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74177阅读:来源:国知局
域可以将封框胶区域和显示区域隔离开,避免后续设置封框胶时,由于工艺误差使得一部分封框胶进入到显示区域进而影响显示效果。当然,该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其他区域,这里不作具体限定,示例的,该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位于封框胶区域远离隔离区域的一侧,可用于形成驱动电路等。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详细介绍显示基板与发明点相关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显示基板包括封框胶区域、隔离区域和显示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0045]上述显示基板中,平坦层在封框胶区域和/或隔离区域设置有凹槽是指:参考图2a所示,平坦层8可以在封框胶区域61设置有凹槽9 ;或者,参考图3所示,平坦层8可以在隔离区域63设置有凹槽9 ;或者,参考图4所示,平坦层8可以在封框胶区域61和隔离区域63均设置有凹槽9。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满足取向膜的至少一个边缘位于上述凹槽内即可。
[0046]上述显示基板中,取向膜的至少一个边缘位于凹槽内是指取向液形成取向膜之后,取向膜的至少一个边缘位于凹槽内。本发明实施例对于位于凹槽内的取向膜的边缘数量不作限定。示例的,取向膜可以仅有一个边缘位于凹槽内,或者取向膜有两个边缘位于凹槽内,或者取向膜的所有边缘均位于凹槽内,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设置的凹槽的情况而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形成取向膜的取向液具有扩散性,参考图2a所示,理论设计的取向膜的边缘位置与实际形成的取向膜的边缘位置存在偏差R。本发明实施例均以实际形成的取向膜为例进行说明。
[0047]上述显示基板中,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显示基板包括的其他膜层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仅详细介绍显示基板与发明点相关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公知常识以及现有技术获知,该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例如:还可以包括栅极、栅绝缘层、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层、公共电极层等以形成阵列基板,当然还可以包括黑矩阵、彩膜层等以形成彩膜基板。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0048]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依次设置在衬底之上的平坦层、取向膜,显示基板还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周围的封框胶区域、以及位于封框胶区域和显示区域之间的隔离区域,平坦层在封框胶区域和/或隔离区域设置有凹槽,取向膜的至少一个边缘位于该凹槽内。那么在形成取向膜时,凹槽可以容纳向外扩散的取向液,以避免取向液扩散到封框胶区域以外,进而使得取向液形成的取向膜的至少一个边缘位于该凹槽内,从而当该显示基板用于形成显示装置时,该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因取向液扩散到封框胶以外导致的封框胶粘附力降低的问题。例如,若要形成如图2b所示的取向膜5时,凹槽9可以容纳向外扩散的取向液,从而避免取向液扩散到封框胶区域61以外,最终形成如图2a所示的取向膜5,进而当该显示基板用于形成显示装置时,该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因取向液扩散到封框胶以外导致的封框胶粘附力降低的问题。
[0049]可选的,参考图5-6所示,封框胶区域61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缘区域611,隔离区域63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边缘区域631,凹槽至少位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或两个第二边缘区域。
[005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凹槽至少位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或两个第二边缘区域是指:若凹槽设置在封框胶区域,参考图5所示,凹槽9可以仅位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611,或者,凹槽还可以位于除了两个第一边缘区域以外的其他边缘区域;若凹槽设置在隔离区域,参考图6所示,凹槽9可以仅位于两个第二边缘区域631,或者,凹槽还可以位于除了两个第二边缘区域以外的其他边缘区域。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若凹槽设置在封框胶区域,凹槽还可以是仅位于一个第一边缘区域;若凹槽设置在隔离区域,凹槽还可以是仅位于一个第二边缘区域。考虑到凹槽的容积和成本,可以选择凹槽位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或两个第二边缘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凹槽位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或两个第二边缘区域为例进行说明。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边缘区域611、第二边缘区域631可以均是如图5所示的沿OA方向的区域,当然也可以均是如图5所示的沿OB方向的区域,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第一边缘区域611、第二边缘区域631是如图5所示的沿OA方向的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0051]进一步可选的,参考图7所示,在凹槽9设置在第一边缘区域611的情况下,第一边缘区域611包括与隔离区域63接触的第一区域612和远离隔离区域63的第二区域613,凹槽9位于第一区域612。
[005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上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划分范围不作限定,示例的,参考图7所示,第一区域612的宽度和第二区域613的宽度均为W ;或者,第一区域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区域的宽度;或者,第一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区域的宽度。这样,可以将凹槽设置在靠近隔离区域的第一区域,从而减少后续设置的封框胶与取向膜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封框胶的粘附力;同时,若凹槽未被取向液填满,则凹槽内还可以填充更多的封框胶,从而进一步提高封框胶的粘附力。
[0053]为了更进一步减少后续设置的封框胶与取向膜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封框胶的粘附力,优选的,参考图7所示,第一区域612和第二区域613的形状可以均为矩形,且第一区域613和第二区域613的宽度相同。
[0054]可选的,凹槽的形状可以为梯台、半圆柱体或者长方体,这样易于制作且容积较大。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凹槽的形状为长方体为例进行说明。
[0055]可选的,参考图8和图9所示,凹槽9远离衬底的开口的宽度Wl的范围为
0.05mm-0.3mm,示例的,凹槽远离衬底的开口的宽度可以是0.1mm、0.15mm、0.2mm或
0.25mm。这样,有利于形成窄边框的显示装置。
[0056]可选的,凹槽的高度不超过平坦层的厚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凹槽的高度是指沿垂直于衬底方向,从远离衬底的开口到凹槽底部的最大距离。示例的,参考图8所示,凹槽9的形状为长方体,其沿垂直于衬底方向的截面是矩形,则沿垂直于衬底方向,从远离衬底的开口到凹槽底部的距离相同,均为H1,那么该凹槽9的高度即为H1。参考图10所示,凹槽的形状为半圆柱体,其沿垂直于衬底方向的截面是半圆形,则沿垂直于衬底方向,从远离衬底的开口到凹槽底部的距离不同,那么凹槽的高度为凹槽的弧顶到远离衬底的开口的距离H2。上述凹槽的高度可以反映凹槽被挖空的程度。示例的,参考图8所示,该凹槽9的高度Hl小于平坦层8的厚度H,说明凹槽9被部分挖空;当然,参考图9所示,凹槽9的高度Hl还可以等于平坦层8的厚度H,即凹槽9被完全挖空。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凹槽挖空的程度不作限定,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57]实施例二
[005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考图1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I和彩膜基板2、以及位于阵列基板I和彩膜基板2之间的液晶3和封框胶4,彩膜基板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基板,和/或,阵列基板I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基板,封框胶4位于彩膜基板2的封框胶区域201与阵列基板I的封框胶区域101之间的位置。
[0059]需要说明的是,彩膜基板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基板,和/或,阵列基板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基板是指:彩膜基板可以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基板,或者阵列基板可以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基板,或者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均可以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基板,这里不作具体限定。由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均设置有取向膜,为了更好的改善因取向液扩散到封框胶以外导致的封框胶粘附力降低的问题,可以选择最后一种结构。
[0060]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因取向液扩散到封框胶以外导致的封框胶粘附力降低的问题。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这些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0061]可选的,参考图12所示,彩膜基板2包括依次设置在衬底200和平坦层82之间的黑矩阵10和彩膜层11。
[0062]可选的,彩膜基板的平坦层的凹槽的高度可以小于等于平坦层的厚度,即上述凹槽可以是部分挖空,或者全部挖空。其中,凹槽的高度的含义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参考图12所示,在封框胶区域201和隔离区域202,平坦层82的下方为黑矩阵10,那么上述凹槽可以是部分挖空,或者全部挖空,这里不作限定。示例的,若平坦层的厚度范围为2.2 μπι-2.5 μ m,则凹槽的最大高度的范围可以为2.2ym-2.5 μπι。例如,若平坦层的厚度为2.3 μm,则凹槽的最大高度可以是2.2 μπι或2.3 μπι。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凹槽为部分挖空为例进行说明。
[006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彩膜基板的显示区域203是指设置有彩膜层11、可用于显示的区域,封框胶区域201是指设置有封框胶4的区域,隔离区域202位于封框胶区域201和显示区域203之间,将封框胶区域201和显示区域203隔离开,避免后续设置封框胶4时,由于工艺误差使得一部分封框胶4进入到显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