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22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的问世,为广大消费群体带来许多视觉上的冲击与视觉感官享受。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晰度显示要求成为消费者和生产厂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晶面板通常采用如图I所示结构,在常用的TFT-IXD(Thin Fi Im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100结构中,彩色滤光片140与阵列基板120相对设置,液晶层130设置在二者之间,第一偏光板110与第二偏光板150分别对应设置阵列基板120和彩色滤光片140的外侧,背光源(图未示)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偏光板110、阵列基板120、液晶层130、彩色滤光片140及第二偏光板150后射出。如图2a所示,彩色滤光片的色阻的品质会影响到液晶面板的对比度,而色阻的品质与色阻的色素粒子的大小有关,较大的粒子容易使偏振光改变方向,造成对比度下降。若要提高液晶面板对比度,通常是采用粒子细微化的方法,如图2b所示,细微化后的粒子不容易影响偏振光偏振状态,不容易造成对比度下降。但是,由于粒子细微化需要对彩色滤光片进行高精细的处理,导致高对比度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成本高,进而影响到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成本。此外,由于液晶面板通过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封装液晶层,为保证液晶层的高度,彩色滤光片的各色阻的厚度差异不能太大,造成色彩饱和度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高对比度、低成本、色彩饱和度大范围可调的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偏光板、阵列基板、液晶层、第二偏光板和彩色滤光片,所述第一偏光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第二偏光板之间,所述彩色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具体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一侧的TFT阵列层和位于TFT阵列之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偏光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液晶面板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液晶层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二偏光板上,且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彩色滤光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彩色滤光片具体包括第二基板和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第二偏光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彩色滤光片采用低温制程或印刷方式制作。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采用雾化处理。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采用布粒子处理。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液晶面板组装,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通过液晶面板后射出,所述液晶面板具体包括第一偏光板、阵列基板、液晶层、第二偏光板和彩色滤光片,所述第一偏光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第二偏光板之间,所述彩色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侧。
本发明液晶面板将第二偏光板设置在液晶层与彩色滤光片之间,彩色滤光片中的色素粒子大小不再影响对比值,有效保证了液晶面板的高对比度,避免制作成本增加;色阻的厚度不再影响液晶层间隙,可根据不同规格要求调整色阻厚度,实现对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拓宽色坐标范围,进而满足不同色彩标准的要求;采用前述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对比度更高,色彩饱和度不受限,色域范围更宽,视角更广,且可避免制作成本的增加。


图I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偏振光经过包含较大色素粒子的彩色滤光片中传输路径的示意图;图2b为偏振光经过色素粒子细微化后的彩色滤光片中传输路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光线经过图3中的彩色滤光片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液晶面板200,包括第一偏光板210、阵列基板220、液晶层230、第二偏光板250和彩色滤光片240,第一偏光板210设置于阵列基板220的外侧,液晶层230设置于阵列基板220与第二偏光板250之间,彩色滤光片240设置于第二偏光板250的外侧。其中,彩色滤光片240包括第二基板241和形成在第二基板241上的彩色滤光层242,彩色滤光层242位于第二偏光板250与第二基板241之间。所述阵列基板220包括第一基板221、形成在第一基板221 —侧的TFT阵列层222和位于TFT阵列222之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223。液晶层230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223与第二偏光板250之间。本发明液晶面板200将液晶层230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223与第二偏光板250之间,彩色滤光片240位于第二偏光板250的外侧,彩色滤光片240中的色素粒子大小不再影响光对比值,有效保证了液晶面板的高对比度,避免制作成本增加。同时,彩色滤光片240的色阻的厚度不再影响液晶层230间隙,可根据不同规格要求调整色阻的厚度,实现对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拓宽色坐标范围,进而满足不同色彩标准的要求。如图4所示,所述彩色滤光片240的第二基板241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所述第二基板241的外表面可采用雾化或布粒子进行表面处理,使第二基板241的外表面变得粗糙不平整,光线在第二基板241的外表面进行散射,从不同角度散射出去,人眼可在多个角度接收液晶面板透射出的光线,有效增加视角的范围,可达到提高视角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200与背光源(图未示)组装后,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偏光板210、阵列基板220、液晶层230、第二偏光板250、彩色滤光片240后出射。由于光线在经过第二偏光板250之后再射入彩色滤光片240,其对比值就已经稳定,彩色滤光片240中的色素粒子大小不再会影响到其对比值,有效确保了液晶面板的高对比度。同时,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无须对彩色滤光片240的结构进行改变来确保液晶面板的高对比度,避免了因高精细处理彩色滤光片240而造成的制作成本增加。此外,由于液晶层230位于第二偏光板250与阵列基板220之间,彩色滤光片240的彩色滤光层242的各部分厚度差异不会影响到液晶层的间隙,在某些色域范围要求较宽的情况下,可根据不同规格要求调整各部分厚度,以实现对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拓宽色坐标范围,进而满足NTSC (National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sRGB (standard RGB,通用色彩标准)、Adobe RGB、Photoshop等不同色彩标准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可在液晶层230封装在阵列基板220与第二偏光片250之间后,再将彩色滤光片240设置在第二偏光片250上,彩色滤光片240可采用低温制程或印刷方式制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色滤光片240还可以应用到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屏中,实现彩色滤光片240的可共享性,增加彩色滤光片240的通用性。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300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液晶面板200的区别在于,所述液晶面板300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360,第二透明电极层360设置于第二偏光板350的内侧,彩色滤光片340设置在第二偏光板350的外侧,液晶层330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32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60之间。本发明液晶面板300将液晶层330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32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60之间,彩色滤光片340位于第二偏光板350的外侧,彩色滤光片340中的色素粒子大小不再影响光对比值,有效保证了液晶面板的高对比度,避免制作成本增加。同时,彩色滤光片340的色阻的厚度不再影响液晶层330间隙,可根据不同规格要求调整色阻厚度,实现对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拓宽色坐标范围,进而满足不同色彩标准的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与液晶面板组装。所述液晶面板具体包括第一偏光板、阵列基板、液晶层、第二偏光板和彩色滤光片,第一偏光板设置于阵列基板的外侧,液晶层设置于阵列基板与第二偏光板之间,彩色滤光片设置于第二偏光板的外侧。,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依次通过液晶面板的第一偏光板、阵列基板、液晶层、第二偏光板和彩色滤光片后射出。本发明液晶显不装置的液晶面板可为上述两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所有液晶面板,其详细结构及制作处理方法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由于采用前述液晶面板,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相对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对比度更高,色彩饱和度不受限,色域范围更宽,视角更广,且可避免制作成本的增加。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光板、阵列基板、液晶层、第二偏光板和彩色滤光片,所述第一偏光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第二偏光板之间,所述彩色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具体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一侧的TFT阵列层和位于TFT阵列之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偏光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液晶层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二偏光板上,且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彩色滤光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具体包括第二基板和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第二偏光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采用低温制程或印刷方式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采用雾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采用布粒子处理。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9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液晶面板组装,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通过液晶面板后射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偏光板、阵列基板、液晶层、第二偏光板和彩色滤光片,所述第一偏光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第二偏光板之间,所述彩色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侧。本发明液晶面板将第二偏光板设置在彩色滤光片和液晶层之间,有效保证了液晶面板的高对比度,避免制作成本增加;可根据不同规格要求调整色阻厚度,实现对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拓宽色坐标范围;采用前述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对比度更高,色彩饱和度不受限,色域范围更宽,视角更广。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2636905SQ201210110989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陈孝贤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