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2692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外,这些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 方向与畴的边界线J平行。
[0092] 图5(A)?(F)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 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模拟结果的图。
[0093] 图5 (A)表示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模拟结果。
[0094] 图5(B)?(F)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模拟结果,表示使各取向膜的取 向限制角度在本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分别变化时的结果。
[0095] 在图5(B)中,令第一畴D1的取向限制角度0t为271°,第一畴D1的取向限制 角度9 c为91°。也就是说,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91° -271° 方向。此外,令第二畴D2的取向限制角度0t为89°,第二畴D2的取向限制角度0 c为 269°。也就是说,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89° -269°方向。因此, 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与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所 成的角度为2° (以边界线J为中心±1° )。令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 置。
[0096] 同样地,在图5(C)中,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92° -272° 方向。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88° -268°方向。因此,第一畴D1 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与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所成的角度 为4° (以边界线J为中心±2° )。令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
[0097] 同样地,在图5(D)中,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93° -273° 方向。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87° -267°方向。因此,第一畴D1 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与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所成的角度 为6° (以边界线J为中心±3° )。令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
[0098] 同样地,在图5(E)中,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95° -275° 方向。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85° -265°方向。因此,第一畴D1 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与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所成的角度 为10° (以边界线J为中心±5° )。令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
[0099] 同样地,在图5 (F)中,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 100° -280°方向。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为80° -260°方向。因 此,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与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 向所成的角度为20° (以边界线J为中心±10° )。令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实施例5的液晶 显示装置。
[0100] 也就是说,按照图5 (A)、图5 (B)、图5 (C)、图5 (D)、图5 (D)、图5 (E)、图5 (F)的顺 序,第一畴D1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向与第二畴D2中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方 向从彼此平行的状态向2个指向矢方向的扩展变大的方向变化。
[0101] 在所有的模拟结果中,沿着畴的边界线J产生液晶分子的向错,图中看着黑的透 射率下降区域呈线状产生。进一步在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5(A)所示,沿着透 射率下降区域产生多个奇点(用箭头表示的部位)。
[0102] 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5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5(B)?(F)所示,奇点(用箭 头表示的部位)的数量与比较例1相比减少。特别是,在令2个畴Dl、D2的液晶分子11B 的指向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分别为6°、10°的实施例3、4(参见图5(D)、(E))中奇点大幅 减少为1个。其中,在第一子像素38L的栅极总线附近受到施加强的横电场的影响,在该区 域残留1个奇点。进一步,在将2个畴Dl、D2的液晶分子11B的指向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 为20°时的实施例5(参见图5(F))中,奇点消失。
[0103] 在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光透射率能够用下述的(1)式表示。在本实施方式 中,在考虑液晶分子11B的取向方向的变更对光透射率赋予的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下 述的(1)式中,仅偏振板的透射轴与液晶分子的指向矢方向所成的角度9改变,液晶的折 射率各向异性An、液晶的厚度d、光的波长A固定。在此情况下,液晶分子11B的取向方 向的变更对光透射率赋予的影响能够用下述的(2)式表示。
【主权项】
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具有;彼此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 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垂直取向膜;和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基板 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多个作为显示的基本单位的单位区域, 所述单位区域包括;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中央部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成分 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畴;和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中央部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成 分朝向第二方向的第二畴,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并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 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扭转角小于45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为6度W上20度W下。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的取向限制方向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 的取向限制方向平行, 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不扭转。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的取向限制方向与所述第一畴和所述第二畴的边界 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的取向限制方向与所述边界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的取向限制方向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 的取向限制方向中的任一方,与所述第一畴和所述第二畴的边界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的取向限制方向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 的取向限制方向中的另一方,与所述边界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的取向限制方向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垂直取向膜 的取向限制方向不平行, 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扭转。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晶面板的光射出侧设置有扩散强度根据方位角方向而不同的光扩散部件,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扩散强度相对大的方位角方向与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变化 相对大的方位角方向大致一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部件包括:具有光透射性的基材;在所述基材的第一面形成的多个遮光 部;和在所述第一面中的所述遮光部的形成区域W外的区域形成的光扩散部, 所述光扩散部在所述基材侧具有光射出端面,并且在与所述基材侧相反的一侧具有比 所述光射出端面的面积大的面积的光入射端面, 所述光扩散部的从所述光入射端面至所述光射出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遮光部的厚度, 所述遮光部的平面形状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各向异性形状。
【专利摘要】不使制造工序复杂化就能够提供显示特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于各基板的垂直取向膜;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层,液晶面板的单位区域包括: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中央部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成分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畴;和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中央部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成分朝向第二方向的第二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平行,并且,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扭转角小于45度。
【IPC分类】G02F1-1335, G02F1-1337
【公开号】CN104583849
【申请号】CN201380045214
【发明人】镰田豪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8月20日
【公告号】US20150205151, WO2014034471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