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ft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5195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3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162]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6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TFT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显示区;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半导体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层的栅极金属层、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源漏极金属层、和覆盖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的公共电极层;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公共电极层的像素电极层;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形成于栅极金属层上的扫描线、多条形成于源漏极金属层上的数据线、多条所述扫描线与多条所述数据线交错定义出多个呈阵列布置的子像素; 多个所述子像素相互分离设置,并形成有留空区;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留空区的栅极驱动电路元件;且所述公共电极层覆盖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设有第一非导电介质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导电介质层为钝化层或有机膜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膜层的厚度为0.8-5 μπι;钝化层的厚度为0.8-5 μ 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层为低温多晶硅半导体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相邻设置的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且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留空区包括,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第一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延伸; 所述留空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间的第二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二预设留空区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区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所述子像素连接到同一条所述扫描线上;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分别连接到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其中,所述第一扫描线位于所述第子三像素和所述第子四像素之间; 所述留空区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之间的第三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三预设留空区沿所述扫描线方向延伸; 所述留空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扫描线和所述第四子像素之间的第四预设留空区,所述第四预设留空区沿所述扫描线方向延伸; 所述留空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四子像素电极之间的第五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沿所述扫描线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元件至少包括信号控制线、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线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中,所述信号控制线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扫描线绝缘交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线包括第一信号走线和第二信号走线;所述第一信号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由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和第二信号走线通过第一过孔结构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控制线组,所述信号控制线组至少包括两条设置于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且相互并联的所述信号控制线;所述信号控制线相互间通过至少一条第一连接走线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平行与所述数据线。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半导体、栅极、源极和漏极; 所述第一半导体由所述半导体层图案化形成,且与所述栅极相对设置;所述栅极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 所述源极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和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 所述漏极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和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设置于由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和第五预设留空区形成的第一交叠区域; 所述栅极设置于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 所述源极包括平行于所述数据线设置的第一源极走线和平行于所述扫描线设置的第二源极走线; 其中,所述第一源极走线由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二源极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三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一源极走线与所述第二源极走线通过第二过孔结构电连接; 所述漏极包括平行于所述数据线设置的第一漏极走线和平行于所述扫描线设置的第二漏极走线; 其中,所述第一漏极走线由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二漏极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四预设留空区或另一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一漏极走线与所述第二漏极走线通过第三过孔结构电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还包括平行于所述扫描线设置的第三源极走线,所述第三源极走线位于所述第一交叠区域; 所述漏极还包括平行于所述扫描线设置的第三漏极走线,所述第三漏极走线位于所述第一交叠区域; 所述第三源极走线与所述第三漏极走线相对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设置于由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和第四预设留空区形成的第二交叠区域; 所述栅极设置于所述第四预设留空区; 所述源极包括平行于所述数据线设置的第一源极走线和平行于所述扫描线设置的第二源极走线; 其中,所述第一源极走线由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二源极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一源极走线与所述第二源极走线通过第二过孔结构电连接; 所述漏极包括平行于所述数据线设置的第一漏极走线和平行于所述扫描线设置的第二漏极走线; 其中,所述第一漏极走线由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二漏极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另一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一漏极走线与所述第二漏极走线通过第三过孔结构电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组,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包括多个设置于不同所述留空区,且相互并联的所述薄膜晶体管。
18.如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二极管型薄膜晶体管,所述二极管型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通过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 或所述二极管型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栅极与所述漏极通过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预设留空区或所述第一留空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型薄膜晶体管组,所述二极管型薄膜晶体管组包括多个设置于不同所述留空区,且相互并联的所述二极管型薄膜晶体管。
2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留空区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电容电极和第二电容电极;所述第一电容电极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二电容电极由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电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电极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且平行于所述数据线; 所述第一电容电极通过第三连接走线连接至第一电位,所述第三连接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 所述第二电容电极通过第四连接走线连接至第二电位,所述第四连接走线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二电容电极与所述第四连接走线通过第四过孔结构电连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三预设留空区、所述第四预设留空区或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且与所述扫描线线平行; 所述第四连接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三预设留空区、所述第四预设留空区或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且与所述扫描线线平行。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走线平行设置的第一延伸电极;所述第一延伸电极由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于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走线平行设置的第二延伸电极;所述第二延伸电极由所述栅极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于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二延伸电极与所述第一延伸电极相对设置。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组,所述电容器组包括多个设置于不同所述留空区,且相互并联的所述电容器。
2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留空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预设留空区;所述第五预设留空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四预设留空区。
28.—种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27任一所述的TFT阵列基板。
29.—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FT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栅极驱动电路元件集成在显示区中,从而节省了现有技术中在非显示区即边框区域布置栅极驱动电路元件的空间,从而可以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设计。
【IPC分类】G02F1-133, G02F1-1362, G02F1-1368, H01L27-12, G09G3-36
【公开号】CN104849928
【申请号】CN201510181771
【发明人】金慧俊
【申请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