴合于所述转动臂的抵持面,所述抵持件的侧面抵持于所述定位面。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组件还设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组件还设有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用于施加复位作用力于所述转动臂,从而使转动臂带动压紧主轴及设置于所述压紧主轴的压紧轮远离所述进给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带进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进给回收装置还设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靠近转动臂与抵持件设置,所述检测件用于对所述抵持件相对于所述转动臂的压持状 态进行检测。
【文档编号】B41J33/14GK203805524SQ20142020871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黄绍平, 李乐昌 申请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