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90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领域 (如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
背景技术
如图1 2所示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前外壳10”、背光组件12”、液晶 组件11”以及后外壳13”,所述前外壳10”与所述后外壳13”装配,并形成以内腔,所述空 腔内设有电源20”和主板21”,所述背光组件12”还包括上盖120”、支架121”、光扩散组件 122”、导光板123”、光反射组件124”、光源组件125”以及下盖126”。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 将电源20”和主板21”设置在前外壳10”和后外壳13”形成的空腔内,同时,将液晶显示装 置的前、后外壳和背光组件12”的上、下盖分别制造成型装配,导致背光组件12”和液晶显 示装置制造工艺复杂,结构重复,难以实现超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 示装置,将LCD模组和控制部分独立设置,同时,将液晶显示装置的前后外壳取代背光模组 及液晶模组的外壳,省掉了背光模组和液晶组件外壳,从而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减小了 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模组 及控制LCD模组图像显示的外置显示控制盒,所述的LCD模组包含有前外壳、液晶组件、背 光组件、后外壳,所述外置显示控制盒与IXD模组分离或紧贴,且内部设有电源及控制主 板,通过线缆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置显示控制盒可以对IXD模组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具体地,所述背光组件包含有支架、光扩散组件、导光板、光反射组件、光源组件, 且固定设于所述后外壳内壁上,所述后外壳内壁上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背光组件的支架、 光扩散组件、导光板、光反射组件、光源组件相应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配。更进一步地,所述液晶组件固定设于所述前外壳内壁上,且所述前外壳内壁的内 部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液晶组件的相应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配。更进一步地,所述背光组件与所述液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背光组件的支架、光扩 散组件、导光板、光反射组件、光源组件与液晶组件液晶组件的相应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 配,且相互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外壳内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后外壳的安装几何形状和尺 寸对应匹配。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直接连接在所述后 外壳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将IXD模组和控制部分独立设置,同时,将液晶显示装置的前后外壳取代背光模组上下盖及液晶模组的外壳,省掉了背光模组上下盖和液晶组件外壳,大大降低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使得显示分离式薄 型化液晶显示装置模型化的方案得以实现。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组件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XD模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 包括IXD模组1、外置显示控制盒2,所述的IXD模组1包含有前外壳10、液晶组件11、背光 组件12以及后外壳13 ;所述外置显示控制盒2内设置有电源20和控制主板21。所述外置 显示控制盒2与IXD模组1分离或紧贴,通过线缆相连,通过控制盒2即可实现IXD模组1 的图像显示;所述的前外壳10和后外壳13直接作为该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的 前后外壳。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LCD模组1和控制部分的外置显示控制盒2 独立设置,同时,将液晶显示装置的前、后外壳取代背光模组12及液晶模组11的外壳,省掉 了背光模组12和液晶组件11外壳,从而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减小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厚 度。进一步地,外置显示控制盒2通过线缆与IXD模组1相连接,外置显示控制盒2可 以通过内置的主板21实现对IXD模组1图像的控制。同时,所述的外置显示控制盒2为标准配置或自选配置,通过改变外置显示控制 盒2的控制主板21,即可满足不同的图像显示需要,同时,外置显示控制盒2既可以由制造 商做成标准配置,也可以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功能及控制方案,由消费者 自己组装外置显示控制盒2,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审美需要。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XD模组1的剖视图,包含有前外壳10、液晶组件 11、背光组件12、后外壳13,所述的背光组件12包含有支架121、光扩散组件122、导光板 123、光反射组件124以及光源组件125。前外壳10和后外壳13直接用作该显示分离式薄 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前、后外壳,后外壳13内壁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背光组件12的支 架121、光扩散组件122、导光板123、光反射组件124以及光源组件125相应几何形状和尺 寸对应匹配,从而将背光组件12更好的固定设置在后外壳13上。具体地,支架121内部结构与后外壳13内部结构对应匹配,相互固定;光扩散组件 122固定设置在支架121和导光板123之间,且紧贴导光板123和支架121,用于扩散光线; 光反射组件124紧贴导光板123和后外壳13,固定设置在导光板123和后外壳13之间,用 于更好的反射光线;光源组件125紧靠导光板123和后外壳13,且固定设于导光板123和后外壳13之间。这样整个背光组件12都固定在后外壳13上,形成一个整体。同时,液晶组件11设置在支架121和后外壳13之间且固定设于所述前外壳10上, 且前外壳10的内部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液晶组件11的相应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 配;所述前外壳10内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后外壳13内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配,从 而简化了安装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将液晶组件11和背光组件12, 整合分别固定在前外壳10和后外壳13上,省去了原有背光组件12的上、下盖和液晶组件 11的外壳,使得液晶组件11、背光组件12和前外壳10、后外壳13设计成为一个整体,有效 的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厚度,使得薄型一体化的方案实现。进一步地,光源组件125上还设 有PCB线路板(图中未标出),PCB线路板直接连接 在所述后外壳13上,以保证光源组件125的热量通过后外壳13直接散发出去,提升了 IXD 模组的散热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模组及控制LCD模组图像显示的外置显示控制盒,所述的LCD模组包含有前外壳、液晶组件、背光组件、后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显示控制盒与LCD模组分离或紧贴,且内部设有电源及控制主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 置显示控制盒可以对LCD模组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 组件包含有支架、光扩散组件、导光板、光反射组件、光源组件,且固定设于所述后外壳内壁 上,所述后外壳内壁上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背光组件的支架、光扩散组件、导光板、光反射 组件、光源组件相应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液晶组件固定设于所述前外壳内壁上,且所述前外壳内壁的内部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 所述液晶组件的相应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背光组件与所述液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背光组件的支架、光扩散组件、导光板、光反射组 件、光源组件与液晶组件液晶组件的相应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配,且相互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 外壳内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与后外壳的安装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光源组件还包括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直接连接在所述后外壳内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模组、外置显示控制盒。所述LCD模组包含有前外壳、液晶组件、背光组件及后外壳;所述外置显示控制盒内设置有电源和控制主板,且所述外置显示控制盒与LCD模组分离或紧贴,通过线缆相连,通过控制盒即可实现LCD模组的图像显示;所述的前外壳和后外壳直接作为该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前后外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LCD模组和控制部分独立设置,同时,将液晶显示装置的前后外壳取代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的外壳,大大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使得显示分离式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模型化的方案得以实现。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732230SQ2010202632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宋义, 张俊锋, 邹华德, 黄家友 申请人: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