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印刷多功能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印刷多功能透明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膜层基底,清洗干净,吹干,备用;

(2)印制过渡层:首先配制过渡层可印刷墨水;然后在常温下将过渡层可印刷墨水喷涂在基板上,再对基板烘干,完成过渡层的制备;

(3)制备功能层:首先配制功能层可印刷墨水,然后将功能层可印刷墨水刮涂在过渡层之上,再对形成的功能层薄膜进行加热烘烤、还原和再加热,完成功能层的制备;

(4)制备抗损层:配制抗损层可印刷墨水,将抗损层可印刷墨水刮涂在功能层之上,对形成的抗损层进行加热烘烤,完成抗损层的制备;

在膜层基底上依次完成过渡层、功能层、过渡层和抗损层的制备过程,所得薄膜即为全印刷多功能透明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涂覆抗损层之前,使用步骤(2)所述方法在功能层上制备一层过渡层,然后在过渡层之上制备抗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玻璃或有机聚合物,所述玻璃为石英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高硅氧玻璃、钠钙硅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铅硅酸盐玻璃和硼硅酸盐玻璃中的一种,所述有机聚合物为PET、PP、PE、PMMA、PC、PEN和PI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可印刷墨水为0.1wt%~15wt%的硅烷偶连剂醇溶液、0.1wt%~15wt%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溶液、或0.1wt%~10wt%的乙氧基氟碳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可印刷墨水的组分按体积百分比计为:氧化石墨烯水性溶液20%~60%、纳米银线溶液15%~70% 、分散溶剂3%~10%、树脂混合剂0%~10%、偶连剂0~10%、其它组分1%~12%,所述其它组分为纳米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有机前驱体和金属氧化物的无机前驱体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有机前驱体和金属氧化物的无机前驱体盐选自四异丙醇钛、钛酸异丙酯、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正硅酸乙酯、硅酸丙酯、氯化锌、醋酸锌和氯化锡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钼、或纳米氧化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性溶液的浓度为0.01~2g/mL;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为纳米银线水性溶液或纳米银线异丙醇溶液,浓度为0.01~2g/mL;所述分散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异丙醇、丙酮、或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树脂混合剂为聚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和水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连剂为0.1wt%~15wt%的硅烷偶连剂醇溶液、0.1wt%~15wt%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溶液、或0.1wt%~10wt%的乙氧基氟碳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刮涂的过程为:刮涂膜层厚度1µm~20µm,刮刀与过渡层间隙在5~100 µm,移动速率5m/min~100m/min;所述加热烘烤的温度为40~200℃,时间为2min~200min;所述还原采用HI还原、肼蒸汽还原和硼氢化钠还原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结合,还原过程氛围气压为1kPa~0.5MPa,温度控制在50~300℃,还原时间为5min~2h;所述再加热的温度为200℃,时间为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膜层厚度为1nm~2µm;所述功能层的膜层厚度为1µm~20µm;所述抗损层的膜层厚度为2nm~50µ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损层可印刷墨水为UV固化胶、热固化胶、或压固化胶;所述抗损层的制备过程为:刮涂膜层厚度2nm~50µm,刮刀移动速率为15m/min~50m/min,形成膜层后在1000W紫外光照射下1分钟完成固化或者采用适当加热加压方式完成固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