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制造商内建越来越先进的影音、导航及电话等功能在汽车 的中控台上,若在空间有限的中控台上设置许多实体按钮或旋钮来控制上述各种功能,会 使得中控台显得非常拥挤。因此,许多汽车制造商导入触控荧幕来控制这些复杂的功能,藉 以让中控台的设计更加简洁。
目前最常见的车用触控突幕为薄膜电晶体(thin-film transistor, TFT)液晶显 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基于在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的制程中对蒸镀均 匀性的要求,其玻璃材质需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因此限制了触控荧幕外形的可塑性。有机发 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显示器虽具有可挠的特性,但其存在量 产技术不足及使用寿命较短等缺点,亦无法普遍地应用于车用触控荧幕。此外,当驾驶者操 作触控荧幕时,可能会因视线转移至触控荧幕而无法顾及路况,造成行车危险及触控荧幕 操作上的不便。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376079揭露一种荧幕保护膜,可贴附于电子装置的触控荧 幕,荧幕保护膜上的凸状体对应于触控荧幕表面的触控区域,使用者可利用触觉辨识凸状 体的位置以对触控区域进行触控输入。中国台湾公开专利200506694揭露一种触控装置, 通过力感测器感应触控位置。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可降低其外形设计的限制且操作较为方便。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 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投影屏幕及一投影装置。第一投影屏幕具有一第一曲面。第一曲面 用于接收触控输入指令且具有至少一触觉辨识区域。触觉辨识区域的触感不同于第一曲面 其它区域的触感。投影装置用于往第一曲面投射一投影光束以形成一影像。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触觉辨识区域包括一凸块、一凹陷或一粗糙表面,且触觉 辨识区域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投影屏幕在触觉辨识区域的材质与第一投影屏幕在 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材质相同或不相同,触觉辨识区域位于第一投影屏幕的几何中心,影 像包括多个点选区块,这些点选区块围绕触觉辨识区域,触觉辨识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影像 包括多个点选区块,这些触觉辨识区域分别位置对应于这些点选区块。第一投影屏幕利用 红外线触控技术接收触控输入指令,且第一投影屏幕的材质为散射材料,投影光束在第一 曲面形成影像。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不装置,包括一第一投影屏幕,具有一第一曲面,其中第一曲面用于接收一触控输入指令且具有至少一触觉辨识区域,触觉辨识区域的触感不同于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触感;一第二投影屏幕,具有一第二曲面,其中第一投影屏幕覆盖第二投影屏幕;以及一驱动装置,电连接第一投影屏幕且用于驱动第一投影屏幕相对第二投影屏幕移动,以暴露第二曲面。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一投影装置,当第一投影屏幕移动至未覆盖第二投影屏幕时,用于往第二曲面投射一投影光束以形成一影像。第一投影屏幕的材质为透明材料,第二投影屏幕的材质为散射材料,用以将投影光束在第二曲面形成影像。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是以投影装置投影至投影屏幕的方式产生影像,因此可通过红外线触控技术或其它适当技术达成投影屏幕的触控功能,而不会对投影屏幕的外形产生限制,让投影屏幕的显示面可被设计为曲面,以符合各种外观设计的需求。此外,投影屏幕上的触觉辨识区域具有与其它区域不同的触感,让使用者可利用触觉来辨识触觉辨识区域的位置,藉以提升触控显示装置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当使用者要使用娱乐模式时(例如观看影片时),若将影像投射于第一投影屏幕时,在第一投影屏幕上的触觉辨识区域将影响观看品质;因此利用驱动装置切换荧幕模式,当使用者要使用娱乐模式时,可将具有触觉辨识区域的第一投影屏幕以上升或下降等机构方式,不阻挡第二投影屏幕,让投影装置投射影像光束至第二投影屏幕,使得使用者可观赏清晰的影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第一投影屏幕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的前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第一投影屏幕电连接驱动装置的方块图。
图8为图6的第一投影屏幕被驱动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50、60 :影像
52、62 :点选区块
100,500 :触控显示装置
110、210、310、410、510 :第一投影屏幕
112、212、312、412、512 :第一曲面
112a、212a、312a、412a、512a :触觉辨识区域
120,520 :投影装置
530 :第二投影屏幕
532 :第二曲面
540 :驱动装置
L、L’ 投影光束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多个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 「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 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图1的第一投影屏幕的 前视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投影屏幕110及一 投影装置120。第一投影屏幕110具有一第一曲面112,第一曲面112用于接收触控输入指 令(例如,使用者使用笔或其手指接触第一曲面112,以产生信号),且具有至少一触觉辨识 区域112a,触觉辨识区域112a的触感不同于第一曲面112其它区域的触感。投影装置120 用于投射投影光束L至第一曲面112,以在第一曲面112形成影像50,使用者可观看到影像 50或在第一曲面112上执行触控输入指令。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由于是以投影装置120投影至第一投影屏幕110的方式产 生影像50,因此可通过红外线触控(infrared touch, IR touch)技术或其它适当技术达成 第一投影屏幕110的触控功能,而不会对投影屏幕的外形产生限制,从而第一投影屏幕110 的显示面可被设计为曲面,以符合各种外观设计的需求,例如车用的中控面板。此外,第一 投影屏幕110上的触觉辨识区域112a具有与其它区域不同的触感,因而使用者可利用触觉 来辨识触觉辨识区域112a的位置,藉以提升触控显示装置100操作上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110的材质例如为散射材料,以使投影装置120所投射 出的投影光束L可在第一曲面112上形成影像50。
在本实施例中,触觉辨识区域112a例如为凸块而具有不同于第一投影屏幕110其 它区域的触感。触觉辨识区域112a例如是一体成型地形成在第一投影屏幕110上,触觉辨 识区域112a的材质与第一投影屏幕110其它区域的材质可为相同亦可不同;可让使用者产 生不同触觉的功效者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触觉辨识区域112a的材质亦可为弹 性材料,以增加使用者操作时的手感。
在本实施例中,触觉辨识区域112a是位于第一投影屏幕110的几何中心,且影像 50包括多个点选区块52,这些点选区块52围绕触觉辨识区域112a而设置。在使用者利用 手指的触觉找到触觉辨识区域112a的所在位置之后,即可轻易地以手指从触觉辨识区域 112a往四周点选这些点选区块52,以在不观看第一投影屏幕110的情况下进行触控输入。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例如是装设于车辆内的中控台,使用者驾驶车辆 时可如上述方式对触控显示装置100进行触控输入,而不需分心观看第一投影屏幕110,进 而提升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110例如是利用红外线触控技术接收触控输入指令。但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投影屏幕110可利用其它适当技术接收触控输 入指令。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的剖面图。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的第 一投影屏幕210中,第一曲面212上的触觉辨识区域212a例如为凹陷区,而与第一曲面212的其它区域具有不同的触感。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的剖面图。请参考 图4,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310中,第一曲面312上的触觉辨识区域312a例如为一粗 糙表面区域,而与第一曲面312的其它区域具有不同的触感,系基于触觉辨识区域312a的 材质与第一投影屏幕310的其它区域的材质可为不相同。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的前视图。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投影屏幕 410中,第一曲面412上的触觉辨识区域412a的数量为多个。影像60包括多个点选区块 62,这些触觉辨识区域412a分别位置对应于这些点选区块62。当使用者利用手指的触觉判 断这些触觉辨识区域412a的相对位置之后,即可轻易地点选所欲进行触控输入的点选区 块62,以在不观看第一投影屏幕410的情况下进行触控输入。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第一投影屏幕 电连接驱动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8为图6的第一投影屏幕被驱动未覆盖在第二投影屏幕 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至图8,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500除了包括第一投影屏幕510及 投影装置520之外,还包括第二投影屏幕530以及驱动装置540。第二投影屏幕530具有一 第二曲面532,第一投影屏幕510用于如图6所示覆盖第二投影屏幕530的第二曲面532。 投影装置520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会在第二曲面532形成影像。驱动装置540电连接第 一投影屏幕510且用于驱动第一投影屏幕510相对第二投影屏幕530移动,让第一投影屏 幕510向任一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投影屏幕510未覆盖第二投影屏幕530,如图8所示的状 态,以暴露第二投影屏幕530的第二曲面5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投影屏幕530的材质例如为散射材料,以使投影装置520所投 射出的投影光束L’可在第二曲面532上形成影像。第一投影屏幕510的材质例如为透明材 料,当第一投影屏幕510覆盖在第二投影屏幕530上时,让使用者可透过第一投影屏幕510 观看到投影装置520投射到第二曲面532的影像。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通过红外线触控 技术或其它适当技术达成第一投影屏幕510与第二投影屏幕530的触控功能。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当触控显示装置500处于图6所示状态时,使用者可利用触 觉来辨识触觉辨识区域512a的位置,藉以提升触控显示装置500操作上的便利性。当使用 者欲进行较为繁复的触控操作(如多点触控或利用触控显示装置500上网或玩游戏)而不 希望受到触觉辨识区域512a的干扰时,可通过驱动装置540驱动第一投影屏幕510如图8 所示暴露第二投影屏幕530,以在第二曲面532上进行触控操作。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是以投影装置投影至投影屏幕的 方式产生影像,因此可通过红外线触控技术或其它适当技术,如利用电荷耦合元件 (Charge-coupled Device, CO))作为影像撷取的触控技术来实现投影屏幕的触控功能,而 不会对投影屏幕的外形产生限制,从而投影屏幕的显示面可被设计为曲面,以符合各种外 观设计的需求。此外,投影屏幕上的触觉辨识区域具有与其它区域不同的触感,因而使用者 可利用触觉来辨识触觉辨识区域的位置,藉以提升触控显示装置操作上的便利性。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 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 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 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 明的权利范围。再者,说明书中提及的第一投影屏幕及第二投影屏幕等,仅用以表示元件的名称,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 的上限或下限。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投影屏幕,具有一第一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曲面用于接收一触控输入指令且具有至少一触觉辨识区域,所述触觉辨识区域的触感不同于所述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触感;以及一投影装置,用于往所述第一曲面投射一投影光束以形成一影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辨识区域包括一凸块、一凹陷或一粗糙表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辨识区域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屏幕在所述触觉辨识区域的材质与所述第一投影屏幕在所述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材质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辨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投影屏幕的几何中心,所述影像包括多个点选区块,这些点选区块围绕所述触觉辨识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辨识区域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影像包括多个点选区块,这些触觉辨识区域分别位置对应于这些点选区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屏幕利用红外线触控技术接收触控输入指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屏幕的材质为散射材料,所述投影光束在所述第一曲面形成所述影像。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投影屏幕,具有一第一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曲面用于接收一触控输入指令且具有至少一触觉辨识区域,所述触觉辨识区域的触感不同于所述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触感;一第二投影屏幕,具有一第二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投影屏幕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屏幕;以及一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投影屏幕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投影屏幕相对所述第二投影屏幕移动,以暴露所述第二曲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投影装置,当所述第一投影屏幕移动至未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屏幕时,用于往所述第二曲面投射一投影光束以形成一影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屏幕的材质为透明材料,所述第二投影屏幕的材质为散射材料,用以将所述投影光束在所述第二曲面形成所述影像。
全文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投影屏幕及一投影装置。第一投影屏幕具有一第一曲面。第一曲面用于接收一触控输入指令且具有至少一触觉辨识区域。触觉辨识区域的触感不同于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触感。投影装置用于往第一曲面投射一投影光束以形成一影像。
文档编号G03B21/00GK103034041SQ2012103413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7日
发明者钟博任, 林维赐, 蔡志贤, 黎康熙, 周泓志, 黄健荣 申请人: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