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装置、张力施加方法_4

文档序号:9719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从而能够对平衡位置Pb的位置进行调节。此外,第一砝码部51的重量和第二砝码部52的重量不同。通过使第一砝码部51与第二砝码部52的重量产生差,从而能够对平衡位置Pb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构成为,第一砝码部51以及第二砝码部52中,一方的砝码部的重量的较重,且一方的砝码部与轴部153的距离短于另一方的砝码部与轴部153的距离。以此方式,通过对各砝码部的重量、以及与轴部15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使张力调节部105的姿态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与第一砝码部51的重量相比第二砝码部52的重量较重。而且,比第一砝码部51相对较重的第二砝码部52与轴部153的距离L2,短于比第二砝码部52相对较轻的第一砝码部51与轴部153的距离Llo而且,张力调节部105位于与平衡位置Pb相比靠第一位置P1侧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砝码部51的自重而位移至第一位置P1处(参照图5)。因此,张力调节部105不会停在不稳定的位置处,从而能够在第一位置P1处通过第一砝码部51的自重而使张力调节部105的姿态稳定。此外,张力调节部105位于与平衡位置Pb相比靠第二位置P2侧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砝码部52的自重而位移至第二位置P2处(参照图7)。因此,张力调节部105不会在不稳定的位置处停止,从而能够在第二位置P2处通过第二砝码部52的自重而使张力调节部105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中的各个位置处使张力调节部105的姿态稳定。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衡位置Pb是指,如图6所示那样,由第一砝码部51作用的施力和由第二砝码部52作用的施力相平衡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砝码部51作用的施力是指,在图6中向逆时针方向作用的施力。此外,由第二砝码部52作用的施力是指,在图6中向顺时针方向作用的施力。
[0102]接下来,对张力调节部105的位移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了张力调节部105的液体喷出装置101中的张力调节部的位移方法进行说明,所述张力调节部105具有第一砝码部51、第二砝码部52,并且能够在对被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的介质Μ施加张力时的第一位置Ρ1和不对介质Μ施加张力时的第二位置Ρ2之间进行位移。
[0103]首先,在对介质Μ施加张力的情况下,即通过喷出部3的驱动而在介质Μ上记录(印刷)图像或文字等并且使介质Μ进行输送的情况下,使张力调节部105从第二位置Ρ2起通过第一砝码部51 (张紧杆55)的自重而移动至向第一位置Ρ1侧作用有施力的位置为止。这样以来,第一砝码部51 (张紧杆55)向与平衡位置Pb相比靠第一位置Ρ1侧移动,并且通过第一砝码部51的自重而位移至第一位置P1为止。而且,如图5所示,在第一位置P1处张力调节部105的姿态稳定。
[0104]另一方面,在不对介质Μ施加张力的情况下,S卩非印刷时,例如,将对介质Μ进行收卷的卷筒22卸下的情况下,使张力调节部105从第一位置Ρ1起通过第二砝码部52的自重而移动至向第二位置Ρ2侧作用有施力的位置为止。这样以来,第二砝码部52向与平衡位置Pb相比靠第二位置P2侧移动,并且通过第二砝码部52的自重而位移至第二位置P2为止。而且,如图7所示,在第二位置P2处张力调节部105的姿态稳定。
[0105]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而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0106]张力调节部105在对介质Μ施加张力时,能够向第一位置Ρ1侧进行位移,在不对介质Μ施加张力时,能够移动至第二位置Ρ2处。而且,在第一位置Ρ1处,通过第一砝码部51的自重而被施力,在第二位置Ρ2处通过第二砝码部52的自重而被施力。由此,能够在第一位置Ρ1和第二位置Ρ2处较容易地使张力调节部105的姿态稳定。特别地,通过在第二位置Ρ2处使张力调节部105保持稳定,从而能够将对介质Μ进行收卷的卷筒22容易地拆下,进而提高了操作性。此外,第一位置Ρ1处对介质Μ施加只基于第一砝码部51 (张紧杆55)的自重的张力。因此,减少了对介质Μ所施加的张力的偏差,从而能够更稳定地对介质Μ进行输送。
[0107]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并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或改良。以下陈述改变例。
[0108]改变例1
[0109]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第一砝码部51设为张紧杆55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分别设置第一砝码部51和张紧杆55。例如,也可以采取在张紧杆55的周边独立地配置了第一砝码部51的结构。以此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Ο
[0110]改变例2
[0111]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三加热器73粘贴于下游侧支承部29的背面,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与下游侧支承部29对置的位置处设置能够对介质Μ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加热器等)。即,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从由喷出部3涂敷油墨的介质Μ的面侧对介质Μ进行加热。以此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0112]改变例3
[0113]作为液体喷出装置,也可以采用对油墨以外的其它的流体进行喷射或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例如,能够通用具备喷出微小量的液滴的记录头等的各种的记录装置。另外,液滴是指,从上述记录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并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由液体喷出装置喷出(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括如粘性较高或者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而且,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者混合有由颜料或者金属粒子等固体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等。在此,油墨包含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溶性油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此外,作为记录介质为,除了盐化乙烯系胶片等的塑料胶片,还包含受热而较薄地拉伸的功能纸,纺织物或布等的纺织品,基板或金属板等物质。
[0114]符号说明
[0115]1,la ;101液体喷出装置;2输送部;3喷出部;4介质支承部;5,105张力调节部;31记录头;32滑架;50砝码部;51第一砝码部;52第二砝码部;53转动轴;54 —对框架部;55张紧杆;90,90a固定部;96臂部;153轴部;P1第一位置(平衡位置的一个示例);P2第二位置(退避位置的一个示例)。
【主权项】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出部,其能够喷出液体; 张力调节部,其能够以转动轴为中心而进行转动,并且通过与被喷出所述液体的介质进行接触从而能够对所述介质施加张力, 所述张力调节部能够在保持所述张力调节部自重的平衡的平衡位置处对所述介质施加张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张力调节部的重心大致一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节部具有砝码部。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对所述张力调节部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张力调节部位于不对所述介质施加张力时的位置即退避位置处时,对所述张力调节部进行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磁石,并且通过所述磁石而对所述张力调节部进行固定。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臂部,并且通过所述臂部而对所述张力调节部进行固定。7.一种张力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施加方法为,在具备了以转动轴为中心而进行转动并且能够通过与被喷出液体的介质接触从而对所述介质施加张力的张力调节部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方法,其中, 通过位于保持所述张力调节部的自重的平衡的平衡位置处的所述张力调节部而对所述介质施加张力。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和张力施加方法,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部,其能够喷出液体;张力调节部,其能够以转动轴为中心而进行转动,并通过与被喷出所述液体的介质接触从而能够对所述介质施加张力,所述张力调节部能够在保持所述张力调节部自重的平衡的平衡位置处,对所述介质施加张力。
【IPC分类】B41J2/01
【公开号】CN105479941
【申请号】CN201510624403
【发明人】熊井英司, 赤羽孝志, 高桥洋次, 原平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公告号】US20160096384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