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偏振光片及光学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03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偏振光片及光学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彩不均匀更少、膜厚均匀的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还涉及在所得到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层叠了保护膜的偏振光片,还涉及将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视角改良膜及半透射反射膜的任1种单独或多个贴合而成的光学叠层体。
背景技术
作为偏振光膜,一直以来使用着在聚乙烯醇系膜上使二色性色素吸附定向的膜。即,已知有以碘为二色性色素的碘系偏振光膜、或以二色性染料为二色性色素的染料系偏振光膜等。这些偏振光膜通常在其至少一面、优选两面通过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的粘接剂贴合三乙酰纤维素等的保护膜,制成偏振光片。
作为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已知如下的方法使用夹持辊、导辊,将聚乙烯醇系膜浸渍在水中使之膨润之后,用上述二色性色素染色,并将其拉伸,接着为了使碘固定在膜上,将聚乙烯醇系膜进行硼酸处理,水洗后干燥。此时,对处理浴前后的夹持辊赋予圆周速度差,从而进行膜的拉伸,通过导辊改变膜的输送方向,进行膜向处理液中的导入、导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近年来,伴随着使用偏振光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高品位化,希望得到色彩不均匀比采用过去的方法得到的偏振光膜少、膜厚均匀的偏振光膜。
特开平10-170721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提供一种制造色彩不均匀更少、膜厚均匀的偏振光膜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制造色彩不均匀更少、膜厚均匀的偏振光膜而反复刻苦研究,结果发现,当在硼酸处理工序中使膜浸渍在硼酸溶液中之际,以与辊不接触的状态浸渍,使从膜浸渍后到在硼酸溶液中初次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为0.4~5秒时,就得到色彩不均匀更少、膜厚均匀的偏振光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是将聚乙烯醇系膜按膨润处理、染色处理、硼酸处理、水洗处理及干燥处理的顺序处理,在该处理工序之中的至少2个处理工序中,对输送膜的2个夹持辊间赋予圆周速度差,从而拉伸膜来制造偏振光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硼酸处理工序中使膜浸渍在硼酸溶液中之际,以与辊不接触的状态浸渍,使从膜浸渍后到在硼酸溶液中初次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是0.4~5秒。
使从膜浸渍后到在硼酸溶液中初次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优选是0.5~3秒。
另外,硼酸溶液的温度优选50~85℃。
进而,本发明的偏振光片是在如上述那样得到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贴合了保护膜的。该保护膜也可以具备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视角改良膜及半透射反射膜的任1种的功能。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是在至少一面贴合了保护膜的上述偏振光片上贴合了选自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视角改良膜及半透射反射膜的至少1种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制造色彩不均匀更少、膜厚均匀的偏振光膜,通过将由该偏振光膜制作的偏振光片、光学叠层体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就得到薄型、高品位的液晶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形成聚乙烯醇系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通常例举出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了的树脂。作为皂化度是约85摩尔%以上、优选约90摩尔%以上、更优选约99摩尔%~100摩尔%。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列举出乙酸乙烯酯和可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例如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作为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列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等。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是约1000~10000、优选约1500~5000左右。
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也可以被改性,例如也能使用以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通常作为制造偏振光膜的起始材料,使用厚度为约20μm~100μm、优选约30μm~80μm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未拉伸膜。工业上实用的膜宽是约1500mm~4000mm。
将该未拉伸膜按膨润处理、染色处理、硼酸处理、水洗处理的顺序处理,最后干燥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系偏振光膜的厚度例如是约5μm~50μm左右。
本发明的偏振光膜是使二色性色素吸附定向的聚乙烯醇系单轴拉伸膜,作为其制作方法,大致划分有2种制造方法。1种方法是在空气或惰性气体中将聚乙烯醇系膜单轴拉伸后,按照膨润处理、染色处理、硼酸处理及水洗处理的顺序进行溶液处理,最后进行干燥的方法。
第2种方法是将未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膜在水溶液中按照膨润处理、染色处理、硼酸处理及水洗处理的顺序进行溶液处理,并在硼酸处理工序和/或之前的工序中以湿式进行单轴拉伸,最后进行干燥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在任何方法中,单轴拉伸都在多个工序中进行。拉伸方法可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有对输送膜的2个夹持辊间赋予圆周速度差从而进行拉伸的辊间拉伸、在日本专利第2731813号公报中记载的热辊拉伸法、拉幅机拉伸法等。另外,基本上工序的顺序如上述那样,但处理浴的数量、处理条件等没有限制。
另外,当然出于别的目的插入在上述工序中没有记载的工序也是自由的。作为该工序的例子,列举出在硼酸处理后,采用不含硼酸的碘化物水溶液进行的浸渍处理(碘化物处理)或者采用不含硼酸的含有氯化锌等的水溶液进行的浸渍处理(锌处理)工序等。
膨润工序出于去除膜表面的异物、去除膜中的增塑剂、赋予在下道工序中的易染色性、膜的增塑化等目的而进行。在能达到这些目的的范围、且在不发生底材膜的极端溶解、失透等不良情况的范围确定处理条件。将预先在气体中拉伸了的膜膨润时,例如在约20℃~70℃、优选约30℃~60℃的水溶液中浸渍膜而进行。膜的浸渍时间是约30秒~300秒、进而优选约60秒~240秒左右。将最初就未拉伸的卷筒(原反)膜膨润时,例如在约10℃~50℃、优选约20℃~40℃的水溶液中浸渍膜而进行。膜的浸渍时间是约30秒~300秒、进而优选约60秒~240秒左右。
在膨润处理工序中,由于膜在横向膨润,易产生在膜上发生褶皱等的问题,因此优选采用平幅辊(扩展辊)、螺旋辊、凸面轧辊、导布器(クロスガイダ-)、变辊(ベンドバ-)、拉幅机夹子等公知的平幅装置一边消除膜的褶皱一边输送膜。出于将浴中的膜输送稳定化的目的,用水中喷水器控制在膨润浴中的水流,或并用EPC装置(EdgePosition Control装置检测出膜的端部,防止膜曲折的装置)等也是有用的。在本工序中,由于在膜的移动方向膜也膨润扩大,因此为了消除输送方向的膜的松弛,例如优选采用控制处理槽前后的输送辊的速度等的方法。另外,使用的膨润处理浴,除了纯水以外,还能够使用在约0.01重量%~10重量%的范围添加了硼酸(记载于特开平10-153709号公报)、氯化物(记载于特开平06-281816号公报)、无机酸、无机盐、水溶性有机溶剂、醇类等的水溶液。
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工序是出于使膜吸附二色性色素并使之定向等的目的而进行的。在能达到这些目的的范围、且在不发生底材膜的极端溶解、失透等不良情况的范围确定处理条件。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例如在约10℃~45℃、优选约20℃~35℃的温度下、且在重量比为碘/KI/水=约0.003~0.2/约0.1~10/100的浓度下进行约30秒~600秒、优选约60秒~300秒浸渍处理。代替碘化钾,也可以使用其他碘化物、例如碘化锌等。另外,也可以将其他碘化物与碘化钾并用。另外,也可以使碘化物以外的化合物、例如硼酸、氯化锌、氯化钴等共存。添加硼酸时,在含有碘方面与下述的硼酸处理区别开。如果是相对于水100重量份,含有约0.003重量份以上的碘的,则可看作染色槽。
使用水溶性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例如在约20℃~80℃、优选约30℃~70℃的温度下,且在重量比为二色性染料/水=约0.001~0.1/100的浓度下进行约30秒~600秒、优选约60秒~300秒浸渍处理。使用的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可以含有染色助剂等,可以含有例如硫酸钠等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等。二色性染料可以单独使用,也能够同时使用2种以上的二色性染料。
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在染色槽中拉伸膜。拉伸采用使染色槽的前后的夹持辊具有圆周速度差等的方法进行。另外,与膨润工序同样,也能够在染色浴中和/或浴出入口设置平幅辊(扩展辊)、螺旋辊、凸面轧辊、导布器、变辊等。
硼酸处理是通过在相对于水100重量份含有硼酸约1~1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浸渍用二色性色素染色的聚乙烯醇系膜来进行的。二色性色素为碘时,优选含有碘化物约1~30重量份。
作为碘化物列举出碘化钾、碘化锌等。另外,也可以使碘化物以外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锌、氯化钴、氯化锆、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钾、硫酸钠等共存。
实施该硼酸处理是用于由交联引起的耐水化或色调调整(防止带蓝色等)等。用于由交联引起的耐水化时,根据需要除硼酸以外或与硼酸一起也能够使用乙二醛、戊二醛等交联剂。
也有时将用于耐水化的硼酸处理用耐水化处理、交联处理、固定化处理等名称称呼。另外,也有时将用于色调调整的硼酸处理用补色处理、再染色处理等的名称称呼。
该硼酸处理可以根据其目的适宜变更硼酸及碘化物的浓度、处理浴的温度而进行。
用于耐水化的硼酸处理、用于色调调整的硼酸处理并不特别区别,在下述的条件下实施。
在将卷筒膜进行膨润、染色、硼酸处理时,硼酸处理以由交联引起的耐水化为目的时,使用相对于水100重量份含有硼酸约3~10重量份、碘化物约1~20重量份的硼酸处理浴,通常在约50℃~70℃、优选约55℃~65℃的温度下进行。浸渍时间通常是约30~600秒左右、优选约60~420秒左右、更优选约90~300秒。
将预先拉伸的膜进行染色、硼酸处理时,硼酸处理浴的温度通常是约50℃~85℃、优选约55℃~80℃。
也可以在用于耐水化的硼酸处理后进行用于色调调整的硼酸处理。例如二色性染料为碘时,为了该目的,使用相对于水100重量份含有硼酸约1~5重量份、碘化物约3~30重量份的硼酸处理浴,通常在约10℃~45℃的温度下进行。浸渍时间通常是约3~300秒左右、优选约10~240秒。
用于色调调整的硼酸处理与用于耐水化的硼酸处理比,通常在低的硼酸浓度、高的碘化物浓度、低的温度下进行。
这些硼酸处理也可以采用多个工序进行,通常大多用2~5个工序进行。此时,使用的各硼酸处理槽的水溶液组成、温度在上述的范围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将上述用于耐水化的硼酸处理、用于色调调整的硼酸处理分别用多个工序进行。
在硼酸处理工序中也可以与染色工序同样地进行膜的拉伸。最终的累积拉伸倍率是约4.5~7.0倍、优选约5.0~6.5倍。
硼酸处理后,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是例如通过将为了耐水化和/或色调调整的目的而进行了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膜浸渍在水中,将水用喷水器喷雾、或者并用浸渍和喷雾来进行的。水洗处理时的水温度通常是约2~40℃左右,浸渍时间可以是约2~120秒左右。
水洗后的干燥是在干燥炉中在约40~100℃的温度下进行约60~600秒。
在拉伸处理后的各个工序中,也可以进行张力控制,以使膜的张力分别达到基本上恒定。
在染色处理工序中结束了拉伸时,在以后的硼酸处理工序和水洗处理工序中进行张力控制。在染色处理工序的前道工序中结束拉伸时,在包括染色处理工序和硼酸处理工序的以后的工序中进行张力控制。
硼酸处理工序包括多个硼酸处理工序时,优选在最初或从最初到第2阶段的硼酸处理工序中拉伸上述膜,在从进行了拉伸处理的硼酸处理工序的下个硼酸处理工序到水洗工序的各个工序中进行张力控制;或者在从最初到第3阶段的硼酸处理工序中拉伸上述膜,在从进行了拉伸处理的硼酸处理工序的下个硼酸处理工序到水洗工序的各个工序中进行张力控制,但工业上更优选在最初或从最初到第2阶段的硼酸处理工序中拉伸上述膜,在从进行了拉伸处理的硼酸处理工序的下个硼酸处理工序到水洗工序的各个工序中进行张力控制。
在硼酸处理后进行上述的碘化物处理或锌处理时,关于这些工序也进行张力控制。
各个工序中的张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张力控制时对膜的张力并不特别限定,在每单位宽为约150N/m~2000N/m、优选约600N/m~1500N/m的范围内适宜设定。当张力小于约150N/m时,膜上易发生褶皱等。另一方面,当张力超过约2000N/m时,发生膜断裂或由支承面的磨损所致的低寿命化等的问题。另外,该每单位宽的张力从其工序的入口附近的膜宽和张力检测器的张力值算出。
在进行了张力控制时,有时不可避免地有少许拉伸·收缩,但在本发明中这不包括在拉伸处理中。
在本发明中,在硼酸处理工序中使膜浸渍在硼酸溶液中之际,使之以与辊不接触的状态浸渍。当与辊接触而进行时,发生色彩不均匀,另外,膜横向的膜厚变得不均匀。另外,将膜浸渍后到在硼酸溶液中初次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定为0.4~5秒、优选为0.5秒~3秒。该时间考虑辊的配置位置、膜的输送速度而调整。
当该到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过短时,发生色彩不均匀,另外,膜横向的膜厚变得不均匀,当过长时,发生褶皱,膜厚变得不均匀。
在有色彩不均匀的偏振光膜上粘接保护膜制成偏振光片时,同样看到色彩不均匀,不优选。将膜厚不均匀、或有褶皱的偏振光膜制成偏振光片时,易裂,耐久性差,不优选。
作为包括在硼酸溶液中初次接触的辊在内,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夹持辊及导辊,使用橡皮辊、不锈钢制抛光辊及海绵状橡皮辊。
作为橡皮辊,优选的是含有NBR等,其硬度在用JIS K 6301的试验方法测定的JIS肖氏C等级下为约60~90度、优选约70~80度,表面粗糙度,用JIS B 0601(表面粗糙度)的粗糙度曲线的局部峰顶的平均间隔S表示,为约0.1~5S、优选约0.5~1。
作为不锈钢制抛光辊,含有SUS304、SUS316等,从谋求膜厚均匀化上出发,其表面粗糙度用JIS B 0601(表面粗糙度)的粗糙度曲线的局部峰顶的平均间隔S表示,优选为约0.2~1.0S,另外,其动摩擦系数为约0.1~0.4、优选约0.15~0.35为好。本发明中的动摩擦系数用依据JIS K 7125的试验方法用聚乙烯醇系膜和水中测定的值表示。
作为海绵状橡皮辊,海绵体的硬度在用JIS K 6301的试验方法测定的JIS肖氏C等级下为约20~60度、优选约25~50度,密度为约0.4~0.6g/cm3、优选约0.42~0.57g/cm3,及表面粗糙度用JIS B 0601(表面粗糙度)的粗糙度曲线的局部峰顶的平均间隔S表示,为约10~30S、优选约15~25S。
处理液中的导辊是平幅辊时,优选使之为海绵状橡皮平幅辊。特别是在膨润处理工序中优选使用海绵状橡皮平幅辊。在膨润处理工序中,聚乙烯醇系膜通过吸收浴液在纵向、横向两方向膨润,但特别是当在横向的膨润未结束的状态下施加张力时,在辊上发生褶皱或折叠。当使用海绵状橡皮平幅辊时,由于其重量轻,能够大幅度降低施加在膜上的张力,同时由于基于其高表面粗糙度的膜把持力高,因此即使低张力,也能够发挥充分的平幅力,且平幅辊的另一个作用防止曲折功能也最大限度发挥,褶皱变少,折叠消除。海绵状橡皮平幅辊的使用不限于膨润处理,在其他的处理中也能够使用。
在这样制造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用粘接剂贴合保护膜,得到偏振光片。
作为保护膜,例如举出含有三乙酰纤维素和二乙酰纤维素之类的乙酰纤维素系树脂的膜、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之类的聚酯系树脂的膜、含有聚碳酸酯系树脂的膜、含有环烯烃系树脂的膜。作为市场销售的热塑性环烯烃系树脂,例如有德国Ticona公司销售的“Topas”(注册商标)、ジェイエスア-ル(株)销售的“ア-トン”(注册商标)、日本ゼオン(株)销售的“ゼオノア”、“ゼオネックス”(均为注册商标)、三井化学(株)销售的“アペル”(注册商标)等。将这样的环烯烃系树脂制成的膜作为保护膜,在制膜时适宜使用溶剂浇铸法、熔融挤出法等公知的方法。制成膜的环烯烃系树脂膜也有市场销售的,例如有积水化学工业(株)销售的“エスシ-ナ”、“SCA40”等。
保护膜的厚度优选薄的,但过薄时,强度降低,加工性差,另一方面,当过厚时,发生透明性降低、或在层叠后必要的养护时间变长等的问题。因此,保护膜的适当厚度例如是约5~200μm左右,优选是约10~150μm,更优选是约20~100μm。
为了提高粘接剂与偏振光膜和/或保护膜的粘接性,也可以对偏振光膜和/或保护膜实施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底漆涂布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
也可以对保护膜单独或组合实施抗耀光处理、抗反射处理、硬膜涂布处理、抗静电处理、防污处理等表面处理。另外,保护膜和/或保护膜表面保护层也可以具有二苯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等的紫外线吸收剂、或磷酸苯酯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等的增塑剂。
这样的保护膜既可以贴合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也可以贴合在两面上。
偏振光膜和保护膜使用水溶剂系粘接剂、有机溶剂系粘接剂、热熔系粘接剂、无溶剂系粘接剂等粘接剂进行层叠。作为水溶剂系粘接剂,例如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水系双组分氨酯系乳液粘接剂等;作为有机溶剂系粘接剂,例如举出双组分氨酯系粘接剂等;作为无溶剂系粘接剂,例如举出单组分氨酯系粘接剂等。将与偏振光膜的粘接面经皂化处理等而亲水化处理的乙酰纤维素系膜作为保护膜使用时,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作为粘接剂被优选使用。
作为粘接剂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除了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经皂化处理而得到的乙烯醇均聚物以外,还有将乙酸乙烯酯和能与之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经皂化处理而得到的乙烯醇系共聚物、进而将它们的羟基进行部分地改性的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等。在该粘接剂中也可以使用多元醛、水溶性环氧化合物、蜜胺系化合物等作为添加剂。
贴合偏振光膜和保护膜的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举出在偏振光膜或保护膜的表面均匀涂布粘接剂,在涂布面重合另一个膜,采用辊等进行贴合,并干燥的方法等。
通常,粘接剂调制后在约15~40℃的温度下涂布,贴合温度通常是约15~30℃左右的范围。贴合后进行干燥处理,去除粘接剂中所含有的水等的溶剂,但此时的干燥温度通常是约30~85℃、优选约40~80℃的范围。然后,也可以在约15~85℃、优选约20~50℃、更优选约35~45℃的温度环境下通常养护约1~90天左右使粘接剂固化。该养护时间长时,生产率差,因此养护期间是约1~30天左右、优选约1~7天。
这样就得到通过粘接剂层在偏振光膜的一面或两面贴合保护膜的偏振光片。
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使保护膜具有作为相位差膜的功能、作为亮度提高膜的功能、作为反射膜的功能、作为半透射反射膜的功能、作为浸射膜的功能、作为光学补偿膜的功能等光学功能。此时,例如除了通过在保护膜的表面层叠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反射膜、半透射反射膜、浸射膜、光学补偿膜等光学功能性膜从而使之具有这样的功能之外,还能够对保护膜自身赋予这样的功能。另外,也可以如具有亮度提高膜的功能的浸射膜等那样使保护膜自身具有多种功能。
例如,通过对上述的保护膜实施在日本专利第2841377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09411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拉伸处理、或实施在日本专利第3168850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处理,能够赋予作为相位差膜的功能。另外,通过在上述保护膜上采用在特开2002-169025号公报或特开2003-29030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形成微孔,或通过重叠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不同的2层以上的胆甾型液晶层,能够赋予作为亮度提高膜的功能。
通过在上述保护膜上采用蒸镀和溅射等形成金属薄膜,能够赋予作为反射膜或半透射反射膜的功能。通过在上述保护膜上涂布含有微粒的树脂溶液,能够赋予作为浸射膜的功能。另外,通过在上述保护膜上涂布盘型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等液晶性化合物并使之定向,能够赋予作为光学补偿膜的功能。另外,也可以使用适当的粘接剂在偏振光膜上直接贴合商品名DBEF(スリ-エム(株)制)等的亮度提高膜、商品名WV膜(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制)等的视角改良膜、商品名スミカライト(注册商标)(住友化学工业(株))等的相位差膜等的市场销售的光学功能性膜。
实施例以下示出实施例进而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被这些例限定。
实施例1将厚度75μm的聚乙烯醇膜(クラレビニロンVF-PS#7500,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在30℃的纯水中在使膜不松弛而保持紧张状态的状态下浸渍大致130秒钟,使膜充分膨润。接着,一边浸渍在重量比碘/碘化钾/水为0.02/1.5/100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处理,一边进行单轴拉伸(到此为止的总拉伸倍率3.2倍)。然后,使之以与辊不接触的状态浸渍在重量比碘化钾/硼酸/水为10/5/100的约55℃水溶液中进行硼酸处理,以使得从浸渍到与第1导辊接触为止的时间为1.8秒,并进行单轴拉伸直到从卷筒开始的累积拉伸倍率达到5.9倍。硼酸处理后,用约10℃的纯水水洗约10秒钟。水洗后,在约80℃干燥2分钟,得到厚度约28μm的碘系偏振光膜。硼酸处理槽的第1个液中导辊使用了表面粗糙度0.6S、橡皮硬度(JIS肖氏A等级)80度的NBR橡皮制的辊。使配置在处理槽前后的夹持辊具有圆周速度差而进行拉伸。
得到的偏振光膜未看到拉伸所致的色彩不均匀,是膜横向上的膜厚均匀的膜。
在所得到的偏振光膜的两面涂布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在两面贴合保护膜[对表面实施了皂化处理的三乙酰纤维素膜,“フジタック(注册商标)T80UNL”,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制,厚度80μm],在约60℃干燥约5分钟,制成偏振光片。偏振光片上未看到色彩不均匀。
实施例2浸渍在硼酸液后第1个接触的辊为表面粗糙度0.6S、橡皮硬度(JIS肖氏A等级)80度的NBR橡皮制的夹持辊,使从浸渍到与该夹持辊接触为止的时间为0.6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偏振光膜。
得到的偏振光膜未看到拉伸所致的色彩不均匀,是膜横向上的膜厚均匀的膜。
使用所得到的偏振光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偏振光片。偏振光片上未看到色彩不均匀。
实施例3硼酸处理槽的第1个液中导辊使用了表面粗糙度0.2S、动摩擦系数为0.24的不锈钢制的抛光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偏振光膜。
得到的偏振光膜未看到拉伸所致的色彩不均匀,是膜横向上的膜厚均匀的膜。
使用所得到的偏振光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偏振光片。偏振光片上未看到色彩不均匀。
实施例4硼酸处理槽的第1个液中导辊使用了其海绵体硬度为JIS肖氏C等级25度、密度0.42g/cm3、及表面粗糙度为20S的海绵状橡皮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偏振光膜。
得到的偏振光膜未看到拉伸所致的色彩不均匀,是膜横向上的膜厚均匀的膜。
使用所得到的偏振光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偏振光片。偏振光片上未看到色彩不均匀。
比较例1一边与表面粗糙度0.6S、橡皮硬度(JIS肖氏A等级)80度的NBR橡皮制的夹持辊接触,一边浸渍在硼酸液中,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偏振光片。
所得到的偏振光膜上看到了12处由拉伸所致的色彩不均匀。另外,是膜横向上的膜厚不均匀的膜。
比较例2浸渍在硼酸液中后第1个接触的辊为表面粗糙度0.6S、橡皮硬度(JIS肖氏A等级)80度的NBR橡皮制的夹持辊,使从浸渍到与该夹持辊接触为止的时间为0.2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偏振光膜。
所得到的偏振光膜上看到了5处由拉伸所致的色彩不均匀。另外,是膜横向上的膜厚不均匀的膜。
权利要求
1.一种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是将聚乙烯醇系膜按膨润处理、染色处理、硼酸处理、水洗处理及干燥处理的顺序处理,在该处理工序之中的至少2个处理工序中,对输送膜的2个夹持辊间赋予圆周速度差,从而拉伸膜来制造偏振光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硼酸处理工序中使膜浸渍在硼酸溶液中之际,以与辊不接触的状态浸渍,使从膜浸渍后到在硼酸溶液中初次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是0.4~5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从膜浸渍后到在硼酸溶液中初次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是0.5~3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硼酸溶液的温度是50~85℃。
4.一种偏振光片,其是在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制造而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贴合保护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光片,其中,上述保护膜具备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视角改良膜及半透射反射膜的任1种的功能。
6.一种光学叠层体,贴合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光片、和选自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视角改良膜及半透射反射膜的至少1种而成。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色彩不均匀更少、膜厚均匀的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偏振光膜的制造方法,是将聚乙烯醇系膜按膨润处理、染色处理、硼酸处理、水洗处理及干燥处理的顺序处理,在该处理工序之中的至少2个处理工序中,对输送膜的2个夹持辊间赋予圆周速度差,从而拉伸膜来制造偏振光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硼酸处理工序中使膜浸渍在硼酸溶液中之际,以与辊不接触的状态浸渍,使从膜浸渍后到在硼酸溶液中初次与辊接触为止的时间是0.4~5秒。
文档编号G02B1/10GK1800881SQ20061000361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5日
发明者网谷圭二, 松元浩二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