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装置、张力施加方法_2

文档序号:9719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各图中,由于将各部件等设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因此以使各部件等的尺寸与实际不同的方式示出。
[0063]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出装置为例如喷墨式打印机。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对比较大型的介质(media)进行处理的大型印刷机(LFP)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例而进行说明。
[0064]实施方式1
[0065]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液体喷出装置1具有:输送部2,其以卷筒至卷筒的方式对介质Μ进行输送;喷出部3,其向介质Μ的预定区域喷出(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记录图像或文字等;介质支承部4,其对介质Μ进行支承;张力调节部5等。而且,这些各结构部被主体框架10所支承。另外,介质Μ为例如,具有64英寸(Inch)左右的宽度的盐化乙烯系胶片等。
[0066]输送部2具有:卷筒21,其将卷筒状的介质Μ向输送方向(图中的箭头标记方向)送出;卷筒22,其对被送出的介质Μ进行收卷。输送部2具有在卷筒21、22间的输送路径上对介质Μ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对23、24。
[0067]喷出部3具有:能够对介质Μ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的记录头(墨喷头)31、对记录头31进行搭载并在介质Μ的宽度方向上自由往返移动的滑架32。记录头31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具备多个喷嘴,并且能够喷出根据与介质Μ的关系而选择出的需要进行浸透干燥或蒸发干燥的油墨。而且,通过使滑架32进行往返移动的同时从记录头31喷出油墨,从而能够在介质Μ上记录图像或文字等。总之,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能够喷出液体的喷出部3。
[0068]介质支承部4能够在介质Μ的输送路径上对介质Μ进行支承,并且具有被设置于卷筒21和输送辊对23之间的上流侧支承部27、被配置于输送辊对23、24间的压印板28、被设置于输送辊对24和卷筒22之间的下游侧支承部29。
[0069]此外,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能够对介质Μ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一加热器(预加热器)71、第二加热器(压印板加热器)72、第三加热器(后加热器)73。第一加热器71为,在与被设置有喷出部3的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上流侧处对介质Μ进行预热的装置。第一加热器71被设置于卷筒21输送辊对23之间,并且被配置于对介质Μ进行支承的上流侧支承部27的与对介质Μ进行支承的面相反侧的面(背面)侧。第二加热器72为在喷出部3的喷出区域Ε中对介质Μ进行加热的装置。第二加热器72被配置于压印板28的与对介质Μ进行支承的面相反侧的面(背面)侧。第三加热器73的结构为,通过对介质Μ进行加热而使油墨在介质Μ上迅速地干燥定影,从而防止渗漏或模糊,以提高画质。第三加热器73被配置于下游侧支承部29的与对介质Μ进行支承的面相反侧的面(背面)侧。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加热器71、72、73为例如软管加热器,并通过铝带等而粘贴于上流侧支承部27、压印板28以及下游侧支承部29的各自的背面上。而且,通过对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加热器71、72、73进行驱动,从而利用热传递而对介质支承部4中的对介质Μ进行支承的面进行加热,进而能够从介质Μ的背面侧对介质Μ进行加热。
[0070]而且,例如,将第一加热器71的加热温度设定为40°C,将第二加热器72的加热温度设定为40°C (目标温度)。此外,将第三加热器73的加热温度设定为与第一加热器71或第二加热器72相比而较高的50°C。
[0071]第一加热器71成为如下的结构,即,通过使介质Μ从常温缓慢地向目标温度(第二加热器72中的温度)升温,从而促使油墨从喷落时起迅速地干燥。此外,第二加热器72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维持目标温度的状态下使介质Μ接受油墨的喷落,从而促使油墨从喷落时起迅速地干燥。而且,在第三加热器73中成为如下的结构,S卩,使介质Μ升温至与目标温度相比而较高的温度,并使喷落至介质Μ上的油墨中的尚未干燥的油墨迅速地干燥,且至少在被卷筒22收卷之前,使喷落的油墨完全干燥定影在介质Μ上。
[0072]张力调节部5为能够对介质Μ施加张力(tens1n)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张力调节部5以能够在下游侧支承部29和卷筒22之间对介质Μ施加张力(tens1n)的方式被配置。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张力调节部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1示出了张力调节部位于第一位置P1处的情况,图2示出了张力调节部位于第二位置P2处的情况。此外,图3为表示张力调节部的结构,图3(a)为外观立体图,图3(b)为侧剖视图。
[0073]张力调节部5能够以转动轴53作为中心而进行转动。此外,张力调节部5被构成为,通过与利用喷出部3而被喷出液体的介质Μ相接触从而对介质Μ施加张力。而且,张力调节部5能够向作为保持张力调节部5的自重的平衡的平衡位置的一个示例的第一位置Ρ1进行位移。此时,张力调节部5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Ρ1处对介质Μ施加张力。S卩,张力调节部5能够在保持张力调节部5的自重的平衡的平衡位置处对介质Μ施加张力。由于张力调节部5在平衡位置处对介质Μ施加张力,因此能够使张力调节部5的姿态稳定。通过使张力调节部5的姿态稳定,从而能够减小张力调节部5对介质Μ的张力的偏差。但是,并不是张力调节部5在平衡位置以外的位置处不对介质Μ施加张力。在对介质Μ施加张力时,有时张力调节部5通过与介质Μ的接触而进行转动。以此方式,即使在偏离了平衡位置的位置处也能够对介质Μ施加张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转动轴53和张力调节部5的重心大致一致。由此,即使在张力调节部5从平衡位置偏离的情况下,也使张力调节部5以向平衡位置返回的方式被施力。即,在张力调节部5从平衡位置偏离了的情况下,作用有使张力调节部5返回至平衡位置的方向的力。因此,能够使张力调节部5的姿态更加稳定。另外,转动轴53和张力调节部5的重心也可以不完全一致。只要是即使在张力调节部5从平衡位置偏离了正负30度左右的情况下也使张力调节部5以返回至平衡位置的方式被施力的结构,则可称为转动轴53和张力调节部5的重心大致一致。
[0074]关于张力调节部5的详细的结构,如图3(a)所示,张力调节部5具有砝码部50。具体而言,张力调节部5具备一对框架部54,并在一对框架部54之间设置有构成砝码部50的第一砝码部51和第二砝码部52。但是,砝码部50也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通过对砝码部50的重量或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张力调节部5的重心的位置进行调节,并能够将平衡位置设定在适当的位置处。此外,在张力调节部5中,具备具有圆柱形状的张紧杆55,且该张紧杆55被配置于框架部54的一侧。张紧杆55以与介质Μ的宽度相比而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方式形成。而且,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张紧杆55的一部分与介质Μ进行接触从而对介质Μ施加张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张紧杆55具备第一砝码部51的功能。由此,能够使张力调节部5的结构简单化。此外,在框架部54的另一侧配置有板状的第二砝码部52。第一砝码部51以及第二砝码部52的重量能够适当地设定。由此,能够对张力调节部5的所需的平衡位置进行设定。
[0075]张力调节部5通过以被设置于主体框架10上的转动轴53为中心而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进行位移。如图3(b)所示,在侧视观察张力调节部5时,转动轴53位于第一砝码部51 (张紧杆55)和第二砝码部52之间。而且,第一砝码部51与转动轴53的距离L1、和第二砝码部52与转动轴53的距离L2不同。此外,以第一砝码部51的重量和第二砝码部52的重量不同的方式构成。并且构成为,第一砝码部51以及第二砝码部52中,一方的砝码部的重量较重,且一方的砝码部与转动轴53的距离短于另一方的砝码部与转动轴53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砝码部51的重量相比第二砝码部52较重的方式构成。而且,比第一砝码部51相对较重的第二砝码部52与转动轴53的距离L2,短于比第二砝码部52相对较轻的第一砝码部51与转动轴53的距离L1。由此,能够通过张力调节部5的自重而向保持平衡的平衡位置进行位移。另外,平衡位置是指,由第一砝码部51作用的施力和由第二砝码部52作用的施力相平衡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砝码部51作用的施力是指,图1中向逆时针方向作用的施力。此外,由第二砝码部52作用的施力是指,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作用的施力。
[0076]而且,如图1所示,张力调节部5位移至保持自重的平衡的位置即第一位置Ρ1处,并在该第一位置Ρ1处对介质Μ施加张力。此时,由于张力调节部5在平衡的状态下对介质Μ施加张力,因此张力调节部5的姿态呈稳定的状态。此外,减少了对介质Μ的张力的偏差。
[0077]此外,图2所示,通过使张力调节部5以转动轴53为中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