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9293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领域,尤其涉及ー种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材料是指由于施加的电势,而使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来生产通过施加电势来改变电磁辐射的透射或反射的电致变色装置。电致变色装置目前可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车辆镶嵌玻璃(如车窗、天窗)、大楼镶嵌玻璃、显示装置、光学元件、镜体及电磁波照射的遮蔽物等等,其作用在于可有效地阻隔外界光或热的干扰,以及更好的保护隐私。
电致变色装置中传统的离子传导层一般为固态电解质,但是,这类电解质需要持 续施加较高电压下才可能完成着色或褪色,且着色或褪色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阻碍了电致变色装置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电致变色装置,实现了仅需施加较低电压就可以完成着色或褪色,且着色或褪色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具备很好的稳定性。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ー种电致变色装置,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所述第一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一透明基材和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二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透明导电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二透明基材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设有粘结层,电致变色层、辅助电致变色层和粘结层围成ー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离子传导层,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本发明还提供ー种电致变色装置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提供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在第一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在第二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
5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电致变色层,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辅助电致变色
层;
53、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形成粘结层;
54、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对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进行组合和熟化。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中,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仅需要施加较低电压就可以完成着色或褪色;同时,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可以有效增加离子的传导速度,缩短变色的时间,因此,着色或褪色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进ー步,当电致变色装置受到外界压カ时,由于离子传导层呈凝胶状,可以有效地释放应力,不会发生如液态电解质泄露造成污染的情形,具备很好的稳定性。


图I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请参考图I所示,一种电致变色装置,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材11和第二透明基材14,所述第一透明基材11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12和电致变色层13,第一透明导电层12位于第一透明基材11和电致变色层13之间,所述第二透明基材14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透明导电层15和辅助电致变色层16,第二透明导电层15位于第二透明基材14和辅助电致变色层16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13和辅助电致变色层16的周边缘设有粘结层17,电致变色层13、辅助电致变色层16和粘结层17围成一个空腔,所 述空腔内设有离子传导层18,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装置中,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仅需要施加较低电压就可以完成着色或褪色;同时,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可以有效增加离子的传导速度,缩短变色的时间,因此,着色或褪色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进一步,当电致变色装置受到外界压力时,由于离子传导层呈凝胶状,可以有效地释放应力,不会发生如液态电解质泄露造成污染的情形,具备很好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透明基材11和第二透明基材14可以为电致变色装置中常用的基材,只要满足其透光性好、绝缘性好、容易在基板表面形成电极即可。例如可以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明基材11为玻璃,第二透明基材14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此材料构成的电致变色装置,当第二透明基材受到外界压力冲击时,该第二透明基材具有耐冲出性而不易破裂,加上离子传导层呈凝胶状,可以更好地释放应力,不会发生如液态电解质泄露造成污染的情形,具备很好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5为各种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氧化物,优选为金属氧化物制成。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氧化物可以为氧化铟锡(ΙΤ0)、氧化锡、氧化锡掺铺、氧化锌和氧化锌掺招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为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所述离子传导层18为凝胶状的电解质制成,该凝胶状的电解质可使离子穿过。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子传导层包括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和分散剂,其中,所述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和分散剂质量比率为
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分散剂=(10-15):(20-30):(60-75);优选地,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分散剂=10 23. 3 66. 7。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前述组成组份和对应质量比率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组份替换或质量比率变化,只要能够满足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且可使离子穿过离子传导层即可。具体地,所述含锂的盐类选自高氯酸锂(LiC104)、三氟甲烷磺酸锂(CF3S03Li )和六氟磷酸锂(LiPF6)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含锂的盐类为高氯酸锂(LiC104),其具有闻效的导电能力。具体地,所述增稠剂选自聚こニ醇(PE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和聚醚(PE)等中的至少ー种;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聚こニ醇(PEG),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体地,所述分散剂选自碳酸丙烯酯(PC)、碳酸こニ酯(EC)和ニ甲基甲酰胺(DMF)等中的至少ー种;具体地,所述分散剂为碳酸丙烯酯(PC),其性能稳定,沸点较高,价格便宜。所述电致变色层13的材料为无机金属氧化物来形成,因为无机金属氧化物可以防止受紫外线的影响。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钨、氧化钥和氧化铱等中的ー种;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钨。本发明通过将电致变色层的材料设置成无机金属氧化物,同时配合设置用于辅助控制去色及着色状态的辅助电致变色层16,并利用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18来传导离子给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以有效延·长着色记忆时间,解决了现有电致变色装置无法长时间维持稳定的着色及褪色状态的技术问题。所述辅助电致变色层16的材料为与所述电致变色层13变色性能相反的电致变色材料,这样可以起到颜色叠加或互补的作用,例如可以为氧化钛一氧化铈(Ti02 — Ce02)、氧化钒、氧化镍、氧化锰和氧化铑中的ー种。作为ー种具有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辅助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钛ー氧化铈(Ti02 — Ce02),其具有很好的离子储存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装置采用了 〃夹心三明治〃式的结构,使得该装置的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技术操作较为简便。具体地,通过调整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所输入电压(或逆电压)的大小,以及输入电压的时间来调整着色或褪色的深浅程度,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装置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特别是抗紫外光的性能,具有着色记忆好、变色快以及可调控着色深浅等优点。该电致变色装置在透明态透过率可以达到80%以上,着色态透过率可以达到40%以下,具有良好的着色记忆性能,在汽车零组件例如玻璃和天窗、以及电致变色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请參考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ー种电致变色装置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提供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在第一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在第二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
5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电致变色层,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辅助电致变色
层;
53、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形成粘结层;
54、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对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进行组合和熟化。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装置制备方法中,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仅需要施加较低电压就可以完成着色或褪色;同时,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可以有效增加离子的传导速度,缩短变色的时间,因此,着色或褪色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进ー步,当电致变色装置受到外界压カ时,由于离子传导层呈凝胶状,可以有效地释放应力,不会发生如液态电解质泄露造成污染的情形,具备很好的稳定性。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对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在步骤SI中,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可以为电致变色装置中常用的基材,只要满足其透光性好、绝缘性好、容易在基板表面形成电极即可。例如可以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为玻璃,第二透明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此材料构成的电致变色装置,当第二透明基材受到外界压力冲击时,该第二透明基材具有耐冲出性而不易破裂,加上离子传导层呈凝胶状,可以更好地释放应力,不会发生如液态电解质泄露造成污染的情形,具备很好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为各种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氧化物,优选为金属氧化物制成。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氧化物可以为氧化铟锡(ΙΤ0)、氧化锡、氧化锡掺铺、氧化锌和氧化锌掺招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为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形成在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内表面的方式可以为真空蒸镀、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涂布或电镀法等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料为ΙΤ0,并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制作形成。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2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无机金属氧化物来形成,因为无机金属氧化物可以防止受紫外线的影响。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钨、氧化钥和氧化铱等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钨。本发明通过将电致变色层的材料设置成无机金属氧化物,同时配合设置用于辅助控制去色及着色状态的辅助电致变色层,并利用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来传导离子给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以有效延长着色记忆时间,解决了现有电致变色装置无法长时间维持稳定的着色及褪色状态的技术问题。所述辅助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与所述电致变色层变色性能相反的电致变色材料,这样可以起到颜色叠加或互补的作用,例如可以为氧化钛一氧化铈(Ti02 — Ce02)、氧化钒、氧化镍、氧化锰和氧化铑中的一种。作为一种具有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辅助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钛一氧化铈(Ti02 — Ce02),其具有很好的离子储存性能。所述电致变色层通过蒸镀形成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具体制作时,将氧化钨粉末材料在第一透明基材上真空蒸发镀膜,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一层氧化钨,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一单元;当然,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形成方式并不局限于真空蒸镀,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例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涂布或电镀法等。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涂布形成辅助电致变色层,具体制作时,将氧化钛一氧化铈(Ti02 — Ce02)涂布在第二透明基材上形成一层氧化钛一氧化铈薄膜,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二单元;当然,所述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形成方式并不局限于涂布,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例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蒸镀或电镀法等中的一种,当采用涂布的方法时更简单易行。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3中,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形成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的材料可以选用环氧树脂或者UV固化胶等其它的粘结材料,具体的形成方式可利用点胶机(Dispenser)将环氧树脂涂布于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即环氧树脂可以只形成在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或者只形成在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或者环氧树脂可以同时形成在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4中,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形成凝胶状(Gel)的离子传导层,即所述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形成于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中间,具体地,所述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可以只形成在电致变色层上,或者只形成在辅助电致变色层上,或者可以同时形成在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然后,施加压カ对第一透明基材(即第一単元)和第二透明基材(即第二単元)进行组合;最后,在室温下以紫外线进行熟化处理,从而获得本发明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的电解质制成,该凝胶状的电解质可使离子穿过。作为ー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子传导层包括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和分散剂,其中,所述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和分散剂质量比率为 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分散剂=(10-15):(20-30):(60-75);优选地,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分散剂=10 23. 3 66. 7。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前述组成组份和对应质量比率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组份替换或质量比率变化,只要能够满足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且可使离子穿过离子传导层即可。具体地,所述含锂的盐类选自高氯酸锂(LiC104)、三氟甲烷磺酸锂(CF3S03Li )和六氟磷酸锂(LiPF6)等中的至少ー种;优选地,所述含锂的盐类为高氯酸锂(LiC104),其具有闻效的导电能力。具体地,所述增稠剂选自聚こニ醇(PE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和聚醚(PE)等中的至少ー种;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聚こニ醇(PEG),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体地,所述分散剂选自碳酸丙烯酯(PC)、碳酸こニ酯(EC)和ニ甲基甲酰胺(DMF)等中的至少ー种;具体地,所述分散剂为碳酸丙烯酯(PC),其性能稳定,沸点较高,价格便宜。进ー步,所述步骤S4中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S41、在三ロ瓶中先加入20-24质量份的分散剂,然后加入6-9质量份的增稠剂,加热搅拌使增稠剂溶解,待增稠剂完全溶于分散剂中后,停止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60度。S42、待步骤S41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分别加入3_4质量份的含锂的盐类和60-70质量份的易挥发性溶剤,搅拌均匀获得电解质;
S43、将步骤S42中制备的电解质涂布于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待电解质中的易挥发性溶剂挥发掉后,即可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其中,所述步骤S42中的易挥发性溶剂选自こ腈(ACN)、丙酮、石油醚中的ー种;优选地,所述易挥发性溶剂为こ腈(ACN)。同时,所述步骤S43中形成凝胶状离子传层的方式也并不限于涂布,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例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蒸镀或电镀法等中的ー种,当采用涂布的方法时更简单易行。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硬质薄膜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I :
SI、在I. I毫米厚的第一透明基材玻璃上镀上ー层氧化铟锡(ΙΤ0),以形成电阻值为15欧姆/ □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在O. 175毫米厚的第二透明基材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上镀上ー层氧化铟锡(ΙΤ0),以形成电阻值为80欧姆/ □的第二透明导电层。
S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真空蒸镀一层氧化钨(W03),以形成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一单元,并表示为[Glass/IT0/W03];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涂布一层氧化钛一氧化铈(Ti02 — Ce02)薄膜,以形成辅助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二单元,并表示为[PET/ITO/ Ti02 — Ce02]。S3、利用一点胶机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涂布一环氧树月旨,以形成粘结层。S4、在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涂布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
S41、在三口瓶中先加入20质量份的分散剂碳酸丙烯酯(PC),然后加入7质量份的增稠剂聚乙二醇(PEG),加热搅拌使增稠剂溶解,待增稠剂完全溶于分散剂中后,停止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5度。S42、待步骤S41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分别加入3质量份的含锂的盐类高氯酸锂(LiC104)和70质量份的易挥发性溶剂乙腈(ACN),搅拌均匀获得电解质;
S43、将步骤S42中制备的电解质涂布于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待电解质中的易挥发性溶剂乙腈(ACN)挥发掉后,即可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然后,施加压力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进行组合;最后,在室温下以紫外线进行熟化处理,从而获得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实施例2
SI、在I. I毫米厚的第一透明基材玻璃上镀上一层氧化铟锡(ΙΤ0),以形成电阻值为15欧姆/ □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在0. 188毫米厚的第二透明基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镀上一层氧化锡,以形成电阻值为30欧姆/ □的第二透明导电层。S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真空蒸镀一层氧化钥,以形成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一单元;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涂布一层氧化钒薄膜,以形成辅助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二单元。S3、利用一点胶机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涂布一环氧树脂,以形成粘结层。S4、在电致变色层上涂布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
S41、在三口瓶中先加入22质量份的分散剂碳酸乙二酯(EC),然后加入6质量份的增稠剂聚丙烯腈(PAN),加热搅拌使增稠剂溶解,待增稠剂完全溶于分散剂中后,停止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度。S42、待步骤S41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分别加入3质量份的含锂的盐类三氟甲烷磺酸锂(CF3S03Li)和65质量份的易挥发性溶剂丙酮,搅拌均匀获得电解质;
S43、将步骤S42中制备的电解质涂布于电致变色层上,待电解质中的易挥发性溶剂丙酮挥发掉后,即可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然后,施加压力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进行组合;最后,在室温下以紫外线进行熟化处理,从而获得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实施例3
SI、在I. I毫米厚的第一透明基材玻璃上镀上一层氧化铟锡(ΙΤ0),以形成电阻值为15欧姆/ □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在0. 18毫米厚的第二透明基材聚碳酸酯上镀上一层氧化锌,以形成电阻值为80欧姆/ □的第二透明导电层。S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真空蒸镀一层氧化铱,以形成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一単元;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涂布ー层氧化镍薄膜,以形成辅助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二単元。S3、利用一点胶机在所述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涂布一环氧树脂,以形成粘结层。S4、在辅助电致变色层上涂布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
S41、在三ロ瓶中先加入24质量份的分散剂ニ甲基甲酰胺(DMF),然后加入9质量份的增稠剂聚醚(PE),加热搅拌使增稠剂溶解,待增稠剂完全溶于分散剂中后,停止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度。S42、待步骤S41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分别加入4质量份的含锂的盐类六氟磷 酸锂(LiPF6)和60质量份的易挥发性溶剂石油醚,搅拌均匀获得电解质;
S43、将步骤S42中制备的电解质涂布于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待电解质中的易挥发性溶剂石油醚挥发掉后,即可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然后,施加压カ将第一単元和第二単元进行组合;最后,在室温下以紫外线进行熟化处理,从而获得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对比例
SI、在I. I毫米厚的第一透明基材玻璃上镀上ー层氧化铟锡(ΙΤ0),以形成电阻值为15欧姆/ □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在O. 175毫米厚的第二透明基材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上镀上ー层氧化铟锡(ΙΤ0),以形成电阻值为80欧姆/ □的第二透明导电层。S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真空蒸镀ー层氧化钨(W03),以形成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一単元,并表示为[Glass/IT0/W03];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涂布ー层氧化镍(NiO)薄膜,以形成辅助电致变色层,由此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二単元,并表示为[PET/ITO/ NiO]。S3、利用一点胶机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涂布一环氧树月旨,以形成粘结层。S4、在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溅射形成固态状的离子传导层(Si02)。经测试,实施例1-3和对比例制得的电致变色装置着色或褪色所施加的电压和着色或褪色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所述第一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一透明基材和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二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透明导电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二透明基材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设有粘结层,电致变色层、辅助电致变色层和粘结层围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离子传导层,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传导层包括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和分散剂,其中,所述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和分散剂质量比率为 含锂的盐类增稠剂:分散剂=(10-15) :(20-30) : (60-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的盐类选自高氯酸锂、三氟甲烷磺酸锂和六氟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选自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和聚醚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碳酸丙烯酯、碳酸乙二酯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鹤、氧化钥和氧化铱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钛一氧化铺、氧化fL、氧化镍、氧化猛和氧化错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为玻璃,第二透明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一种电致变色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提供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在第一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在第二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 5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电致变色层,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辅助电致变色层; 53、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形成粘结层; 54、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对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进行组合和熟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的步骤具体包括.541、在20-24质量份的分散剂中,加入6-9质量份的增稠剂,加热搅拌使增稠剂溶解,待增稠剂完全溶于分散剂中后,停止加热; .542、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分别加入3-4质量份的含锂的盐类和60-70质量份的易挥发性溶剂,搅拌均匀获得电解质; . 543、将制备的电解质涂布于电致变色层或/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上,待电解质中的易挥发性溶剂挥发掉后,即可形成凝胶状的离子传导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装置,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所述第一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一透明基材和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二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透明导电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二透明基材和辅助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和辅助电致变色层的周边缘设有粘结层,电致变色层、辅助电致变色层和粘结层围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离子传导层,所述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制备方法。本发明电致变色装置中离子传导层为凝胶状,施加较低电压就可以完成着色或褪色,花费时间比较短,具备很好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2F1/153GK102841473SQ20111017013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
发明者王武林, 杜方凯, 康振华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