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4717发布日期:2019-09-29 19:2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其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借助外部光源才能进行显示,通常来说,外加光源有背光光源和反射式光源两种,背光光源是主动发光,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目前大多液晶显示面板均采用背光光源。

而在现有的背光光源中,因量子点背光模组相对于传统的背光光源能有效提高显示器件色域水平,故而,大多液晶显示面板则均开始采用量子点背光模组作为光源。

在常规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子点膜中,其红光量子点及绿光量子点在蓝光的激发下可对应产生红光及绿光,并后续再由三者混合而形成白光,但是,由于量子点比普通的led荧光粉激发效率低,由此,则使得相应量子点背光模组提供的白光亮度不是很亮,继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是很亮。

从而,现有的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均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量子点背光源,包括长条状pcb线路板、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上端面的多个白光led灯珠、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下底面的多个蓝光led灯珠、导光板、反射片及量子点膜材;

所述导光板其中一侧面为入光面,上顶面为出光面;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其中一侧面相抵贴,以使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出光方向及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出光方向均朝向所述入光面;所述反射片层叠于所述导光板下底面;所述量子点膜材层叠于所述导光板上顶面。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的,所述量子点膜材内含有多颗红光量子点及多颗绿光量子点,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为均匀并交错分布。

优选的,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均为以多排多列的形式交错分布。

优选的,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量子点膜材上顶面的用以向上导光的扩光板;所述扩光板上顶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或波浪形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膜材下底面的用以隔绝氧气和水分的隔离保护层;

所述隔离保护层设有网格状导热线路,所述网格状导热线路为金、石墨烯、银、铜、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后壳、中部开有视窗的面盖、液晶面板及如上述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源;

所述后壳包括上端形成为敞口的金属壳体及注塑于所述金属壳体内表的内胶保护层a;所述内胶保护层a上周沿向下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且所述内胶保护层a内形成为用以置放所述量子点背光源的容置槽;

所述面盖包括金属盖体及注塑于所述金属盖体内表的内胶保护层b;所述内胶保护层b下周沿靠近其外侧向下凸设有多个与相应位置所述定位孔相对的定位凸,所述内胶保护层b下周沿靠近其内侧上凹形成有一圈用以卡固所述液晶面板的凹阶;

所述量子点背光源包括长条状pcb线路板、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上端面的多个白光led灯珠、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下底面的多个蓝光led灯珠、导光板、反射片及量子点膜材;所述导光板其中一侧面为入光面,上顶面为出光面;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其中一侧面相抵贴,以使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出光方向及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出光方向均朝向所述入光面;所述反射片层叠于所述导光板下底面;所述量子点膜材层叠于所述导光板上顶面。

当所述面盖盖于所述后壳时,多个所述定位凸对应卡固于多个所述定位孔内,以使将所述液晶面板及所述量子点背光源相固定为一体。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的,所述量子点膜材内含有多颗红光量子点及多颗绿光量子点,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为均匀并交错分布。

优选的,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均为以多排多列的形式交错分布。

优选的,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量子点膜材上顶面的用以向上导光的扩光板;所述扩光板上顶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或波浪形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膜材下底面的用以隔绝氧气和水分的隔离保护层;

所述隔离保护层设有网格状导热线路,所述网格状导热线路为金、石墨烯、银、铜、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设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上端面的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发出的白光在经所述导光板向上均匀导光后即可从所述量子点膜材上顶面直接向上射出,另一方面,设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下底面的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所发出的蓝光在经所述导光板向上均匀导光后即可均匀射入至所述量子点膜材,使得能激发所述量子点膜材中的红光量子点及绿光量子点对应产生红光及绿光,继而,相应蓝光与所产生的红光及绿光混合后即可形成白光而从所述量子点膜材上顶面直接向上射出,由此,本发明通过白光光源及蓝光光源两种线性色光来促使最终能形成两组均匀混合的白光共同射出,使得能大大提高白光的出光亮度,继而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所述量子点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显示亮度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使得光效好,且使得白光转化率高,进而,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因本发明所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还均包括层叠于所述量子点膜材上顶面的用以向上导光的扩光板;所述扩光板上顶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或波浪形结构,如此,所形成的白光经过锯齿状结构或波浪形结构的所述扩光板上顶面后,能得到有效的散射,继而使得能得到有效混光,使得能大大的提高白光射出光线的色度均匀度,另一方面,因本发明所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还均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膜材下底面的隔离保护层,所设置的隔离保护层能有效隔离氧气及水分接触所述量子点膜材,使得所述量子点膜材不会因此受影响失效,而所述隔离保护层设有网格状导热线路,使得能有效将所述量子点膜材所产生的热量向外传导,使得所述量子点膜材使用寿命更长,从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背光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背光源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所述量子点膜材的仰视透视图;

图4是图2中,所述隔离保护层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图6中,所述后壳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在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8是图7中a的放大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量子点背光源1000;

长条状pcb线路板10;

白光led灯珠20;

蓝光led灯珠30;

导光板40;

入光面401;出光面402;

反射片50;

量子点膜材60;

红光量子点601;绿光量子点602;

扩光板70;

锯齿状结构701;

隔离保护层80;

网格状导热线路801;

显示装置2000;

后壳90;

金属壳体901;过线槽9011;内胶保护层a902;定位孔9021;容置槽9022;长条状凸台9023;第一卡槽90231;第二卡槽90232;第三卡槽90233;

面盖100;

金属盖体1001;内胶保护层b1002;定位凸10021;凹阶10022;

液晶面板1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提供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源1000,包括长条状pcb线路板10、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上端面的多个白光led灯珠20、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下底面的多个蓝光led灯珠30、导光板40、反射片50及量子点膜材60;

其中,所述导光板40其中一侧面为入光面401,上顶面为出光面402;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与所述导光板40其中一侧面相抵贴,以使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20出光方向及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30出光方向均朝向所述入光面401;所述反射片50层叠于所述导光板40下底面;所述量子点膜材60层叠于所述导光板40上顶面。

并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量子点膜材60内含有多颗红光量子点601及多颗绿光量子点602,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601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602为均匀并交错分布。

在优选实施例中,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601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602均为以多排多列的形式交错分布。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源1000,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显示器件的背光源使用。

一方面,设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上端面的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20发出的白光在经所述导光板40向上均匀导光后即可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直接向上射出。

另一方面,设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下底面的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30所发出的蓝光在经所述导光板40向上均匀导光后即可均匀射入至所述量子点膜材60,使得能激发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中的红光量子点601及绿光量子点602对应产生红光及绿光,继而,相应蓝光与所产生的红光及绿光混合后即可形成白光而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直接向上射出。

由此,本发明通过白光光源及蓝光光源两种线性色光来促使最终能形成两组均匀混合的白光共同射出,使得能大大提高白光的出光亮度,使得光效好,且使得白光转化率高。

进而,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发明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的用以向上导光的扩光板70;

所述扩光板70上顶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701或波浪形结构。

并且,所述扩光板70的厚度为0.5mm-3.5mm,且所述扩光板70为采用具有扩光性能的pc材料制作。

因本发明所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源1000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的用以向上导光的扩光板70;所设置的所述扩光板70上顶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701或波浪形结构,如此,所形成的白光经过锯齿状结构701或波浪形结构的所述扩光板70上顶面后,能得到有效的散射,继而使得能得到有效混光,使得能大大提高白光射出光线的色度均匀度。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则还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下底面的用以隔绝氧气和水分的隔离保护层80;

优选的,所述隔离保护层80设有网格状导热线路801,所述网格状导热线路801优选为金、石墨烯、银、铜、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中的任意一种。

由此,所设置的隔离保护层80则能有效隔离氧气及水分接触所述量子点膜材60,使得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不会因此受影响失效,而因所述隔离保护层80设有网格状导热线路801,继而使得能有效将所述量子点膜材60所产生的热量向外传导,使得所述量子点膜材60使用寿命更长。

从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实施例二

结合图5、图6、图7及图8,并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2000,包括后壳90、中部开有视窗的面盖100、液晶面板110及如上述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源1000;

其中,所述后壳90包括上端形成为敞口的金属壳体901及注塑于所述金属壳体901内表的内胶保护层a902;所述内胶保护层a902上周沿向下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9021,且所述内胶保护层a902内形成为用以置放所述量子点背光源1000的容置槽9022;

并且,所述面盖100包括金属盖体1001及注塑于所述金属盖体1001内表的内胶保护层b1002;所述内胶保护层b1002下周沿靠近其外侧向下凸设有多个与相应位置所述定位孔9021相对的定位凸10021,所述内胶保护层b1002下周沿靠近其内侧上凹形成有一圈用以卡固所述液晶面板110的凹阶10022;

同时,所述量子点背光源1000包括长条状pcb线路板10、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上端面的多个白光led灯珠20、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下底面的多个蓝光led灯珠30、导光板40、反射片50及量子点膜材60;所述导光板40其中一侧面为入光面401,上顶面为出光面402;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与所述导光板40其中一侧面相抵贴,以使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20出光方向及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30出光方向均朝向所述入光面401;所述反射片50层叠于所述导光板40下底面;所述量子点膜材60层叠于所述导光板40上顶面。

当所述面盖100盖于所述后壳90时,多个所述定位凸10021则会对应卡固于多个所述定位孔9021内,由此,即使得可将所述液晶面板110及所述量子点背光源1000相固定为一体。

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量子点膜材60内含有多颗红光量子点601及多颗绿光量子点602,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601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602为均匀并交错分布。

优选的,多颗所述红光量子点601及多颗所述绿光量子点602均为以多排多列的形式交错分布。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2000,在具体实施时,则相对于传统的显示器件有所改进。

一方面,设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上端面的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20发出的白光在经所述导光板40向上均匀导光后即可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直接向上射出。

另一方面,设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下底面的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30所发出的蓝光在经所述导光板40向上均匀导光后即可均匀射入至所述量子点膜材60,使得能激发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中的红光量子点601及绿光量子点602对应产生红光及绿光,继而,相应蓝光与所产生的红光及绿光混合后即可形成白光而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直接向上射出。

由此,本发明通过白光光源及蓝光光源两种线性色光来促使最终能形成两组均匀混合的白光共同射出,使得能大大提高白光的出光亮度,继而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所述量子点背光源的显示装置2000的液晶面板110的显示亮度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使得光效好,且使得白光转化率高。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施例中的本发明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的用以向上导光的扩光板70;

所述扩光板70上顶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701或波浪形结构。

并且,所述扩光板70的厚度为0.5mm-3.5mm,且所述扩光板70为采用具有扩光性能的pc材料制作。

因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0的量子点背光源1000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上顶面的用以向上导光的扩光板70;所述扩光板70上顶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701或波浪形结构,如此,所形成的白光经过锯齿状结构701或波浪形结构的所述扩光板70上顶面后,能得到有效的散射,继而使得能得到有效混光,使得能大大提高白光射出光线的色度均匀度。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的本发明则还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下底面的用以隔绝氧气和水分的隔离保护层80;

优选的,所述隔离保护层80设有网格状导热线路801,所述网格状导热线路801优选为金、石墨烯、银、铜、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中的任意一种。

由此,所设置的隔离保护层80则能有效隔离氧气及水分接触所述量子点膜材60,使得所述量子点膜材60不会因此受影响失效,而因所述隔离保护层80设有网格状导热线路801,继而使得能有效将所述量子点膜材60所产生的热量向外传导,使得所述量子点膜材60使用寿命更长。

从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反射片50的尺寸大小与所述导光板40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所述量子点膜材60、扩光板70及所述隔离保护层80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且所述量子点膜材60、扩光板70及所述隔离保护层80的宽度均为等于所述导光板40的宽度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的宽度之和;所述量子点膜材60、扩光板70及所述隔离保护层80的长度均为等于所述导光板40的长度。

由此,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置槽9022的尺寸大小则与所述量子点膜材60、扩光板70及所述隔离保护层80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

鉴于此,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的所述后壳90的内胶保护层a902的容置槽9022下部槽壁沿其长度方向内凸形成有一尺寸大小与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条状凸台9023,所述长条状凸台9023与所述内胶保护层a902为一体成型,且所述长条状凸台9023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以容置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的第一卡槽90231、用以对应容置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20的与所述第一卡槽90231相连通的多个第二卡槽90232及用以对应容置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30的与所述第一卡槽90231相连通的多个第三卡槽90233;并且,所述长条状凸台9023的高度等于所述导光板40的厚度与所述反射片50的厚度之和。

由此,在装配本发明时,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可被限位固定至所述第一卡槽90231,多个所述白光led灯珠20可被限位固定至所述第二卡槽90232,多个所述蓝光led灯珠30可被限位固定至所述第三卡槽90233,所层叠的所述导光板40及所述反射片50可被限位容纳至所述容置槽9022下部;所层叠的所述量子点膜材60、扩光板70及所述隔离保护层80可被限位容纳至所述容置槽9022上部,并被所述液晶面板110相压固。

继而,则使得本发明内部构件固定性好及安装稳固性好,使得各个内部构件不会移位松脱,各个内部构件在安装结构紧凑的同时,也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0整体结构小巧精致而避免材料的浪费。

同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金属壳体901外壁开设有贯通所述容置槽9022的过线槽9011,所述过线槽9011的位置优选临近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以使便于外接信号线至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在经所述过线槽9011外接信号线至所述长条状pcb线路板10后,即可使用液体胶封堵所述过线槽9011,以使本发明能有效做到防漏光。

进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在结构改进及技术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发明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发明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