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374172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的状态下对液晶单元进行光照射。
[0188] 这里所施加的电压例如可以设定为5V~50V的直流或交流。另外,所照射的光 例如可以使用包含波长为150nm~800nm的光的紫外线及可见光线,优选的是包含波长为 300nm~400nm的光的紫外线。照射光的光源例如可以使用:低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氘 灯、金属卤化物灯、氩共振灯、氙灯、准分子激光等。此外,所述优选的波长区域的紫外线可 以通过将光源与例如滤光片、衍射光栅等并用的方法等而获得。光的照射量优选1,〇〇〇J/m 2 以上且小于 200, 000J/m2,更优选 1,000J/m2~100, 000J/m 2。
[0189] 然后,在液晶单元的外侧表面上贴合偏光板,由此可以获得液晶显示元件10。此 外,在对涂膜进行了摩擦处理的情况下,2片基板是以各涂膜的摩擦方向彼此成既定的角 度、例如正交或反平行的方式对向配置。
[0190] [第2实施形态]
[0191] 然后,对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元件以与第1实施形态的不同点为中心加以说 明。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元件10在以下方面与所述第1实施形态不同:将密封构件19 配置在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的膜表面上以及阵列基板11及对向基板14的各基板 的对向面上。
[0192] 图2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元件10的概略构成图。像图2所示那样,液晶显示 元件10具备包含阵列基板11及对向基板14的一对基板、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 密封构件19以及液晶层22。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是在各阵列基板11、对向基板 14的对向面上形成在较基板外边缘部更靠内侧,在所述对向面的未形成液晶取向膜17、液 晶取向膜18的区域以及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的表面上配置有密封构件19。此外, 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是使用所述第1实施形态的聚合物组合物而形成,这里省略 说明。
[0193] [其他实施形态]
[0194]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工作模式不限定于所述模式,也可设定为IPS型或FFS 型横向电场方式。这里,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具备以下基板作为一对基板:设有包 含以梳齿型而经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或金属膜的电极的基板、与未设置电极的对向基板。 所使用的基板及透明导电膜的材质、以及透明导电膜或金属膜的图案化方法等与所述第1 实施形态相同。金属膜例如可以使用包含铬等金属的膜。
[0195]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的驱动方式不限于具备TFT的有源矩阵方式,也可 为单纯矩阵方式。
[0196]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各种装置,例如可以用于钟表、可携式 游戏机、文字处理机(word processor)、笔记本计算机、汽车导航系统(car navigation system)、摄像录像机(camcord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数 字照相机、手机、智能电话、各种监视器、液晶电视等的显示装置。
[0197] [实施例]
[0198]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更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0199] 在以下的合成例中,聚合物溶液中的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及聚合物溶液的溶 液粘度是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0200] [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
[0201] 将聚酰亚胺的溶液投入到纯水中,将所得的沉淀在室温下充分减压干燥后,溶解 在氘化二甲基亚砜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标准物质而在室温下测定 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根据所得的1H-NMR光谱通过下述数式(1)而求出酰亚胺化率
[% ]〇
[0202] 酰亚胺化率[% ] = (I-AVA2X a ) X 100. · · (1)
[0203] (数式(1)中,A1为在化学位移IOppm附近出现的来源于NH基的质子的波峰面积, A2为来源于其他质子的波峰面积,α为聚合物的前驱物(聚酰胺酸)中相对于NH基的1个 质子的其他质子的个数比例)
[0204] [聚合物溶液的溶液粘度]
[0205] 聚合物溶液的溶液粘度[mPa · s]是使用E型旋转粘度计在25°C下对利用既定的 溶剂制备成聚合物浓度为10重量%的溶液进行测定。
[0206] [聚合物的合成]
[0207] 在下述所示的各合成例中,使用下述单体来进行合成。
[0208] (四羧酸二酐)
[0209] ?含长链亚烷基的酸二酐
[0210] [化 13]
[0211]
[0215] (二胺)
[0216] ?含长链亚烷基的二胺
[0217] [化 15]
[0218]
[0219] ?其他二胺
[0220] [化 16]
[0221]
[0222] 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式X所表示的化合物简单地记载为"化合物X"。
[0223] <聚酰胺酸的合成>
[0224] [合成例1 :聚合物(PAA-I)的合成]
[0225] 将作为四羧酸二酐的环丁烷四羧酸二酐95摩尔份及均苯四甲酸二酐5摩尔份、以 及作为二胺的化合物(d-1-l) 10摩尔份、4-氨基苯基-4'-氨基苯甲酸酯60摩尔份及化合 物(d-2-2) 30摩尔份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及γ - 丁内酯(γ BL) (NMP : γ BL =10 : 90(重量比))的混合溶剂中,在40°C下进行3小时反应,获得含有10重量%的聚 酰胺酸(聚合物(PAA-I))的溶液。将所得的聚酰胺酸溶液分取少量而测定的溶液粘度为 IOOmPa · s〇
[0226] [合成例2~合成例16 :聚合物(PAA-2)~聚合物(PAA-16)的合成]
[0227] 分别像下述表1所记载那样来设定四羧酸二酐及二胺的种类及量,除此以外,通 过与合成例1相同的操作来制备分别含有聚合物(PAA-2)~聚合物(PAA-16)的聚合物溶 液。
[0228] [表 1]
[0229]
[0230] 表1中的数值表示用于合成聚合物的各化合物相对于四羧酸二酐的总体量100摩 尔份的使用比例(摩尔份)。表1中的表示不使用相当于该栏的原料(以下的表2、表 3中也相同)。
[0231] <聚酰亚胺的合成>
[0232] [合成例17 :聚合物(PI-I)的合成]
[0233] 将作为四羧酸二酐的2,3,5_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100摩尔份、以及作为二胺的 化合物(d-1-6) 25摩尔份、对苯二胺55摩尔份及3, 5-二氨基苯甲酸胆留烷基酯20摩尔份 溶解在NMP中,在60°C下进行6小时反应,获得含有20重量%的聚酰胺酸的溶液。将所得 的聚酰胺酸溶液分取少量,添加NMP而制成聚酰胺酸浓度10重量%的溶液所测定的溶液粘 度为 90mPa · s。
[0234] 然后,在所得的聚酰胺酸溶液中追加NMP而制成聚酰胺酸浓度7重量%的溶液,相 对于四羧酸二酐的总使用量而分别各以1.0倍摩尔添加吡啶及乙酸酐,在ll〇°C下进行4小 时脱水闭环反应。脱水闭环反应后,以新的NMP对系统内的溶剂进行溶剂置换,由此获得酰 亚胺化率约60%的含有26重量%的聚酰亚胺(PI-I)的溶液。将所得的聚酰亚胺溶液分取 少量,添加NMP而制成聚酰亚胺浓度为10重量%的溶液所测定的溶液粘度为80mPa · s。
[0235] [合成例18~合成例34 :聚合物(PI-2)~聚合物(PI-18)的合成]
[0236] 分别像下述表2所记载那样来设定四羧酸二酐及二胺的种类及量,除此以外,通 过与合成例17相同的操作而制备分别含有聚合物(PI-2)~聚合物(PI-18)的聚合物溶 液。此外,在合成例24~合成例29中,以下述表2所示的量而与四羧酸二酐及二胺一起调 配作为单胺的正硬脂胺。
[0237] f
[0238]
[0239] 表2中,(ma-1)为正硬脂胺。
[0240] <聚酰胺酸酯的合成>
[0241] [合成例35 :聚合物(PAE-I)的合成]
[0242] 将作为四羧酸二酐的化合物(t-2_10)30g添加到乙醇500mL中而制成四羧酸二 酯。将所得的沉淀物过滤分离,利用乙醇清洗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四羧酸二酯粉末。使 所得的四羧酸二酯100摩尔份溶解在NMP中后,在其中添加作为二胺的化合物(t-1-2)55 摩尔份、及对苯二胺45摩尔份并使之溶解。在该溶液中添加氯化4-(4,6_二甲氧基-1, 3, 5-三嗪-2-基)-4-甲基吗啉鑰(DMT-MM,15重量% ±2重量%水合物)300摩尔份,在 室温下进行4小时反应,获得含有15重量%的聚酰胺酸酯的溶液。将所得的聚酰胺酸酯 溶液分取少量,添加 NMP而制成聚酰胺酸酯浓度为10重量%的溶液所测定的溶液粘度为 IOOmPa · s〇
[0243] [合成例36、合成例37 :聚合物(PAE-2)、聚合物(PAE-3)的合成]
[0244] 分别像下述表3所记载那样来设定四羧酸二酐及二胺的种类及量,除此以外,通 过与合成例35相同的操作来制备分别含有聚合物(PAE-2)及聚合物(PAE-3)的聚合物溶 液。
[0245] [表 3]
[0246]
[0247] [实施例1]
[0248] <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0249] 在含有聚酰胺酸(PAA-I)作为聚合物(P)的溶液中,添加 NMP及丁基溶纤剂 (butyl cellosolve,BC)并充分搅拌,制成溶剂组成为NMP : BC = 50 : 50(重量比)、固 体成分浓度为6. 0重量%的溶液。使用孔径1 μ m的过滤器对该溶液进行过滤,制备液晶取 向剂(SI)。
[0250] < TN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
[0251] 制作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元件10。首先,准备包含阵列基板11与对向基板14的 一对基板,所述阵列基板11在透明基板12的一面上设有具有薄膜晶体管(TFT)及像素电 极的TFT基板13,所述对向基板14在透明基板15的一面上具备作为透明电极的对向电极 16。然后,使用液晶取向膜印刷机(日本写真印刷(股)制造)将所述制备的液晶取向剂 (SI)涂布在TFT基板13的表面上,在80°C的加热板上加热(预烘烤)1分钟而除去溶剂后, 在210°C的加热板上加热(后烘烤)30分钟,形成平均膜厚80nm的涂膜。
[0252] 利用具有卷绕有人造丝布的辑的摩擦机,在辑转速500rpm、平台移动速度3cm/ 秒、毛压入长度0. 4mm的条件下对所述涂膜进行摩擦处理,赋予液晶取向能力。然后,在超 纯水中进行1分钟超声波清洗,然后在l〇〇°C洁净烘箱中干燥10分钟,由此获得具有液晶取 向膜的基板。对对向基板14也进行所述操作,获得在透明电极上具有液晶取向膜17、液晶 取向膜18的一对(2片)基板。
[0253] 然后,在所述一对基板的各基板的液晶取向膜上,以沿着基板面的边缘部的方式 涂布作为密封材料的加入有直径5. 5 μ m的氧化铝球的环氧树脂粘接剂。然后,以液晶取向 膜的膜表面相对的方式重合并进行压接,使粘接剂硬化。然后,从液晶注入口在一对基板间 填充向列液晶(默克(Merck)公司制造的MLC-6221)后,利用丙烯酸系光硬化粘接剂将液 晶注入口密封,由此制造液晶单元。
[0254] <可靠性的评价>
[0255] 使用所述制造的液晶单元来评价液晶显示元件的可靠性。评价是像以下那样来进 行。首先,对所述液晶单元以60微秒的施加时间、167毫秒的跨距(span)而施加5V的电压 后,测定从施加解除开始经167毫秒后的电压保持率(VHRl)。然后,将液晶单元在发光二极 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照射下的80°C烘箱中静置200小时后,在室温中静置 而自然冷却到室温为止。冷却后,对液晶单元以60微秒的施加时间、167毫秒的跨距而施 加5V的电压后,测定从施加解除经167毫秒后的电压保持率(VHR2)。此外,测定装置是使 用东阳技术(Toyo Technica)(股)制造的"VHR-1"。通过下述数式(2)来算出此时的VHR 的变化率(Δ VHR),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