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及液滴排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4251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及液滴排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及液滴排出装置,详细地说,涉及能够以更短的驱动周期稳定地形成大液滴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及液滴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液滴排出装置的一种,公知有如下喷墨记录装置,从喷墨头(液滴排出头)使墨水(液体)以墨滴(液滴)的方式对介质(媒介)排出,通过使该墨滴附着于介质上来进行印刷。

另外,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例如,除了为了提高画质而排出小液滴以外,有着通过从喷嘴排出尽量大的液滴而在介质上形成大点的要求。不仅能够在浓淡度表现上利用大点的形成,而且在例如利用大液滴高效地进行高速印相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大点的形成。另外,在进行单通印相的情况下,通过从与因喷嘴堵塞等而未排出液滴的喷嘴邻接的喷嘴排出大液滴,从而能够对喷嘴缺失(ノズル欠)进行补充。

作为改变点径的方法,有使在一个像素周期内从同一喷嘴排出的液滴数量变化的方法、根据点尺寸变更驱动信号的方法等。其中,使液滴数量变化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即,通过变更一个像素周期内施加的驱动信号的个数就能够简单地表现浓淡度。但是,如果为了形成大点而增加驱动信号的数量,则像素周期变长,因此在进行高频驱动方面存在技术问题。因此,谋求能够以更短的驱动周期稳定地形成大点的方法。

以往,作为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有专利文献1~3的记载。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进行从同一喷嘴使以不同速度连续排出的至少两滴液滴排出时,使速度慢的液滴比速度快的液滴更先排出而使其在一个像素内重叠地附着,形成一个像素。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施加由矩形波构成的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依次产生使压力室的容积膨胀的第一脉冲、使压力室的容积收缩的第二脉冲、使压力室的容积膨胀的第三脉冲、使压力室的容积收缩的第四脉冲。第三脉冲的脉冲宽度比第一脉冲的脉冲宽度短,第四脉冲的脉冲宽度比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短。那么,将第一脉冲的脉冲宽度中心与第三脉冲的脉冲宽度中心的时间差设为1al,将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中心与第四脉冲的脉冲宽度中心的时间差设为1al,根据压力室内的墨水的残留振动的衰减率确定第一脉冲的脉冲宽度与第三脉冲的脉冲宽度的比以及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与第四脉冲的脉冲宽度的比,从而利用第三脉冲及第四脉冲消除由第一脉冲及第二脉冲产生的压力波。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将压力波在墨水流路内单程传播的时间设为t时,最初施加的第一喷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0.35t~0.65t,第二次以后施加的喷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大致t,第一喷射脉冲信号与紧接其后的喷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为t,在通过第一喷射脉冲信号从喷嘴喷射的液滴离开喷嘴前,使通过第二次喷射脉冲信号喷射的液滴从喷嘴喷射。

通过各喷射脉冲信号,执行器壁变形而增大墨水流路的容积,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执行器壁恢复变形前的状态,对墨水施加压力从而喷射墨水液滴,但在通过第一喷射脉冲信号排出的液滴上追加通过第二次喷射脉冲信号排出的液滴从而排出成为一体的大液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307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247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5182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3的技术中都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使压力室的容积膨胀、收缩而从喷嘴排出液滴时,很难以短的驱动周期,高效且稳定地形成液量更大的大液滴。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实际情况不限于喷墨记录装置,在将液体以液滴方式排出的液滴排出装置中大概也是共通的。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及液滴排出装置,其在使压力室的容积膨胀、收缩而从喷嘴排出液滴时,能够以短的驱动周期高效且稳定地形成液量增量的大液滴。

本发明的其他课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得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各发明来解决。

1.一种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其向使压力室的容积膨胀或收缩的压力产生装置施加驱动信号,通过使该压力产生装置驱动而向所述压力室内的液体施加压力,使液滴从喷嘴排出,

作为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第一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依次具有:

第一膨胀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

第一收缩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

第二膨胀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

第二收缩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

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2al且小于4al,其中,al是所述压力室中的压力波的声音共振周期的1/2。

2.如上述1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2.5al以上且小于3.8al。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4al以上且0.7al以下,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1.8al以上且2.2al以下。

4.如上述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相等,并且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电压值相等。

5.如上述4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在所述液体的粘度大于5mpa·s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2/1。

6.如上述4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在所述液体的粘度为5mpa·s以下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1/1。

7.如上述1或2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还具有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三收缩脉冲,

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3al以上且0.7al以下,

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

从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施加结束开始经过0.3al以上且0.7al以下的休止期后施加所述第三收缩脉冲。

8.如上述7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4al以上且0.7al以下,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

9.如上述7或8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相等,并且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收缩脉冲和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电压值相等。

10.如上述9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在所述液体的粘度大于5mpa·s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所述第二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2/1。

11.如上述9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在所述液体的粘度为5mpa·s以下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所述第二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1/1。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

在使一滴液滴从所述喷嘴排出而形成小液滴时,作为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依次具有:

第一膨胀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

第一收缩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相同,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相同,

根据图像数据,从同一所述喷嘴分别排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排出的大液滴和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排出的小液滴。

13.一种液滴排出装置,具有:

液滴排出头,其通过压力产生装置的驱动向压力室内的液体施加用于排出的压力,使液滴从喷嘴排出;

驱动控制装置,其输出使所述压力产生装置驱动的驱动信号;

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第一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依次具有:

第一膨胀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

第一收缩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

第二膨胀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

第二收缩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

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2al且小于4al,其中,al是所述压力室中的压力波的声音共振周期的1/2。

14.如上述13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2.5al以上且小于3.8al。

15.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4al以上且0.7al以下,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1.8al以上且2.2al以下。

16.如上述13、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相等,并且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电压值相等。

17.如上述16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所述液体的粘度大于5mpa·s,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2/1。

18.如上述16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所述液体的粘度为5mpa·s以下,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1/1。

19.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还具有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三收缩脉冲,

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3al以上且0.7al以下,

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

从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施加结束开始经过0.3al以上且0.7al以下的休止期后施加所述第三收缩脉冲。

20.如上述19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4al以上且0.7al以下,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

21.如上述19或20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相等,并且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收缩脉冲和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电压值相等。

22.如上述21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所述液体的粘度大于5mpa·s,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所述第二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2/1。

23.如上述21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所述液体的粘度为5mpa·s以下,

对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而言,在将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膨胀脉冲及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所述第一收缩脉冲、所述第二收缩脉冲及所述第三收缩脉冲的电压值设为vh1时,|vh2|/|vh1|=1/1。

24.如上述13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在使一滴液滴从所述喷嘴排出而形成小液滴时,作为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依次具有:

第一膨胀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

第一收缩脉冲,其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二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相同,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一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二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相同,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根据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或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到所述压力产生装置,以从同一所述喷嘴分别排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排出的大液滴和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排出的小液滴。

25.如上述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

所述液滴排出头是剪切模式型的液滴排出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及液滴排出装置,其在使压力室的容积膨胀、收缩而使液滴从喷嘴排出时,能够以短的驱动周期高效地稳定形成液量增量的大液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喷墨头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a)是以截面表示外观的立体图,图2(b)是从侧面观察的截面图。

图3是说明在驱动控制部生成的用于形成大液滴的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4(a)~图4(c)是说明喷墨头的排出动作的图。

图5是通过第一驱动信号排出的大液滴的概念图。

图6是说明在驱动控制部生成的用于形成大液滴的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图7(a)、图7(b)分别是说明用于使小液滴排出的第二驱动信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膨胀脉冲宽度与液滴速度6m/s下的液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9(a)是测定墨水粘度10mpa·s时,驱动电压比|vh2|/|vh1|=2/1的情况下和驱动电压比|vh2|/|vh1|=1/1的情况下,伴随着时间的经过的通道内的压力的图表,图9(b)是测定墨水粘度4mpa·s时,驱动电压比|vh2|/|vh1|=2/1的情况下和驱动电压比|vh2|/|vh1|=1/1的情况下,伴随着时间的经过的通道内的压力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墨水(液体的一个例子)以墨滴(液滴的一个例子)的方式排出的喷墨记录装置(液滴排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和该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墨头的驱动方法(液滴排出头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简要结构图。

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输送机构2利用输送辊对22夹持由纸、塑料片材、织物等构成的介质7,并通过由输送马达23驱动的输送辊21的旋转向图中的y方向(副扫描方向)输送。在输送辊21与输送辊对22之间设置有喷墨头(以下,简称为喷头。)3。喷头3以使喷嘴面侧面对介质7的记录面71的方式配置并搭载在托架5上。喷头3经由软线6与本发明中的构成驱动控制装置的驱动控制部8电连接。

托架5被设置为,利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能够沿着横跨介质7的宽度方向地架设的导轨4,在与副扫描方向大致垂直的图中的x-x’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喷头3伴随着托架5的往复移动而在介质7的记录面71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根据图像数据从喷嘴排出液滴,从而记录喷墨图像。

图2是表示喷头3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a)是以截面表示外观的立体图,图2(b)是从侧面观察的截面图。

在喷头3中,30是通道基板。在通道基板30,细槽状的大量的通道31与间隔壁32交替地并列设置。在通道基板30的上表面,以封闭全部通道31的上方的方式设置有盖基板33。在通道基板30与盖基板33的端面接合有喷嘴板34。各通道31的一端经由形成于该喷嘴板34的喷嘴341与外部连通。

各通道31的另一端形成为相对于通道基板30逐渐变浅的槽。在盖基板33形成有与各通道31通用的通用流路331,各通道31的另一端与该通用流路331连通。通用流路331被板35封闭。在板35形成有墨水供给口351,经由该墨水供给口351,从墨水供给管352向通用流路331及各通道31内供给墨水。

间隔壁32由作为电·机械转换机构的pzt等压电元件构成。示例而言,该间隔壁32由通过对上壁部321和下壁部32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进行分极处理而成的压电元件形成。但是,在间隔壁32由压电元件形成的部分可以例如仅是上壁部321。由于间隔壁32与通道31交替地并列设置,所以一个间隔壁32被两个相邻的通道31、31共用。

在通道31的内表面,从两个间隔壁32、32的壁面遍及底面地分别形成有驱动电极(在图2中未图示)。当从驱动控制部8分别向夹着间隔壁32配置的两个驱动电极施加规定电压的驱动信号时,间隔壁32以上壁部321和下壁部322的接合面为边界剪切变形。当相邻的两个间隔壁32、3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剪切变形时,夹在该间隔壁32、32之间的通道31的容积膨胀或收缩,在内部产生压力波。由此,向通道31内的墨水施加用于排出的压力。

该喷头3是通过间隔壁32的剪切变形而使通道31内的墨水从喷嘴341排出的剪切模式型的喷头,在本发明中为优选方式。剪切模式型的喷头优选使用后述矩形波作为驱动信号,从而能够高效地排出液滴。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喷头3中,由通道基板30、间隔壁32、盖基板33、喷嘴板34围成的通道31构成本发明的压力室,间隔壁32及其表面的驱动电极构成本发明的压力产生装置。

驱动控制部8生成用于从喷嘴341排出液滴的驱动信号。生成的驱动信号向喷头3输出,施加在形成于各间隔壁32的各驱动电极。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驱动信号的一个例子的第一驱动信号进行说明。

图3是说明在驱动控制部8生成的用于形成大液滴的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

第一驱动信号pa1是用于使至少两滴液滴从同一喷嘴341排出,并且在刚排出后的飞翔过程中就合体而形成大液滴的驱动信号。该第一驱动信号pa1依次具有使通道31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的第一膨胀脉冲pa1、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一收缩脉冲pa2、使通道31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的第二膨胀脉冲pa3、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二收缩脉冲pa4。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一驱动信号pa1的第一膨胀脉冲pa1是从基准电位上升并在一定时间后下降至基准电位的脉冲。第一收缩脉冲pa2是从基准电位下降并在一定时间后上升至基准电位的脉冲。第二膨胀脉冲pa3是从基准电位上升并在一定时间后下降至基准电位的脉冲。第二收缩脉冲pa4是从基准电位下降并一定时间后上升至基准电位的脉冲。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并未特别限定基准电位为0电位。

该第一驱动信号pa1由从基准电位上升并在一定时间后下降至基准电位的膨胀脉冲、和从基准电位下降并在一定时间后上升至基准电位的收缩脉冲构成。由此,与使用单极脉冲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驱动电压抑制得很低,能够抑制电路负载及消耗功率。

第一收缩脉冲pa2从第一膨胀脉冲pa1的下降的终端开始没有休止期而连续地下降。另外,第二膨胀脉冲pa3从第一收缩脉冲pa2的上升的终端开始没有休止期而连续地上升。而且,第二收缩脉冲pa4从第二膨胀脉冲pa3的下降的终端开始没有休止期而连续地下降。

而且,通过紧接着第一膨胀脉冲pa1的施加而将第一收缩脉冲pa2向驱动电极施加,在刚从喷嘴341排出第一滴大液滴后,通过施加第二膨胀脉冲pa3及第二收缩脉冲pa4,从同一喷嘴341排出第二滴液滴。排出的液滴在刚排出后就合体而形成大液滴,之后命中在介质7上。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通过上述那样地使至少两滴液滴合体而形成大液滴,但是就算是合体的时机晚了但只要是在命中在介质7上前就可以。例如,也可以是第一滴液滴的排出与第二滴液滴的排出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第一滴液滴与第二滴液滴以成为连续的液柱的方式进行排出而形成大液滴,之后,命中在介质7上。根据该方法,与第一滴液滴在命中在介质7上后使第二滴液滴命中在介质7上而在该介质7上重叠相比,命中位置的控制变得容易。

在该第一驱动信号pa1中,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被设定得比2al大且小于4al。通过将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设定在该范围,能够实现基于至少两滴液滴的对大液滴的液量的增量,并且能够稳定地排出大液滴,能够进行高频且高品质的图像记录。

通常,脉冲宽度paw1为1al左右的排出效率最好。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将该脉冲宽度paw1设定为大于2al且小于4al,所以排出效率降低。但是,由于第二膨胀脉冲pa3的脉冲宽度paw3比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更靠近1al,所以与由此排出的第一滴大液滴的速度相比,在其后通过施加第二膨胀脉冲pa3及第二收缩脉冲pa4而排出的第二滴液滴的速度更快,因此,能够与第一滴液滴合为一体而形成大液滴。

如果至少两滴液滴在刚排出后的飞翔过程中就合体而形成大液滴,则可以在一部分相连的状态下排出,或者也可以在彼此分离的状态下排出。

在此,本发明的大液滴是指,具有比以与通过第一驱动信号pa1排出的液滴速度相同的液滴速度、通过由第二膨胀脉冲pa3和第二收缩脉冲pa4构成的基本波形即drr(draw-release-reinforce)波形(图7(a)参照)排出的一滴液滴更大的液量的液滴。具体而言,优选是相对于通过drr波形排出的液滴的液量比(本发明的驱动信号下的液滴的液量/drr波形下的液滴的液量)是2.8以上的液滴。液量可以在计测例如液滴速度的基础上,通过称量任意滴数的液滴来计测。

另外,al是acousticlength的简称,是通道31中的压力波的声音共振周期的1/2。通过测定在向驱动电极施加矩形波驱动信号时排出的液滴的飞翔速度,并且将矩形波的电压值设为一定而使矩形波的脉冲宽度变化时,求出液滴的飞翔速度最大的脉冲宽度作为al。

另外,脉冲宽度是指,在将0v设为0%并将波高值电压设为100%的情况下,定义为电压从0v上升10%与从波高值电压下降10%之间的时间。

而且,矩形波是指,电压的10%和90%之间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中任一者为al的1/2以内、优选为1/4以内这样的波形。

如果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为2al以下,则通过第一膨胀脉冲pa1从喷嘴341挤出的液量不足以形成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大液滴。另外,如果为4al以上,则虽然获得了液量的增量化,但是为了使驱动波形长度变长而驱动周期内的排出休止时间缩短,残存有大压力波余音振动从而降低了飞翔稳定性。因此,不适宜大液滴的高频驱动。

通过通道31的容积的膨胀而产生于该通道31内的压力以每1al进行从负向正的反转或从正向负的反转。因此,在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为偶数al的情况下,由于通道31内的压力反转为负,所以与因第一膨胀脉冲pa1的施加结束而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时的正压力彼此抵消从而排出效率变差。因此,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为比2al大且小于4al。

如果是通过第一膨胀脉冲pa1和第一收缩脉冲pa2的施加而排出的第一滴液滴的速度慢且液量大的液滴,则即使与其后的第二滴液滴合体,所形成的大液滴的液滴速度也变慢,排出效率降低而需要使驱动电压值上升。因此,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优选设定在压力波彼此不抵消的奇数al附近,具体而言,优选为2.5al以上且小于3.8al。

利用第一驱动信号pa1,在第一滴液滴排出后以比该第一滴液滴更快的液滴速度排出第二滴液滴,使两滴液滴在飞翔过程中合为一体而成为大液滴时,能够更高效地形成大液滴,从该观点出发,第一收缩脉冲pa2的脉冲宽度paw2优选设定为0.4al以上且0.7al以下,更优选为0.5al。另外,从相同观点出发,第二膨胀脉冲pa3的脉冲宽度paw3优选设定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最优选为1al。而且,从相同观点出发,第二收缩脉冲pa4的脉冲宽度paw4优选设定为1.8al以上且2.2al以下,最优选为2al。

接着,利用图4,对施加第一驱动信号pa1时的喷头3的排出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4表示将喷头3沿与通道3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剖切的截面的局部。在此,从图4中的中央的通道31b排出液滴。另外,图5表示施加第一驱动信号pa1时排出的大液滴的概念图。

首先,从图4(a)所示的间隔壁32b、32c的中立状态开始,当使驱动电极36a及36c接地并且向驱动电极36b施加第一驱动信号pa1的第一膨胀脉冲pa1时,间隔壁32b、32c如图4(b)所示地彼此向外侧弯曲变形,夹在间隔壁32b、32c之间的通道31b的容积膨胀。由此,在通道31b内产生负压力,流入墨水。

在第一膨胀脉冲pa1维持大于2al且小于4al的时间后,结束第一膨胀脉冲pa1的施加。由此,通道31b的容积从膨胀状态收缩,间隔壁32b、32c恢复图4(a)所示的中立状态。接着,没有休止期而紧接着施加第一收缩脉冲pa2时,通道31b的容积立刻成为图4(c)所示的收缩状态。此时,向通道31b内的墨水施加压力,从喷嘴341挤出墨水而作为第一滴大液滴排出。

当第一收缩脉冲pa2的施加结束时,通道31b的容积从收缩状态膨胀,间隔壁32b、32c恢复图4(a)所示的中立状态。接着,没有休止期而紧接着施加第二膨胀脉冲pa3时,通道31b的容积直接成为图4(b)所示的膨胀状态,在通道31内产生负压力。因此,抑制在先排出的第一滴大液滴的速度。另外,通过产生于通道31b内的负压力,再次流入墨水。

当第二膨胀脉冲pa3的施加结束时,通道31b的容积从膨胀状态收缩,间隔壁32b、32c恢复图4(a)所示的中立状态。接着,没有休止期而紧接着施加第二收缩脉冲pa4时,通道31b的容积直接成为图4(c)所示的收缩状态。此时,向通道31b内的墨水施加大的压力,紧接着通过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一收缩脉冲pa2排出的第一滴大液滴地进一步挤出墨水,刚挤出不久的墨水被掐断而排出液滴速度快的第二滴液滴。

如图5所示,对于通过第一驱动信号pa1排出的液滴而言,紧接着通过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一收缩脉冲pa2排出的液滴速度慢的第一液滴101,形成通过第二膨胀脉冲pa3及第二收缩脉冲pa4排出的液滴速度快的第二液滴102。虽然最初排出的液滴100是第一液滴101和第二液滴102连结的形态,但是由于第二液滴102的排出速度比第一液滴101快足够多,所以它们在刚排出后的飞翔过程中合体而成为一个大液滴100。

当第二收缩脉冲pa4的施加结束时,通道31b的容积从收缩状态膨胀,间隔壁32b、32c恢复图4(a)的中立状态。

由于该液滴100是液滴速度慢的第一液滴101和液滴速度快的第二液滴102合体而成的,所以与从喷嘴341排出相同液量的一个大液滴的情况相比,液滴速度变慢,也抑制卫星滴的量。

即,通常卫星滴是附带于排出的主滴向后方延伸地形成的尾巴从主滴分离而产生的。只要是卫星滴与主滴接近地分离,由于两者命中在大致同一位置,所以很少给画质带来影响。但是,如果卫星滴在远离主滴的位置分离,则命中位置也远离主滴,成为使画质降低的原因。液滴速度越快,尾巴越长,卫星滴从主滴分离的位置容易分为多个。根据第一驱动信号pa1,由于即使液滴量大也能够以低速排出,所以能够缩短附带于液滴100(主滴)的尾巴的长度,降低卫星滴的数量,并且在靠近主滴的位置分离。因此,能够一边排出大液滴100一边抑制卫星滴带来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利用液滴观测装置对液滴进行图像识别,获得从排出开始经过的时间和此时液滴所存在的位置坐标,从而算出液滴速度。具体而言,根据液滴从距喷嘴面500μm的位置到50μs之间飞翔的距离算出液滴速度。能够通过使喷墨头的排出信号与观测用的闪光同步来算出从排出开始经过的时间。另外,能够通过对飞翔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算出液滴的位置坐标。

第一驱动信号pa1优选为矩形波。构成第一驱动信号pa1的第一膨胀脉冲pa1、第一收缩脉冲pa2、第二膨胀脉冲pa3及第二收缩脉冲pa4如图3所示为矩形波。特别是剪切模式型的喷头3能够相对于由矩形波构成的驱动信号的施加,使压力波对齐位相地产生,因此能够高效地排出大液滴,并且能够进一步将驱动电压抑制得很低。通常,无论是排出还是非排出都始终向喷头3施加电压,因此低驱动电压在抑制喷头3的发热并且使液滴稳定地排出方面很重要。

另外,由于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字电路容易地生成矩形波,所以与使用具有必须用模拟电路的倾斜波的梯形波的情况相比,电路结构也能够简化。

在第一驱动信号pa1中,优选的是,第一膨胀脉冲pa1的电压值与第二膨胀脉冲pa3的电压值相等,并且,第一收缩脉冲pa2的电压值与第二收缩脉冲pa4的电压值相等。由于电源为至少两个就足够了,所以能够减少电源数量。由此,能够简化驱动控制部8的电路结构。

另外,在使用的液体的粘度大于5mpa·s的情况下,在将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二膨胀脉冲pa3的电压值设为vh2,将第一收缩脉冲pa2及第二收缩脉冲pa4的电压值设为vh1时,优选|vh2|/|vh1|=2/1。由此,通道31内的压力波余音振动的衰减变快,能够高频驱动。另外,特别是,能够实现使用高粘度墨水的情况下的飞翔稳定化。

但是,在使用的液体的粘度为5mpa·s以下的情况下,从获得与上述相同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vh2|/|vh1|=1/1。这是因为,由于与高粘度墨水相比,压力波更难衰减,所以为了消除由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二膨胀脉冲pa3产生的压力,需要提高vh1相对于vh2的驱动电压比。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驱动信号的另一个例子的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6是说明在驱动控制部8生成的用于形成大液滴的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该第一驱动信号pa2也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相同地,是用于使至少两滴液滴从同一喷嘴341排出,并且在刚排出后的飞翔过程中就合体而形成大液滴的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pa2依次具有使通道31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的第一膨胀脉冲pa1、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一收缩脉冲pa2、使通道31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的第二膨胀脉冲pa3、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二收缩脉冲pa4、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三收缩脉冲pa5。

第一驱动信号pa2的波形的结构是,使第二膨胀脉冲pa3和第二收缩脉冲pa4为基本波形(drr波形)的驱动信号,仅在从第二收缩脉冲pa4的施加结束开始经过间隔后施加第三收缩脉冲pa5这一点上与第一驱动信号pa1不同。该第三收缩脉冲pa5是从基准电位下降并在一定时间后上升至基准电位的脉冲。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也不特别限定基准电位为0电位。

在该第一驱动信号pa2中,将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设定为大于2al且小于4al。而且,在刚通过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一收缩脉冲pa2的施加而从喷嘴341排出第一滴液滴后,施加第二膨胀脉冲pa3及第二收缩脉冲pa4而排出第二滴液滴。因此,起到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相同的效果。

而且,将第二收缩脉冲pa4的脉冲宽度paw4设定为0.3al以上且0.7al以下,将第三收缩脉冲pa5的脉冲宽度paw5设定为0.8al以上且1.2al以下,并且设定为从第二收缩脉冲pa4的施加结束开始,经过维持0.3al以上且0.7al以下的基准电位的间隔、即休止期paw6后,施加第三收缩脉冲pa5。由此,能够促进附带于主滴的尾巴的掐断而进一步降低卫星滴的影响。而且,也能够通过第三收缩脉冲pa5有效地消除通道31内的压力波余音振动。

在有效地实现该效果的基础上,第二收缩脉冲pa4的脉冲宽度paw4最优选为0.5al,第三收缩脉冲pa5的脉冲宽度paw5最优选为1al,最优选从第二收缩脉冲pa4的施加结束开始经过0.5al的间隔后施加第三收缩脉冲pa5。

另外,从有效地实现上述效果的观点出发,第一收缩脉冲pa2的脉冲宽度paw2及第二膨胀脉冲pa3的脉冲宽度paw3优选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的第一收缩脉冲pa2及第二膨胀脉冲pa3相同。

接着,利用图4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相同地说明施加该第一驱动信号pa2时的喷头3的排出动作的一个例子。由于从第一膨胀脉冲pa1到第二膨胀脉冲pa3为止都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相同,所以这些说明都援引第一驱动信号pa1的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当该第一驱动信号pa2的第二膨胀脉冲pa3的施加结束时,夹在间隔壁32b、32c之间的通道31b的容积从膨胀状态收缩,间隔壁32b、32c恢复图4(a)所示的中立状态。接着,没有休止期而连续地向驱动电极36b施加第二收缩脉冲pa4时,通道31b的容积直接成为如图4(c)所示的收缩状态。此时,向通道31b内的墨水施加大的压力,紧接着通过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一收缩脉冲pa2排出的墨水而进一步排出墨水,与图5相同地排出由第一液滴101和第二液滴102构成的大液滴100。

在第二收缩脉冲pa4维持0.3al以上且0.7al以下的时间后,通道31b的容积从收缩状态膨胀,间隔壁32b、32c恢复图4(a)所示的中立状态。此时,由于在通道31内产生负压力,墨水液面被产生于通道31内的负压力迅速拉回。因此,迅速掐断排出的墨滴的尾巴,附带于排出的液滴100(主滴)的尾巴变短。因此,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卫星滴的影响。

另外,在第二收缩脉冲pa4的施加结束而间隔壁32b、32c恢复图4(a)所示的中立状态后,当经过0.3al以上且0.7al以下的间隔后施加第三收缩脉冲pa5时,通道31b的容积再次变为图4(c)所示的收缩状态。接着,在经过0.8al以上且1.2al以下的时间后,在通道31内残留有正压力期间,通道31b的容积膨胀,间隔壁32b、32c再次恢复图4(a)所示的中立状态,从而在通道31内产生负压力,消除压力波余音振动。

基于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相同的理由,该第一驱动信号pa2也优选为矩形波。即,构成第一驱动信号pa2的第一膨胀脉冲pa1、第一收缩脉冲pa2、第二膨胀脉冲pa3、第二收缩脉冲pa4及第三收缩脉冲pa5也如图6所示地优选由矩形波构成。

在第一驱动信号pa2中,基于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相同的理由,也优选的是,第一膨胀脉冲pa1的电压值与第二膨胀脉冲pa3的电压值相等,并且第一收缩脉冲pa2的电压值、第二收缩脉冲pa4的电压值和第三收缩脉冲pa5的电压值相等。

另外,此时,基于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相同的理由,在使用的液体的粘度大于5mpa·s的情况下,在将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二膨胀脉冲pa3的电压值设为vh2,并将第一收缩脉冲pa2、第二收缩脉冲pa4及第三收缩脉冲pa5的电压值设为vh1时,优选为vh2|/|vh1|=2/1,在使用的液体的粘度为5mpa·s以下的情况下,优选为|vh2|/|vh1|=1/1。

但是,通过使用以上说明的第一驱动信号pa1、pa2中的除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一收缩脉冲pa2以外的形状的驱动信号,能够从喷嘴341排出一滴液滴而形成小液滴。图7(a)、图7(b)分别表示用于这样排出小液滴的第二驱动信号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7(a)所示的第二驱动信号pb1依次具有使通道31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的第一膨胀脉冲pb1、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一收缩脉冲pb2。

该第二驱动信号pb1的第一膨胀脉冲pb1的脉冲宽度pbw1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的第二膨胀脉冲pa3的脉冲宽度paw3相同,第二驱动信号pb1的第一收缩脉冲pb2的脉冲宽度pbw2被设定为与第一驱动信号pa1的第二收缩脉冲pa4的脉冲宽度paw4相同。

该第二驱动信号pb1是通常的drr(draw-release-reinforce)波形,是第一驱动信号pa1中的除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一收缩脉冲pa2以外的形状的驱动信号。由此,能够使比通过第一驱动信号pa1排出的大液滴的液量少的小液滴排出。

另外,图7(b)所示的第二驱动信号pb2依次具有使通道31的容积膨胀并在一定时间后收缩的第一膨胀脉冲pb1、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一收缩脉冲pb2、使通道31的容积收缩并在一定时间后膨胀的第二收缩脉冲pb3。从第一收缩脉冲pb2的施加结束开始经过规定的休止期后施加第二收缩脉冲pb3。

该第二驱动信号pb2的第一膨胀脉冲pb1的脉冲宽度pbw1与第一驱动信号pa2的第二膨胀脉冲pa3的脉冲宽度paw3相同,第二驱动信号pb2的第一收缩脉冲pb2的脉冲宽度pbw2与第一驱动信号pa2的第二收缩脉冲pa4的脉冲宽度paw4相同,第二驱动信号pb2的第二收缩脉冲pb3的脉冲宽度pbw3被设定为与第一驱动信号pa2的第三收缩脉冲pa5的脉冲宽度paw5相同。另外,第二驱动信号pb2的休止期pbw4被设定为与第一驱动信号pa2的休止期paw6相同。

即,第二驱动信号pb2的波形结构是第一驱动信号pa2中的除第一膨胀脉冲pa1及第一收缩脉冲pa2以外的形状的驱动信号。由此,能够使比通过第一驱动信号pa2排出的大液滴的液量少的小液滴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没有第二驱动信号pb2的第二收缩脉冲pb3。

接着,根据图像数据,通过施加这些第二驱动信号pb1或pb2,能够从与通过第一驱动信号pa1或pa2排出大液滴的喷嘴341相同的喷嘴341排出小液滴,能够从同一喷嘴341分别排出通过第一驱动信号pa1或pa2排出的大液滴和通过第二驱动信号pb1或pb2排出的小液滴。

因为第二驱动信号pb1或pb2是从第一驱动信号pa1或pa2去除第一膨胀脉冲pa1、第一收缩脉冲pa2后的波形结构,所以能够利用这些第一驱动信号pa1或pa2的第二膨胀脉冲pa3以后的波形部分简单地形成。因此,即使从同一喷嘴341分别排出大液滴和小液滴,也只需准备第一驱动信号pa1或pa2作为驱动信号即可,因此有能够简化驱动控制部8的电路结构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滴排出装置可以是排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滴排出装置。另外,在此所说的液体是能够从液滴排出装置排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处于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包含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胶状溶液、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这样的流状体。另外,不仅包含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含将由颜料、金属粒子等固体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媒而得的物质等。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列举出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在此,墨水是指通常的水性墨及油性墨甚至中性墨(ジェルインク)、热熔墨(ホットメルトインク)等包含各种液体组成物的墨水。

作为液滴排出装置的具体例,存在将液体以液滴的方式排出的液滴排出装置,所述液体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将例如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el(电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彩色滤光片等的电极材料、颜色材料等材料包含其中。另外,可以是排出用于制造生化元件的生物有机体的液滴排出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且排出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滴排出装置等。而且,也可以是在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以点状孔隙排出润滑油的液滴排出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排出的液滴排出装置。另外,也可以是为了蚀刻基板等而排出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滴排出装置。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作为喷头3,示例了使相邻的通道31、31之间的间隔壁32剪切变形的例子,但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利用pzt等压电元件构成通道的上壁或下壁的压力产生装置,使该上壁或下壁剪切变形。

其他,本发明的液滴排出头不限于剪切模式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的液滴排出头,即,利用振动板形成压力室的一个壁面,通过利用pzt等压电元件构成的压力产生装置使振动板振动,向压力室内的墨水施加用于排出的压力。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1)

使用图2所示的剪切模式型的喷墨头(喷嘴的直径=24μm、al=3.7μs),作为墨水在40℃下使用uv硬化型的墨水。此时的墨水的粘度为0.01pa·s。

作为第一驱动信号,使用图3所示的矩形波的第一驱动信号pa1,在使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如表1所示的那样从1.6al变化至4.5al时,计测分别排出的大液滴的液量(ng)。

需要说明的是,以使第一收缩脉冲pa2的脉冲宽度paw2=0.5al,使第二膨胀脉冲pa3的脉冲宽度paw3=1al,使第二收缩脉冲pa4的脉冲宽度paw4=2al,使驱动周期为9al,使液滴速度为6m/s的方式进行排出。

另外,使用图7(a)所示的drr波形,求出本发明的液滴的液量相对于以驱动周期5al、液滴速度6m/s的方式排出时的液滴的液量(6.1ng)的液量比(本发明的液量/drr波形的液量)。

而且,一边使驱动电压(vh2、vh1)变化,一边通过使用ccd照相机的闪光测定观测连续5分钟内的排出状态,测定发生喷嘴缺失或排出弯曲(排出曲がり)现象时的液滴速度,从而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评价飞翔稳定性。即,判定发生喷嘴缺失或排出弯曲现象时的液滴速度越高,飞翔稳定性越高。

◎:发生喷嘴缺失或排出弯曲时的液滴速度≥11m/s

○:11m/s>发生喷嘴缺失或排出弯曲时的液滴速度≥9m/s

△:9m/s>发生喷嘴缺失或排出弯曲时的液滴速度≥7m/s

×:7m/s>发生喷嘴缺失或排出弯曲时的液滴速度

结果如表1所示。另外,表示第一膨胀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液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8所示。

[表1]

如表1所示,在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大于2al且小于4al的情况下,能够使大液滴稳定地排出。如果脉冲宽度paw1为4al以上,则带来液量增量但飞翔稳定性恶化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使用图6所示的第一驱动信号pa2的情况下,在以通过使该第一驱动信号pa2的第二膨胀脉冲pa3和第二收缩脉冲pa4为基本波形的drr波形排出的液滴的液量为基准,求出液量比时,与上述相同地能够确认,在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大于2al且小于4al的情况下,与上述相同地能够使大液滴稳定地排出。

(实施例2)

使用图2所示的剪切模式型的喷墨头(喷嘴的直径=24μm、1al=4.8μs),作为墨水,使用墨水a(溶剂类、粘度10mpa·s)和墨水b(水类,粘度4mpa·s)。

作为第一驱动信号,使用图6所示的矩形波的第一驱动信号pa2,对于各墨水a、b,在将驱动电压值比设为|vh2|/|vh1|=2/1的情况下,以及在将驱动电压值比设为|vh2|/|vh1|=1/1的情况下,分别测定施加第一驱动信号pa2时的伴随着时间经过的通道内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以使第一驱动信号pa2的第一膨胀脉冲pa1的脉冲宽度paw1=3.5al,使第一收缩脉冲pa2的脉冲宽度paw2=0.5al,使第二膨胀脉冲pa3的脉冲宽度paw3=1al,使第二收缩脉冲pa4的脉冲宽度paw4=0.5al,使第三收缩脉冲pa5的脉冲宽度paw5=1al,使休止期paw6=0.5al,使驱动周期为11al,使液滴速度为6m/s的方式进行排出。

其结果如图9(a)、图9(b)所示。图9(a)是使用墨水a的情况,图9(b)是使用墨水b的情况。

由此,对于高粘度墨水而言,相比于|vh2|/|vh1|=1/1的情况,在|vh2|/|vh1|=2/1的情况下,通道内的压力波的衰减(虚线所包围的区域)更快,相反,对于低粘度墨水而言,相比于|vh2|/|vh1|=2/1的情况,在|vh2|/|vh1|=1/1的情况下,通道内的压力波的衰减更快。即,确认能够高频地稳定排出大液滴。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

2:输送机构

21:输送辊

22:输送辊对

23:输送马达

3:喷墨头

30:通道基板

31:通道

32:间隔壁

321:上壁部

322:下壁部

33:盖基板

331:通用流路

34:喷嘴板

341:喷嘴

35:板

351:墨水供给口

352:墨水供给管

4:导轨

5:托架

6:软线

7:介质

71:记录面

8:驱动控制部

100:液滴

101:第一液滴

100:第二液滴

pa1、pa2:第一驱动信号

pa1:第一膨胀脉冲

pa2:第一收缩脉冲

pa3:第二膨胀脉冲

pa4:第二收缩脉冲

pa5:第三收缩脉冲

paw1~paw5:脉冲宽度

paw6:休止期

pb1、pb2:第二驱动信号

pb1:第一膨胀脉冲

pb2:第一收缩脉冲

pb3:第二收缩脉冲

pbw1~pbw3:脉冲宽度

pbw4:休止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