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4669阅读:1196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液晶显示器中,通常都设置有光学膜片,在液晶模组中起着使光源中的光进一步变成均匀面光源的作用,目前的液晶显示器往窄边方向发展,使得光学膜片的定位问题越来突出,一旦定位不好,膜片就非常容易弯曲或者脱落。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中框将光学膜片抵接在背板边缘,但是一旦跌落,非常容易出现膜片弯曲或者脱落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显示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液晶显示器中的光学膜片很容易因为震动或者跌落而出现弯曲或者脱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包括光学膜片和背板,所述光学膜片边缘处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背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出部可拆卸式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固定于所述背板上且抵贴于所述光学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边缘处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中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出部可拆卸式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包括外侧板和与所述外侧板一体成型的中隔板,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中隔板抵贴,所述背板与所述外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凸出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凸出部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数量分别不少于2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为矩形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光学膜片上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可拆卸式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使得在光学膜片被震动的情况下,始终被限位第一通孔与第一凸出部配合限位,膜片不会弯曲或者脱落。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所述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使得在光学膜片被震动的情况下,始终被固定在第一通孔上,膜片不会弯曲或者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液晶显示器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液晶显示器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液晶显示器、11-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111-光学膜片、1111-第一凸出部、112-背板、1121-第二凸出部、1122-第一通孔、113-中框、1131-第二通孔、1132-外侧板、1133-中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11,包括光学膜片111和背板112,光学膜片111边缘处设有第一凸出部1111,背板112上设有第一通孔1122,第一凸出部1111可拆卸式插设于第一通孔11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11,通过在背板11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22,在光学膜片111上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111,该第一凸出部1111可拆卸式插设于第一通孔1122,使得在光学膜片111被震动的情况下,始终被固定在第一通孔1122上,光学膜片111不会弯曲或者脱落。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中框113,中框113固定于背板112上且抵贴于光学膜片111。如此,中框113抵贴在光学膜片111上,由于中框113与光学膜片111之间有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光学膜片111的移动,使得光学膜片111拥有更强的抗震动能力。同时,中框113固定在背板112上,有效地降低了中框113在受到震动时与光学膜片11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光学膜片111的位置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112边缘处设有第二凸出部1121,中框113上设有第二通孔1131,第二凸出部1121可拆卸式插设于第二通孔1131。如此,背板112边缘处的第二凸出部1121插设于中框113上的第二通孔1131,使得中框113被卡设于背板112上,当受到震动时,中框113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在背板112上,从而减少了中框113与光学膜片111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使光学膜片111的位置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框113包括外侧板1132和与外侧板1132一体成型的中隔板1133,光学膜片111与中隔板1133抵贴,背板112与外侧板1132固定连接。如此,中框113通过外侧板1132被固定在背板112上,防止在震动的情况下中框113发生移动或者脱落,与外侧板1132一体成形的中隔板1133抵贴在光学膜片111上,可以阻止光学膜片111在震动的情况下发生移动。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22与第一凸出部1111一一对应,第二通孔1131与第二凸出部1121一一对应。如此,当其中一个第一通孔1122或者一个第一凸出部1111在震动的过程中出现断裂或者其他使得该第一通孔1122或者第一凸出部1111功能丧失的情况下,不会殃及其他的第一通孔1122或者第一凸出部1111,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光学膜片111与背板112之间的连接稳定;同理,其中一个第二通孔1131或一个第二凸出部1121在震动的过程中出现断裂或者其他使得该第二通孔1131与第二凸出部1121功能丧失的情况下,不会殃及其他的第二通孔1131与第二凸出部1121,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中框113与背板112之间的连接稳定,从而使得光学膜片111更加牢固地固定在背板112上,中框113抵接光学膜片111,避免了光学膜片111出现脱落或者弯曲。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22与第一凸出部1111形状相适配,第二通孔1131与第二凸出部1121形状相适配。如此,第一通孔1122与第一凸出部1111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一凸出部1111插设于第一通孔1122中时,第一凸出部1111与第一通孔1122的孔壁之间没有空隙,防止光学膜片111在震动的情况下第一凸出部1111在第一通孔1122中出现晃动,避免了因为这种晃动让光学膜片111出现弯曲或者脱落。同理,第二通孔1131与第二凸出部1121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二凸出部1121插设于第二通孔1131中时,第二凸出部1121与第二通孔1131的孔壁之间没有空隙,防止中框113在震动的情况下第二凸出部1121在第二通孔1131中出现晃动,避免了因为这种晃动让中框113与背板1之间出现松动,中框113抵接光学膜片111,从而避免了光学膜片111出现弯曲或者脱落。

如图4所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1111和第二凸出部1121的数量分别不少于2个。如此,多个第一凸出部1111,使得光学膜片111更加稳固地固定在背板112上;多个第二凸出部1121,使得中框113可以更加稳固地固定在背板112上,由于中框113抵接在光学膜片111上,也使得光学膜片111在震动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移动。

如图4所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22与第二通孔1131分别为矩形孔。如此,第一通孔1122和第二通孔1131更加容易加工的同时,也使得第一凸出部1111和第一通孔1122之间,以及第二凸出部1121和第二通孔1131之间非常容易地相互咬合,从而使得光学膜片111和背板112之间,以及背板112与中框113之间在震动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移动,降低了光学膜片111在震动的情况下发生移动的风险。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1,包括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11。由于采用了上述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片固定结构11,通过在背板11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22,在光学膜片111上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111,该第一凸出部1111可拆卸式插设于第一通孔1122,使得在光学膜片111被震动的情况下,始终被固定在第一通孔1122上,膜片不会弯曲或者脱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