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反铁电液晶的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6630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含反铁电液晶的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工业、办公室自动化和家用领域内液晶显示器主要部件的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密封了反铁电液晶的液晶面板。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反铁电液晶排列(取向)的方法。近年来,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显示部件在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器的主要部件是一个液晶面板框,它由一对玻璃衬底和将液晶注入框而形成的液晶面板构成。例如,在每块玻璃衬底上形成条状透明电极,并根据需要依次在透明衬底上层叠绝缘涂层和聚酰亚胺、聚乙烯醇等有机薄涂层或二氧化硅等无机薄涂层。在彩色显示器中,滤色光片形成于透明衬底之下,或者偶尔也形成于之上。提供的上述有机薄涂层经过单轴排列处理,例如摩擦处理从而具备了相对于液晶的单轴排列性质。上述二氧化硅是真空淀积的,从而具有单轴排列性质。就液晶面板框而言,两块玻璃衬底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这对条状透明电极互为直角放置。在框内,衬底之间插入了大量称为垫片的间隔支撑条,从而使衬底之间保持一个预先设定的小间隔。通常通过将液晶封入上述液晶面板框内获得液晶面板,进行排列处理,在面板上安装诸如偏振片、驱动IC和后照光装置之类的附件和将安装好的部件装入机壳来制造出液晶显示器。近年来,对采用铁电液晶和反铁电液晶的液晶显示器进行了研究。例如在下列文献中揭示了这类研究(1)Fukuda和Takezoe撰写并由Corona出版有限公司于1990年出版的《铁电液晶结构及其性质》;以及(2)Fukuda主编并由CMC有限公司于1992年出版的《未来的液晶显示器及其材料》。这些研究预期上述液晶具有所谓的记忆效应和高速响应特性,因而可以采用简单的矩阵驱动而不需要采用诸如薄膜晶体管(TFT)和金属绝缘体金属二极管(MIM)之类的有源元件实现显示高质量图像的高清晰度、大容量显示器。上述高速响应特性通常意味着在数十微秒内作出响应的能力。上述液晶在从一个使其处于液相ISO(即各向同性)的较高温度冷却下来的过程中,将发生各种复杂的相变,例如手征向列(N*)层列A(SmA)相手征层列C(SmC*)相手征层列CA(SmCA*)相。在这方面,由于液晶类型的不同,上述所提及的所有的相不一定都出现于每个相变中。例如,在反铁电液晶中就没有发现对排列有影响的N*相。手征向列相与层列相比较,其位于低温侧,对称性较低并且处于接近晶体的状态。具体而言,在铁电液晶的情形下手征层列相为手征层列C相(包括F、H和I相)而在反铁电液晶的情形下手征层列相为手征层列CA相(包括诸如Cα、Cβ和Cγ相之类的子相)。上述手征层列相的层状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图1(a)是层状结构的透视图,而图1(b)-(d)是前视图。每一层的液晶分子302可以向左或向右倾斜。所有分子向左倾斜的状态用F+表示(图1(b))而所有的分子向右倾斜的状态用F-表示(图1(d))。每个液晶分子302的自发极化垂直于分子轴,而分子轴又与层面垂直。在F+状态,自发极化的方向由层面向下,用“X”表示。另一方面,在F-状态,自发极化的方向由层面向上,用“O”表示。通过在正与负之间改变直流电场的极性可以使这两种状态,(即F+状态和F-状态)以微秒量级相互切换。而且,在反铁电液晶中,除了上述F+状态和F-状态之外,还有一种F+状态和F-状态的层交替排列的反铁电状态(AF状态,图1(c))。AF状态是最稳定的。因此,在提供显示时反铁电液晶比铁电液晶更为有利。原因在于,在AF状态中,液晶分子的方向,即自发极化的方向是每层变化的,因而从整体上看自发极化分量为零,给出的是稳定状态。就AF状态而言,通过控制直流电场的极性,所有液晶分子层的自发极化方向都趋向于F+状态或F-状态。而且,在AF状态与F+状态以及AF状态与F-状态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直流电压阈值。这样开发出一种显示技术,其中通过在图2的光学装置中施加直流偏压使F+状态或F-状态作为接通(亮)状态保持而施加弱的直流电压将AF状态用作断开状态(暗)(例如,参见Fukuda主编并由CMC有限公司于1992年出版的《未来液晶显示器和材料》的第102页)。因此,对于反铁电液晶,在F+状态和F-状态下不需要记忆效应,所用的材料也不受此限制。包含上述反铁电液晶的显示器具有其他显示器所没有的宽视角。但是通常在铁电液晶中,无法保持通过施加直流电压而得出的F+状态和F-状态。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状态形成后通过记忆效应来保持。然而就铁电液晶而言,由于自发极化与排列涂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大多数材料来说,只有F+状态或F-状态是稳定的。这就产生了合适的液晶材料和涂层材料的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反铁电液晶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获得层次变化。也就是说,通过施加直流电压,在铁电液晶中只能实现两种状态,所以很难做到有层次变化。但是对于反铁电液晶来说,已经提到它可以获得类似的层次变化。这是因为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在反铁电液晶上的能量调节F+状态与F-状态之间的比例。反铁电液晶还有一个优点是,反铁电液晶自身具有的层状结构能保证其具有相当强的耐震和抗冲击能力并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而铁电液晶却具有很容易因冲击而被破坏的层状结构。另一方面,放入液晶面板电极之间的手征层列相必须是没有特别是晶体排列缺陷的单晶相,即单畴相。缺陷会降低图像显示质量并在驱动时为出现新缺陷提供温床。在这一方面,与铁电液晶相比,采用普通排列处理排列的反铁电液晶有严重的缺点。原因在于,只有在将反铁电液晶注入带有单连通内部空间的液晶面板框并进行单轴排列处理和冷却处理(从反铁电液晶处于液态的高温处开始冷却)时才会在手征层列相的层中产生若干数量各种缺陷,而这在铁电液晶中是不会发生的。这些缺陷的产生与从液相变化到SmA相时的畴淀析(precipi-tation)有关。例如,线缺陷(stringydefect)与SmA相畴的痕迹有关,类金刚石缺陷(diamondlikedefect)部分是由于填充多个畴碰撞后剩余的空洞以及出现畴内部衰减方向的模糊现象产生的部分。而且,在向手征层列相过渡后还会产生缺陷。因此,肉眼就能观察到大量的线缺陷和类金刚石缺陷。当采用含有这些缺陷的液晶制造显示器时,整个衰减方向不是固定于单个方向上并且有大量的光线经过这些缺陷透射出来。由此带来的问题是AF状态下光线的绝对透射率较高而对比度较低。F+状态和F-状态下的显示质量自然也有所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反铁电液晶没有N*相,所以从无规则液相直接过渡到层状结构的SmA相,其结果是层列相层的取向很难固定。在这方面,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6(1994)-3676论述了采用交叉摩擦技术来减少混合缺陷并改善排列效果,其中上下排列涂层的摩擦方向不平行而是以一个合适的角度交叉。发明人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效果。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是,对于呈现反铁磁性的液晶SmA相层的法线方向经常大范围地偏离单轴排列处理的方向。例如如图3所示,液晶分子层E的层法线L1以角度β1偏离了一对衬底301a、301b(反铁电液晶放入期间)中的上衬底301a的摩擦方向A,而层法线L2以角度β2偏离下衬底的相反的摩擦方向。通常当上下衬底的排列涂层采用同一种材料时,β1-β2。因此,将会导致液晶分子层E的层法线沿晶胞间隔G的方向扭曲并在晶胞间隔G方向上的每个多重点(manifoldpoint)处都不同。因此对填充了液晶的液晶面板框进行冷却会导致在多重点处产生内部结构和取向不同的各种畴的。畴相互碰撞。当发生碰撞的畴之间缺乏相似性时,其相关的部分就成为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下衬底301a、301b的摩擦方向是交叉的,即如图3所示进行交叉摩擦而且夹角调整为例如β1+β2时,上衬底301a处的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L1与下衬底301b处的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L2一致。由于在每个畴内部和畴与畴之间的SmA相的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一致,畴相关部分的相容性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减少了混合缺陷,因此能够获得高质量的SmA相和手征层列相。而且,在夹角β1+β2内存在清晰的衰减方向,因而可以获得较高的明暗对比度。但是,由于要优化交叉摩擦角以减少混合缺陷,即由于使层列相的层结构完善,所以呈现了该层所特有的属于排列缺陷的准线性缺陷(qnasi-lineardefect)和Z形缺陷(zigzagdefect)。也就是说,交叉摩擦造就了产生肉眼可见根本不同于由混合缺陷引起的缺陷态(例如上下衬底之间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的扭曲)的环境。诸如Z形缺陷之类的排列缺陷作为在完善状态铁电液晶中观察到的排列反常已经为人们了解,并且是实际应用中的最大障碍。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包含反铁电液晶的液晶面板,其中防止了在中间夹有反铁电液晶的两块衬底内的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的扭曲和不规则性,因此避免了在液晶中产生混合排列缺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液晶面板,从而确保在避免因层法线方向中的扭曲、不规则性等而产生混合缺陷的同时不会因在填充反铁电液晶的方法和冷却方法的不当而产生准线性缺陷和Z形缺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最适合于上述结构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进一步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液晶面板,从而具备出色的耐震和抗冲击性质。本发明提供的液晶面板包括一对至少有一块是透明的衬底、一对分别形成于两块衬底上从而互相面对的电极、多个插入衬底之间并以预先确定的间隔平行而放的条状分隔部件以及分别形成于一对电极上并经过单轴排列处理的排列涂层。一对单轴向排列处理以预定的夹角沿着各自的方向进行。每个分隔部件沿夹角范围内的一个方向延伸。每个分隔部件面对面地固定在衬底上从而形成除了液晶通道孔以外其它部分将液晶封闭起来的直线间隙。反铁电液晶密封在各个直线间隙内。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出上述液晶面板,该方法包括在具有一定温度梯度的状态下(它的形成和保持与分隔部件的延伸方向有关)冷却液晶面板框而从密封有液晶的直线间隙一端向直线间隙的另一端进行处理从而使反铁电液晶由处于液相或层列A相的温度冷却至处于手征层列相的温度。图1为表示反铁电液晶手征层列相可以具有的层状结构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1(a)表示理想状态的书架结构,而图1(b)-(d)表示液晶分子受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不同或极性不同而发生的状态变化;图2为表示使反铁电液晶显示明暗的光学布局图3为表示在上下衬底上进行的摩擦方向与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表示摩擦方向与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一致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表示摩擦方向与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不一致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表示手征层列相的液晶结构(特别是人字形(chevron)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表示手征层列相的液晶结构(特别是倾斜书架形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表示在各种摩擦方向组合下获得的液晶分子聚集状态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8(a)表示在平行摩擦下获得的C1状态,图8(b)表示在平行摩擦下获得的C2状态,图8(c)表示在反平行摩擦下获得的C1/C2混合状态,图8(d)表示在一侧摩擦下获得的C2状态以及图8(e)表示在一侧摩擦下获得的C1状态;图9为表示具有通过反平行摩擦获得的高倾角的倾斜书架形结构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9(f)表示聚集的C1状态而图9(g)表示聚集的C2状态;图10为表示在液晶中产生Z形缺陷和准线性缺陷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为表示液晶冷却时液晶分子层弯曲状态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11(a)表示没有温度梯度时进行均匀冷却产生的状态,图11(b)表示从摩擦开始方向进行冷却产生的状态而图11(c)表示;从摩擦终止方向进行冷却产生的状态;图12为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液晶面板形式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为表示图12的液晶面板的平面剖面图,其中特别画出了以条状样式放置的分隔部件;以及图14为解释如何确定在上下衬底上进行摩擦的方向与分隔部件的相对偏角的示意图。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包括一对至少有一块是透明的衬底;一对分别形成于两块衬底上从而互相面对的电极;多个插入衬底之间并以预先确定的间隔平行而放的条状分隔部件;以及分别形成于一对电极上并经过单轴排列处理的排列涂层;其中单轴排列处理以预定的夹角沿着各自的方向进行;每个分隔部件沿夹角范围内的方向延伸;每个分隔部件面对面地固定在衬底上从而形成除了液晶通道孔以外其它部分将液晶封闭起来的直线形间隙;以及反铁电液晶密封在各个线形间隙内。上述这对电极可以由所谓的条状电极或平面电极组成。“条状电极”指的是以给定的间距排列的多条直线形电极构成的电极。通过放置一对条状电极从而使其以直角互相面对而形成矩阵像素电极。比较好的做法是把每个分隔部件放置成以相同的条状电极的电极间距或多个这种间距在形成于衬底上的条状电极的电极之间延伸。采用条状电极的液晶面板就是所谓的矩阵驱动液晶面板。分隔部件决定了两块衬底之间的间隔,所以分隔部件的高度与衬底之间的元件(cell)间隙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较好的做法是把反铁电液晶放置成使其处于从手征层列CA相、手性层列Cα相、手征层列Cβ相和手征层列Cr相组成的组中选择手征层相的状态。比较好的做法是使上述手征层列相的层法线方向与分隔部件的延伸方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由图4可见,用诸如摩擦之类的轴处理决定了液晶分子层E的布局。图4表示摩擦方向A与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L0一致时的状态。另一方面,图5表示层法线L0以角度β偏离摩擦方向A时的状态。液晶的性质和液晶与排列涂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层法线L0是与摩擦方向A一致还是偏离一定的角度。通常情况下,对于反铁电液晶,层法线L0偏离摩擦方向A,而对于铁电液晶,层法线L0与摩擦方向A基本一致。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比较好做法是使被确定的层法线L0的方向与分隔部件平行或基本平行。这里的“基本平行”的含意是夹角不超过15。到现在为止,所考虑的手征层列相都是如图1(a)所示的书架形结构。但是,现在已经发现,实际上它们具有如图6所示的人字形结构,其中每层液晶分子层E的中间部分弯曲成“<<”形或者比较少的是呈现如图7所示的倾斜书架形结构。当呈现“<<”形时,比较好的做法是使手性层列相的层具有的层弯曲方向与从层列A相第一次淀析出的手征层列相的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当呈现倾斜的书架形结构时,比较好的做法是使手征层列相的层倾斜方向的与从层列A相第一次淀析出的手征层列相的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现在简述Z形缺陷的静态结构。与现今的看法不同,对于手征层列相层,在厚度为1-3微米的薄层中不具有如图1所示的书架形结构而是具有如图6所示液晶分子层E的每一层的中间部分弯曲成“<<”形的人字形结构或者比较少的是具有如图7所示的倾斜书架形结构。在上述人字形结构中,可以沿两个方向弯曲,即方向“<<”和方向“>>”。在图7所示的倾斜书架形结构中,倾斜的方向也有两个,即方向“//”和方向“\\”。由图8可见,衬底附近的液晶分子302(用粗实线表示)处于以相对于衬底的某个角度在一端浮动的状态。当该角度用倾角α表示而且α不为零时,液晶分子层E内部液晶分子302的积聚状态随着液晶分子层E的弯曲方向不同而不同。以下论述用于沿给定方向排列衬底之间的液晶的单轴排列处理。在以下叙述中,将叙述作为单轴排列处理的摩擦处理,它包括用合适的布料沿一个方向摩擦衬底。但是,这种论述也可以用到另外的单轴处理中,例如用于倾斜蒸发处理。不仅在上下摩擦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时,而且在如本发明中上下摩擦方向相交的所谓交叉摩擦时,层列相的层法线102(图1)的方向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上下摩擦方向与人字形液晶分子层弯曲方向的组合,提供了五种能以图8所示手征层列相层内情况相区别的液晶分子积聚模式。在倾斜形书架结构中,有如图9(f)和(g)所示的两种液晶分子积聚模式。在图8和9中,字母δ表示液晶分子层E的弯曲或倾斜角度。在实际应用中,其范围大约在几度到20度之间。在图中,箭头A表示摩擦行进的方向。在本发明的交叉摩擦中,如图3所示,上下摩擦方向以合适的角度(例如30以下)相交。对于图8所示排列的五种模式,图8(a)和(b)的排列分别称为C1状态和C2状态(见J.Kanbe等人,铁电学,114,3(1991))。通过设置摩擦为其中上下衬底互相面对从而使摩擦行进的方向沿预先确定的夹角而又基本相同的方式获得这些液晶分子的积聚状态。对应于上述夹角为零的摩擦称之为平行摩擦。在C1状态,液晶分子302的倾斜方向与液晶分子层E的倾斜方向一致。在C2状态,液晶分子302的倾斜方向与液晶分子层E的倾斜方向相反。图8(c)、(d)和(e)的排列没有专门的符号。这里把它们分别称之为C1/C2混合状态、一侧C2状态和一侧C1状态。通过将上下衬底组合在一起从而使上下摩擦行进方向相反(即反平行)获得了图8(c)所示的液晶分子积聚状态。在这个例子中,上下摩擦行进方向同样设置为以预先确定的角度相交。C1/C2状态由一半的C1状态和一半的C2状态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互相区分相反的弯曲方向。对于图8(d)和(e)来说,摩擦处理不是在一侧的衬底上进行的。在这些聚集状态中,由于例如上下排列涂层材料组合的变化和制造排列涂层的条件的变化,实际的层状结构与图中所示的状态相比略微有些变形。如图8所示,容纳在每一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模式并非简单的均匀态而可能具有液晶分子在上下衬底之间连续扭曲的扭曲态。如图10所示,Z形缺陷发生于液晶分子层的弯曲方向不一致的两个畴的结合部分。弯曲方向互不相同的畴之间的边界203处出现了Z形缺陷。产生准线性缺陷204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它们可以考虑为当弯曲方向相同的畴生长和合并时,边界没有消失。同样,在倾斜书架形结构中,在倾斜方向互不相同的畴边界处会产生Z形缺陷。在简单冷却中,上述排列缺陷很容易发生,把简单冷却定义为一种没有温度梯度的均匀冷却整个液晶面板的方法。有鉴于此,很显然,当采用简单冷却的单轴向排列组合时,难以从例如图8和5所示的多个积聚状态中有目的地仅仅选择一种状态。即,层列相层的层法线方向102由单轴向排列处理确定但层弯曲或倾斜方向并非由此无条件地确定。如果选择和形成了C1状态和C2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就可以避免Z形缺陷的产生。但是,方法尚未得知。而且,甚至对于多个畴无缺陷共生的技术也不得而知。然而,对于C1状态已经有了一种想法(J.Kanbe等人,铁电学,114,3(1991))在那里提及,当倾角α与层弯曲的角度一样大时,从简单的几何学考虑就可得出C2状态的产生是被禁止的。然而那里的讨论的矛盾之处在于,虽然提到C2状态在几何学上是被禁止的,但是C1状态本身是通过另一种被禁止的结构而形成的。即使所讨论的视为有效,其倾角α也要调节在20。左右(>>δ),而这在实践中很难做到的。而且,选择合适材料的范围也受到了限制。另外,也没有考虑到下面将要论述的液晶体积收缩,从而无法保证总是形成C1状态。最需要的是提供能从聚集状态(见图8)中任选以一个状态和允许这些聚集状态不产生缺陷地共生的制造液晶面板的方法。现在简要论述Z形缺陷和准线性缺陷产生的原因。显微镜观察表明,Z形缺陷紧接在液晶从SmA相到手征层列相的第一次转变后发生并传播。在上下衬底摩擦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平行摩擦中,首先出现的排列状态是C1状态。在2-6℃的温度下C1状态转变为C2状态。由于从高温一侧的C1状态向低温一侧的C2状态过渡,产生了缺陷。通常,在SmA相向C1状态过渡时不会产生新的缺陷。由于图11(a)所示的C1状态到C2状态的变化没有遍及所有的层,所以产生了Z形缺陷。即,在完成到C2状态的变化后,C2状态和剩余的C1状态之间的边界保持不变而形成了Z形缺陷。而且,即使上述变化遍及所有区域,有时还会产生准线性缺陷之类的缺陷。这些是保持消失的相关部分,它来源于共生后C1畴状态内部产生的多个C2状态的畴生长。以下定性说明由C1状态到C2状态变化是必定出现的现象。液晶分子层弯曲的原因是液晶分子层由于液晶的冷却而沿液晶面板的元件间隙的延伸。液晶分子层延伸的原因是在晶胞间隙内的液晶体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液晶分子的倾角偏离层法线导致层间隔的减小。即,层沿着元件间隙方向延伸量与层间隔减小量一样大。第一次延伸由向C1状态的弯曲吸收。但是,接下来对延伸的吸收在能量上有困难。C1状态内的弯曲需要大量能量,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向能量增加得不如层弯曲多的聚集状态,(即层延伸)变化。特别是,虽然在反映SmA相的结构的C1状态下相邻的液晶分子基本上呈平行排列,但互相靠近的液晶分子会增加核心部分的回弹性,所以液晶分子将沿分子轴滑移或产生一个利于滑移的互相排列,即C2状态。这里重要的是要注意,层的整体反向滑移从而弯曲不会引起从C1状态到C2状态的变化。由图11(b)可见,用实线表示的C1状态可以视为用虚线表示的C2状态。即,通过邻近的液晶分子的轻微滑移可以使C1状态转变为C2状态。但是,液晶从C1状态到C2状态的聚集状态的变化总是伴随着缺陷的产生(图11(a))。特别是,与畴的残余有关的准线性缺陷残留在C2状态中。如果C1状态内的变化不连续,则不产生准线性缺陷。另一种方法是将封闭液晶的空间分隔得很小以避免这种缺陷。但是这种很小的分隔的总是有限度的而且在实践中也不可行。通常在C2状态下没有Z形缺陷203(见图10)但有准线性缺陷存在。在C1/C2状态下,没有准线性缺陷但有Z形缺陷。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只要有改变液晶分子层弯曲方向的结构变化,缺陷就不可避免。反铁电液晶有两种转变途径,即由SmA相经SmC*相到反铁电状态(例如SmCA*相)的转变和另一个由SmA相直接到SmCA*相的转变。因此,在下列变化中难免要产生缺陷(1)SmA相C1状态C2状态SmCA*相,(2)SmA相CA1状态CA2状态,(3)SmA相C1状态CA2状态,以及(4)SmA相SmC*相CA1状态CA2状态。这里,CA1和CA2表示与SmCA相的SmC相类似的弯曲状态。因此,可以用下列方法完全避免手征层列相层中的缺陷。(1’)延长C1状态到低温状态与此同时禁止高温侧的SmC*相(C1状态)向低温侧的SmC*相(C2状态)变化;(1)延长CA1到低温状态与此同时禁止高温侧的SmCA相(CA1状态)向低温侧的SmCA相(CA2状态)变化;以及(2)使SmA相直接向低温侧的C2状态或CA2状态变化;如上所述,在方法(1)和(1’)中发生了C1状态C2状态(CA2状态)的状态变化。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或特殊的技巧可以避免这种状态变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状态变化(2)。另一个实例表明液晶分子层反向结构变化是在由反平行摩擦形成的C1/C2混合态中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下摩擦处理条件相同,则包含相反的液晶分子层弯曲方向的两种聚集状态(图8(c))完全等价,所以C1状态与C2状态之间没有差异。即,在液晶分子层的弯曲方向相反的两种聚集状态中发生C1状态与C2状态的机率相等。因此,虽然会产生Z形缺陷,但弯曲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不会有准线性缺陷。这表明没有发生诸如C1状态C2的结构变化。总起来说,缺陷避免条件是那些不引起发生诸如改变手征层列相状态的液晶分子层弯曲方向之类的结构变化的条件。对于平行摩擦,通过禁止从C1状态到C2状态的变化或者直接从SmA相引出C2状态可以防止发生这种结构变化。对于反平行摩擦,通过固定液晶分子层的弯曲方向可以防止发生这种结构变化。在这一点上,简言之,从SmA首次淀析得到的手征层列相具有单层弯曲方向并保持该方向直到室温下固定液晶分子层弯曲方向。这对应于权利要求6和7的特征。以下叙述具有能有效禁止或避免特定的结构变化的液晶面板和制造这种液晶面板的实际过程。如已经指出的那样,一对单轴排列处理决定了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的方向但并不能无条件地确定弯曲方向。发明人对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层弯曲方向的因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结果发现,体积收缩的方向,即冷却引起的液晶移动对层弯曲方向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发现,通过在液晶移入液晶面板时诱发液晶分子层的变形可以控制层弯曲方向。还发现,仅利用移动就有可能改善排列状态,并且通过对保存液晶的空间的形状和冷却液晶的方法进行设计,可以控制液晶的移动。进一步还发现,上述空间的构造最好做成长形的。另外发现的经验规律是,当形成液晶分子层时,如果沿密封液晶的空间延伸方向和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存在温度梯度时,液晶将向比先前温度低的地方移动,由此使得液晶分子层沿该方向弯曲。以采用平行摩擦的图11为实例叙述这条规律。液晶的冷却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相对于液晶面板框内的液晶体积收缩。排列涂层附近的液晶部分的移动性较差,所以收缩力的作用如同一个将层中心拉向冷却点的力。因此,在维持层状结构时层中心朝着温度较先前低的点发生了移动。这样,当处于SmA状态时,层已经弯向冷却点(图11(b)和(c))。结果,由于SmA相本身的结构与C2状态相似,所以来自C2状态方向的冷却导致不经C1状态(图11(c))直接转变到C2状态。这也可以用于来自C1状态方向的冷却(图11(b))。上述沿层法线方向的温度梯度的形成可以强迫所有的液晶分子层都沿同一方向弯曲,从而不给缺陷的产生留出空间。实际上,当从C2状态的方向冷却时,不会产生包括准线性缺陷在内的排列缺陷。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当从C1状态的方向冷却时,根据液晶的情况会产生Z形缺陷并且偶尔仅仅在C2状态的畴内部出现准线性缺陷。这表明在C1状态畴内部产生了反向弯曲的C2状态畴(图11(b))。通常通过调节SmA相或C1状态弯曲变形的程度可以使相状态的转变结束于C1状态。这些都具有普适性,并不依赖于平行摩擦或反平行摩擦的条件、排列涂层和液晶材料等。必须利用温度梯度的另一个原因是防止从液相在液晶面板的各部分随机淀析而产生SmA相畴,然后再发生合并。SmA相畴只存在于相对温度梯度方向的模向上,所以沿温度梯度的方向上完全不会发生畴合并。虽然在相对温度梯度方向的横方向上可以觉察到畴合并的发生,但是利用分隔部件可以将这种畴合并的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即使畴之间具有极好的一致性,但畴合并的数量总是越少越好。通过本发明这种利用多个分隔部件形成密封的线形间隔并将反铁电液晶放入这些线形间隔的结构可以使畴合并的数量最少。从在沿着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的温度梯度下使施加在液晶上收缩力集中化的观点来看,本发明的液晶面板是比较好的。图12表示这种液晶面板的实例。在液晶面板1中,每个厚度等于元件间隙G的线形分隔部件8形成于相邻的条状透明电极5之间,而条状透明电极5形成于两块玻璃衬底之中的一块3上。另一块玻璃衬底2通过合适的方法与分隔部件固定,由此将这一对衬底完全固定在一起。而且,构造出包含具有精确尺寸并用于封闭液晶的元件间隙的液晶面板框。数字7、9表示例如由聚酰亚胺组成的排列涂层。数字4表示放置成面对上述透明电极5并以条状方式,沿垂直于透明电极5的方向延伸的相对的透明电极。数字6表示绝缘涂层。绝缘涂层可以采用厚约100纳米的氧化铝或二氧化硅的薄涂层。可以在透明电极的上面一侧或下面一侧提供滤色片。上述结构提供了形成于邻近的分隔部件8之间的线形间隙R。反铁电液晶封闭在这些线形间隙R内从而获得了液晶面板1。图13是液晶面板1的前视图。提供于条状电极5之上的线形间隙R由分隔部件8互相分隔开来并且除了在前缘部分22和后缘部分23的开孔以外构成一封闭的空间。即,除了开孔之外,线形间隙R的其他部分液体无法透过。每个线形间隙的剖面形状为扁平的四边形,即图12所示的矩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最小宽度,矩形的长边L自动设置为例如大约等于条状电极5的长度50-500微米。矩形的短边设置为例如大约等于元件的间隙G的1-3微米。由于透明电极5的厚度不均匀、呈圆形的四个角,所以线形间隙R的剖面形状不是一个完全的四边形。每个用于分隔线形间隙R的分隔部件的宽度W设置为大约等于相邻的电极5之间的距离,例如10-100微米。每个线形间隙R的长度LR(图13)设置得大一些,例如10-40厘米,等于作为液晶显示器显示部分D暴露的电极的长度。该设置考虑到了在每个线形间隙R的液晶入口和出口处观察到的大约5-10毫米长度的排列异常。由图12可见,每个分隔部件8的延伸方向K平行于一侧上的电极5。上下摩擦方向A1和A2相对于每个分隔部件8的延伸方向K的角度分别为β1和β2。确定这些角度从而使由摩擦决定的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的方向与每个分隔部件8的延伸方向K平行或大致平行。分隔部件8的延伸方向K自然地包含于夹角β(=β1+β2)中。通常情况下,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越偏离每个分隔部件8的延伸方向K,则液晶就越难平滑地收缩。因此,产生缺陷的概率就会增加。实验表明,从防止缺陷的观点看,β1或β2最好落在偏离分隔部件8的延伸方向K的±15。的范围内。在图12所示的液晶面板1中,在条状电极5处提供线形分隔部件8,而上下衬底借助分隔部件8固定在一起。液晶在每个被线形分隔的狭窄间隙R内笔直移动而不会曲折移动,所以液晶中不会积累应力并且也不会形成空洞。利用这种结构,即使在SmA相生长期间,也能减少畴合并的数量。而且,由液晶冷却引起的液晶收缩也限制于间隙R的延伸方向上,从而避免了线形间隙之间的互相干扰。上述包含线形间隙的结构还可用于采用于面电极制造的液晶面板中。在激光(寻址)显示中采用这种电极。在这种结构中,根据符合要求的抗按压力、剪切力和其它外力、将一对衬底结合在一起的令人满意的粘固强度、需要移动的距离、液晶分子层所需的变形程度、液晶填充速度等确定分隔部件的间距。实验表明,间距设定为不大于2毫米是安全的。在普通的液晶面板中,衬底之间的元件间隙通常用球形垫珠或其它垫片固定,但是衬底并不结合在一起。这种普通的液晶面板会遇到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液晶与衬底之间的热收缩无法同步,所以不能获得合适的排列层;(2)液晶面板不具有耐震和抗冲击性能,所以在制造显示器或使用它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坏;以及(3)很难线性地和均匀地将液晶填充入液晶面板,所以液晶中很容易出现气泡,而且会引起曲折流动从而产生缺陷。众所周知,反铁电液晶的层状结构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反铁电液晶的层状结构一旦因轻微按压液晶面板而断裂,此层状结构无法恢复到原先的状态。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即使因冲击而产生缺陷,它们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从而使层状结构可以恢复到原先的状态。就对角线长度为25-40英寸的直视型反铁电液晶显示器而言,当象已有技术那样,两块衬底不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由于衬底本身和液晶的重量,垂直安放液晶面板可能会使衬底的底部扩张部分并且由于上面的重量还可能会使底部的液晶损坏。相反,按照本发明通过条状分隔部件将衬底牢固地直接粘合起来或间接结合起来的液晶面板不仅能可靠防止液晶的损坏而且使液晶面板整个表面的元件间隙保持一致。可以从各种聚合物光刻胶选择合适的分隔部件。当保持在不低于相应的玻璃转变温度下,聚合物化合物会软化和呈现粘性。在粘结完成后,进行冷却。由此使衬底柔顺而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上述同时提供温度梯度的液晶面板的冷却包括以合适的速率将液晶面板从高温气氛移动到低温气氛。实现上述高温气氛和低温气氛的恒温环境包括(1)炉子中的气体等、(2)诸如热平台(hotstage)、珀尔帖(Peltier)元件等之类的固体、(3)诸如水、硅油和油等之类的液体以及红外辐射之类的辐射,从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一种。从温度稳定性和生产率的观点来看,比较好冷却方法中的一种包括将液晶面板从液体,(特别是热水)中提升而另一种包括以合适的速率使液晶面板通过烘干炉。比较好的做法是将防止热量散发的绝热材料放入高温恒温部分与低温恒温部分之间。这使得在液晶面板上提供的温度梯度稳定不变。对于以大致平行于分隔部件移动液晶面板来说,通过将液晶面板的前缘与后缘互换可以实现两种沿相反方向的移动模式。对于实际的液晶面板冷却,可根据需要从上述冷却方法中选择一种方法。就高温状态而言,虽然要求采用的是液晶呈现液相的温度,但是如果对应SmA相的温度范围较宽,则在该温度范围内采用较高的温度也会得到满意的效果。液晶面板的移动速率不大于5厘米/分钟,最好是10-2毫米/分钟。在液晶面板中,根据交叉摩擦方法完成反铁电液晶的单轴排列处理。这可以防止在插于两块衬底之间的反铁电液晶的层列相层内产生扭曲、不规则性等,由此防止了与Z形缺陷和准线性缺陷不同的混合缺陷的产生,从而形成理想的层列相层状结构。诸如Z形缺陷和准线性缺陷之类的缺陷通常在(1)将反铁电液晶引入普通的液晶面板框(例如两块衬底相对而放,中间插入诸如垫珠之类的垫片并且没有粘结在一起)时产生和(2)在利用普通的冷却方法对反铁电液晶进行排列处理(例如整个液晶面板表面均匀冷却,没有温度梯度)时产生。当反铁电液晶中存在上述混合缺陷时,诸如Z形缺陷之类的缺陷就会被掩盖起来,所以常常不能用肉眼分辨出这些缺陷的存在。然而,当利用本发明的交叉摩擦方法形成反铁电液晶的层列相层状结构时,可以观察到诸如Z形缺陷之类隐藏的缺陷。但是,按照本发明沿分隔部件分隔的线形间隙以密封关系引入反铁电液晶可以将液晶均匀、线形和完全地填入液晶面板框。因此可以保证不产生空洞和曲折。由此得到的无缺陷液晶面板可以有效避免背照光的泄漏,从而在包含反铁电液晶的液晶显示器中获得作为理想暗状态(darkstate)的排列状态。而且,在本发明中,利用多个分隔部件将两块衬底粘结起来,从而获得了与利用诸如垫珠之类的垫片简单固定元件间隙的普通液晶面板相比,耐震和抗冲击性能极佳的液晶面板结构。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对角线尺寸至少为25英寸,甚至为40英寸的耐震和抗冲击的大型液晶面板。利用将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设置为与分隔部件的延伸方向平行,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不仅能够防止在反铁电液晶的液晶分子层中产生扭曲、不规则性等,由此避免了在液晶中产生混合缺陷,而且能够避免因不平滑收缩引起的诸如准线性缺陷之类的缺陷。根据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使得液晶分子层的层状结构在液晶面板中分布的更均匀,从而确保不会产生Z形缺陷和准线性缺陷。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液晶面板的工艺提供了最适合于获得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无缺陷形式排列在液晶面板中的反铁电液晶的冷却方法。特别是沿着包含引入液晶的狭窄密封的线形间隙形成温度梯度并沿线形间隙逐渐移动温度梯度从而连续冷却液晶。由此迫使液晶分子层的弯曲或倾斜方向保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上,从而确保避免诸如Z形缺陷之类的缺陷的产生。以下将借助对本发明的范围并无限制的实例来进一步论述本发明。实例1由图12可见,在作为衬底的A4尺寸(297毫米×210毫米)的玻璃平板的表面形成条状透明电极5,即以300微米的间距沿纵向平行地形成的线宽度为270微米而厚度为150纳米的多个透明电极。通过持续时间为20秒钟转速为1000转/分钟的旋转涂膜和180℃下1小时的烘烤在玻璃衬底3的条状透明电极5上涂上排列涂层溶液,它的聚酰亚胺树脂浓度为2%的“HL1110”(由日立化学公司制造),从而形成100纳米厚的聚酰亚胺排列涂层9。接下来,在聚酰亚胺排列涂层9上沿着与透明衬底5纵向呈角度β2(下面将要详述)的方向进行作为单轴向排列处理的摩擦。进一步在排列涂层9上旋转涂敷1.7微米厚而在90℃下烘干的正性光刻胶“MP-S1400”(ShipleyFarEast有限公司制造)。采用具有图13所示的分隔部件8的条纹图案的掩模辐照光刻胶,利用某种碱性显影剂显影并在150℃下烘烤60分钟。从而形成大量的30微米宽的分隔部件8(得到的总装件称为“衬底3的总装件”)。这些分隔部件8以透明电极同样的间隔均匀地位于各相邻的透明电极5之间。显示部分D是对角线长为12英寸的正方形。图12和13中的数字21表示包围除液晶注入口以外周边部分的约2毫米宽的密封层,它在分隔部件8形成的同时形成。同样,在另一块玻璃衬底2上形成条状透明电极4,并且依次在透明电极4上形成绝缘涂层6和聚酰亚胺排列涂层7,随后进行摩擦(得到的总装件称为“衬底2的总装件”)。提供的采用二氧化硅的厚为100纳米的绝缘涂层6来防止上下电极之间的短路。为了制造彩色显示器,可以在一侧的透明电极之上或之下提供滤色片。在衬底2的聚酰亚胺排列涂层7上沿与透明电极4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呈角度β1(以下将详述)的方向摩擦。此后,在所有的表面上涂敷正性光刻胶,烘干并剥离。为了使玻璃平板衬底2、3上的排列涂层7、9的性质相同,进行这种处理。将由此制作的衬底2的总装件和衬底3的总装件的位置确定为使有关的摩擦方向的夹角为βC(以下将详述)从而使条状透明电极4、5夹角为直角并使分隔部件介于条状透明电极4、5之间并在保持其位置关系的同时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之上。此后,把衬底2、3之间的空间抽真空从而使其固定在一起。在这一步骤中,通常采用某种工具夹住衬底2、3。但是,图中并未画出工具。被夹住的总装件加热至17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1小时并在将它们固定在一起后冷却。因此,获得了元件间隔为1.5微米而显示部分D的区域完全结合在一起(见图13)的液晶面板。上述一对摩擦方向的夹角如图14(a)所示。在图中,从观察者P看去位于上面的衬底2上的摩擦方向A1用实线表示而下面的衬底3上的摩擦方向A2用虚线表示。上下摩擦方向与分隔部件的夹角分别用β1和β2表示。角度β1和β2的值通常彼此相等,但也可能因排列涂层材料等的不同而互不相同。图14(b)、(c)、(d)和(e)所示的四种独立组合可以在结合之前由上面的衬底看去的下面的衬底3的旋转方向决定。这些组合以β3>0、β3<0、180-β3>0和180-β3>0相区别,其中β3表示上面的衬底2的摩擦方向A1与下面的衬底3的摩擦方向A2之间的夹角。在本发明中,平行摩擦和反平行摩擦分别满足下列关系|β3|<=90°和|β3|>90°,其中|β3|表示上述夹角的绝对值。如结合图3所述,摩擦方向A与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L1、L2常常不相等,而是互相偏离,特别对于反铁电液晶来说是如此。上述上下摩擦方向的相互交叉使得上下层法线互不交叉,即,使它们即使在摩擦方向与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互相偏离时仍保持平行关系。上下层法线方向的一致可以避免衬底之间的液晶分子层的扭曲和不规则性,从而防止产生不同于Z形缺陷和准线性缺陷的混合缺陷。困难的是要估计出能够避免产生上述混合缺陷的摩擦方向的夹角。因此,制作出仅在一侧衬底上摩擦的液晶面板并首先估计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的偏离角β。接着,制作出各自具有夹角接近两倍角度β的多个液晶面板并检查其缺陷产生的情况。在本实例中,采用以下五种反铁电液晶(1)由下述化学式表示的单一液晶(2)由下述化学式表示的单一液晶(3)由下述化学式表示的单一液晶(4)三井石化工业公司制造的混合液晶“MLC0049”,以及(5)三井石化工业公司制造的混合液晶“MLC0057”。这些反铁电液晶的相变次序和转变温度如表1所示。表1相变次序和转变温度(℃所有的液晶在包括室温的低温下具有反铁电SmCA*相。但是,在液晶(1)中从SmA相第一次淀析出来的手征层列相为SmC*相而在其他的液晶中则为SmCA*相。根据X射线衍射学确定,液晶(3)和液晶(4)具有人字形结构,在所有的液晶中SmCA*相的弯曲角δ(见图8)为20°。上述各反铁电液晶中都在真空炉中被填充入液晶面板框内,根据通常的程序将炉温设定为使液晶呈液相(ISo),逐渐冷却并检查液晶面板框内SmCA*相的排列状态。表2列出了在仅仅摩擦一侧时的层法线对摩擦方向的平均偏离角β和对消除混合缺陷的最佳夹角βC。表2优化夹角βC和偏离角β(度)在本实例中,只要液晶在炉子内冷却,不管其他条件如何变化,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在表2的最佳夹角处观察到了大大小小的Z形缺陷。对于相同夹角的平行摩擦,不管单轴排列处理如何重新设定,这些结果都不会发生变化。其原因在于反铁电液晶的单元是由沿着层法线相互结合在一起的两个分子的“>”形二聚物组成。但是,在平行摩擦中,除了Z形缺陷以外,还可观察到一些准线性缺陷。由表2显而易见,虽然根据液晶类型的不同变化较大,但是观察到Z形缺陷的夹角βc大体上都不大于20°。βC和β可能都取决于排列涂层的材料。但是,当排列涂层由日产化学公司生产的“SP610”组成的时候,它们在2°范围之内相符。βC并不等于β的两倍,而在它们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在AF状态(见图1(c))中,衰减方向,(即层法线方向)很清楚并且位于βc中心附近。显微镜观察表明,在采用液晶(1)的SmC*相中发现了液晶分子层弯曲方向的变化,换言之,产生Z形缺陷,而在采用其他液晶中发现了SmCA*相。在本实例中,采用作为高温保持装置的隧道型加热炉向液晶面板提供温度梯度和冷却。在低温侧,采用室温空气。在隧道型加热炉中,将一对平面加热器以6毫米间隔互相面对放置并用热绝缘材料覆盖除了液晶面板上的入口和出口的开孔以外的其他部分。这种隧道型加热炉设有控制炉温的温度控制元件和控制液晶面板输送速度的速度控制元件。液晶面板通过加热炉的开口插入并放在加热炉内直到液晶加热至呈现液相温度。随后,液晶面板沿着平行于分隔部件的方向以大约2毫米/分子的速率提升入空气中。这样使得液晶分钟层的弯曲方向与液晶面板的提升方向一致,从而获得完全没有Z形缺陷的C1/C2状态排列。倒过来提升液晶面板获得同样的C1/C2状态排列。只要提升速度不超过5毫米/分钟,就能获得同样的状态排列。当在填充液晶之前将液晶面板框的交叉尼科尔(Nicols)下的绝对透射因子设置为1时,通过如已有技术中在没有温度梯度的炉子内冷却得到的绝对透射因子和通过按照本发明在具有温度梯度的炉子内冷却得到的绝对透射因子列于表3。表3绝对透明因子(%</tables>在表3中,绝对透射因子的差异主要取决于Z形缺陷的存在与否。然而,当有温度梯度时,尽管对差值有影响,但从整体上看,排列还是胜出一筹的。实例2液晶面板框的制作与实例1的相同,并且将液晶(2),即由下述化学式表示的单一液晶填充入液晶面板框。进行作为单轴处理的平行摩擦,即上下摩擦方向相同并且平行的摩擦,特别是上下摩擦方向的夹角为-5°左右。把该液晶面板沿与分隔部件平行的方向提升。因此获得了没有Z形缺陷的C1排列状态。而且,通过互换液晶面板上下两端并沿相反方向提升获得了没有缺陷的C2排列状态。比较实例1除了将分隔部件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上下摩擦方向的夹角的中心偏离ε角以外,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与实例1的相同。因此,β1=-15°+ε,β2=-ε.采用大约8°、6°和3°作ε制造出三种液晶面板框。液晶(1),即由化学式表示的单个液晶填充入上述液晶面板框。液晶面板在与实例1提供的一样的温度梯度下冷却。在每个这样获得的结构中,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方向接近于上下摩擦方向夹角的中心。但是,不同于缺陷的线条沿着层法线延伸,从而使排列形式明显地与实例的不同。在ε=8°左右时,虽然数量极少,但是在分隔部件附近可以看到10微米左右大小的焦锥(focalconio)。因此,产生了不希望出现的液晶分子层的层法线偏离分隔部件10°以上的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面板,包括一对至少有一块是透明的衬底;一对分别形成于各块所述衬底上从而互相面对的电极;多个插入所述衬底之间并以预先确定的间隔平行而放的条状分隔部件;以及分别形成于一对所述电极上并经过单轴排列处理的排列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轴排列处理以预定的夹角沿着各自的方向进行;每个所述分隔部件沿所述夹角范围内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分隔部件结合在所述面对面的衬底上从而形成除了液晶通道孔以外其它部分将液晶封闭起来的线形间隙;以及反铁电液晶被密封在所述各个线形间隙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对电极由一对相互面对的条状电极组成,通过以预先确定的间隔排放多个电极形成其中的每一个电极;所述的这对条状电极互为直角地交叉;以及每个所述的分隔部件以所述条状电极的间距或数个这样的间距在形成于一个衬底上的条状电极的电极之间直线形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对电极由平面电极组成。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铁电液晶处于由手征层列相CA、手征层列相Cα、手征层列相Cβ和手征层列相Cγ组成的组中选出的手征层列相状态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征层列相具有与所述分隔部件延伸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层法线方向。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征层列相具有与从层列A相第一次淀析的手征层列相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层弯曲方向。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征层列相具有与从层列A相第一次淀析的手征层列相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层倾斜方向。8.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密封有液晶的所述线形间隔的一端向所述线形间隔的另一端在具有温度梯度状态中冷却所述液晶面板框,从而使反铁电液晶由呈现液相或层列A相的温度冷却至呈现手征层列相的温度,所述温度梯度是关于所述分隔部件的延伸方向形成和保持的。全文摘要一种液晶面板,包括一对至少有一块是透明的衬底;一对分别形成于各块衬底上从而互相面对的电极;多个插入衬底之间并以预先确定的间隔平行而放的条状分隔部件;以及分别形成于一对电极上并经过单轴排列处理的排列涂层。单轴排列处理以预定的夹角沿着各自的方向进行;每个分隔部件沿夹角范围内的方向延伸并结合在面对面的衬底上从而形成线形间隙;而反铁电液晶被密封在线形间隙内。文档编号G02F1/133GK1156263SQ9610254公开日1997年8月6日申请日期1996年1月24日优先权日1996年1月24日发明者湊孝夫,铃木克宏,浜秀雄,酒井由香里申请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