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55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的领域,尤指应用于模组化日光灯管上,且为模组化设计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LED (发光二极体)具有省电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再加上发光亮度技术的提升,近年来,大量被应用于照明用途上。与传统的日光灯管相比其发光时是利用气体放电的原理,自日光灯管二端供电后,该灯管内部的电子加速运动并撞击气体后而产生紫外线,再通过该种日光灯管灯管的玻璃涂布的萤光粉(又称荧光粉)受紫外线照射而发亮,但传统日光灯管因为含有汞或萤光粉等有害物质,而无法回收再利用并造成环境污染。由此,目前各级机关推行使用更加省电的模组化日光灯管,其整合了多颗LED作为其发光源,且设置于灯管内,由于该等LED是由直流电驱动发亮,且该灯管一侧设有供转换电压及电流的驱动电路,利用多个LED经整合后集中发亮,进而产生所需的照明亮度。但由于LED持续发亮一段时间后,通常会产生高温而导致发光效率低落的问题,进而影响照明所需的亮度;并且,传统日光灯管或一般模组化日光灯管仅能插置于一般日光灯座而接电使用,且无法以其他接电方式使用,因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人申请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83682号,专利名称为“模组化日光灯管及其转接座、连接头与连接延长线”,其揭露一种利用LED作为发光源的模组化日光灯管,其结合如转接座、连接头或连接延长线等不同的扩充组件后,而能够使用于一般的日光灯座,或进行串接延伸长度使用,或直接由一般电源插座接电使用,进而大幅提升了使用时的便利性,且便于拆装进而能够增添实用性。而本实用新型即是提出一种能够结合上述模组化日光灯管的扩充组件-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利用设置于该灯管端部的固定座,并结合能够进行相对转动的定位片及旋转片,将该模组化日光灯管使用于一般日光灯座时,旋转该灯管而调整照射角度,由此提升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的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是利用定位片及旋转片,插接于模组化日光灯管端部的固定座时而完成电性连接,而能使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相对于日光灯座进行旋转,以调整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照射角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是利用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的模组化设计,从而便于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上进行拆装,且能更换不同类型的扩充组件,大幅提高其使用范围及实用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设置于模组化日光灯管上,进而能使用于日光灯座上,以供调整其照射角度,其包括固定座,其一端是罩体结构设置,以供包覆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的端部,另一端形成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设有连接槽,且该连接槽内设有一对第一导电部,且该对第一导电部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电性连接;定位片,是圆盘体结构且其一面具有插块,且该插块内设有一对第二导电部,该定位片设于该容置槽内, 该插块插置于该连接槽内,且该对第二导电部与该对第一导电部作电性连接,该定位片的外周缘设有至少一卡掣部,另该定位片的中心设有枢孔;及旋转片,其中心设有枢轴而活动枢接于该定位片的该枢孔内,该旋转片的一面设有旋转槽以容置并卡掣该定位片,且该旋转片的另一面设有一对第三导电部,该对第三导电部与该对第二导电部作电性连接。由此, 能够通过利用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能够相互转动并卡掣的设计,使该模组化日光灯管达到调整照射角度的目的,进而提升照明效果。另外,其模组化设计更能够提升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的用途及功能性。其中,该连接槽包括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而呈凸字形结构设置,且该第一槽体的深度比该第二槽体的深度深,从而能够利用该第一槽体插置该插块,而该第二槽体供容置该旋转片的该枢轴。在一实施例中,该容置槽内设有至少两固定孔,以供锁掣至少两固定件而将该固定座固定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的端部,以便于进行组装。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还包含至少一挡止部,且该挡止部设于该容置槽的内壁上,供以挡止该旋转片并限定其转动角度。在一实施例中,该定位片周缘设有一对卡掣部,且对应该对卡掣部而在该定位片上分别设有开沟,该对卡掣部是通过该对开沟而形成弹性结构体设置,且该旋转槽是锯齿状结构设置。因此,当该对卡掣部受到该旋转槽的压迫时则利用该对开沟而向内缩入并旋转;而旋转过后,该对卡掣部则利用其回复弹力而重新复位形成旋转后的定位功效。在一实施例中,该枢轴上设有多个剖口,且其端部形成钩爪状结构设置,供以穿过该枢孔而形成活动卡掣,且该旋转片对应该枢轴而设有的个连通孔,且邻近该等连通孔设有多个穿孔以穿设该对第三导电部,该对第三导电部通过该等剖口而与该对第二导电部作电性连接,从而便于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的组装及电性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还具有护盖,在拆下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后,用于包覆盖设于该容置槽内,且该护盖对应该连接槽而且设有开孔,该开孔对应该第一槽体的形状而呈椭圆形设置,而能提升其美观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组装后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在调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在调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样态。附图标记说明ι-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1-固定座;111-容置槽;1111-挡止部; 1112-固定孔;1113-固定件;112-连接槽;1121-第一槽体;1122-第二槽体;113-第一导电部;12-定位片;121-插块;122-第二导电部;123-卡掣部;124-开沟;125-枢孔;13-旋转片;131-枢轴;1311-剖口 ;132-旋转槽;133-第三导电部;134-连通孔;135-穿孔; 14-护盖;141-开孔;2-模组化日光灯管;21-灯管;22-LED发光源;3-日光灯座;θ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各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及其组装后的剖视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偶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设于模组化日光灯管2上, 该模组化日光灯管2包括灯管21及LED发光源22,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包括固定座 11、定位片12及旋转片13。其中该固定座11的一端是罩体结构设置,以供包覆设置于该灯管21的端部,该固定座11的另一端则形成容置槽111,该容置槽111内设有连接槽112,且该连接槽112内设有一对第一导电部113,该对第一导电部113都与该LED发光源22电性连接。应注意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槽112包括第一槽体1121及第二槽体1122而呈凸字形结构设置,且该第一槽体1121的深度比该第二槽体1122的深度深。另外,该容置槽111的内壁上设有一对挡止部1111,供以挡止该旋转片13进而限定其转动角度,并在该容置槽111内设有两固定孔1112,以供锁掣两固定件1113而固定于该灯管21的端部。该定位片12是圆盘体结构且其一面具有插块121,且该插块121内设有一对第二导电部122。组装时,该定位片12设于该容置槽111内,且该插块121插置于该连接槽112 内,使该对第二导电部122与该对第一导电部113作电性连接,另外,该定位片12的外周缘设有一对卡掣部123,且对应该对卡掣部123而在该定位片12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开沟 124,又该定位片12的中心设有枢孔125。该旋转片13的中心设有枢轴131,以活动枢接于该定位片12的该枢孔125内,且该旋转片13的一面设有旋转槽132,该旋转槽132是锯齿状结构设置以容置并卡掣该定位片12,以供卡设该对卡掣部123而形成旋转后的定位功效。并而,该旋转片13的另一面设有一对第三导电部133,该对第三导电部133与该对第二导电部122作电性连接。应注意的是,该枢轴131上设有多个剖口 1311,且其端部形成钩爪状结构设置,供以穿过该枢孔125 而形成活动卡掣,而能使该旋转片13相对该定位片12作旋转。组装时,该旋转片13对应该枢轴131而设有多个连通孔134,且邻近该等连通孔134设有多个穿孔135以穿设该对第三导电部133,该对第三导电部133通过该等剖口 1311而与该对第二导电部122作电性连接。请一并参阅图4、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调整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结合日光灯座3 —并使用,由于该旋转片13的该等第三导电部133固设于该日光灯座3上而无法移动,因此,当该模组化日光灯管2受力转动时,由于该对卡掣部123受到该旋转槽132的压迫,而朝向该对开沟124的方向缩入并进行旋转,而旋转完毕后,该对卡掣部123的回复弹力能够使其重新复位,并形成旋转后的定位功效,据而能够调整该模组化日光灯管2的照射角度,并能够随使用需要任意进行调整,以减少照明死角,如图中所示其转动角度为Θ。再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样态。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还具有护盖14,在拆下该定位片12及该旋转片13后(故在图中未显示),该护盖14包覆盖设于该容置槽111内,且该护盖14对应该连接槽112而设有开孔141,且该开孔141对应该第一槽体1121的形状而呈椭圆形设置,除了能够增加未使用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时的美观性,且便于与其他扩充组件,如转接座、连接头或连接延长线等进行组合。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主要是利用该定位片12及该旋转片 13的能够相对转动的设计,当插接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2端部的该固定座11时而完成电性连接,进而在安装于该日光灯座3时,快速调整该模组化日光灯管2照射角度的效果。另夕卜,该定位片12及该旋转片13的模组化设计能够便于拆装,并能够更换不同类型的扩充组件,从而能大幅提高其使用范围及实用性的功效。另外,还新增一个护盖14,以在不使用该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1时,用于包覆盖设该容置槽111,进而提升其美观性及防护效果。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该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设于模组化日光灯管上,而且能使用于日光灯座上,以供调整其照射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其一端是罩体结构设置,以供包覆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的端部,另一端形成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设有连接槽,且该连接槽内设有一对第一导电部,且该对第一导电部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电性连接;定位片,是圆盘体结构且其一面具有插块,且该插块内设有一对第二导电部,该定位片设于该容置槽内,该插块插置于该连接槽内,且该对第二导电部与该对第一导电部作电性连接,该定位片的外周缘设有至少一卡掣部,另该定位片的中心设有枢孔;及旋转片,其中心设有枢轴而活动枢接于该定位片的该枢孔内,该旋转片的一面设有旋转槽以容置并卡掣该定位片,且该旋转片的另一面设有一对第三导电部,该对第三导电部与该对第二导电部作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包括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而呈凸字形结构设置,且该第一槽体的深度比该第二槽体的深度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内设有至少两固定孔,以供锁掣至少两固定件而固定于该模组化日光灯管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挡止部,该挡止部设于该容置槽的内壁上,供以挡止该旋转片进而限定其转动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片周缘设有一对卡掣部,且对应该对卡掣部而在该定位片上分别设有开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槽是锯齿状结构设置,供以卡设该卡掣部而形成旋转后的定位功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轴上设有多个剖口,且其端部形成钩爪状结构设置,供以穿过该枢孔进而形成活动卡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片对应该枢轴而设有多个连通孔,且邻近该等连通孔设有多个穿孔以穿设该对第三导电部,该对第三导电部通过该等剖口而与该对第二导电部作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护盖,在拆下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后,用于包覆盖设于该容置槽内,且该护盖对应该连接槽而设有开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孔对应该第一槽体的形状而呈椭圆形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可旋转的转接座结构,包括固定座、定位片及旋转片。其中该固定座的一端固设于模组化日光灯管的端部,另一端形成容置槽,供以容置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本实用新型的特色是利用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的模组化的设计,来提供原有的模组化日光灯管的旋转功能,且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相互枢接且能卡掣于某一角度以调整照射角度;另外,该固定座与该定位片及该旋转片作电性连接,进而能够供日光灯作取电使用,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且能扩充原有的模组化日光灯管的功能性。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303231SQ20112040669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吕国钦 申请人:吕国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