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7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下有时称为有机EL显示
尤其涉及将具有排列了有机E L元件的显示区域的元件基板用透光性 且凹型的密封基板进行了密封的有机EL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有机EL显示装置由使来自显示区域的各有机EL元件的光通 过上述密封基板而照射到观察者一侧的结构构成,即成为所谓的顶 部发射型的结构。
由于这种结构能够在用于驱动控制各像素的布线(扫描信号线、 数据信号线等布线)的上层配置有机发光层,所以不担心因该布线 而形成遮光区域,能够提高该像素的开口率,适合于高精细化。
而且,由这种结构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在水分进入排列了 有机EL元件的显示区域的情况下,在该有机EL元件发生特性劣化的 该显示区域,有时产生所谓的黑点(非发光部)。
正因为如此, 一 般通过在密封基板的凹面上涂敷吸附水分的吸 湿剂(干燥剂),并将该密封基板密封到元件基板上,使该显示区 域的周边空间成为低水分浓度环境,以防止水分进入有机EL元件。
作为这种结构,已知有如下结构例如在密封基板的凹面上不 与元件基板的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即该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包 围该显示区域而涂敷了由线状图案构成的吸湿剂结构(参照日本专 利公开特开2004- 6286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上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作为包围显示区域的线状 图案而涂敷吸湿剂,有时在该吸湿剂的量上会产生限度,而无法充 分地谋求有机EL元件的特性稳定化。
在上述专利文献l中有以下记载使由线状图案构成的吸湿剂呈 螺旋状地行进于显示区域的周围,由多圈的图案以与邻接的其他吸 湿剂分离的状态而形成。如果增加该吸湿剂的圏数,就能相应地增 加吸湿剂的量。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增大显示区域以外的方向上的该 吸湿剂的形成区域的宽度,而难免使所谓的显示装置的边缘部分(显 示区域的外周与元件基板的外周间的区域)增大。
即上述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技术,若要在有限的狭窄区域内形成 多量的吸湿剂时,将会变得不合适。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在有限的狭窄 区域内形成多量的吸湿剂,以谋求有机EL元件的特性稳定化。
如下筒单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发明之中有代表性的发明的概要。
(1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例如包括具 有排列多个发光元件而构成的显示区域的矩形元件基板;和在与上 述元件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分上所形成的突起处,通过密封材料被固 定到上述元件基板上的密封基板,在由上述密封基板的上述突起所 包围的凹面不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的区域上形成吸湿剂,上述吸湿 剂包含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个线状图案的集 合构成的吸湿剂,与其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相互接连 的多个连着的山形。
(2)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结构为前提,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个线状 图案的集合构成的吸湿剂,通过向 一个方向延伸的吸湿剂的延伸部 向与上述一个方向相反侧的方向进ff方向变纟奐并延伸而形成。
(3)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结构为前提,在上述元件基板上形成有与上述显示区域邻接而驱 动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 由多个线状图案的集合构成的吸湿剂在上述驱动电路的至少 一 部分 上重叠而形成。
(4)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结构为前提,包括包围上述显示区域和驱动电路而形成的吸湿剂。
(5)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结构为前提,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个线状 图案的集合构成的吸湿剂,其中之一是包围显示区域而形成的环状 的吸湿剂。
(6)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5) 的结构为前提,包围显示区域而形成的环状吸湿剂以外的其他吸湿
剂。
、''、 、、、'P 、 ^ 、 口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 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这样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狭窄区域中形成多量 的吸湿剂,并谋求有机EL元件的特性稳定化。


图1A、图1B、图1C和图1D是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实 施例的主要部分结构图,表示吸湿剂的图案。
图2A和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 一 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有机EL元件的 一 实施例
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
5
结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有机E L显示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2 A和图2B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 一 实施例,表示例 如被称为顶部发射结构的有机E L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B - B线处的剖视图。
在图2A中,具有例如由玻璃构成的元件基板l,在其主面上具有 由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有机EL元件2构成的显示区域AR。
另夕卜,在显示基板1的主面上分别形成有与上述显示区域AR邻接 而独立地驱动上述有机EL元件2的驱动电路3和驱动电路4。
上述驱动电路3构成为按在列方向(图中x方向)上配置的多个 有机EL元件2逐个在行方向(图中y方向)上顺次选择各有机EL元件2 的电3各,上述驱动电^么4构点.为复千ii速驱 定时,
此外,这些驱动电^各3、驱动电路4例如与上述显示区域AR中的 各有机EL元件2的形成相平行而被形成。
各有机EL元件2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详述,其具有介于下部电极 (图3中以符号209表示)与上部电极(图3中以符号212表示)之间 的有机发光层(图3中以符号211表示),该有机发光层按照由上述 电源的供给而流过的电流来发光。
另一方面,还具有覆盖在上述元件基板l的主面上所形成的上述 显示区域AR、驱动电路3、驱动电路4而配置的密封基板5。该密封基 板5例如由玻璃构成。
在该密封基板5的与上述元件基板l相对的面上且在除了其周边 之外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凹陷部6。
该密封基板5经由密封材料8被固定到该元件基板l上,该密封材
料8形成于在密封基板5周边形成的哭起7的上述元件基板1 一侧的面 上。由此,元件基板1的上述显示区域AR、驱动电路3、 4被形成的面 上具有空间9,并通过上述密封基板5被密封固定。
俯视观察时,在上述密封基板5的上述凹陷部6上不与上述显示 区域A R重叠而形成有吸湿剂10 。该吸湿剂10吸附元件基板1与密封基 板5之间的上述空间9内的湿气,由此避免各有机EL元件在上述有机 发光层的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
上述吸湿剂10如图2A所示,配置在显示区域AR的外周,包围该 显示区域AR而^:形成。
而且,上述吸湿剂10与上述驱动电路3、 4所配置的区域重叠而 -波形成,为此,重叠在该驱动电路3、 4上而形成的吸湿剂10的宽度 形成得比在除此之外的区域上形成的吸湿剂10的宽度大。
这是因为,鉴于驱动电路3、 4是无助于图像显示的区域,因此 有效地利用该区域来形成多量的吸湿剂10,以谋求上述有机EL元件2 特性的稳定化的缘故。
在此,上述吸湿剂10例如使用所谓的分配器(dispenser)而被涂 敷在密封基板5的凹陷部6的面上,将从喷嘴前端多导出的涂敷型吸 湿剂(使沸石、CaO等成为糊状)通过使该喷嘴移动以所希望的图案 而形成。为此,上述吸湿剂10由线状的图案所构成。
然后,上述吸湿剂10在上述驱动电路3、 4未被形成的显示区域 AR的边部(图中左侧以及上侧的边部),通过在该边部沿着一个方 向的行进而形成,在上述驱动电路3、 4被形成的显示区域AR的边部 (图中右侧以及下侧的边部),通过往返于该边部的蜿蜒行进而形 成。
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中,在上述驱动电路3、 W皮形成的显 示区域AR的边部(图中右侧以及下侧的边部),以往返的蜿蜒行进 而形成的吸湿剂10 ,其往路中的吸湿剂10与返路中的吸湿剂10无间 隔地相互连接而形成。即往路中的线状图案的吸湿剂10与返路中的 线状图案的吸湿剂10在它们接近的 一 侧的边上相互接触而形成。这
是为了谋求在狭窄的区域中尽可能多量地涂敷该吸湿剂10,由此实 现各有机EL元件2在有机发光层的特性稳定化的缘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使用分配器来涂敷上述吸湿剂IO, 为了谋求该涂敷作业在时间上的效率,以所谓的一笔画的要领而形成。
即,图1A是从图2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以原封不动的图案 取出上述吸湿剂10的图。与图2同样,用通过密封基板5进行目视的 图案来表示。
上述吸湿剂IO,首先例如以图中左下部分为起点(图中以S表 示),在+x方向上延伸。该延伸部(以符号10a表示)位于显示区域 AR的下侧边,比该显示区域AR的宽度长若干地进行延伸而形成。
该吸湿剂IO的向上述+ x方向的延伸部10A之后进行方向变换, 在-x方向上延伸。此时,向-x方向的延伸部(以符号10b表示)与上 述向+ x方向的延伸部没有间隔地相互连4妄而形成。
由此,上述向+ x方向的延伸部10a与向-x方向的延伸部10b,作 为位于显示区域AR的下边侧的吸湿剂10能够加大其宽度,向-x方向 的延伸部10a例如与驱动电^各4重叠而形成,由此,有效利用无助于 显示的区域而配置吸湿剂10。
上述-x方向的延伸部1 Ob之后进行方向变换在+ y方向上延伸。该 延伸部(以符号10c表示)位于显示区域AR的左侧边,以与该显示区 域AR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长度进行延伸而形成。
该吸湿剂IO的向上述+ y方向的延伸部之后进行方向变换在+ x 方向上延伸。该延伸部(以符号10d表示)位于显示区域AR的上侧边, 以比该显示区域AR的宽度长若干地进行延伸而形成。
该吸湿剂IO的向上述+ x方向的延伸部10d之后进行方向变换在 -y方向上延伸。该延伸部(以符号10e表示)位于显示区域AR的右侧 边,以比该显示区域AR的宽度长若千地进行延伸而形成。
之后的上述吸湿剂10e的延伸部,具有在位于显示区域AR的右侧 边的吸湿剂10中使其宽度在向显示区域AR侧增加的功能。-y方向的延伸部10e之后进行方向变换, 在+ y方向上延伸,向该+y方向的延伸部(以符号10f表示)与向上 述-y方向的延伸部10e没有间隔地相互连接而形成。进而,向上述+ y 方向的延伸部10e之后进行方向变换在-y方向上延伸,该-y方向的延 伸部(以符号10g表示)与向上述+ y方向的延伸部10f没有间隔地相 互连接而形成。进而,上述向-y方向的延伸部10g之后进行方向变换 在+ y方向上延伸,该+y方向的延伸部(以符号10h表示)与上述向 -y方向的延伸部lOg没有间隔地相互连接而形成,并到达终点(图中 以E表示)。
图1B是图1A的B - B线处的剖视图,表示吸湿剂10a的起点S处的 吸湿剂(以符号10S表示)与该吸湿剂10a邻接且被连接而配置。
在此,起点S处的吸湿剂10S其高度形成得比吸湿剂10b大,另夕卜, 如图1A表示那样,俯视观察时宽度以比起点S (在后面详述的终点E 也同样如此)以外的部分的吸湿剂宽度膨胀得大而形成。其理由是 由于从喷嘴前端导出的涂敷型吸湿剂的切断恶化,因此抽取出比较 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湿剂。
另外,由于吸湿剂IOS与吸湿剂10a相互没有隔离地形成,所以 在截面形状上形成为相互连接的两座连着的山形。
图lC是图lA的c-c线处的剖视图,表示上述吸湿剂10e、吸湿剂 1 Of、吸湿剂10g以及吸湿剂10h分别邻接且连4妻而配置。
吸湿剂10e、吸湿剂10f、吸湿剂10g、以及吸湿剂10h各自的高度 大致相等,在截面形状上形成为相互连接的四座连着山形。
图1D是图1A的d - d线中的剖视图,表示吸湿剂10h的终点e处的 吸湿剂(以符号10E表示)、吸湿剂10g、吸湿剂10f、以及吸湿剂10e 分别邻接且连接而配置。
在此,终点E处的吸湿剂10E膨胀而形成,高度形成得比其他吸 湿剂10g、 10f、 10e大,另外如图1A所示,俯视观察时宽度也形成得 较大。
与吸湿剂10的起点S处同样,这是由于从喷嘴前端导出的涂敷型
吸湿剂的切断恶化,而抽取出比较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湿剂。
此外,上述吸湿剂10通过在如上述那样涂敷了涂敷型吸湿剂后, 经过准千燥以后,进行烧结而使其硬化。作为上述涂敷型吸湿剂,
欲采用沸石的涂膏时,准干燥在120。C下进行30分钟(大气中),烧 结在300 400。C下进行60分钟(大气中),之后通过在干燥N2在300-400 °C下加热60分钟除去水分。
优选为从涂敷型吸湿剂的涂敷到准干燥的时间尽可能短。这是 因为在使涂敷后的涂敷型吸湿剂的形状原封不动维持的状态下,即 能够使其硬化而不会下垂,吸湿剂的宽度和高度等的控制将变得容 易的缘故。
另外,吸湿剂10的涂敷图案例如以宽度为100~ 1000|im、高度为 50 300fxm、倒角半径为0,5 ~ lmm而形成。
图3是表示上述显示区域A R上形成的有机E L元件2的 一 实施例
的剖视图。
首先,在元件基板1的表面形成基底膜201,在该基底膜201的表 面形成岛状的半导体层202。该半导体层202就是所谓的薄膜晶体管 (Thin Film Transistor) TFT的半导体层,例如能够对非晶硅层进行 成膜,并通过准分子激光器照射使其该性成多晶硅,之后图案化而 形成。
在上述基底膜201的表面覆盖上述半导体层202而形成绝缘膜 203,该绝缘膜203在上述薄膜晶体管TFT的形成区域作为栅极绝缘膜 而起作用。
另外,在上述绝缘膜203的表面,横穿上述半导体层202的大致 中央而形成栅电极204。该栅电极204未图示,随着视频信号的输入 而^皮施加与该纟见频信号相对应的电位。
在上述绝缘膜203的表面覆盖上述栅电极204而形成层间绝缘膜
205。
在该层间绝缘膜205的表面,在上述薄膜晶体管TFT的半导体层 202的漏极区域和源极区域形成有通过上述层间绝缘膜205和绝缘膜
供给线。
薄膜晶体管TF T的漏电极和源电极具有根据偏置电压的施加状 态而进行调换的性质,在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将连接在电源供 给线的一侧设为漏电极。
在上述层间绝缘膜205的表面覆盖上述漏电极206和源电极207 而形成钝化膜208。该钝化膜208能够通过使其材料例如为树脂材料, 而使其表面平坦化。
在该钝化膜208的表面形成下部电极209,该下部电极209的 一部 分通过形成在该钝化膜20 8上的通孔与薄膜晶体管TF T的源电极2 0 7 电连接。
该下部电极209被形成在显示区域AR中除画素(像素)区域的周 边的中央部的全部区域上。
另外,在从各下部电极209露出的上述钝化膜208的表面上,像 素分离膜210与上述下部电极209的周边重叠而形成。
由此,该像素分离膜210描绘邻接的各画素(像素)区域而形成 环状的图案,在其开口部露出上述下部电极209。
在上述下部电极209的表面形成有机发光层211,该有机发光层 211通过上述像素分离膜210与邻接的其他有机EL元子2的有机发光 层211被物理分离而形成。
而且,在上述有机发光层211的表面覆盖上述像素分离膜210而 形成有例如由ITO (Indium Tin Oxide )构成的透明导电膜的上部电极 212。该上部电极211在各有机EL元件2中是公共的,被施加相对于上 述下部电极209上所施力口的电位而作为基准的电位。
这样构成的有机E L元件2按照下部电极209和上部电极211上所 施加的电压而在有机发光层211上流过电流,由此该有机发光层211 发光。
而且,来自该有机发光层211的光通过由透明导电膜组成的上部
电极211被照射到图中上侧(箭头方向)。这就是被称为顶部发射结 构的由来。
<实施例2>
图4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 实施例,是对应于图2A的图。
与图2A的情况相比不同的结构是,包围显示区域AR而形成的吸 湿剂1 O被形成为例如在拐角部中具有中间变细部并且在该中间变细 部的两侧具有宽度增大的鼓起部。
即在图4中,例如在-x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湿剂10b与例如在+ y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湿剂10c,在作为其方向变换点的拐角部CR1 具有中间变细部NK并且在该中间变细部NK的两侧具有宽度增大的 鼓起部SW。
另外,上述吸湿剂1 Oc与例如在+ x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湿剂 1 Od,在作为其方向变换点的拐角部CR2具有中间变细部NK并且在该 中间变细部NK的两侧具有宽度增大的鼓起部SW。
进而,上述吸湿剂10d与例如在-y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湿剂 10 e,在作为其方向变换点的拐角部C R 3具有中间变细部NK并且在该 中间变细部NK的两侧具有宽度增大的鼓起部SW。
这种吸湿剂10在通过分配器的移动而使涂敷型吸湿剂进行涂敷 之际,在临近上述拐角部之际使该涂敷暂时停止,进而使该分配器 的移动进行方向变换,并且开始涂敷的情况下得以形成。意味着不 是如图2 A的情况那样使用分配器以 一 笔画的要领进行涂敷,而是在 临近拐角部的阶段在涂敷作业中产生中断。
即在涂敷作业中断前的吸湿剂的端部,由于从分配器的喷嘴前 端导出的涂敷型吸湿剂的切断恶化而使比较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湿剂 被抽取出来从而形成宽度较大的鼓起,在涂敷作业中断后的吸湿剂 的端部,由于同样的理由而形成宽度较大的鼓起,通过这些各鼓起 相互接触而产生上述中间变细部。
由此,虽然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各吸湿剂的鼓起不相互接触而形 成,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将它们的微小间隙看作与中间变细
部等价。
此外,在图4中,如吸湿剂10a、 10b、或者吸湿剂10e、 10f、 10g、 10h那样进行往返的蜿蜒行进而形成的吸湿剂10 ,其往路中的线状图 案的吸湿剂10与返路中的线状图案的吸湿剂10在它们近接一侧的边 相互接触而形成,这与图2a的情况相同。
<实施例3>
图5A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 一 实施例,是对应于图2A的图。
与图2A的情况相比不同的结构是,首先是没有在元件基板1面上 形成驱动电^各3、 4。
而且,吸湿剂10首先包围显示区域AR而形成为环状图案,与该 显示区域A R的周边具有微小间隙而被配置。
曲率)之外的部分配置有吸湿剂10i、 10j、 10k、 101。
被配置成吸湿剂10i遍及其上述吸湿剂10—侧的边的全长而与 该吸湿剂10连接,吸湿剂10j遍及其上述吸湿剂10—侧的边的全长而 与该吸湿剂IO连接,吸湿剂10k遍及其上述吸湿剂IO—侧的边的全长 而与该吸湿剂10连4妄,吸湿剂101遍及其上述吸湿剂10—侧的边的全 长而与该吸湿剂10连接。
图5B是图5A的B-B线处的剖视图。如从图5B可知,吸湿剂IO 与吸湿剂10j、以及吸湿剂10与吸湿剂101分别不相互隔开而形成,所 以被形成为在截面形状上为相互连接的两座连着的山形。
虽然未图示,在吸湿剂10与吸湿剂10i、吸湿剂10与吸湿剂10k 中也同样形成为在截面形状上为相互连接的两座连着的山形。
另外,吸湿剂10i、 10j、 10k、 IOI分别以具有两端部的线状图案 而形成,所以在它们两端部形成有宽度较大的鼓起部SW,如上述那 样,这是从分配器的喷嘴前端导出的涂敷型吸湿剂的切断恶化而使 比较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湿剂被抽取出来的缘故。
通过这样配置吸湿剂10i、 10j、 10k、 101,与仅仅配置吸湿剂IO 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多量地配置吸湿剂10而不会使其宽度多余地增大。
为此,能够谋求有机发光层211的特性稳定化,并且能够避免所 谓的边缘部分(显示区域AR的周围与元件基板1的周围之间的区域) 变大。
这种结构在元件基板l上没有形成驱动电路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这是因为难以确保能多量地形成吸湿剂10的区域的结构。 <实施例4>
图6表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是对应于图5A的图。
与图5A的情况相比较不同的结构在于,使连接吸湿剂10而形成 的吸湿剂10i、 10j、 10k、 101配置在上述吸湿剂10的内侧。
而且,与图5A的情况相同,在各个吸湿剂10i、 10j、 10k、 101 中,正交并邻接配置的各吸湿剂之间的分离部位于上述吸湿剂10的 拐角部(具有曲率)。
由此,包围显示区域AR而形成的吸湿剂IO、 10i、 10j、 10k、 101 被形成为其内侧边在拐角部具有向外侧方向挖开的部分(图中以符 号SC表示)的图案。
这能起到使显示区域AR的角部位于吸湿剂IO、 10i、 10j、 10k、 101向外侧方向挖开的部分,并能够在该显示区域AR的各周边使吸湿 剂10i、 10j、 10k、 101进一步靠近吸湿剂10这样的效果。
以下,说明上述有机EL元件2的层结构和材料。
在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元件2的情况下,由相对于可见光频带的 透明的上部电极212、有机发光层211和光反射性的下部电极209构
成o
有下部电极209为阴极而上部电极212为阳极的结构,和下部电 极209为阳极而上部电极212为阴极的结构。无论哪种情况,都对上 部电极212采用对可见光具有较高透光性的材料。作为透射率,优选
14为在可见光的整个区域内大于等于80% (优选为90%以上)的材料。
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 层、上部电极的顺序层叠。在下部电极209为阳极而上部电极212为 阴极的结构中,按下部电极、电子注入层、电子输送层、发光层、 空穴输送层、空穴注入层、上部电极的顺序层叠。
但是,在上述构成中有时省略电子注入层或者空穴注入层、电 子输送层或者空穴输送层。
极209优选为提高电子注入效率的功函数较小的导电膜材料。具体来 说可列举出铝、铝钕合金、镁银合金等。上部电极212为以氧化铟为 主要原料的氧化物,优选为ITO (Indium Tin Oxide )或者IZO ( Indium Zinc Oxide)等透明导电膜。
这些各电极209、 212的形成通过溅射法、EB蒸镀法、离子镀方 法等来进行。
另一方面,在下部电极209为阳极而上部电极212为阴极时,阳 极和阴极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材料,但对于上部电极212的阴极则需要 透光性。
在采用功函数较小的金属材料等导电膜材料时,减薄至可见光 的透射率至少大于等于80 %的厚度。膜厚例如形成得小于等于15nm。 另外,还可以采用在金属材料等导电膜材料的上部层叠了透明导电 膜材料的结构。
在电子注入层中氟化锂、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锶、氟化钡、 氧化镁、氧化铝等。在其成膜中采用真空蒸镀法等。
作为电子输送层的材料有三(8 -羟基喹啉)铝、噁二唑衍生物、 硅杂环戊二烯(Silole)衍生物、锌苯并p塞唑络合物等。其形成通过真 空蒸镀法等来进行。
有机发光层211有将形成的宿主材料自身发光的情况和在宿主 上经过微量添加的掺杂剂材料发光的情况。
作为宿主材料有二苯乙烯基亚芳基衍生物(DPVBi)、在骨架 上具有苯环的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2PSP)、在两端具有三苯基胺 结构的噁二唑衍生物(EM2)、具有菲基的周萘衍生物(Pl)、在 两端具有三苯基胺结构的低聚p塞吩衍生物(BMA-3T)、菲衍生物 (tBu-PTC)、三(8-羟基喹啉)铝、对聚苯乙炔衍生物、聚噻吩 衍生物、聚对亚苯基衍生物、聚硅烷衍生物、聚乙炔衍生物等。
另外,作为掺杂剂材料有喹吖啶酮、香豆素6、尼罗红、红荧烯、 4- (二氰基亚曱基)-2-甲基-6-(对-二曱基氨基苯乙烯基) -4H-吡喃(DCM) 、 二^唑衍生物等。形成通过真空蒸镀法或共 蒸镀法等来进行。
作为空穴输送层的材料有N, N,-双(3-曱基苯基)-N, N, -二苯基-[1, l,-联苯基]-4, 4'-二胺(TPD) 、 4, 4'-双[N -(1 -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a-NPD) 、 4, 4,, 4"-三 (N-。卡唑基)三苯基胺(TCTA) 、 1、 3, 5-三[4-二苯基氨基 苯基]苯(p-DPA-TDAB)等。它们的形成有真空蒸镀法等。
作为空穴注入层的材料有铜酞菁、星爆(starburst)胺(amine) 化合物、聚苯胺、聚噻吩等。其形成通过真空蒸镀法等来进行。
作为有机发光层212的各层的形成方法,在单体材料的形成中采 用真空蒸镀法等,在使用多个材料的情况下有共蒸镀法等。
作为吸湿剂10在前面说明了采用了沸石、CaO的例子,能够利用 其他的化学吸湿性物质粒子、金属络合物化合物、物理吸附物质粒 子。另外,在密封材料7中能够利用光硬化树脂等。
涉及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只要是用于确认数字照相机的 图像的监视器、数字摄像机、便携式电话、个人计算机等具有用于 显示图像的监视器的电子设备,无论怎样的电子设备都可以安装。
此外,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在不脱 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因为能够将各个实施例中的效果单独或相乘起来而达到效果的缘故。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排列多个发光元件而构成的显示区域的矩形元件基板;和在形成于与上述元件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分上的突起处通过密封材料而被固定到上述元件基板上的密封基板,在上述密封基板的由上述突起包围的凹面的不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的区域上形成有吸湿剂,上述吸湿剂包含由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多个线状图案的集合构成的吸湿剂,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相互接连的多个连着的山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多个线状图案的集合构成的吸湿剂,通过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吸湿剂的延伸部向与上述一个 方向相反侧的方向变换方向进行延伸而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元件基板上形成有与上述显示区域邻接来驱动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由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多个线状图案的集合 构成的吸湿剂,与上述驱动电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而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包围上述显示区域和驱动电^各而形成的吸湿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多个线状图案的集合构成的吸湿剂,其中之一是包围显示区域而形成的环状的吸湿剂。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围显示区域而形成的环状的吸湿剂以外的其他吸湿剂是除了上述环状的吸湿剂的拐角部之外而配置在其内侧的吸湿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在有限的狭窄区域内形成多量的吸湿剂,以谋求有机EL元件的特性稳定化。该有机EL显示装置包括具有排列多个发光元件而构成的显示区域的矩形元件基板;以及在与上述元件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分上形成的突起处通过密封材料被固定到上述元件基板上的密封基板,在上述密封基板的上述突起所包围的凹面的不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的区域形成吸湿剂,上述吸湿剂包含与邻接的其他吸湿剂连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个线状图案的集合构成的吸湿剂,与其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相互接连的多座连着的山形。
文档编号G09F9/30GK101359680SQ20081013132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日
发明者东人士, 福冈信彦, 竹元一成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