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05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更加特别地,涉及一种PDP,其具有其中可以产生局部强电场的放电空间,由此在低放电电压下具有增大的亮度和发光效率。
背景技术
使用放电形成图像的PDP具有出色的显示性质,诸如高亮度和大视角。PDP中,直流电压或交变电压被施加给电极,并使得放电在电极之间的气体中发生。紫外线在气体放电期间辐射出,使得荧光材料激发。激发的荧光材料辐射出可见光线。
图1为传统反射型PDP的示意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传统反射型PDP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图2中,后基板20旋转90°,从而更好地理解传统PDP的内部结构。
参照图1和2,前基板10和后基板20彼此面对,且因为后基板20上的阻挡肋24而隔开预定距离。由此形成了由前基板10、后基板20和阻挡肋24围绕的放电空间28。
用于表面放电的多对维持电极11a和11b设置在前基板10的内表面上。所述对维持电极11a和11b通常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氧化铟锡(ITO)形成,使得其可以透射可见光至前基板10。为减小所述对维持电极11a和11b的电阻,在所述对维持电极11a和11b上设置窄的总线电极12a和12b。总线电极12a和12b由金属材料形成,例如Ag、Al或Cu。所述对维持电极11a和11b、以及总线电极12a和12b嵌入在第一电介质层13中。保护层14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13上。
多个地址电极21在垂直于所述对维持电极11a和11b的方向设置在后基板20的内表面上并嵌入在第二电介质层23中。具有预定高度的阻挡肋24彼此平行地、隔开预定距离地设置在第二电介质层23上。荧光层25设置在阻挡肋24的侧壁上和第二电介质层23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PDP有以下问题。
第一,放电维持电极之间的长距离可以增加气体放电效率,但要求较高的放电电压。
第二,放电空间中放电气体的高分压可以增加气体放电效率,但要求高放电电压。
由此,需要一种使用低放电电压而具有提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的PDP。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其具有其中可以产生局部强电场的放电空间,于是在低放电电压下具有提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PDP,包括以预定距离隔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设置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的阻挡肋,从而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平行地设置在前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其中分别嵌入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的多个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且以预定窄空间和预定宽空间彼此分隔开;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的方向上设置在后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地址电极;其中嵌入地址电极的第三电介质层;以及设置在放电空间侧壁上的荧光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PDP,包括以预定距离分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设置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从而形成多个放电空间的阻挡肋;平行设置在前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其中嵌入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的第一电介质层;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的方向上设置在后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地址电极;其中嵌入地址电极的第三电介质层;具有预定宽度且设置在地址电极上并与之平行的多个第四电介质层,从而在地址电极上形成脊部(ridge portion);以及设置在放电空间侧壁上的荧光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PDP,包括以预定距离分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设置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从而形成多个放电空间的阻挡肋;平行设置在前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其中嵌入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的第一电介质层;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的方向上设置在后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地址电极,使得地址电极的一部分设置在阻挡肋与后基板之间;其中嵌入地址电极的第三电介质层;以及设置在放电空间侧壁上的荧光层。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易懂,附图中图1为传统反射型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示意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传统反射型PDP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示意透视图;图4为图3所示反射型PDP前基板底部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电介质层之间空间的形状;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示意透视图;图6为图5所示反射型PDP前基板底部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电介质层之间空间的形状;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以及图8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示意透视图。图4为图3所示反射型PDP前基板底部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电介质层之间空间的形状。
参照图3和4,前基板30和后基板40彼此面对,且通过设置在后基板40上的多个阻挡肋44隔开预定距离。由此形成了由前基板30、后基板40和阻挡肋44围绕的多个放电空间48。
多对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31a和31b平行地设置在前基板30的内表面上。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1a和31b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氧化铟锡(ITO)形成,使得其可以透射可见光至前基板30。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1a和31b分别嵌入在彼此分隔开的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中。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具有相同的厚度。
多个地址电极41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1a和31b的方向上设置在后基板40的内表面上,且嵌入在第三电介质层43中。阻挡肋44具有预定的高度,且平行地、隔开预定距离地设置在第三电介质层43上。荧光层45设置在阻挡肋44的侧壁上和第三电介质层43上。
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1a和31b设置,且其间具有预定的窄空间34a和预定的宽空间34b。由此,在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之间形成局部狭窄的放电空间。
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之间的空间的宽度与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强度成反比。由此,随着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之间空间的宽度减小,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强度增大。即,在窄空间34a中可以轻易开始和保持放电,即使在低放电电压下。
另外,在宽空间34b中,可以引起高效的气体放电,且未形成电介质层32a和32b的区域较宽,由此亮度和发光效率增加。
其间具有窄空间34a和宽空间34b的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可以使用光刻工艺、喷砂工艺或丝网印刷工艺形成。
通常,已经尝试通过控制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来降低放电电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用于通过控制彼此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之间的间隔来减小放电电压。即,通过采用具有窄空间34a和宽空间34b的结构,形成其中产生局部强电场的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2a和32b之间的放电空间。于是,可以制备在低放电电压下具有提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的PDP。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示意透视图。图6为图5所示反射型PDP的前基板的底部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电介质层之间空间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与图3和4所示先前实施例中的不同的部分。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参照图5和6,在根据本实施例的PDP中形成预定窄空间35a和预定宽空间35b,如根据图3和4所示实施例的PDP中那样,除了宽空间35b具有椭圆形状外。这种调整可以轻易地理解和由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引出。
与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在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33a和33b之间的窄空间35a中产生了局部强电场,由此,可以制备在低放电电压下具有提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的PDP。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参照图7,前基板50和后基板60彼此面对,且通过设置在后基板60上的多个阻挡肋65隔开预定距离。由此,形成了由前基板50、后基板60和阻挡肋65围绕的多个放电空间。
多对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51a和51b平行设置在前基板50的内表面上。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51a和51b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氧化铟锡(ITO)形成,使得其可以透射可见光至前基板50。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51a和51b嵌入在第一电介质层53中。
多个地址电极61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51a和51b设置在后基板60的内表面上,且嵌入在第三电介质层63中。具有预定宽度的多个第四电介质层64设置在地址电极61上并与之平行,形成地址电极61上的脊部。
阻挡肋65具有预定的高度,且平行地、隔开预定距离地设置在第三电介质层63上。荧光层66设置在阻挡肋65的侧壁上、以及第三电介质层63和第四电介质层64上。第三电介质层63和第四电介质层64可以被形成为整体。
通过使用第四电介质层64形成脊部,形成地址电极61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51a和51b之间的窄空间68a和宽空间68b,其中产生了局部强电场。即,在放电空间内形成窄空间68a和宽空间68b。与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在窄空间68a中产生局部强电场,于是可以制备在低放电电压下具有提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的PDP。
地址放电可以轻易地在窄空间68a中开始,即使在低地址电压下。高效的气体放电可以在宽空间68b中引发,由此提高发光效率。
第三电介质层63和第四电介质层64可以使用光刻工艺、喷砂工艺、或丝网印刷工艺形成。
图8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反射型PDP的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与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不同的部分。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参照图8,多个地址电极62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51a和51b的方向上设置在后基板60的内表面上,且嵌入在第三电介质层63中。具有预定高度的多个阻挡肋65平行地、隔开预定距离地设置在第三电介质层63上。荧光层66设置在阻挡肋65的侧壁上和第三电介质层63上。
在本实施例中,地址电极62的一部分设置在阻挡肋65与后基板60之间。按此方式,形成了其中产生局部强电场的第二维持电极51b与阻挡肋65之间的放电空间69a。
于是,如图3和4所示实施例中所介绍的那样,可以生产在低放电电压下具有提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的PDP。即,地址放电可以轻易地在其中产生强电场的窄空间69a中开始,即使是在低地址电压下,且可以在宽空间69b中引入高效气体放电,由此提高发光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PDP具有以下效果。
第一,预定的窄空间和预定的宽空间设置在第一与第二电介质层之间,即具有可变宽度的放电空间形成在第一与第二电介质层之间,且产生强电场。由此,可以降低放电电压,提高亮度和发光效率。
第二,电介质层构成的脊部形成在地址电极上,由此,具有可变宽度的放电空间形成在地址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并产生强电场。由此,可以降低地址电压,提高发光效率。
第三,地址电极的一部分设置在阻挡肋与后基板之间,由此,具有可变宽度的放电空间形成在地址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并产生出强电场。由此,可以降低地址电压,提高发光效率。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形下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以预定距离分隔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设置在该前基板与该后基板之间的阻挡肋,从而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平行地设置在该前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平行于该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且以预定的窄空间和预定的宽空间彼此分隔开的多个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其中分别嵌入该第一维持电极和该第二维持电极;在垂直于该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的方向上设置在该后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地址电极;其中嵌入该地址电极的第三电介质层;以及设置在该放电空间的侧壁上的荧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第一电介质层和该第二电介质层具有相同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宽空间具有椭圆形状。
4.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以预定距离分隔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设置在该前基板与该后基板之间的阻挡肋,从而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平行地设置在该前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其中嵌入该第一维持电极和该第二维持电极的第一电介质层;在垂直于该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的方向上设置在该后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地址电极;其中嵌入所述地址电极的第三电介质层;具有预定宽度且设置在所述地址电极上并与之平行的多个第四电介质层,从而在所述地址电极上形成脊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放电空间的侧壁上的荧光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第三电介质层和该第四电介质层被形成为一整体。
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以预定距离分隔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设置在该前基板与该后基板之间的阻挡肋,从而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平行地设置在该前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其中嵌入该第一维持电极和该第二维持电极的第一电介质层;在垂直于该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的方向上设置在该后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地址电极,从而所述地址电极的一部分设置在该阻挡肋与该后基板之间;其中嵌入该地址电极的第三电介质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放电空间的侧壁上的荧光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以预定距离分开的前基板和后基板;设置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从而形成多个放电空间的阻挡肋;平行设置在前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其中分别嵌入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的多个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且以预定窄空间和预定宽空间彼此分开;沿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的方向设置在后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地址电极;其中嵌入地址电极的第三电介质层;以及设置在放电间隔侧壁上的荧光层。
文档编号H01J11/12GK1731555SQ20051007600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5日
发明者孙承贤, 畑中秀和, 金永模, 藏尚勋, 李镐年, 李圣仪, 曾小青, 金起永, 朴亨彬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